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体牙髓病护理橡皮障使用价值

牙体牙髓病护理橡皮障使用价值

关键词:橡皮障;牙体牙髓;护理

橡皮障最早应用于牙科领域是在1864年,距今已在临床实际应用150多年。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弹性较好的橡皮布上打孔,将打孔后的橡皮布套在牙颈部作为一道隔绝的屏障,利用橡皮良好的弹性将口腔与坏牙进行隔离[1]。橡皮障在牙科领域中应用的最大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隔湿和防止感染。口腔是人体摄入食物的入口,与外界环境存在直接的接触,且因为唾液的存在长期维持湿润的状态,有利于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大量滋生,在进行牙体牙髓手术时,若未能有效地将坏牙和口腔隔离开,则极易发生感染并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发展成全身慢性感染,对患者健康造成较大威胁[2]。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8例牙体牙髓患者进行调查,探讨橡皮障在牙体牙髓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期为牙体牙髓护理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牙科进行牙体牙髓治疗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各99例,年龄24~59(38.4±4.8)岁。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除牙科疾病外无其他慢性疾病或者传染病;(2)在本研究开始的1个月前未接受过相关牙科治疗。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3橡皮障使用方法

在放置前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使其了解橡皮障的作用和放置步骤,尽量在术中全力配合。术前对患者牙齿进行影像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牙齿进行深度清洁,并用凡士林润滑口角黏膜和嘴唇。根据坏牙位置选择不同的橡皮障,分为“前牙”和“后牙”两种。

1.3.1前牙治疗时观察前牙位置,并直接用手指将橡皮障的解剖支持盘安放到位,然后使用牙线插入的标准手法,在最远中牙齿的远中面上插入楔线,并牵引楔线到牙间隙中,当感觉到明显的阻力时,剪断楔线,治疗结束后在相反方向拉出楔线。

1.3.2后牙先对橡皮障夹进行高压消毒,放置于坏牙处,使用橡皮障钳将橡皮障和橡皮障夹组合,并将联合体放置于坏牙的牙颈部,并确保治疗区域完全不透水。

1.4护理方法

1.4.1知识宣讲护理人员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1次系统的健康知识宣讲。主要目的为让患者了解橡皮障的工作原理以及作用,并详细介绍术中放置橡皮障的基础步骤,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尽可能做到让患者在术中全力配合主治医生。1.4.2心理开导由于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就已经受到了疼痛的折磨,加上其之前可能从未接触过橡皮障,难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此时需要给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使其保持轻松的心态接受治疗,并积极解答患者心中的疑问以打消其顾虑。时刻保持治疗室的明亮整洁,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1.4.3术中护理牙体牙髓手术一般由1名医生和1名护士同时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检查工具是否齐全,在术中患者因为口腔手术无法正常语言表达,需要在术前约定相应的手势来帮助患者表达术中的意愿。

1.5术后调查在术后3h向患者发放我院自拟调查问卷表,采用匿名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98份,有效问卷198份。问卷内容:(1)舒适度调查。对患者使用橡皮障舒适度进行调查,由1名护理人员统一发放,并监督患者或其家属完成问卷的填写,主要包括是否存在张口不适、呼吸不畅、唇面部压迫感、牙龈疼痛等症状,每个项目均包含明显不适、稍感不适、未感不适等选项,统计每个选项所占的比例。(2)心理影响。使用橡皮障是否会对患者心理压力带来缓解。(3)患者基本信息。患牙位置、数量以及橡皮障使用方法。(4)再次接受程度。

是否愿意再次接受橡皮障治疗,由1名护理人员统一发放,并监督患者或其家属完成问卷的填写,调查项目主要包含上颌牙、下颌牙、使用橡皮障夹、未使用橡皮障夹、术前局麻、未术前局麻的前提下是否愿意接受再次使用橡皮障。(5)橡皮障认知度。术前是否了解橡皮障,是否知晓其作用。

2结果

2.1橡皮障认知程度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橡皮障技术的认知程度结果表明,在198例患者中,使用过的患者占12.12%(24例),熟知的患者占5.56%(11例),从未接触过的患者占82.32%(163例),总熟知率为17.68%,可见对于橡皮障的总认知率偏低。

2.2橡皮障使用舒适度调查结果

分析橡皮障使用中舒适度调查的结果显示,使用橡皮障给患者造成不适的主要原因为牙龈疼痛和张口不适。见表1。

2.3再次使用橡皮障接受程度调查结果

分析橡皮障使用再次接受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牙齿部位、无论是否使用橡皮障夹及是否术前局麻这几种治疗情况下,愿意再次接受橡皮障的患者占比均较大。见表2。

3讨论

橡皮障在牙体牙髓手术中的使用有着许多优势,如能够进行术野隔离,能够保持术野干燥并且控制感染[3]。针对患者,还能防止器械的误伤以及药物的误吸误咽,极大程度提高了治疗的安全程度。但在临床实际中,许多医师并未使用橡皮障,经调查不使用橡皮障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接受程度不够,使用橡皮障会导致张口困难和牙龈不适。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在使用橡皮障时均会出现张口不适和牙龈疼痛的现象,与国内外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但从患者接受度上来分析,尽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但80%的患者愿意再次接受橡皮障的治疗。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大多数患者在进行牙体牙髓治疗时,会有许多恐惧的因素,如小器械误吞、牙钻持续喷水以及药液与口腔的接触,而橡皮障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了安全感,消除了患者对以上恐惧因素的担忧,因此再次接受程度较高[4]。此外,在橡皮障的使用过程中,护理配合过程也至关重要。护理需要从知识宣讲、心理辅导以及术中护理3个方面开展,有助于处理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配合程度,最大限度辅助治疗。综上所述,橡皮障具有非常高的易操作性,实用性良好,在牙体牙髓的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复习题

