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渣、金红石等原料矿的供需是否会因终端变动产生新格局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4
2024年金红石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金红石是一种具有高红色饱和度和亮度的宝石,因其稀有性和美丽的外观而备受人们喜爱。
在过去几年中,金红石市场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本文旨在对金红石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决策依据。
2. 市场规模金红石市场可分为原石市场和加工市场两个主要部分。
原石市场涵盖了金红石的采购和贸易,而加工市场则包括了金红石的加工和销售。
根据市场数据,金红石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据估计,2019年全球金红石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
这与金红石市场供应链的优化和消费者对高品质宝石的不断需求有关。
3. 市场趋势金红石市场的需求趋势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一些当前和未来可能影响金红石市场需求的趋势:3.1 珠宝行业的升温珠宝行业一直是金红石市场的主要消费者之一。
随着全球中产阶级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珠宝品牌的追求,珠宝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
这将推动金红石市场的需求增长。
3.2 礼物和收藏品市场的扩大金红石作为礼物和收藏品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金红石经常被用作礼物和收藏品,而这个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发展迅速。
礼物和收藏品市场的扩大将进一步推动金红石市场的需求增长。
3.3 可持续发展和伦理消费的影响消费者对于可持续发展和伦理消费的关注日益增加。
金红石作为一种稀有宝石,其采购和加工可能涉及到环境和人权等问题。
因此,消费者对于合规金红石的需求不断上升,这将对市场需求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市场挑战尽管金红石市场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4.1 价格波动金红石的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市场情绪和经济形势等。
价格波动可能对市场需求造成不确定性,因为高价格可能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4.2 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金红石市场一直面临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
假冒金红石的流入可能损害市场的声誉,并降低消费者对金红石的信任。
2024年钛精矿市场前景分析
引言
钛精矿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金属钛的生产和其他领域。
本
文将对钛精矿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钛精矿市场现状
目前,钛精矿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领
域的不断发展,对钛精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同时,一些新兴行业如3D打印、生物
医学等也对钛精矿的需求有所增加。
钛精矿产能与供应
全球钛精矿产能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南非、中国等国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钛
精矿生产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较高的开采能力。
然而,受国内外市场因素的影响,钛精矿供应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钛精矿价格走势
钛精矿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供需状况、地缘政治因素、外汇波动等。
近年来,随着钛精矿市场需求的增加,价格呈现上升趋势。
然而,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
钛精矿市场前景展望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钛精矿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传统
行业的需求将继续增加,而新兴行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也将对钛精矿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然而,钛精矿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市场竞争激烈,供应商之间的竞
争将加剧。
其次,环保压力增大,钛精矿开采和加工需要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
此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也可能对钛精矿市场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钛精矿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同时,产业链相关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高自身竞争力。
2024年金红石开发利用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金红石是一种稀有的矿石,它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本文旨在对金红石开发利用市场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金红石的市场规模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随着对珍贵矿石的需求不断增加,金红石的市场定位也越来越重要。
根据行业数据,金红石市场在过去五年中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相同的增长趋势。
