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1 地域联系
- 格式:doc
- 大小:697.00 KB
- 文档页数:9
地图一、选择题(2019·朝阳区模拟)下图为北京市某小区平面图,该小区占地约30000m2。
读图,回答1~2题。
1.2018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发现自己在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
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 )A.甲B.乙C.丙D.丁2.该小区平面图的比例尺可能为( )A.1∶50 B.1∶500C.1∶5000D.1∶500001.A2.C[第1题,9月23日为秋分,太阳在正西方落下,此时影子朝向正东;该同学走进小区时,发现影子落在正前方,也即正东方,说明进入的是小区的西大门,应是图中的甲。
第2题,该小区占地约30000m2,近似于长方形,通过量算边长,可推算比例尺可能为1∶5000。
](2019·福州一模)读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m),完成3~4题。
3.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A.500m B.550mC.600m D.650m4.图中有一座占地17000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
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3.B4.D[第3题,图中等高距为50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m 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m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m,注意不能等于500m或600m,则B正确。
第4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000m2”,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
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面积较大。
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
](2019·赣州模拟)如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 m。
据此,回答5~6题。
5.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 )A.甲B.乙C.丙D.丁6.关于该区域地形与河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乙处能看到甲和丙B.在戊处陡崖可进行跳伞C.己处可形成冲积扇D.河流流向大体自北向南5.A6.D[第5题,照片显示远处有山地、近处为河流,且河流在图中由右上方位置流向左下方位置;结合图中摄像机位置,可判断最可能是在甲位置拍摄的。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讲地域联系练习中图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讲地域联系练习中图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讲地域联系练习中图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讲地域联系一、选择题(2017·福州一模)下图表示2014年广东省、山西省、福建省、云南省四省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量(万吨).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省份是()A.山西省、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B.山西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C.云南省、福建省、山西省、广东省D.广东省、福建省、山西省、云南省2.甲省级行政区铁路货运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丰富B.地形平坦C.人口众多D.河流缺少3.乙和丁的货运方式结构比较相似,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位置②地形地势③产业结构④经济规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第1题,甲没有水路运输,在四个省份中只能是山西;云南境内大河多,落差大,水运条件较差,而福建有较多的河流,同时临海而水运条件要好于云南,故丁为福建、丙为云南。
第2题,山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属于大宗货物,适合铁路、水路运输,但山西水运条件差,故铁路运输运量大。
第3题,广东省与福建省同为沿海省份,省内资源较缺乏、主要为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相似,适宜水路运输;同时地形都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地较少,适宜公路运输。
故两省货运方式相似。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9·某某八校模拟)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 km,连接甲、乙两城市的交通线路有三条。
图a为甲、乙两城市三条交通线路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图b为影响交通运价的因素及关联图。
据此完成1~3题。
图a图b1.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B.公路、航空、河运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D.航空、高铁、村村通2.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
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运价最低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D.终点在乙城外32 km3.结合图b中的四图,下列说法符合Ⅰ、Ⅱ、Ⅲ、Ⅳ特点的是( )A.看Ⅰ图,运距、重量和运输方式相同,棉花的运价大于铁锭B.看Ⅱ图,线路P上的运价大于线路MC.看Ⅲ图,重量相同的活鱼和杏仁运价相等D.看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单位重量运费小于铁锭1.C2.B3.A[第1题,线路M长度为622 km,海拔基本没有变化;线路N长度为651 km,海拔变化很小;即线路M、N具有距离近、线路平直的特点,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有可能是高铁、高速公路。
线路P长度为899 km,距离较长且沿线海拔变化大,有可能是省道。
第2题,首先依据上题确定线路M为高铁。
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较多。
第3题,据Ⅰ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棉花的密度小于铁锭,故运费贵。
据Ⅱ图,运距越长,运价越高,但P为省道运费低,M为高铁运费高。
据Ⅲ图,活鱼在水中才可以存活,故运费更贵。
据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价格高,运费高于铁锭。