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复习资料2012 一.判断正误 1.口腔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中传递用物作到:稳、准、轻、快,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龋病是在宿主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21世纪,新的口腔健康模式为:“预防口腔疾病,保护和维护自身完好的牙颌系统,建 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增强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4.釉质龋可分为窝沟龋、平滑面龋和深龋。- 5.牙椅位操作所有开关均无动作可能原因是电源接通、电路系统保险烧坏、椅位保护开关 动作故障。- 6.四手操作时,医生的眼与病人口腔距离为26~46cm。- 7.根尖周组织是指牙体根尖部周围的组织,主要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其生理特 点与牙髓有很大区别。+ 8.釉质酸蚀剂的成分:磷酸。+ 9.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有牙本质小管或牙髓暴露、牙周途径和血源性感染。 + 10.牙髓病是指牙根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充血、牙髓炎、牙髓坏死和牙髓变性等,其中以 牙髓炎最常见。+ 11.口腔医师的座椅高度以使医师大腿与地面不平行,下肢自然下垂为宜。+ 12.碘酚使用的注意事项:腐蚀性极强,避免接触健康软组织。+ 13.根管治疗术分为:传统根管治疗术和现代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及热牙胶充填术。+ 14.橡皮障隔离法的优点,其中有一定是提高视野清晰度。+ 15.生物水泥MTA的用途:根管侧穿(或内吸收)修复,根尖诱导成形,根尖倒充填,盖 髓剂。+ 16.牙列缺失是指整个牙弓上下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又称无牙颌.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 义齿称全口义齿. 牙列缺失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 17.灭菌是指杀灭所有微生物。不包括芽孢。- 18.三聚甲醛失活剂(三甲)的用途:牙髓失活。 19.浅龋位于釉质内,病人一般有主观症状,遭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冷、热、酸、甜 刺激时亦无明显反应。- 20.医生工作区此区不能放置物品,上颌操作多选7点,下颌操作多选7~9点。- 21.口腔护理工作内容从单纯的“四手操作”到“椅旁护理”技术的展开;护理模式从以疾病为 中心的护理服务转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22.在四手操作中,病人采用平卧位,诊疗椅背呈水平或抬高7°~15°,脊柱完全放松,头部 位置舒适。+ 23.浅龋:浅龋位于牙冠部时,一般均为本质龋。- 24.牙椅位操作所有开关均无动作的排除方法是接通电源、更换同规格保险管、解除引起保 护开关动作的故障。+ 25.牙周塞治剂的性能:杀菌、止血、安抚、镇痛、防腐,保护手术创面,防止感染。+ 26.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临床常见的和多发性缺损畸形。牙列缺损修复方法有可摘局部义齿 和固定义齿两种。+ 27.甲酚甲醛合剂的用途:消毒感染根管。+ 28.根尖周组织是指牙体根尖部周围的组织,主要包括牙骨质、牙本质和牙槽骨,其生理特 点与牙髓有很大区别。- 29.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有牙本质小管或牙髓暴露、牙周途径和血源性感染。 + 30.碘仿糊剂的性能:杀菌、防腐、除臭、减少渗出,无刺激,促进根尖区炎症消退、病灶

橡皮障隔湿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橡皮障隔湿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宁静(上海交大医学院2016级口腔医学专升本学生,学号1609056) 【提要】橡皮障隔湿技术在现有的口腔临床治疗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虽说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的以下内容就是要具体把橡皮障的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做个简述及其对于口腔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还有就是对于橡皮障的临床应用的优点缺点。橡皮障使用是口腔疾病治疗中术野隔离的一种方法,可以提供干燥、清洁和消毒的术野,有效保护患者,避免对器械和污染物的误吞及术中器械和药物的损伤,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同时对预防口腔交叉感染也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临床医生对橡皮障独特、优越性认识的深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根管治疗、粘结修复、激光牙齿漂白及下前牙矫治等领域都有研究报道。为此,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将橡皮障使用常见问题与相应解决方法提供如下,为优化橡皮障使用、提高口腔治疗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述;橡皮障;口腔临床应用 在口腔的临床根管治疗、粘结修复等的操作下橡皮障隔离技术是目前来说必不可少的一项非常好的技术,橡皮章隔离技术就是要把牙齿与口腔内的分泌液隔离开来,已到达完全的干燥、清洁和消毒的术区。对于使用橡皮障隔离技术虽说历经了很多年,但是目前来说大多数国内医生还没有普遍应用,原因有二:一是临床费用高,二是技术敏感性。本文就以国内外的牙医在口腔临床中应用的情况来做个阐述。 1橡皮障隔离技术在国内外应用情况等了解 19世纪60年代Barnum等介绍橡皮障以来,橡皮障的重要性也被众多的口腔医师所认可。美国Savani 等对全科口腔医师做的信访调查有60%的人都在使用这种技术;土耳其Tanalp等”的调查是72.1%的本科学生在根管治疗中使用橡皮障;印度G等人的调查显示是30%的受访者有在根管治疗中使用橡皮障;橡皮障隔离技术目前在国内的使用率报道较少:台湾地区Lin等人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根管治疗中使用橡皮障的只有16.5%,公立的(32.8%)和私立的门诊诊所的(10.3%)。 2橡皮障对根管治疗和充填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2.1橡皮障对根管治疗应用的阐述: 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使用广泛,橡皮障隔湿术将患牙与口腔环境隔离出来,使术区不被唾液、血液和其他组织液污染,能显著减少口腔内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进入根管,从而为根管治疗操作提供相对无菌的环境;将患牙与软组织如舌头隔开,可防止治疗过程中牙钻对牙龈、口腔黏膜和舌的误伤;防止误吸和误吞手术器械、冲洗液或修复材料的碎屑,确保手术安全;使术野清楚,减少视疲劳,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医生的手直接接触患者口腔,杜绝医源性交叉感染,尤其是防止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保持手术区干燥,使治疗不受口腔湿气的影响;提供防水的封闭作用,可以安全使用次氯酸钠和其他作为杀菌剂的冲洗液。橡皮障隔湿给医生治疗时提供了一个干燥、清洁、安全和舒适的操作环境,是目前现代根管治疗中最彻底的隔湿方法。使用过程中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其主要表现为:(1)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根充器械滑脱而进入气管或食管。为安全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在

橡皮章隔湿法使用流程

橡皮障隔离术使用流程 1.知情同意。 将橡皮障隔离术相关内容纳入根管治疗告知,在安置橡皮障前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在根管治疗的全过程中,我们会在您的患牙和/或邻牙上安装橡皮障,用于隔离操作环境,减少操作器械、药物、冲洗液等对口腔软组织造成意外损伤,防止误吸误吞,保持术区视野清晰,提高操作效率。 在橡皮障使用过程中,您需要全程保持张口,难以完成唾液吞咽动作,我们会及时为您吸唾。因为语言交流不便,如果有呼吸困难等不适,您可举手示意,我们会及时采取相应处理。 有时,橡皮障使用会产生一过性牙齿挤压感和牙龈疼痛出血,在治疗结束后会自行恢复。” 2.术前准备。 1)术区准备橡皮障安置前应确定和检查所需隔离的牙齿,去 除隔离牙邻间隙内的食物残渣,清理牙面上堆积的牙结石, 切除增生的牙龈,调磨锐利的龋损边缘。对影响橡皮障固位 的牙体缺损,需制作假壁或安放带环。用牙线通过邻间隙检 查邻接点的松紧度,修复体或牙体边缘是否光滑,以免扯破