市场竞争金红石的开发利用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大型矿山开展金红石的开采工作。
例如,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等国家都是金红石生产的主要国家。
此外,一些小型的金红石矿山也在不断涌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市场驱动因素金红石开发利用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金红石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珠宝、电子产品和化妆品等。
这些领域的增长对金红石的需求有着直接影响。
其次,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对奢侈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进一步推动了金红石市场的发展。
市场前景金红石开发利用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金红石的开采和利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新的开采工艺和加工技术的出现使得金红石的开发成本不断降低,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此外,对环境友好型开采工艺的需求也将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市场挑战金红石开发利用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矿石资源的稀缺性使得金红石的成本较高,这对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其次,金红石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者需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此外,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对金红石的开发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总结金红石开发利用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也受到矿石资源限制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影响。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持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并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500字)。
2024年天然金红石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天然金红石作为一种稀缺且珍贵的宝石材料,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追捧。
本文旨在分析天然金红石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前景,并探讨对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1. 天然金红石市场现状天然金红石具有独特的色彩和纹理,被认为是一种高档珠宝材料。
目前,天然金红石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价格稳步上涨。
以下是市场现状的主要特点:1.1 供需关系目前,天然金红石供应量相对稀缺,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供需矛盾使得金红石的价值不断攀升。
1.2 消费群体天然金红石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人群,他们对珠宝材料的品质和独特性有较高要求。
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1.3 市场竞争格局天然金红石市场上存在一些知名的品牌和供应商。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占据市场份额。
2. 天然金红石市场前景2.1 市场规模扩大天然金红石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珠宝品质的追求,更多消费者将会投资购买天然金红石作为收藏或佩戴品。
2.2 创新设计带来新机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将不断推出更多创意和独特的设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创新设计有望为市场注入新活力,并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2.3 价格上涨趋势延续由于天然金红石供应量的限制,价格上涨可能会持续。
受紧缺性和市场需求的影响,金红石的价格可能进一步攀升,进而提高市场的利润空间。
3. 影响天然金红石市场前景的因素3.1 供应稀缺性目前天然金红石供应量有限,且开采难度大。
供应稀缺性是影响市场价格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3.2 政策法规与进口限制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天然金红石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进口限制和相关政策调整可能会对市场供应和需求造成影响。
3.3 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天然金红石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环境的波动可能会使市场需求和价格出现波动。
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业及细分行业概况李育飞一、行业监管我国政府对有色金属行业实施严格监管,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范围涉及投资、勘探、开采生产、加工、进出口等各个环节,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局。
