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光纤的连接与耦合共35页
- 格式:ppt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35
光纤配线架及耦合器的安装和注意事项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光纤配线架及耦合器是光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用于实现光纤线缆的布置、连接和分配,以及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纤配线架和耦合器的安装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并避免常见的问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内容相对独立但又紧密相关。
首先是引言部分,简要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并给出了整篇文章的结构框架。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光纤配线架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则专注于光纤耦合器,包括其种类、功能以及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四部分探讨了其他相关设备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光源、光功率计以及OTDR等设备。
最后一部分为总结与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光纤配线架及耦合器安装和注意事项方面全面而实用的指导,帮助读者了解这些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安装和维护能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正确搭建光纤配线架,选择合适的光缆布置和连接方式,并了解如何确保耦合质量及维护其他相关设备。
最终目标是提升整个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光纤配线架的安装和注意事项2.1 搭建光纤配线架的基本步骤在安装光纤配线架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基本步骤:1. 确定光纤配线架的位置:选择合适的位置来放置光纤配线架,确保其能够满足日后的扩展需求,并且便于维护和管理。
2. 安装固定件:根据场景需求,选择适当的固定件将光纤配线架固定在墙壁或机房中。
3. 组装框体结构:根据光纤配线架类型和规格,按照说明书将支架、框体及其他组件组装好。
4. 安装端子盒:将端子盒与光缆连接起来,并安装在相应位置上。
确保连接端良好并紧固稳定。
5. 进行标识和整理:为了方便管理与维护,在完成安装后使用标签或贴纸对不同端口及相关设备进行编号和标识。
同时,整理好连接线缆,避免交叉和混乱。
2.2 光缆布置及连接方式正确布置和连接光缆可以确保信号传输质量和网络稳定性。
光纤耦合器又名:分歧器光纤耦合器(Coupler)是将光讯号从一条光纤中分至多条光纤中的元件,属于光被动元件领域,在电信网路、有线电视网路、用户回路系统、区域网路中都会应用到,与光纤连接器分列被动元件中使用最大项的。
光纤耦合器可分标准耦合器(双分支,单位1×2,亦即将光讯号分成两个功率)、星状/树状耦合器、以及波长多工器(WDM,若波长属高密度分出,即波长间距窄,则属于DWD M),制作方式则有烧结(Fuse)、微光学式(Micro Optics)、光波导式(Wave Guide)三种,而以烧结式方法生产占多数(约有90%)。
烧结方式的制作法,是将两条光纤并在一起烧融拉伸,使核芯聚合一起,以达光耦合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生产设备是融烧机,也是其中的重要步骤,虽然重要步骤部份可由机器代工,但烧结之后,仍须人工作检测封装,因此人工成本约占10~15%左右,再者采用人工检测封装须保品质的一致性,这也是量产时所必须克服的,但技术困难度不若DWDM module及光主动元件高,因此初期想进入光纤产业的厂商,大部分会从光耦合器切入,毛利则在20~30%。
光耦合器又名:光电隔离器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