橡皮布,若邻接稍紧,可用含蜡的牙线润滑邻接部分,使橡 皮布能顺利就位。必要时对准备安置橡皮障夹的牙齿进行 局部麻醉,使患者在舒适的情况下完成治疗,提高配合度。 2)物品的准备根据需要准备橡皮障隔离所需要的物品,包括: 橡皮布、橡皮障夹、橡皮障打孔器、橡皮障夹钳、橡皮障 面弓、牙线、润滑剂、吸唾器(强吸和弱吸)、咬合垫、钝 头充填器和棉签等。 3.橡皮障安置 临床上有四种橡皮障安置方法,即翼法、弓法、橡皮布优先法和橡皮障夹优先法。医师可根据学自己的习惯和隔离牙的情况进行选择。在进行橡皮障安置时,助手的帮助可以明显提高效率。 1)安置前准备。 i.检查患牙邻接关系并使其接触点光滑。 ii.根据隔离牙的形态和安置的方法选择橡皮障夹,将橡皮障夹安放在牙齿上,橡皮障夹的弓通常放在隔离牙的远 中,橡皮障夹的喙应位于牙齿外形高点的下方,检查四 个喙尖是否与牙齿接触,应注意夹臂的近远中端不要超 过隔离牙齿的近中和远中轴角,否则会干扰橡皮布和楔 子的就位,也有可能发生牙龈创伤,并影响防水封闭效 果。 iii.橡皮布打孔。牙髓治疗一般只隔离待治疗的牙齿,而牙

牙体牙髓病学

牙体牙髓病学 牙体牙髓病学 绪言 一、牙体牙髓病学名称的来源 口腔内科学: 牙体牙髓病学 牙周病学 口腔粘膜病学 一、牙体牙髓病学的重要特征(一)、研究对象 (二)、治疗方法 1.特殊器械 2.机械技术 二、我国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 三、国外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 四、我国口腔医学的四项重要发明 1.砷剂 2.汞合金 3.牙刷 4.义齿修复术 龋病 一、定义: 二、病因及流行病学 三、临床特征: (一)、好发部位: (二)、好发牙面: 四、分类 (一)、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1.急性龋

2.慢性龋 3.继发性龋 (二)、按形态学分类 1.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2.根面龋 3.线性釉质龋 (三)、按病变深度分类 浅、中、深 五、诊断 (一)、方法 视、探、温、线、透照 (二)、诊断标准 1.浅龋: 2.中龋: 3.深龋: 龋病的治疗 一、前言 (一)龋病发生的特殊性 ●发生在矿化程度高的牙齿硬组织,有色、形、质的改变 ●慢性进行性 ●自我修复力差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二)治疗目的:阻止龋病的发展,保存正常的牙髓,维持或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保持牙体完整。 (三)治疗的方法 ●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修复性(手术)治疗——最常用 二、非手术治疗:采用药物或再矿化等保守方法使龋病病变终止或消除的治疗方法 适用范围:1.早期釉质龋

2.不承受咀嚼压力,不在邻面触点内洞较浅的釉质龋 3.静止龋 4.保留时间不长的龋患牙 5.无功能的龋患牙 (一)药物治疗:化学药物处理龋损,使病变终止或消除的方法. 1.适应征: ●恒牙光滑面小而浅的釉质龋坏 ●乳牙大面积龋坏不易备洞者或备洞后充填效果不佳者 ●保留时间不长的患龋乳牙 ●静止龋 2. 方法:磨除后再使用药物。在病损组织少时,也可单独使用药物 3. 常用药物 1)硝酸银(AgNO3) ①常用制剂:10% AgNO3溶液,氨硝酸银 ②常用还原剂:丁香油,10%福尔马林,2.5%碘酊 ③作用机理:(蛋白银、还原银、碘化银) ●凝固有机质,抑制或杀灭细菌 ●渗透、沉积在釉质并堵塞釉质孔隙和牙本质小管 ④注意事项: ●易使牙变黑,仅用于乳牙和恒牙后牙 ●腐蚀性大,避免灼伤牙龈,不能用于牙颈部龋坏 2)氟化物 ①常用制剂:1%~2% NaF溶液,75%氟化钠甘油,8%氟化亚锡,单氟磷酸钠 ②机理: ●形成氟磷灰石,增加牙齿抵抗力 ●抑制细菌的生长、产酸 ●促进牙釉质再矿化 (二)再矿化治疗(remineralizative therapy)

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临床操作技术规范

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临床操作技术规范 第一章牙体牙髓病 一、隔湿技术 【适应症】 须进行牙体牙髓病治疗的患牙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棉卷隔离法用消毒棉卷置于患牙颊(唇)侧前庭沟处和舌侧口底以隔离患牙。 2.橡皮障隔离法橡皮障隔离的方法有多种,常用以下方法。 选择合适大小的橡皮障。 根据患牙的位置,比照打孔标记版,用打孔器在橡皮障上打出对应大小孔径。 选择规格合适的橡皮障夹,使橡皮障夹弓穿过圆孔。 用橡皮障夹钳撑开橡皮夹,将橡皮障圆孔对准患牙套入,直到牙颈部。 安装橡皮障架,固定和支撑橡皮障。 在患者口腔内和隔离区均需用吸涎器。 【注意事项】 1.简易隔离法中应尽可能将棉卷置于大唾液腺导管开口处。-+ 2.简易隔离法又是可加用吸涎器。 3.橡皮障隔离法需要四手操作和吸涎器。 4.使用橡皮障使不能阻塞患者鼻部呼吸 5.吸涎器管勿紧贴粘膜,以免损伤粘膜和使管口封闭。 二、窝洞预备技术 【适应症】 大多数需进行牙体充填治疗的龋洞。 【操作程序及方法】 1. 设计窝洞根据blank窩洞分类方法进行设计。 Black喔洞分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窩洞分类方法,包括:

I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颌面洞、上前牙腭面洞、下磨牙颊面颌2/3的颊面洞和颊颌面洞、上磨牙腭面颌2/3的腭面洞和额颌面洞 II类洞:为前牙临面为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颌面洞、邻颊面洞、邻舌面洞和邻颌邻洞。 III类洞:为前牙邻面为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面洞、邻舌面洞和邻唇面洞。 IV类洞:为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切洞。 V类洞: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包括前牙和后牙颊舌面的颈1/3处洞。 VI类洞:发生在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此类洞多见于有发育缺陷的牙。 2.开扩洞口及进入病变区病变较为隐蔽的龋洞,应首先开扩洞口,使视野清楚,便于操作。 3.去除大部分病变组织用挖匙和(或)慢速球钻去除龋洞内大部分龋坏组织,洞底处的少量软化牙本质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4.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要求包括所有病变部分并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其基本要求为: (1)以病变为基础设计外形。 (2)洞缘必须扩展到健康的牙体组织。 (3)外形线尽量避开牙尖和嵴等承受咬合力的部位。 (4)外形线呈圆缘曲线,以减少应力集中,一利于材料的填充。 (5)邻面的颊舌洞缘应位于接触区以外,以利于清洁和防止继发龋。 5.建立抗力形根据抗力形预备原则,建立抗力形。抗力形是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获得足够抗力,在承受正常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窝洞的主要抗力形有: (1)洞深:窝洞必须有一定的深度,是修复体有足够厚度,从而具有一定强度。洞底必须建立在牙本质上。一般洞要求在釉质牙本质界

浅谈四手操作橡皮障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四手操作橡皮障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论证了四手操作橡皮障在现代根管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 了60例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部疾病患者,运用四手操作橡皮障隔湿技术,在临床 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四手操作橡皮障技术主要用于根管治疗及牙体 树脂黏接修复,它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很多临床便利,比如隔湿,防止器械、异物的误 吞误咽,控制感染,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结论:橡皮障隔湿技术是目前 口腔治疗时最有效的隔湿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四手操作;橡皮障;根管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098-02 现代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创、化学和机械预备彻底除去根管内感染源,并严 密充填根管以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或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该种手术的基本流 程主要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以及根管充填三个基本步骤。本次研究主要选 取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部疾病的患者60例,将其临 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了四手操作橡皮障的护理方法进行配合治疗,得到 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50例患有急性、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牙周综合征的患者,在进行根管治疗中采用四手操作橡皮障的操作方式进行 配合治疗。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5~60岁,平均45岁,其中患有 急慢性牙髓炎患者有30例,患有根尖周病的患者20例,患有牙周综合征的患者 有10例。患者牙齿共有60颗,其中前牙有25颗,后牙有35颗。护理的方法采 用四手操作橡皮障的方法密切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治疗,60颗牙齿经过检查后 证实手术全部成功,填充到位,术后没有出现1例并发症。 2.根管治疗中的四手操作 2.1 四手操作橡皮障的使用 有效控制感染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而使用橡皮障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手术过程中口腔环境对根管系统的再污染[1]。此外,橡皮障技 术可以更好地配合大量的根管冲洗,避免冲洗液对口腔粘膜的刺激,节约消毒隔 离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诊疗效率[2-3]。 2.2 治疗前的准备 主动热情的指导病人取舒适就诊位,围好口围,戴好头套,护士要洗手、戴 口罩及手套,根据牙位调整好灯光,将病例、X线片等资料出示给医生,治疗台 上备好一次性口腔盘、手套、三用枪喷头、口杯、吸唾器,治疗车上备好根测仪、机括设备、车针盒、橡皮障一套、热压胶充填设备一套、无痛麻醉仪及充填材料等。 2.3 治疗中的配合 2.3.1根管预备如果需要麻醉,将无痛麻醉仪注射器备好与碘伏棉棒一起放 在器械盘内,将快速及慢速机头连接好,根据牙位将橡皮障布打好孔,选择好橡 皮障夹子,安装橡皮障。根据医生需要准备好合适型号的车针,治疗过程中要随 时用吸唾器吸出口腔中高速手机产生的水、唾液和碎屑,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准 备好拔髓针、扩大针、根管锉、机扩针、生理盐水双氧水、次氯酸钠、超声震荡

橡皮防水障安装的新方法及注意事项

橡皮防水障安装的新方法及注意事项 李灏来;李晓英;赵晓曦;刘一静;易争拉初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7(023)005 【摘要】@@ 橡皮防水障是牙体牙髓科治疗时的一种有效隔湿方法,它不仅能隔离唾液、血液或其他组织液,也能防止患者误吞小器械、牙碎屑、冲洗药液等,为治疗提供一个清晰、干燥的术野,而且能减少根管系统的交叉感染并为防止感染物质的潜在传播提供优良的屏障[1].但传统橡皮防水障的安装方法较为复杂[2],且多数患者安装后因橡皮障夹直接夹在牙齿上引起的紧绷感和橡皮障夹的金属与牙面的摩擦,而出现不适,且橡皮障夹常夹持于牙颈部靠近龈缘处,极易夹伤牙龈而导致疼痛[3].【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李灏来;李晓英;赵晓曦;刘一静;易争拉初 【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橡皮防水障安装的新方法及注意事项 [J], 李灏来;李晓英;赵晓曦;刘一静;易争拉初 2.橡皮障技术在口腔科牙体牙髓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贾思璇 3.一次完成根管治疗中采用橡皮障的效果观察 [J], 朱敏姬;潘慧琦;梁颖达;刘启冀 4.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J], 韦爱诗 5.橡皮障和强吸对减小口腔喷溅物范围的模拟研究 [J], 张英;唐成方;熊璟;庄瑞;江欣然;刘磊;潘玉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橡皮障使用评分点

橡皮障使用评分点 一.器械的辨认 1. 橡皮障夹的辨认 ——切牙和侧切牙夹1个,尖牙和前磨牙夹2个,磨牙夹6个 2. 打孔钳孔位的辨认 ——上下切牙,尖牙和前磨牙,磨牙,巨形牙。 二.操作的方法 1. 确定操作区域,调节患者椅位。 A.上颌平面和地面成45°角 B.下颌平面和地面平行 2. 选择橡皮障,区分有粉面和无粉面(再次确认后,进行更正)。 ——有粉面朝外 3. 标记正反面,标记打孔位点。 橡皮障是否处于正中?标记的位点是否偏移?两牙标记点相距2-3mm为宜。 4. 橡皮障打孔 ——打孔圆润,不可有毛刺和裂隙 4. 在框架上安放橡皮障 ——上缘和框架基本对齐,弹性适中,不可过紧和过松。 5. 安放橡皮障夹 ——使橡皮障夹通过牙位孔,动作迅速轻柔,不可损坏橡皮障。橡皮障夹的方向和牙弓方向应基本一致。 6. 橡皮障、橡皮障夹和框架三位一体就位 ——手持夹钳的方法,是否完全避让牙龈,选择的夹子大小是否合适,安放速度的快慢,安放后是否稳固。 7. 把橡皮障从橡皮障夹的翼上放下 ——动作是否到位,橡皮障有无破损。 8. 橡皮障通过牙齿临接点 ——牙线使用是否正确和熟练。 9. 橡皮障楔线固定 ——橡皮障楔线使用是否正确和熟练,固位效果是否良好。