其中国家发改委负责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有色金属行业管理,拟订行业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拟订,监测分析行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监督和监控环境保护工作,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二、主要行业政策产业政策主要包括《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等。
国务院于2009年5月11日发布《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指出了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包括发展循环经济和搞好再生利用,支持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开发利用铜、铅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011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资源开发利用。
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九、有色金属”之“2、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炼技术开发”和“3、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
三、锆钛类产品所属细分行业情况行业协会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是以从事钛锆铪行业科研、生产、设计、应用及商贸的企业或个人为会员对象的行业协会,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自愿组成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法人。
专题含钛高炉渣的利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西安710055)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含钛高炉渣做了一个总体的介绍,并且从非提取钛与提取钛两个方面介绍了目前的研究对含钛高炉渣的利用方法,最后对含钛高炉渣的前景做了分析。
关键词:含钛高炉渣,成分,利用1■含钛高炉渣的概述含钛高炉渣是冶炼钒钛磁铁矿产生的高炉渣。
含钛高炉渣一般由CaO、MgO、Si02、AI2O3和Ti02等组成,根据渣中TiO?:含量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低钛含钛高炉渣(Ti02<10%)、中钛含钛高炉渣(Ti02l0%-15%)和高钛含钛高炉渣(渣中TiO?达24%左右)。
含钛高炉渣经过富集形成一种含TiO?:较高的富钛料,TiO2含量一般大于90%。
这种富钛料便于分离或提取金属钛。
国外高炉冶炼使用的钛铁矿石含钛量较低,一般含Ti0?不超过3%〜4%,其高炉渣中所含的TiO? 一般都低于10%。
因此,不需要特殊的加工处理,完全可按普通高炉渣加以利用。
我国铁矿石资源多为伴生矿,尤其在攀枝花和承德等地冶炼钒钛矿时产生的钒钛矿高炉渣,每年排出几百万吨,其中有部分含钛5%以下的矿渣用做水泥掺合料,还有一些生产矿渣碎石以及膨胀矿渣珠。
我国含钛高炉渣主要化学成分:2.1用作建筑材料普通的炉渣由于TiO2含量低,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水泥,而高炉渣中TiO2 含量高,使它在这方面的应用变得困难。
有研究表明,活化的高钛高炉渣可用于生产钛矿渣硅酸盐水泥。
含钛高炉渣在建筑方面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作为普通混凝土的骨料。
含钛高炉渣分为重矿渣和水淬渣,重矿渣化学成分稳定,破碎后可用作普通混凝土的骨料,其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水淬渣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接近天然砂,且比天然砂的强度高、棱角完整,可代替天然砂配制水泥砂浆用于建筑工程,将活化后的含钛高炉渣也可用作水泥掺和料。
2.2用含钛高炉渣制备光催化材料。
有资料显示,冶炼过程能够使钛资源进行一次富集,从而使一开始品位较低的钛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富集。
2024年金红石开发利用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金红石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开发利用潜力。
本文将对金红石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商业价值。
1. 金红石的概述金红石是一种含有铁元素的矿石,常见的色彩为红色至棕红色。
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铁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金红石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材料、陶瓷制品、化妆品和铸造等。
2. 金红石的市场需求金红石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其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全球建设业和工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金红石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特别是在高温材料、化妆品和陶瓷制品等领域,金红石的需求量更加巨大。
3. 金红石的开发利用潜力金红石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潜力。
首先,金红石在建筑材料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用于生产高温耐火砖、耐火涂料和耐火陶瓷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中。
其次,金红石在化妆品领域中可以用作颜料,给产品赋予艳丽的红色,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金红石还可以用于铸造业中,制作各种型号的铸造件,提供稳定可靠的铸件质量。
4. 金红石开发利用市场前景金红石的开发利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全球建设业的蓬勃发展,对金红石建筑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其次,化妆品市场对金红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其红色颜料的特性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金红石在陶瓷制品和铸造业等领域的应用也将带来更多商机。