]1964年日本东京与大阪间新干线的开通,开启了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先河,目前欧洲和东亚是世界上高速铁路两大集聚区。
2003年中国某某—某某客运专线的开通,标志着中国步入“高铁时代”。
区域和区域差异(对应学生用书第357页)一、选择题Tsingy De Bemaraha国家公园坐落于某岛国西海岸,该地有大片石灰岩地形,吸引大量的游客。
下图为该国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在该公园可能欣赏到的自然景观是()A.大峡谷B.奇山怪石C.原始雨林D.峡湾海岸2.影响该国稻麦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降水C.水源D.交通1.B 2.A[第1题,本区为石灰岩地形,加上本区降水多,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形,所以在该公园可能欣赏到的自然景观是奇山怪石,B对;公园附近没有河谷,看不见大峡谷和峡湾海岸,AD错;此地为热带草原,不是热带雨林,看不见原始雨林,D错。
第2题,河流从中部分别向东西两侧流,说明中部为山脉;西部河流长,东部河流短,说明西部地区地势平坦,稻麦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地势陡峭,稻麦区分布少,说明影响该国稻麦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A对;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降水多,稻麦区分布少,BC错;交通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
]下面是美国某州的印第安人土坯房,是一种多层多家的集合式住宅,它采用晒干的泥土砖堆砌而成,一般有5层,从内到外逐层降低,构成锯齿状的不规则金字塔形,屋顶为平面,木横梁露在墙外面,最初的土坯房没有门窗,通过梯子由屋顶的入口进入,在内部还有数不清的梯子;门窗是后来才增加的。
回答3~4题。
3.依据材料和景观图可以得出()A.当地干旱少雨B.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利用泥土砖制作C.最初没有门窗是为了防风沙D.只用泥土建房是因为坚固4.土地可以发展()A.大牧场放牧业B.灌溉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3.A 4.B[第3题,根据景观图,墙厚窗小,说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平顶,说明降水少。
故可判断是干旱地区的民居。
最初没有门窗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
第4题,根据上题的结论可判断该地是干旱地区,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 (2019·临沂模拟)多肉植物叶小、肉厚,下图中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下图是纳马夸兰位置示意图。
第2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对应学生用书第94页)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环境要素: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
(2)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3)意义: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4)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荒漠环境。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中的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3)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域的发展变化,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其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示意如下:[特别提醒](1)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2)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 ①形成⎪⎪⎪→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代表性的植被、土壤等――→(带状)分布自然带②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③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特别提醒](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限时练习试题(附答案)文科考生最难温习的科目就是天文了,下面是2021-2021高考天文一轮温习同步限时练习试题,请考生练习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1~3题。
1.乙图中曲线a~d能正确反映甲图中P处功用区人口数在一天中的变化特点的是()A.aB.bC.cD.d2.影响城市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的主要要素是()A.地租上下B.行政决策C.环境状况D.人口数量3.图中M处功用分区往往接近铁路、公路支线和运输河道左近,其缘由是()A.便于任务人员上下班B.便于购货人员订购货物C.该功用区货物运量大,接近运输线,可降低本钱D.交通线两侧环境优美1~3.解析依据商业区和工业区的特点剖析,P处修建物矮小,且位于市中心,应为中心商务区,这里白昼人口多、早晨人口少,故第1题选D。
第2题,受地租要素影响,市中心区地价高,因此修建物矮小,而边缘地带地价低,因此修建也低,第2题选A。
第3题,图中M处为工业区,据此剖析C项正确。
答案 1.D 2.A 3.C以下图为北京市某区域景观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景观所在功用区的类型为()A.初级住宅区B.历史文明区C.中心商务区D.科教文明区5.影响图示景观所在功用区构成的主要要素是()A.历史要素B.经济要素C.行政要素D.环境要素4~5.解析第4题,图中景观为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其所在功用区为历史文明区。
第5题,故宫始建于明代,因此其构成的主要要素为历史要素。
答案 4.B 5.A读以下图,回答6~8题。
6.四地中租金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 D7.假定在四地选择一处建为绿地,从环境角度思索,对城区意义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 D8.甲地建成一大型批发市场,其区位优势最有能够是()A.临近高速公路B.客流量大C.地价昂贵D.环境优美答案 A读以下图,回答9~10题。
9.图中阴影局部最能够表示的城市用地类型为()A.交通用地B.绿化用地C.工业用地D.商业用地10.以下选项中能正确表示ab一线地租水平的是()9~10.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该功用用地主要沿着城市主干道散布,这最能够是为了发扬环境效益而布置的绿化用地。