10. 整体效果 ——橡皮障是否露出患者的皮孔,位置是否居于正中,患者是否感觉舒适。 11. 熟练程度 ——都做是否流畅和熟练,所用的时间长短是否合适。 三.隔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橡皮障裂开 A. 检查打孔器在橡皮障上打的孔是否清晰,打孔后应去掉一个完整的盘。 B. 检查转盘以正确的角度与打孔钻对合以使切割均匀。 C. 通过在一张新的橡皮障上打两个交叠的孔来打出一个更大的孔,这样橡皮障可少拉伸而不至于撕裂。 2. 橡皮障从牙上滑脱 A. 检查橡皮障和患牙的大小是否合适。 B. 橡皮障夹经常使用后发生变形。 C. 当隔离后牙时要确保橡皮障从橡皮障架的一边到另一边存在松弛,以减少横向的张力。 3. 严重破损的患牙 A. 使用劈障技术,用填缝剂封闭边缘。 B. 使用龈下钳夹技术,但要尽量避免损伤牙龈。 C. 使用玻璃离子或者正畸带环恢复患牙;如果是孤立的后牙,使用带环尤其适用,也可改善复诊期间的冠方封闭。 4. 固定桥 A. 如果需要隔离整个桥,可以使用劈障技术。 B. 单颗基牙可用单颗牙技术隔离;接近桥体的小缝隙可用填塞剂填满。 5. 在牙冠长度长于橡皮障夹弓高度时的就位困难 A. 在靠近冠方的位置夹住患牙 B. 采用无橡皮障夹技术,使用楔线和牙线固定。 C. 用正畸分离器将橡皮障环绕固位在牙颈部,使用厚型或超厚型橡皮障 D. 如果患牙拟用作覆盖义齿,在放置橡皮障前降低其临床高度。

牙体牙髓治疗中患者对橡皮障的接受度及不适感调查分析

牙体牙髓治疗中患者对橡皮障的接受度 及不适感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牙体牙髓治疗中患者对橡皮障的接受度及不适感。方法:80例行牙体牙髓治疗且使用橡皮障的患者,通过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所有病患的接受度及不适感。结果:橡皮障使用中的不适感主要为牙龈疼痛(26.25%)、张口疲乏(33.75%)、面部压迫(22.5%)及恐惧(47.5%)。所有病患对橡皮障使用的总接受度为82.5%(66/80),且前牙接受度高于后牙,术前行局部麻醉处理的接受度高于未行局部麻醉处理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治疗中,橡皮障使用的接受度较高,但还是会受治疗牙位及麻醉处理等因素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重视分析。 关键词:牙体牙髓治疗;橡皮障;接受度 牙体牙髓病是口腔疾病的常见类型,近年来的患病人数只增不减,需加强重视和管理。实践显示,隔湿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牙体牙髓的治疗效果,而橡皮障作为隔湿处理的关键手段,已成为牙体牙髓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实验以80例行牙体牙髓治疗且使用橡皮障的患者为观察案例,旨在剖析其接受度及不适感。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案例为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入我院行牙体牙髓治疗且应用橡皮障的8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有男性人数45例,女性人数35例;年龄最大值74岁,最小值18岁,平均年龄为(46.03±11.24)岁。纳入标

准:未患有既往精神病史,意识及认知良好。本实验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且自愿同意参与本实验。 1. 1. 方法 由我院资历深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共同设计关于橡皮障使用接受度的调查问卷,内容囊括患者基本信息的收集,如性别、年龄、治疗牙位、橡皮障夹使用及麻醉情况;橡皮障使用情况,如面部、唇部是否存在不适感,牙龈是否疼痛,皮肤是否存在过敏等。由亲和力强、善于沟通的护理人员组成问卷小组,向患者及家属发放调查问卷,以此分析患者对于橡皮障使用的接受度及不适感。组内指派2名人员共同整理问卷结果,保障结果的严谨及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问卷开始前,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次调查问卷的开展目的及意义,尽可能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以此保证结果准确性。 1. 1.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病患在橡皮障使用中的不适感;研究所有病患的接受度,即是否愿意以后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继续使用橡皮障;剖析牙位、橡皮障使用夹及术前局部麻醉处理对患者接受度的影响[2]。 2 结果 2.1 所有病患的接受度及不适感分析 80例中有14例病患明确表示不愿意在以后的牙体牙髓治疗中使用橡皮障,接受度为82.5%。经分析所有病患的不适感,主要表现为牙龈疼痛、张口疲乏、面部压迫及恐惧。见表1: 表1 所有病患的不适感分析[n(%)]

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 析 【摘要】目的:分析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 抽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行口腔根管治疗的患者69例,将其分成两组,使用橡皮障的患者为实验组(n=35),未使用橡皮障的患者为对照组 (n=3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充填率均优 于对照组,炎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患者中的使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根管治疗成 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根管治疗;橡皮障;治疗效果; 现今,临床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手段为根管治疗术,其优势表现在 能够有效清除根管系统感染,而感染彻底清除率将直接影响治疗成功率[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隔湿工作,避免出现二次感染。研究发现[2],国内临床进行预备根管治疗时大多未采用隔离口腔唾液措施,因而 导致再感染和根管的感染率较高。近年来临床发现在口腔患者根管治疗期间放置 橡皮障可有效防止口腔细菌扩散,减少高频感染事件。本课题鉴于此展开研究, 现将具体研究报告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进行口腔根管治疗的患者69例,将其按 照研究方式分组,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5例,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试验,并已 签订相关知情文件,无根管再治疗者,无复杂根管治疗者。对照组中男患18例,