然而,金红石开发利用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金红石资源的开采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其次,金红石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结论金红石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建筑材料、化妆品和制造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开发利用潜力。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金红石的市场前景依然十分可观。
相关企业可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此文档为持续更新,所述信息可能随时调整,切勿作为投资参考依据。
金红石资源分布及技术开发现状摘要:综述了我国天然金红石资源概况及成矿机理,选矿加工工艺、开发利用现状。
对我国金红石资源找矿现状及开发利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金红石;资源;工艺;开发利用;展望1、前言金红石是提炼金属钛的重要矿物原料,也是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最佳原料以及高档电焊条必须的原料之一。
我国的钛资源非常丰富,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钛储量的48﹪,现探明的储量达9亿吨,但可经济利用的钛铁矿约1亿吨,金红石矿为数千万吨。
金红石资源含钛量占钛资源总量的2.01%,其中金红石岩矿占1.52%,金红石砂矿占0.49%。
因此国内天然金红石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近年来金红石矿的地质勘查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可喜成绩。
综观世界经济,钛材在航空、建筑、汽车、生活休闲、医疗、化工、海洋开发等领域的强势需求,使国际钛材市场日趋火旺,国内钛材的需求量也在增长,增长幅度达到了两位数。
但我国天然金红石资源绝大部分为低品位的原生矿石,其储量占全国金红石资源总量的86%,而金红石砂矿仅为14%。
由于金红石资源品位低、粒度细小、矿石成分复杂,因而选矿工艺流程长,多采用重选、磁选、浮选的联合工艺流程。
某些矿区为了除去微量的S、P、Fe等杂质还需要焙烧或酸洗,所以加工成本高。
因此解决我国天然金红石的开发利用问题的关键是进一步加强地质探矿工作的科学研究(找大矿、找好矿)和选矿技术上的突破。
2、金红石资源分布概况金红石资源分布与其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成矿地质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鄂、豫、苏、晋、鲁诸省已发现的金红石矿床、矿化点相关资料的研究中,可找出金红石矿床的成矿机理。
2.1 金红石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成矿地质条件2.1.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中国金红石成矿的大地构造单元主要为秦岭造山系东段,次为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及华南造山带。
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系及泥盆系的区域变质岩。
2024年金红石市场环境分析一、引言金红石(Cinnabar)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红色硫化汞矿石,被广泛用于制造汞和颜料等产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金红石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对金红石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从政策法规、供需状况和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政策法规分析金红石市场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相关措施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在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金红石开采和加工行业面临一些限制和约束。
同时,国家还加强对金红石市场的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供需状况分析金红石市场的供需状况对市场价格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金红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艺术绘画等领域。
然而,金红石的采矿和加工成本较高,供应相对紧张,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四、竞争格局分析金红石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
国内外金红石生产供应商众多,产品品质和价格存在差异。
同时,一些新兴的替代品也在不断涌现,对金红石市场构成一定竞争压力。
在这种竞争格局下,企业需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五、发展趋势分析金红石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一些趋势。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活的追求,对金红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逐渐提高。
其次,市场对金红石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金红石产品将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催生市场需求。
最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六、结论综上所述,金红石市场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供需状况紧张,竞争格局复杂,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谋求市场竞争优势。
