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中国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初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6.91 KB
- 文档页数:2
康养旅游产业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现状分析及改革发展建议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如何提供给老年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保障服务已经成为当下思考的重点问题。
加之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对于健康、旅游的需求不断上涨,对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康养旅游产业主要是基于环境优势的一种发展理念,侧重于绿色、创新、共享、开放、协调。
康养旅游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对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的协同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对其契合点、交叉点进行寻找,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复合式的康养旅游活动进行发展,进而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1.康养旅游概述现如今,不管是国内,还是在国外,康养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利用旅游、娱乐、生活等形式,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与生活品质,还可以帮助老年人修养身心[1]。
最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批喜欢旅游的老年人群,而传统的旅游产品、养老形式已经无法对其需求进行满足,随之康养旅游出现了。
康养旅游,属于度假式、候鸟式养老,和普通旅游不同,选择该种形式的老年人更加侧重于追求健康、舒适、环保。
此外,康养旅游的出现,使得产品、市场、技术、管理创新,将会有效带动我国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
2.康养旅游产业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优势康养旅游产业,属于我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从当下康养旅游产业在三四线城市发展情况来看,支撑其高速运行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环境污染,使得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更加强烈,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加之政策影响。
在这些原因下,现在和未来会给康养旅游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中,具有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较大的发展空间[2]。
现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加之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越来越希望健康、长寿、愉快,而简单的养生已经无法对人们的这一追求进行满足,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无法对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进行满足。
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开发研究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的发展,是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结合海南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制定的一项旅游业发展规划,旨在为国内外老年人提供安逸、愉快、健康、多彩的养老生活。
一、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的发展现状1.1 海南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老年人口的比例日益增长,这为海南养老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海南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500万人。
1.2 旅游资源丰富:海南是一个美丽的海岛,拥有优美的海滩、热带雨林、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1.3 专业服务配套先进:为了适应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和服务,海南养老旅游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如养老社区、医养结合机构、养生度假酒店等。
二、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的开发方向2.1 养生度假基地的建设:养生度假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旅游开发主要以康养度假、健康养老为方向,结合海南的天然气候、热带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全国知名的养生度假基地。
2.2 养老社区的建设:养老社区是一种生态、文化和便利性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其建设应该以充分考虑海南的区位和旅游资源,营造宜居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便捷舒适的养老生活。
2.3 高端养老服务的提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
将高端养老服务与海南的优越地理环境相结合,提供包括健康护理、文化娱乐、智力活动等多样化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的发展策略3.1 政府引导:政府应制定出针对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入,促进养老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3.2 优化管理: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引导企业规范操作,充分发挥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的潜力。
3.3 重视人才培养: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业,对人才提出了高要求,政府应当优先加强人才培养,鼓励相关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及水平,提高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旅游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共17篇)第1篇:旅游市场分析报告旅游市场分析报告XXXXX 旅游管理XXX一、我国旅游市场的特点(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1.人口基数大,出游规模大,人们收入普遍提高,带薪假期延长,闲暇时间增多国内旅游市场总体上呈现出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2.国内旅游市场地域差异大,但有逐步缩小的趋向明显农村和城市,城市居民是其主体,农村国内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沿海构成了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中西部地区却相对落后。
3.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4.国内旅游市场结构优化,消费档次提高,旅游者需求各有不同以观光度假为出游目的的纯旅游者已成为市场主体;中程、远程旅游者的份额明显增多;出游目的地由一地向多地发展;以个人出游、亲朋结伴同游的散客市场发展迅速;旅游客源地除3大都市圈以外,省会城市和其他副省级城市市场份额提高,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郊区旅游客源市场活跃;客源群体多元化。
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中国国际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1.出境旅游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的出境旅游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快、规模大2.出境旅游客源地产出相对集中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客源省(市、区)中,处于前十位的是广东、云南、广西、辽宁、黑龙江、福建、上海、北京、内蒙古、浙江,而且高度集中于北京市、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市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与黑龙江省。
3.出境旅游目的地不断扩大,但主要集中于亚太和欧美地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于亚太和欧美地区,尤其是亚洲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份额约占80%。
其中又以港澳地区为最,其次为韩国、日本及东盟各国;欧洲份额已超过10%,美洲约占5% 。
4.因私因公出境旅游人数已发生结构性变化(三)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成熟和理性1.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1) “深度”旅游的兴起。
游客不再追求到此一游,而是希望通过旅游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游客不愿意在导游的驱赶下快快走,现在人们更愿意慢慢走,怎样放松怎样游。
●行业发展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研究薛宝刚任成好李洪娜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时期,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旅游市场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开拓老年旅游市场,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在充实、愉快的状态下安度晚年,充分体现国家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另外,开发这一市场,优化旅游供给,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对于缓解季节性差异和旅游市场的竞争压力,推动旅游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旅游市场的界定及特点目前,世界上还多以历法年龄来界定老年人。
多数发达国家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我国现在仍把60岁及其以上人口划分为老年人。
民政部发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旅游市场基数将越来越大,需求旺盛。
由于老年人在心理及生理等方面与青年人存在很大差异,老年旅游市场与其他细分市场同样也存在很大差异。
主要表现在:一是老年人对旅游产品价格比较敏感,追求方便、实惠与实用。
二是老年人喜欢在旅游淡季出游。
三是老年人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性较强。
四是老年旅游多结伴而行,以团队旅行活动为主。
二、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旅游市场中老年人具有不可忽视的消费潜力。
他们有充裕的时间、稳定的积蓄,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不少老年人都希望能外出旅游。
因此,中国的老年旅游市场具有不可限量的潜力。