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
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
光纤光学题库一、选择题1 有关光纤中传输的模式,下列哪一个命题是错误的?A、对于结构参数给定的光纤,其中传输的模式是唯一确定的;B、TE01、TM01和HE21模具有相同的截止频率;C、一个模式都有自己对应的截止频率;D、HE11模是唯一不能截止的模式。
2 光纤中能够支持的模式由光纤波导本身决定,但光纤中能够激励出的模式与很多因素有关,问光纤中实际能够激励出的模式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A、入射光源的光功率;B、入射介质的折射率;C、光的入射角;D、入射点的位置。
3 主模式号为14的模群中所含的精确模式总数为:A、14;B、26;C、28;D、74 通常将光纤通信划分为三个传输窗口,其主要原因是:A、光纤的弯曲损耗;B、OH—吸收损耗;C、过渡金属离子吸收;D、瑞利散射损耗。
5 线偏振模的模斑为:A、径向亮斑数为,角向亮斑数为,而且中心为暗;B、径向亮斑数为,角向亮斑数为,而且中心为暗;C、径向亮斑数为,角向亮斑数为,而且中心为亮;D、径向亮斑数为,角向亮斑数为,而且中心为亮。
6光纤的损耗是由许多不同因素造成的,其中不可能消除的因素是:A、弯曲损耗;B、OH吸收;C、过度金属离子吸收;D、瑞利散射7 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了5000m,功率损耗了15%,该光纤的损耗是A、0.14dB/km;B、0.71dB/km;C、0.64dB/km;D、0.32dB/km。
8 对于1330nm的单模光纤,当入射光中心波长为1550nm,光谱宽度为10nm时,不可能存在的色散是哪一个?A、模间色散;B、材料色散;C、波导色散;D、偏振模色散。
9 数值孔径NA是光纤的一个重要参数,下列哪些命题是错误的?A、NA越大,光纤的收光能力越大;B、NA越大,光纤的收光角越大;C、NA越大,光源与光纤的耦合效率越高;D、NA越大,多模光纤的模式色散越小。
10 下列光纤的色散,由小到大的排列次序为:A、多模的GIOF、多模SIOF、单模光纤;B、多模SIOF、多模的GIOF、单模光纤;C、单模光纤、多模的GIOF、多模SIOF;D、多模SIOF、单模光纤、多模的GIOF11 以下那一种是非零色散位移光纤:A、G.655光纤;B、G.653光纤;C、G.652光纤;D、G.651光纤。
1. 光纤端面处理、耦合与焊接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纤头平端面处理技术;2.掌握光纤与光纤之间的耦合调试技术,体会光纤横向和纵向偏差对光纤 耦合损耗的影响;3.掌握光纤焊接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原理1.平头光纤端面处理在光纤的各种应用中,光纤端面处理是一种最基本的技术。
光纤端面处理 的形式可分为两种:平面光纤头与微透镜光纤头,前者多用于各种光无源器件以 及光纤的连接与接续;后者则多用于光纤和各种光源及光探测之间的耦合。
本实 验要求掌握平头光纤端面处理技术。
光纤端面处理的基本步骤为:1)涂覆层剥 除;2)光纤头制备;3)光纤头检验。
1.1 涂覆层剥除在制备光纤头之前, 首先要剥除一段光纤的套塑层与预徐覆层(约20—30mm 长),使光纤的包层裸露出来。
剥除套塑层的方法之一是用刀片(如剃须刀片)切 削;使光纤头与刀口之间成一小角度,用左手拇指将光纤头压在刀口上,右手拉 动光纤即可剥除套塑层.另外一种方法是将光纤头在塑料溶剂中浸泡几分钟,然 后用脱脂棉擦除套塑层。
预涂覆层的剥除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
在剥除套塑 和预涂覆层之后,要用脱脂棉蘸乙醇/乙醚混合液将光纤头清洗干净,才能进行 下一步光纤头的处理。
1.2 平面光纤头的制作对于平面光纤头的基本要求是,光纤端面应是一个平整的镜面,且须与光 纤纤轴垂直.因此,将光纤简单地“一刀两断”是不行的,必须根据光纤的材料 与品种选择合适的端面处理技术。
对于石英系光纤,制备平面光纤头的常用方法 有:加热法、切割法和研磨法。
本实验采用切割法。
“切割法”又称“刻痕拉断法” ,因为它是利用钻石或金刚石特制的光纤切割刀先在光纤侧表面垂直于光纤轴轻轻刻一小口, 然后施加弯曲应力拉动光纤使 其折断。
利用这种方法制备平面光纤头的成功率一般较高,稍加训练即可获得满 意的效果,因此已成为自前最常用的光纤头处理技术。
而且技术人员已利用“切 割法”的原理制成了“光纤切剥钳”,集剥除与切割于一体,使用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