从长远来看,金红石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钛渣、金红石等原料矿的供需是否会因终端变动产生新格局摘要:综述了钛渣、金红石资源用途,目前需求变化情况,因终端发生变化带来的需求问题,对我国产业链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红石;钛渣;供需;终端变动;展望一、钛渣、金红石等原料用途金红石是提炼金属钛的重要矿物原料,也是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最佳原料以及高档电焊条必须的原料之一,同时还可用于生产四氯化钛、金属钛以及搪瓷制品和电焊条药皮,还可用于生产人造金红石黄颜料。
高钛渣是通过电炉加热熔化钛矿,使钛矿中的铁氧化物被还原成单质铁,二氧化钛和铁分离后得到的二氧化钛高含量的富集物,是生产四氯化钛、钛白粉和海绵钛产品的优质原料。
二、需求变化情况钛原料主要用来生产钛白(二氧化钛)、金属钛(海绵钛)、含钛钢以及焊条涂料。
它们所占的比例,我国和国外稍有不同:钛白,我国占88%,国外占92.4%;金属钛(海绵钛),我国占10%,国外占5.3%;含钛钢及焊条涂料,我国占2.0%,国外占2.3%。
钛白粉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主要原料是钛铁矿,可以生产锐钛型和金红石型两种钛白粉产品;氯化法只能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但原料选择范围更广,可以使用二氧化钛含量为60%~95%的多种原材料,如天然金红石、人造金红石、白钛石、钛铁矿或氯化高钛渣等。
硫酸法是将钛铁矿粉与浓硫酸进行酸解反应生成硫酸氧钛,经水生成偏钛酸,再经煅烧、粉碎即得到钛白粉产品,此法可生产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
优点:技术较成熟,设备简单,防腐蚀材料易解决。
可生产氯化法不能生产而市场需要的锐钛型各种牌号的钛白粉。
所以只要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重视推进科技进步,硫酸法钛白粉还会与氯化法钛白粉并存,短期内不会被淘汰。
缺点:流程长,只能以间歇操作为主,湿法操作,硫酸、水消耗高,废物及副产物多,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每吨成品钛白粉分别要排出8吨废酸和3吨多硫酸亚铁,还有大量的污水;而且生产的钛白粉质量相对比较差,比如南京钛白粉厂就因为环保问题被关停。
(二)氯化法是将金红石或高钛渣粉料与焦炭混合后进行高温氯化生成四氯化钛,经高温氧化生成二氧化钛,再经过过滤、水洗、干燥、粉碎即得到钛白粉产品。
优点:流程短,生产能力易扩大,连续自动化程度高,能耗相对低,“三废”少,能得到优质产品。
缺点:投资大,设备结构复杂,对材料要求高,要耐高温、耐腐蚀,装置难以维修,研究开发难度大。
(三)硫酸法及氯化法终端变化情况分析90年代以前,硫酸法一直占据钛白粉工业的主导地位。
1992年后,转为氯化法占主导地位。
目前世界上新建或改扩建钛白粉厂多以氯化法为主,杜邦公司全部采用氯化法。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在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基本由少数几个大公司所垄断。
我国在90年代初才引进一套氯化法生产装置,改变了我国只能生产低档锐钛型钛白粉的历史。
目前世界钛白粉约600万吨/年总产能中,氯化法占56%,硫酸法占44%,先进国家的氯化法钛白粉已占总产能的60%~70%,代表了国际钛白粉工业总体发展趋势,氯化法逐步成为钛白粉生产工艺的发展主流:1、硫酸法生产工艺虽然开发较早,对钛的原料质量要求不高,设备简单,锐钛型钛白粉和金红石型钛白粉都能制造,但工艺流程长,三废排量大;氯化法为干法生产,虽然工艺开发较晚,但产品质量好,工艺流程短,三废排量相对较少。
2、在国家的政策调控上,从去年年初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到相继出台的《钛白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都清晰地表达了国家已经将推广氯化法工艺作为钛白粉行业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将硫酸法列为限制类,这是为了限制行业内硫酸法的无序发展、不良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硫酸法工艺,氯化法在节能减排、原料选择方面优势明显,在政策指向已经明确的情况下,氯化法工艺将逐步走向前台。
3、氯化法具有明显的能耗优势。
硫酸法工艺流程复杂,需要20道左右的工艺步骤,而且排放废弃物较多,晶型转变需更多操作步骤,采用的焚烧工艺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包含将锐钛型晶型转化为金红石型晶型的工序,造成所生产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不可能达到100%的金红石晶型,产品质量批次间差异也较氯化法更明显。
而氯化法生产技术是连续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工艺控制点少,产品质量容易达到最优,也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再加上没有转窑煅烧工艺形成的烧结,产品质量较硫酸法更好,并且在产品精制过程中能够大幅度地节省能量。
一般来讲,同样使用二氧化钛含量在60%左右的钛精矿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氯化法要比硫酸法节能30%、节水50%。
另外,如果把高钛渣冶炼的能耗也能包括在内,使用高钛渣的氯化法综合能耗略高于硫酸法。
但从万元产值能耗看,氯化法仍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资源利用率高。
4、据钛行业权威网站凡宇资讯网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09年底,世界钛白粉总产能为570万吨/年,其中氯化法为320万吨/年,占56%;而目前钛白粉产能在530万吨/年左右,略有降低,但氯化法产能却逆势上升,已占总产能的63.2%,达到350万吨/年,在总量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
显然,氯化法比硫酸法更先进、更环保,这已经成为国际钛白粉生产企业的共识。
5、近年来,国际知名钛白粉生产企业使用氯化法生产的钛白粉比例持续升高。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锦州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咨询联合设计的方式建起的 1.5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装置,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攻关,已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年产量达到3.6万吨。