第3讲地域联系网点分布的影响的影响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因素区分商业类型,合理选址分析统计图表,考查商业网点与交通的关系商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总结我国主要商业城市的布局条件(对应学生用书第176页)一、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方式主要特点铁路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航空优点速度快、效率高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管道优点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大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空运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公路远程、量大、不太急需的货物 →铁路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以流体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粉末状固体等 →管道 (2)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运距⎩⎨⎧短途——公路(活物、鲜货)远程⎩⎨⎧⎭⎬⎫航空铁路水运运量⎩⎨⎧小——航空(贵重、急需)大⎩⎨⎧⎭⎬⎫铁路——高水运——低运费3.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4.通信(1)分类⎩⎨⎧邮政通信: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传递信函、文件、报刊等实物电信通信:利用电磁系统,传递文字、声音、图 像等信息(2)发展变化:国际互联网的诞生大大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联系,正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5.商业贸易(1)主要环节:收购、调运、储存和出售。
(2)分类:在我国,对内商务称商业,对外商务称贸易。
(3)作用: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4)商业与城市的关系: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动力,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姓名,年级:时间: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对应学生用书第349页)一、选择题(2019·邢台高三质检)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逐渐成为人们的主食之一.读我国云南省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1~2题。
1.仅考虑气候条件,该地区单产最高的是( )A.大春马铃薯B.秋作马铃薯C.冬作马铃薯D.小春马铃薯2.云南省各季节均有时鲜马铃薯上市的主要原因是该地()A.纬度低,水热充足B.种植面积广C.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D.种植经验丰富1.A 2.C [第1题,据表格分析,11月~次年2月生长的为冬作马铃薯,由于该时期温度较低,因此其分布在没有霜冻或霜冻很轻的区域,单产较低,C错;1~5月生长的小春马铃薯,种植时间较早,热量条件较差,单产较低,D错;8~12月生长的秋作马铃薯,种植较晚,霜冻会对单产有一定影响,B错;大春马铃薯的生长期为3~10月,生长期长,温度较高,水热充足,单产最高,A对.第2题,云南地形复杂,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这就使云南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马铃薯的生产,从而各季节均有时鲜马铃薯上市。
]南丰蜜橘因果肉金黄、皮薄肉嫩、食不存渣、浓甜芳香,吸引了中外众多的消费者。
近年来南丰蜜橘兴起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果树认养制,分一年认领期(认领费888元)、两年认领期(1488元)和三年认领期(1888元),认领的果树不能施农药化肥,只能施有机肥和采用生物灭虫法,果树所产蜜橘快递给消费者,同时消费者还可参与蜜橘采摘活动,体验生态农业的乐趣,并获得一家人免费参加当地的风景名胜游览活动的机会。
据此完成3~5题。
3.该销售模式有利于果农降低成本,其主要是( )A.运输成本降低B.劳动力成本降低C.保鲜成本降低D.种植成本降低4.该销售模式对消费者最大的益处是()A.获得大量廉价的蜜橘B.使认领的果树产量大增C.获得放心的绿色环保蜜橘D.通过快递足不出户就可享受蜜橘的美味5.这种新颖的销售模式有利于( )A.调动当地果农的积极性,退耕种橘B.降低销售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C.促进当地橘子深加工等第二产业的发展D.提高单位产量,增加总收入3.C 4。
地域联系(对应学生用书第353页)一、选择题(2019·湖北八校模拟)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 km,连接甲、乙两城市的交通线路有三条。
图a为甲、乙两城市三条交通线路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图b为影响交通运价的因素及关联图。
据此完成1~3题。
图a图b1.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B.公路、航空、河运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D.航空、高铁、村村通2.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
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运价最低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D.终点在乙城外32 km3.结合图b中的四图,下列说法符合Ⅰ、Ⅱ、Ⅲ、Ⅳ特点的是()A.看Ⅰ图,运距、重量和运输方式相同,棉花的运价大于铁锭B.看Ⅱ图,线路P上的运价大于线路MC.看Ⅲ图,重量相同的活鱼和杏仁运价相等D.看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单位重量运费小于铁锭1.C 2.B 3.A[第1题,线路M长度为622 km,海拔几乎没有变化,且海拔较低(78 m),M对应的交通方式最可能是高铁,不是航空。
线路N在地势变化大的地方略有起伏,路线整体较平稳,代表的交通方式最可能是高速公路。
线路P沿线海拔变化较大,道路建设受地形影响大,公路等级较低,可能是省道或村道。
第2题,首先依据上题确定线路M为高铁。
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较多。
第3题,据Ⅰ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棉花的密度小于铁锭,故运费贵。
据Ⅱ图,运距越长,运价越高,但P为省道运费低,M为高铁运费高。
据Ⅲ图,活鱼在水中才可以存活,故运费更贵。
据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价格高,运费高于铁锭。
] 郑州多举措发展“通道+网络”的现代物流枢纽,其米字形高铁网已初具雏形。
据此完成4~5题。
4.郑州成为物流枢纽的原因是其()A.位于华北腹地,地形平坦B.农业发达,可外调的物资丰富C.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交通便利D.人口密集,能源丰富5.建设物流枢纽对郑州的意义是()①提升城市等级②扩大城市服务范围,打造区域核心城市③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带动工农业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C 5.B[第4题,郑州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其米字形高铁网已初具雏形;郑州凭借便利的交通,成为物流枢纽。