女患16例,最大年龄61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40.36±5.31)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1:14,年龄范围21~60岁,平均年龄(40.41±4.96)。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 1. 方法 两组患者根管治疗前、中、后均需根据病情变化进行X线检查。对照组患者根管治疗间未使用橡皮障。实验组放置橡皮障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清洁患者的牙面,准备好橡皮障相关使用器械,而后根据患牙位置,采用橡皮障打孔模板确定打孔位置,选择孔型适宜的橡皮障打孔器,在患者患牙周围适当区域放置橡皮障布、夹和架,操作期间要注意不可夹到软组织,用橡皮障夹和牙线以楔线固定法将橡皮障布固定在患牙操作区,确认边缘的封闭严密性,对不严密的区域也可通过边缘封闭剂密封,保障橡皮障正确放置。 1. 1. 疗效评价 (1)成功:无自觉症状,无叩痛,无窦道或原窦道完全闭合,牙齿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根尖周X线透射区完全消失,牙周间隙正常,硬骨板完整;进步: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正常,牙齿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根尖周X线透射区基本恢复;失败:患者自觉症状与叩痛显著,牙齿完全失去咀嚼功能,原窦道未闭合,根尖区透射区呈扩大趋势。治疗总有效率=成功率+进步率。 (2)充填情况:材料与根尖距离<2mm,根充密室为恰填;距离>2mm,不密实为欠填;材料超出根尖为超填; (3)急性炎性反应:根据Negm评价,完全无痛为1级;轻微疼痛且不会影响牙齿咬合与进食为2级;中度疼痛,会影响牙齿咬合为3级;疼痛严重,无法咬合,有肿胀症状为4级。急性炎性反应界定3~4级,1~2级则未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橡皮障在口腔正畸患者舌侧保持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橡皮障在口腔正畸患者舌侧保持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徐春华;徐晨威;邵丹;秦梦洁 【摘要】目的探讨橡皮障在口腔正畸患者舌侧保持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每组30例,对照组以常规棉球隔湿后粘结舌侧保持器,实验组施以橡皮障下粘结,调查橡皮障使用患者临床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的舌侧保持器脱落率情况与口腔临床保持效果.结果实验组的3个月内舌侧保持器脱落率为2.78%,对照组的舌侧保持器脱落率为4.44%,实验组6个月内舌侧保持器脱落率为5.14%,对照组的舌侧保持器脱落率为9.30%,实验组1年内舌侧保持器脱落率为9.64%,对照组的舌侧保持器脱落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橡皮障临床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占80.00%,满意占16.67%,一般占6.66%,不能接受为0.结论橡皮障在临床口腔正畸舌侧保持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舌侧保持器的脱落率,从而提升临床口腔正畸效果,同时患者能够很好的接受橡皮障的临床使用.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9(025)019 【总页数】3页(P26-28) 【关键词】橡皮障;舌侧保持;脱落率 【作者】徐春华;徐晨威;邵丹;秦梦洁

【作者单位】镇江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镇江 212001;镇江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镇江 212001;镇江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镇江 212001;镇江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镇江 21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为了巩固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临床上常常需要进行保持,它是口腔正畸矫治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完整的正畸治疗设计方案,应该包括合理、有效的矫治计划和保持计划,现有的口腔正畸固定式保持以舌侧粘接式固定保持临床最多见,主要粘接于患者需要保持的牙齿舌侧,其不受患者合作因素的影响,保持效果稳定、可靠,尤其适合前牙扭转和拥挤的患者,以及需要长期或终生保持的患者[1],这类前牙 扭转和拥挤的患者畸形复发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固定舌侧保持器粘接在患者牙齿的舌侧,体积小,对患者的美观、发音、咀嚼几乎没有影响,患者能够很好的接受。口腔正畸治疗临床上以下前牙舌侧固定保持最为多用,临床目前采用的舌侧固定保持方法多为尖牙间粘接式固定保持器。目前,这种保持方法都在常规隔湿条件下操作,常规隔湿条件指用棉球和吸唾器等常规方法进行隔湿处理,这种常规隔湿方法存在的不足:①由于是在口腔常规条件下粘接舌侧保持器,临床操作时由于患者唇舌软组织的干扰以及唾液和血液的污染,操作极为不便。而正畸患者大多数是未成年患者,患者配合度较差,尤其是年幼的患者,往往使得临床医生操作困难,从而影响了临床舌侧保持器的粘接治疗效果。②临床上想要达到好的粘接效果需要干燥清洁的环境,然而口腔内是湿润环境,常规的粘接方法和技术使得临床的粘接效果不佳,导致个别牙粘接失败,而由于舌侧保持器粘接位于患者口腔内牙齿的舌侧,往往不易被发现,常常是出现牙齿畸形复发了,才被患者察觉,从而影响了正畸治疗的效果[2]。

橡皮障隔离术

橡皮章隔离术 橡皮障隔离术是利用橡皮布的弹性,打孔后套在牙颈部作为屏障,使接受治疗的患牙牙冠(有时包含邻牙)与口腔隔离的一种方法。 一、材料和工具橡皮障隔离系统主要由橡皮布、打孔器、橡皮障夹、橡皮障夹钳和橡皮障支架组成。辅助工具包括打孔模板、牙线、润滑剂、楔线、暂封材料、吸引器、剪刀、咬垫等,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1.橡皮布一般由天然橡胶制成。对橡胶过敏者,需要选择 非橡胶类的橡皮障布,橡皮布有黑、绿、黄、灰、蓝等多种颜色深色橡皮布可以增加手术视野的对比度,浅色橡皮布的半透明性则便于术中x 线胶片的放置,橡皮布的厚度分为薄型、中型、厚型、超厚型和特厚 型。橡皮布越薄,进入牙间隙的阻力越小,但抗裂性能下降。 2.打孔器打孔器 由一个硬质的打孔盘和打孔针组成,分为 单孔径型和多孔径型两种。后者可以打出不同直径的孔,较为常用。打孔器打出的孔边缘应在连续光滑,难免孔边缘的微小撕裂或打孔不完 全,否则容易在安装时撕裂。 3.橡皮障 夹橡皮障夹用于固定套在隔离牙上的橡皮布,由夹 臂和弓部构成,夹臂向外伸展的部分为翼,根据有无翼的结构可以将橡 皮障夹分为有翼夹和无翼夹两类,有翼的橡皮障夹有利于牵拉软组织, 更好地暴露视野。翼又可分为前臂和中央臂,夹臂卡抱牙齿的部分称为喙,夹臂上有孔,便于安放橡皮障夹钳进行夹持。有翼夹和无夹的安装方式有所不同。 按照橡皮障夹所适用的牙位,又分为前牙夹、前磨牙夹和磨牙夹,