另外,四川龙蟒钛业也正在积极筹建10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项目。
6、针对国内多数企业以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现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包括对新建钛白粉产能实行较为严格的准入制度,对钛白粉行业积极推行环境友好型清洁生产工艺的普及和政策扶持,如信贷扶持政策、保险扶植政策、出口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排污权交易政策等。
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将所有新建的硫酸法钛白粉设置为限制类项目,氯化法则为鼓励类。
虽然氯化法是钛白粉生产工艺的发展主流,但对钛的原料要求比硫酸法苛刻得多,还要使用大量的氯气,工艺控制复杂,对设备材质要求很严格,投资是硫酸法的5倍,且只能生产金红石型产品而不能生产锐钛型产品。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氯化法的完善和推广还需一个过程,在短期内两种工艺会共存。
7、目前我国钛白粉行业的市场竞争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在锐钛型钛白粉市场,竞争激烈,产能相对过剩,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有限。
第二层次:少数大中型企业集中在中、高端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产品较为紧俏,生产的金红石型钛白粉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出口到欧美、韩国、日本和巴西等国家或地区,竞争压力较小,利润可观。
第三层次:以杜邦为代表的国际钛白粉生产企业占据了高端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
杜邦是国际钛白粉生产商中完全使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企业,因产品售价较高,杜邦等国际钛白粉生产企业在中国钛白粉市场赚取了高额利润。
未来五年,随着国外钛白粉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以及行业内外企业的逐步扩产,我国钛白粉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中小型企业将逐步被淘汰,产能和市场将向行业内龙头企业集中;(2)国内部分钛白粉龙头企业将逐步掌握氯化法生产工艺,并与杜邦等国际钛白粉巨头在国际国内高端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开展直接竞争。
三、终端变化带来的原料需求问题随着高钛渣冶炼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氯化法生产四氯化钛已经在业界得到推广,逐渐成为未来钛白粉生产发展趋势,氯化法工艺对原料要求高,要求用磨碎的高品位钛渣或人造金红石。
氯化法钛白粉工艺的中间体是四氯化钛,除了用于生产钛白粉以外,还可以生产海绵钛/金属钛、塑料薄膜、珠光颜料及金属原料等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杜邦公司近年来将其作为商品销售,三年来销售量增加了300%,预计今后5~7年销售量将再翻一番。
我国发展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具有建厂投资较低的优势,在国内建设6万吨/a的氯化法钛白粉厂,只需投资约1.5亿美元,而国外同样工厂要花费2.1~2.4亿美元,我国钛白粉年消耗量已超过100万吨,外国公司为抢占中国市场,已进军我国钛白粉产业。
因此,在跨国公司尚未在我国站稳脚跟前积极推进氯化法钛白粉厂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国内目前已知的氯化法钛白粉拟建项目有50.2万吨/a,其中:杜邦20万吨/a、阿斯创钛白9万吨/a、兴茂钛业6万吨/a、枣庄鑫珑钛白粉5万吨/a、江苏太白集团3万吨/a、湖南株洲化工集团3万吨/a、承德2.7万吨/a、费县合资项目1.5万吨/a。
更多相关数据请登陆凡宇资讯网查询。
随着我国拟建的氯化法钛白粉项目陆续建成,必将带动金红石产能和高钛渣产能需求量增加。
四、国内高品位富钛料的基本情况(一)天然金红石资源情况1、我国天然金红石资源绝大部分为低品位的原生矿石,其储量占全国金红石资源总量的86%,而金红石砂矿仅为14%。
由于金红石资源品位低、粒度细小、矿石成分复杂,因而选矿工艺流程长,多采用重选、磁选、浮选的联合工艺流程。
某些矿区为了除去微量的S、P、Fe等杂质还需要焙烧或酸洗,所以加工成本高。
2、原生金红石矿是我国金红石矿的主要类型,目前国内的开发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金红石矿品位低,粒度细,矿物组成及嵌布关系复杂,金红石矿物与一些主要伴生的有用矿物的可选性差别小,选矿工艺复杂,建厂投资大,经济效益低下。
代县金红石精矿产品质量优良,但金红石的回收率不足50%。
近年来,虽然我国多家研究单位相继对原生金红石矿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索合理的选矿工艺,但实际应用成效不明显。
3、金红石选矿工业现状分析我国钛资源量大,就目前生产能力及增长趋势而言,可开采上百年。
但全面分析研究我国金红石矿的形成条件,对其资源远景做出比较确切的评价预测,尽快找到一批可供利用的金红石矿床,尽力补偿国内不足,以便决定我国金红石天然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国内需要还是长期依赖进口,并全力发展人造金红石乃当务之急。
(1)选矿工业现状分析国内金红石选矿自80年代开始,相继在湖北省枣阳、山西省代县、河南省西陕先后建成金红石选矿数家,选矿规模日处理在25~300t,到1998年底全部停产,其主要原因:①金红石选厂规模太小、成本过高。
②选矿工艺落后,设备陈旧。
③金红石矿综合利用率低。
④金红石矿分选技术难度大。
我国虽然是钛矿资源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钛矿产业并未随钛白工业的兴起而同步发展。
我国金红石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年产量很低, 大约2500t/a 左右, 且90% 来自砂矿。
金红石砂精矿的主要产地为广东、广西和海南, 均系钛铁砂精矿生产的回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