第5题,城市的等级并不能因为物流枢纽的建设而提高,①错误;物流枢纽的建设,可以扩大郑州的服务范围,使其成为区域核心城市,②正确;物流枢纽建设带来的物流、资金流,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③正确;郑州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物流枢纽的建设并不能促进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④错误。
](2019·厦门一模)2014年,M公司开始发展生鲜电商业务。
消费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由物流配送到家。
2016年,M公司开始拓展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陆续开设实体店。
每间实体店规模达4 000~100 000 m2,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承诺3 km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
顾客既可网上下单,又可现场购买,还可在实体店内设置的特定区域就餐。
据此完成6~8题。
6.M公司开设生鲜实体店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租金B.信息通达度C.交通运输D.区域购买力7.M公司在实体店设置特定区域供顾客就餐,主要是为了()A.提高生鲜销量B.保证生鲜品质C.减少配送成本D.优化空间配置8.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的生鲜实体店() A.服务等级较低B.服务范围较广C.服务种类较少D.门店数量较多6.D7.A8.B[第6题,实体店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则生鲜食品价位较高;“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共同点是经济发达而购买力强;故主要因素是区域购买力。
第7题,设置特定区域供顾客就餐,可以激起顾客好奇心、购买欲,还能解决顾客加工、烹饪困难等问题,从而提高生鲜销量。
第8题,该公司主营“中高端优质”,且“3 km内可免费配送”、可“网上下单”;必然服务范围要较低端更广、等级更高,但门店数量要少;“免费配送”“加工、烹饪”等体现了服务种类多。
](2019·湖北八校模拟)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
2014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汉江全长1 532 km,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
据此回答9~11题。
9.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A.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C.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D.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10.近代以来,汉江船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11.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 km的防风墙防护措施,在一些路段还出现了地上隧道。
这些防护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A.防沙尘暴B.防泥石流C.防动物穿行D.防大风9.B10.C11.D[第9题,高铁站是客运的中转站,把高铁站建在城市核心区边缘,主要是考虑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
第10题,河运与现代运输的公路、铁路等相比,速度慢是其劣势,故新的运输方式兴起是汉江航运萎缩的原因之一;另外,图中显示汉江上有多座水库、水电站,则大坝也会使河流航运受到一定阻碍。
注意近代以来,汉江航运萎缩与河流落差无关,因为河流落差条件一直存在,不会在近代以来发生大的变化。
第11题,兰新高铁沿线有多个风口,大风对铁路运行会有较大的影响,故采取防风墙等措施来减轻大风危害。
]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解析]第(1)题,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的特点,可从铁路线数量、密度和联系的地区等方面据图归纳;文字材料指出尼日利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工业落后,说明铁路路网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农矿产品的出口和商品的进口。
此外,尼日利亚人口过亿,铁路线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第(2)题,读图不难看出拟建沿海铁路基本呈东西走向横贯沿海地区。
第(3)题,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纬度较低,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铁路建设人员应针对气候湿热、雨林中蚊虫野兽多、环境恶劣等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4)题,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应当围绕与铁路建设相关的工业部门分析。
[答案](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13.(2019·湖北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
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
如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参见图中照片),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
(3)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
简析本区域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析]第(1)题,沪宁杭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多河流,河网密布,人们大多傍水而居,以内河航运代替陆路运输。
第(2)题,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水运交通便捷,服务范围广,市场广阔;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第(3)题,19世纪中期以后,铁路和近代海运日渐兴起,且运价低廉运量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市场竞争力大导致经济衰退。
[答案](1)地理原因:该区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2)区位条件: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交通方便,服务范围广;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及新产地的竞争)导致经济优势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