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 格式:docx
- 大小:37.21 KB
- 文档页数:2
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演变1、重复形式;2、近似形式;3、渐变形式;4、发射形式;5、空间形式;6、特异构成形式;7、密集构成;8、对比构成;9、肌理构成。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1、重复形式:重复构成形式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2、对数形式:对数形成形式就是存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形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就是对数形成的特征,在设计中,通常使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乘或相乘去求出对数的基本形。
3、渐变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渐变包括(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
4、升空形式:升空形成形式就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圆形作响周围升空、蔓延等视觉效果,具备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升空包含(点式升空形成形态多点式升空形成形态旋转式升空格)。
5、空间形式:空间构成形式是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
其中包括——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6、如上所述形成形式:如上所述形成形式就是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展开大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形成形式,如上所述形成的因素存有形状、大小、边线、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无法变化过小,否则可以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照效果。
7、密集构成: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
平面构成的八种基本形式
1、重复形式:重复构成形式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2、近似形式:近似构成形式是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3、渐变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渐变包括(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
4、发射形式:发射构成形式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发射包括(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
5、空间形式:空间构成形式是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其中包括——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
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6、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构成形式是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7、密集构成: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8、对比构成: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
平面构成的八种基本形式平面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形式组成,其中有八种基本形式。
这些形式是独特的,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以下是这八种基本形式的详细介绍:1.矩形:矩形是一种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
它的四条边对等且相互平行。
矩形是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广泛用于建筑、设计和几何学等领域。
矩形的特点是稳定、坚固,可以提供良好的空间利用。
2.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它的四个边都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具有对称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和工程领域。
由于其特殊性,正方形常被用作基础布局元素,如墙面砖、地板砖等。
3.圆形:圆形是由半径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封闭曲线。
圆形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对称性和不变性。
圆形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和艺术领域,如圆形柱、圆顶等。
圆形具有较好的空间流动性和视觉效果,常被用来创造宜人和平衡的环境。
4.椭圆形:椭圆形是圆心到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所有点组成的曲线。
椭圆形在建筑和设计领域常用于创造流动的空间和优雅的曲线。
椭圆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对称性,常被用作设计中的主要元素,如椭圆形门廊、椭圆形天花板等。
5.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多边形。
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它具有稳定性和坚固性,在建筑和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如屋顶结构、悬挂灯饰等。
6.梯形:梯形是一种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梯形在建筑和设计领域常用于独特的空间分割和装饰效果。
梯形具有稳定性和对称性,常被用来创造有趣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流动性。
7.菱形:菱形是一种有四条相等的边的四边形。
菱形具有对称性和独特的形状,常用于创造独特的建筑外观和装饰元素。
菱形在艺术和设计中也常被用作主要设计元素,如菱形盖顶、菱形瓷砖等。
8.多边形:多边形是由多个直线段组成的封闭曲线。
多边形具有多种形状和边数,如五边形、六边形等。
多边形在建筑和设计领域中常用于创造多样化的空间效果和独特的外观。
多边形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比例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平面构成基本形式5平面构成基本形式5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内,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组合和关系。
它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平面构成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和表达意思。
在平面设计中,常见的基本形式有五种,分别是块、线、点、面和穿。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种基本形式以及它们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和表现。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块。
块是指二维平面上一个具有一定面积的几何形状,它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块可以分为实心块和空心块。
实心块指的是一个填充了颜色或纹理的形状,它可以是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空心块则是没有填充颜色或纹理的形状,只有边框。
块的大小、形状、颜色和纹理都对平面构成和视觉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组合和变化块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来达到丰富表现和吸引人眼球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线。
线是二维平面上的一个连接两点的路径,它可以是直线、曲线、细线等。
线的特点是有长度但无宽度,它可以用于构建形状、划分空间和连接元素。
在平面设计中,线常被用来引导视线、创造层次和强调重点。
通过线的粗细、形状、质感和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有效地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的注意。
点是一个没有长度和宽度的物体,它是平面构成中最简单的形式。
点在平面设计中一般用来表示位置、标记重点或创造节奏感。
通过点的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表达不同的意思。
面是指一个有边界的平面形状,它是由线和点组成的。
面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复杂的图案和纹理。
通过面的大小、形状、颜色和纹理的变化,我们可以创造各种不同的效果和表现。
面在平面设计中常被用来分割空间、创造层次、引导视线和创造节奏感。
最后,我们来介绍穿。
穿是指一个形状穿过另一个形状或穿过多个形状的现象。
穿的特点是形成交叉、重叠或穿透效果,它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
在平面设计中,穿常被用来表达多样性、创造复杂和有趣的图形以及引起观众的兴趣。