前牙夹有两个弓,形似蝴蝶,故又称为蝴蝶夹。前磨牙夹和磨牙夹外形相似,但后者的较长,与所夹持牙齿的颈部直径相适应。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橡皮障夹,例如喙部呈锯齿状的橡皮障夹用于残冠的固位。 目前国际上关于橡皮障夹尚无统一的编号,一般厂家将自定义 的编号刻在号上便于识别。以Hygenic 橡皮夹为例,9 号为蝴蝶夹,用于前牙;2 号用于前磨牙;8 号为上磨牙通用夹;7 号为下磨牙通用夹。号码前加W表示该橡皮障夹为无翼夹;号码后加A表示 该橡皮障夹的喙部朝牙根方弯曲,与喙部平行者相区别。 4.橡皮障夹钳用于 安装或拆除橡皮障时撑开橡皮障夹,由柄、喙和定位器组成,其喙部可以伸入有翼夹的翼部孔中,撑开夹子。手柄中部有定位装置,可以控制橡皮障夹撑开的程度并锁定以利握持和安装,并且方便医生和助手间的传递‘ 5.橡皮障支架支架用于在口外支撑并固定橡皮障 布,同时 可以抬高橡皮布,使橡皮布不至于完全贴在患者面颊皮肤上。支架形状有U 型和环形两种。材质又分为不锈钢和塑料两类。不锈钢支架上有小钉突(塑料夹上有三角形小突起)用于固定橡皮布,不锈钢支架结构轻巧,较为常用。 二、主要操作步骤橡皮障隔离术的基本步骤为术区准备、选择橡皮布、打孔、选择橡皮障夹、放置橡皮障和拆卸橡皮障等。 1.术区准备结合考虑治疗需要和患者口腔条件选择固位牙的牙位和数目,达到视野清楚、固位可靠的目的。清洁需隔离的牙,除去牙石。用牙线检查接触点,并使邻面光滑。牙间隙过紧,牙线不能通过时,应先分离牙齿获得间隙。锐利的牙齿边缘应适当调磨,以免导

橡皮障的正确使用

橡皮障的正确使用 如果您是牙科医生,治疗牙病的时候,您还在用棉卷或棉球隔湿吗?别告诉我您没见过橡皮障,也别告诉我您还没有用过橡皮障隔湿技术。如果您非要这么说,那么我只能说要么您的老师没有教好,要么您还没有做技术更新;作为一名医生,您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必须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也是一种乐趣,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患者负责。在这里简要的介绍橡皮障隔湿技术,希望对各位同仁有一些帮助;其实橡皮障隔湿也不是一门技术,只是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中辅助手段。 目前常用的隔湿方法是橡皮障隔湿、棉卷隔湿和棉球隔湿。后两者是一种简易的隔湿方法,国内多采用这种方法。国外则普遍采用橡皮障隔湿法,橡皮障是在19世纪由Barnum发明的,橡皮障隔离技术是一项常规用于牙科治疗中隔离患牙的方法,国内的一些大型诊所和正规医院也都是采取这种隔湿方法。(一)橡皮障隔湿法的优点 1.在牙科治疗过程中良好地将患牙隔离唾液、血液或其他组织液,橡皮障改善了手术操作入路、提高了可视性,牙医及助手会更清楚观察他们的操作部位,这样提供

了一个干燥、清洁的工作区域和清晰、开阔的视野,同时它强力的隔湿效果,有利于达到最理想的黏结,获得清洁、干燥的操作区和操作环境。2.避免因为棉球或棉卷侵入口腔对患者造成的恶心、呕吐等不适感。3.橡皮障能保护病人呼吸道、消化道,避免病人吞咽或者呛入器械、牙碎片、充填材料(如银汞碎片等)、药物和冲洗液;防止小碎片或者细小器械掉到食道或者气管内。 4.防止医生与患者的唾液接触,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减少根管系统的交叉感染,防止感染物质的潜在传播。5.减少牙医的感染风险,牙医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尽管有口罩及防护眼镜的隔离,但高速手机会在口腔内产生病人唾液的烟雾状喷射仍然是很大的危险因素。 6.使软组织后缩并保护口腔软组织不受治疗器械的误伤、避免危害舌、唇及颊部粘膜。7.通过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病人频繁漱口以及与医生不必要交谈的可能性而缩短操作时间。8.避免了重复更换隔湿棉卷,节约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效率。9.橡皮障可提供干燥的视野并减少口镜的雾化,从而改善操作的可视性。(二)橡皮障及其配套器材

医院口腔疾病牙体牙髓疾病护理常规

医院口腔疾病牙体牙髓疾病护理常规 一、牙体牙髓科常用药物、材料 1.丁香油 (1)组成成分丁香,酚剂。 (2)性能:有较好的镇痛及轻度消毒防腐作用,刺激性和腐蚀性较小。 (3)用途:活髓牙安抚镇痛及硝酸银牙本质脱敏还原剂。 2.75%乙醇 (1)组成:乙醇,蒸馏水。 (2)性能:能沉淀蛋白质,使蛋白质变性,加之能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因而有杀菌作用。乙醇杀菌力以70%~75%的水溶液最强,浓度过高使菌体表层蛋白质很快凝固而形成坚硬的保护膜,妨碍乙醇向内渗透,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易杀灭细菌。 (3)用途:牙面脱脂和窝洞消毒。 3.氢氧化钙糊剂 (1)组成:氢氧化钙,生理盐水。 (2)性能:氢氧化钙为强碱性,pH值为10~12。用作盖髓剂,作用缓慢持久,能中和炎症所产生的酸性物质,故能减轻疼痛。因是强碱性,接触后可使浅部牙髓组织坏死,

深部细胞可分化为造牙本质细胞,形成牙本质基质,并能激活碱性磷酸酶,促进基质钙化,修复创面,因而获得较高的成功率。甲基纤维素可降低氢氧化钙的碱性,并使制剂凝固。 (3)用途:根管消毒、直接盖髓和间接盖髓。 4.牙髓失活剂 (1)组成:金属砷1g;石炭酸适量;可卡因1g;棉块适量。 (2)性能:金属砷与牙髓接触后,氧化为亚砷酸作用于牙髓,使牙髓充血、栓塞而失活。金属砷作用缓慢,较为安全。一般恒牙封药5~7天,乳牙封药为2~4天。 (3)用途:牙髓失活。 (4)注意事项: ①本品含毒性物质,须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管理。 ②临床操作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按本材料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选择和使用本材料。 ③牙髓失活材料使用时间须严格按照使用方法的规定,到时必须取出。 ④使用牙髓失活材料可能会发生疼痛,事先应告知病人,如发生剧烈疼痛,必须立即就诊。 ⑤牙髓失活材料使用不当可引起牙周组织坏死,应加强预防。