首先,老年旅游潜在市场规模大。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并将伴随21世纪始终,这为发展老年旅游提供了庞大的潜在市场规模。
其次,老年旅游需求旺盛。
旅游市场的容量,取决于具有出游愿望和出游机会的现实和潜在游客的总人数及其购买力的大小,老年旅游市场也不例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越来越好,而且退休以后老年人最怕被社会淡忘且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所以他们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比较强烈。
2024旅游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汇总8篇)旅游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篇1(一)大连优越的地理置大连优位于渤海之滨的大连,凭借绵长的海岸线和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者或者前来居住的目的地。
而且,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越的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城市西北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在黄海和渤海的相拥之下,有着著名的特殊景观——“黄渤海分界线”。
整座城市依山沿海而建,海岸线绵长,占到辽宁省的73%,全国的8%,每年有着2500~2800小时的稳定日照时间,阳光、沙滩、海浪在这里完美结合,并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可以说,大连是国内极佳海岸线资源的坐北朝南的阳光海滨之城,在东北、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佳的休闲度假胜地。
首先,空间上看,大连近京津、临韩日,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从时间看,大连和北京、首尔、东京几乎在地理空间的一条直线上,直飞北京、首尔不到一小时,直飞日本也不到两个小时,所以大连可以说是极具发展后劲的“幸运之城”。
而从夏季达沃斯会议选择在大连召开这一事实来看,大连的城市地位已经可见斑。
(二)促进大连旅游发展因素不经意之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具魅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时尚和潮流。
就其内涵而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促使市民渴望更加充实地精神生活。
首先,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内涵。
简单的山林湖泊、历史遗迹等资源不能代表休闲,而是要将休闲资源与地域文化结合形成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
有了文化才有内涵,城市才具有久远的吸引力。
如大连有自己的清新,自己的风情,自己的新鲜其次,休闲产业的创意性较强。
创意可以给城市带来活力。
试析中国旅游研究发展的3个阶段【摘要】中国旅游研究经历了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是对旅游现象进行描述和观察;发展阶段逐渐形成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而成熟阶段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受到政策、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阶段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望未来,可以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方法和视角,不断提升学科深度和广度。
通过对中国旅游研究的探讨,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旅游研究、发展阶段、初期、发展、成熟、特点、影响因素、历程、未来发展、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研究作为旅游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也是一部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史。
从最初对旅游产业的简单描述和总结,到对旅游市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再到对旅游产业链条的全面探索和拓展,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演变过程。
旅游研究的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的描述,研究内容较为简单,研究手段也比较传统,往往停留在表层的描述和总结上。
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对旅游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进行简单计量和评估。
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研究进入了发展阶段。
研究内容逐渐深入,不仅关注市场规模和经济贡献,还开始研究旅游市场的结构和特点,探讨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策略,对旅游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估。
而当旅游研究进入成熟阶段时,研究内容已经涵盖了旅游产业的各个方面,不仅对市场和经济进行深度分析,还涉及到了旅游文化、旅游环境、旅游政策等多个层面。
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研究,既有理论探讨,也有案例分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撑。
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经历了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独特价值,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92015年1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既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的挑战,也孕含着新的市场发展机遇。
加快老年旅游行业的发展,既可以充分满足我国老年消费群体的需求,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提升老年人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国内老年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内老年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因此,加强对国内老年旅游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老年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深刻分析了国内老年旅游在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国内老年旅游业深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老年旅游发展现状(一)国内老年旅游得到快速持续的增长近年来,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老年人消费的群体日益庞大及其旅游消费的能力不断增强,老年人旅游消费的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据统计,国内老年人的出游比例得到大幅提升,目前达到了56%左右,老年人的旅游观念进一步转变,老年旅游项目逐步走向规范,老年人旅游行业呈现出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老年旅游的不断向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方向发展国内旅游企业针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及观念的特点,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旅游为目标,着力开发和推广适合老年人的差异化旅游产品,如针对老年人喜欢参与、展示及沟通的特征,组织以文化作为载体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开发老年人的邮轮、专列及度假游等产品,受到了普遍欢迎。
(三)老年人旅游的市场需求日益多元老年人通常经验和阅历比较丰富,并具备一定的文化与历史方面的知识。
所以他们对于人文与自然景观旅游当中涉及到的名山名胜、地方民风及民俗、历史类典故会更有兴趣,还对一些地区和民族的发展更为关注和关心;一些红色旅游类团队比较火热,一大会址、延安、井冈山、韶山等革命胜地的旅游,老年人旅游中的国际线路旅游日益受到关注。
(四)老年旅游的项目和产品较为经济和实惠国内老年旅游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安度晚年、生活小康的老人,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要求旅游产品和服务价格要求实惠合理,不过于追求服务豪华,多数把舒适安全为主要的目标,并满足多数老年客户的承受力。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产业在中国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领域。
长期以来,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而养老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养老产业的现状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迅速加剧,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亿以上。
这意味着我国将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养老产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主要包括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养老保险等多个方面。
1.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是养老产业的核心内容,包括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多种形式。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标准不统一等方面。
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领域,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2.医疗保健:随着老年人口增加,老年疾病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医疗保健是养老产业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政府逐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3.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但仍存在养老保险缺口大、待遇水平低等问题。
未来,我国将继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待遇水平,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二、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1.政府引导力度加大: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补贴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领域,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2.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养老产业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模式。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