这五种基本形式是平面构成的基础,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通过合理地运用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设计效果。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肌理构成一、肌理的概念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纹理。
“肌”——皮肤;“理”——纹理、质地。
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物理性,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肌理形态,例如:平滑和粗糙、柔软和坚硬等等,这些肌理形态会使人产生多种感觉。
在我国肌理效果的应用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就采用压印法,在起舞的表面形成绳纹等纹理进行装饰;汉代的画像砖和瓦当上也有草绳纹样的出现,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于不同时期肌理形态和对不同材质的认识和利用。
不论是宏观还是围观,凡是人类所能感知到的物质,都会给我们提供丰富繁多的物质现象。
这些物质现象的肌理形态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例如:人面部的皮肤纹理,就会反映出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生活阅历,即使是及其细微的差别,也会由面部不同的肌理体现出来。
对肌理的探索与发现是设计构思的重要源泉,学生在了解物体的同时,要不断开拓对物象更新的认识,使肌理运用于现代设计中。
二、肌理的形式肌理一般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一)视觉肌理视觉肌理使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一般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手触摸的肌理。
形和色非常重要,是视觉肌理构成的重要因素。
肌理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比如用铅笔、钢笔、毛笔等都能形成各自独特的肌理痕迹;也可以用画、喷、洒、浸、染、淋等手法制作。
可以使用的材料也很多,比如:木头、石头、玻璃、油漆、纸张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摄影与印刷技术的使用,更加扩大了肌理和材质的表现性,将有更多的肌理效果被运用于我们的现代设计之中。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1 印刷或自印:用丝网版、石版、铜版、木版等效果综合制作。
2 拼贴:将各种纸材和其他平面材料通过分割,组合在一张画面上。
3 熏炙法:用火焰熏炙,使纸的表面产生一种自然纹理。
4 拓印:将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着色,将纸覆盖其上,然后均匀的挤压,纹样印在纸上构成的肌理效果。
5 自流:将油漆或油画颜料滴入水中,以纸吸入;也可以将颜料滴在较光滑的纸上,使颜料自由流淌或用气吹,形成自然的纹理。
平面构成得基本形式通过对点、线、面、形等得练习,我们对构成中得基本因素有了一定得了解与掌握。
本节将把所学得内容综合地利用到平面构成得各种构成形式中去,以设计出完美得构成作品。
平面构成得基本形式大体包括重复构成形式、近似构成形式、渐变构成形式、对比构成形式、发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形式、空间构成形式、打散构成形式、密集构成形式、分割构成形式、肌理构成形式等.(一)、重复构成形式重复就是指画面或造型中形态、线条、色彩得类同与多次出现。
重复就是构成中常用得手法之一,其特点体现在构成形式较为平稳、规律、秩序化,具有很强得形式美感.生活中重复得例子很多,如建筑中得窗格、楼梯中得台阶、地板上得方砖格子、衣服上得钮扣等,都能产生整齐得美感效果。
采用重复得形式构成物象,能加强人对形象得视觉记忆。
1、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用来重复得开头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得手法进行设计。
基本形以简单为宜,过于复杂容易造成画面得混乱,所以基本形得选择以几何形为主(图100、图101).图(100)图(101)2、重复得分类重复构成可分为简单重复构成与多元重复构成两种基本形式.简单重复构成即一个或两个左右基本形进行上下、左右重复组合所得出得构成图形,多元重复构成指几个基本形进行重复组合所构成得图形(图102—120).图(102)图(103)图(104)图(105)图(106)图(107)图(108)图(109)图(110)图(111)图(112)图(113)图(114)图(115)图(116)图(117)图(118)图(119)图(120)(1)、基本形重复平面构成中不断重复使用同一形象,即为基本形得重复.基本形得重复可产生统一、与谐、整齐得视觉效果。
(2)、大小重复指相似或相同得形状在大小进行重复。
这种重复就是在基本形相似得情况下进行得。
(3)、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得情况下,形状、大小可作适当变动。
(4)、肌理重复在肌理相同得情况下,其形状、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化。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平面构成的形式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
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
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
基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形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
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骨格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渐变构成。
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变动骨格的水平线、垂直线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一是通过基本形的有秩序、有规律、循序的无限变动(如迁移、方向、大小、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
此外,渐变基本形还可以不受自然规律限制从甲渐变成乙,从乙再变为丙,例如将河里的游鱼渐变成空中的飞鸟,将三角渐变成圆等。
-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
此种类的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以及几种发射形式相叠而组成的。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是指由各种图形、线条和色彩等元素在平面上有机组合而成
的形态结构。
在视觉设计、绘画、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中,平面构成是
非常重要的概念。
平面构成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感,同时也能够
有效地传达信息和理念。
在平面构成中,有一些基本的形式和元素被广泛应用。
下面将对其中
几种常见的基本形式进行介绍。
1.点
点是最简单的几何元素,可以被看作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
在平面构
成中,点经常被用作构成其他形式的基础。
点的位置可以决定整个平面结
构的组成和分布。
2.线
线是由点在平面上的移动轨迹组成的。
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
线具有方向性和长度。
在平面构成中,线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点或形成一
定的线条组合,从而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
3.形状
形状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封闭图形。
常见的形状有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形状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在平面构成中,形状的大小、
位置和组合方式对整体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形状可以用来划分空间、表达意象或进行装饰。
4.空间
平面构成不仅仅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可以创造出立体的空间感。
空间是指在平面上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布局和组合,使人们产生一种深度和远近的错觉。
通过空间的处理,可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感。
5.色彩
色彩在平面构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色彩可以增加图像的丰富性、表现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情绪和意义,通过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颜色,可以使平面构成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色彩也可以用来创造对比和层次,从而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
6.质感
质感是指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运用,使平面构成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触感。
质感可以是柔软的、坚硬的、光滑的、粗糙的等等。
通过质感的表现,可以使平面构成更加真实和具体。
这些基本的形式和元素可以在平面构成中灵活地进行组合和运用,创造出各种丰富多样的效果和表现。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是创造和表达的基础,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这些基本形式的运用,创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平面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