牙体牙髓病学总结

●dental caries / tooth dacay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prevalence rate of caries 患龋率,表示病程长的慢性病如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实在调查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的患龋情况。龋病患病率=观察时点的龋病例数/该时点的人口数*k,k可为100%~100000/10万,视具体情况而定。 ●incidence rate of caries 发病率,表示在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可能发生某病如龋病的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龋病发病率=观察期间新发生龋病例数/同期内平均人口数*k,k可为100%~100000/10万,视具体情况而定。 ●DMF decayed-missing-filled 龋失补指数,即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总和,是一种不可逆指数,能反映一个人的终身龋病经历。 ●Dental plaque 牙菌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其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acquired pellicle 获得性膜,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厚度30-60微米不等,有球状、毛状和颗粒状等形态。 ●acute caries 急性龋,此种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病变进行较快,数月内即可形成龋洞;洞内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很容易用挖器剔除,因此又称作湿性龋。由于病变进展快,髓腔内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修复性牙本质很少,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牙髓感染。 ●rampant caries 猛性龋,急性龋中有一种类型,其病程进展很快,多数牙齿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包括不易患龋的下前牙,又称猖獗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也称放射性龋。有些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及一些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唾液缺乏或不注意口腔卫生,亦可能发生猛性龋。 ●chronic caries 慢性龋,又称干性龋,临床多见龋损呈黑褐色,质地较干硬,病变进展较慢。 ●arrested caries 静止龋,是一种特殊的慢性龋表现,在龋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病变环境的改变,牙体隐蔽部位外露或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变化,龋损进程自行停止。又如牙合面龋,由于咀嚼作用,可能将龋损部分磨平,菌斑不易堆积而病变停止,成为静止龋。 ●secondary caries 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形成微渗漏,都可能产生龋病,称继发龋。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除净病变组织发展而成。 ●mottles enamel / dental fluorosis 斑釉症/氟牙症,此症具有地区性,是一种典型的地方病,为慢性氟中毒病早期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氟主要损害釉质发育期牙胚的造釉细胞。受损牙面呈白垩色至深褐色,患牙为对称性分布。

牙体牙髓病学-关于牙齿的故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昌大学

牙体牙髓病学-关于牙齿的故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昌大学 第一章测试 1.关于龋病的概念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2.致龋的多种因素不包括 参考答案: 年龄 3.DMF指 参考答案: 龋失补数 4.以下一种菌属在加速龋病的发展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 乳杆菌

5.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主要取决于 参考答案: 产酸性和耐酸性 6.龋齿的好发牙不包括 参考答案: 下颌前牙 7.龋病的患病率等于 参考答案: 观察时点的龋病例数/该时点的人口数 8. 龋病的研究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 牙结构;宿主的抵抗力;细菌 9.在龋病流行病学中,下列哪个年龄在能客观反映流行情况的年龄组内 参考答案:

11;10 ;12 10.龋病的临床特点是牙体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对 第二章测试 1.哪一项不属于平滑面菌斑的结构 参考答案: 表层 2.牙菌斑的组成是 参考答案: 80%的水和20%的固体物质 3.下列哪项不是牙菌斑的组成 参考答案: 有机成分

4.哪一项不是菌斑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细菌与牙表面物质结合 5.获得性膜的组成不包括 参考答案: 无机物 6.获得性膜的功能包括 参考答案: 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7.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包括 参考答案: 获得性膜形成;细菌附着 8.常见的致龋微生物包括

参考答案: 乳杆菌;放线菌;链球菌 9.变异链球菌的致龋性主要取决于其产酸性和耐酸性。 参考答案: 对 10.变异链球菌等致龋菌以糖作为能源,通过分解代谢和循环代谢两条途径致龋。 参考答案: 错 第三章测试 1.哪项不是釉质龋的分区 参考答案: 脱矿带 2. 哪一项不是牙本质的病理变化 参考答案: 无菌区

四手操作根管治疗行橡皮障的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

四手操作根管治疗行橡皮障的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四手操作根管治疗行橡皮障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借助数字表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四手操作根管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研究组治疗期间使用橡皮障干预辅助 加强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四手操作根管治疗过程中使用橡皮障,治疗效果确切,辅助以加强护理,可有效保证临床疗效,该方式在临床上应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关键词:橡皮障; 四手操作; 根管治疗;护理 橡皮障是利用自身橡皮布的弹性,打孔后将其套在牙颈位置当中屏障,将口 腔与被治疗牙冠进行隔离的技术。四手操作则是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 一种护理配合方法,由一名护士配合一名医生展开口腔有效治疗。该方式能够保 证治疗工作快速稳定进行,在当前是根管治疗的主要辅助技术[1]。本次研究对接 受四手操作根管治疗的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橡皮障,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研究对象全部为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四手操作根管 治疗的口腔疾病患者,使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患者各15例, 10例,年龄均值(38.1±1.4)岁,13例根尖周炎,12例牙髓炎,研究组男女患者各14例,11例,年龄均值(38.6±1.5)岁,12例根尖周炎,13例牙髓炎。两组 资料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 1.2方法 1.2.1对照组单纯进行四手操作根管治疗。治疗期间不使用橡皮障,只用医用棉卷,强吸隔湿处理。同时接受常规护理。护士给予患者疾病健康宣教、心理疏 导等护理措施干预。 1.2.2研究组四手操作根管治疗过程中使用橡皮障。 1.2.2.1橡皮障置入。(1)患者牙面进行清洁,准备后橡皮障置入操作器械;(2)橡皮障中央位置做十字标记打孔;(3)使用适宜的橡皮障夹子,放于橡皮 障孔内;(4)橡皮障夹孔内放入橡皮障钳;(5)橡皮障使用橡皮障夹取,患者 患牙上放置橡皮障夹、橡皮障架,上述操作中,切勿夹到软组织结构,使用手指 引导橡皮障夹,使其就位;(6)待橡皮障夹放置就位之后,将橡皮障钳移开, 从橡皮障夹翼上取下橡皮障放置。情况需要时,借助封闭剂做额外保护。 1.2.2.2加强护理。(1)心理指导。护士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展开靶向心理 指导,平复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指导患者掌握相关手势,出现意外情况, 患者可通过手势示意,最大程度减少意外的发生。(2)体位干预。按照患者身 高来合理调整治疗椅位置、角度及光源,保证患者舒适度。漱口前,椅位及时调节,便于患者起身。如果是治疗后牙,将开牙器置入患者口中,防止其疲劳。(3)疼痛干预。注意患者面部表情,为其说明疼痛是治疗过程中的正常反应, 多鼓励与安慰患者。治疗期间,为患者播放轻柔音乐,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感。患者疼痛情况明显,要进行无痛治疗,如口服镇痛药物、注射麻醉剂等,保 证治疗工作顺利完成[2]。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后,叩击无痛,无其他自觉症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