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8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语文阶段检测 2013年5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完成5~8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更置大臣?更换? B.兼侍御史知杂事? 主管 C.视其事一断以法 一次? D.君故与予善? 友善 6.下列句子中分别表现马遵文才出众、正直无私的一项是(3分) A.①举自礼部至于廷,书其等皆第一?②至则弹宰相之为不法者 B.①数言时政,多听用?②客退,视其事一断以法 C.①始君读书,即以文辞辩丽称天下?②乃以为尚书吏部员外郎、直龙图阁 D.①以为今士大夫多不能如 ②愿有纪也,使君为死而不朽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遵参加进士科考试,从礼部试到廷试,都获得第一等第;受到天子器重,出任福建路转运判官。
B.马遵任职御史台言事御史时,刚正无私,一到任就弹劾不守法的宰相,因此被外放担任宣州知府。
C.马遵平日委靡不振,遇到大事却坚持操守,客人有所请托,他当面不拒绝,论处事情却完全依法。
D.马遵在世时得以尽情施展自己才能,赢得作者的厚爱,故其家人提出作铭要求后,作者当即答应。
8.翻译。
(10分) (1)至则弹宰相之为不法者,宰相用此罢(3分) (2)居久之,人知君之不可以私属也,县遂无事(分) (3)(分)▲ 。
(李密《陈情表》)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 。
(王实甫《西厢记》)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 。
(司马迁《报任安书》) (4)沧浪之水清兮, ▲ 。
(《楚辞·渔父》)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6) ▲ ,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7)斜月沉沉藏海雾, ▲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少年心事当云▲ 。
(李贺《致酒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5.文章为什么认为“网络媒体取代纸质媒体,成为大众影评的最主要平台,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请简述理由。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理)试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纤.维(xiān) 胚.胎(pī)浸渍.(zì)掷.地有声(zhì)B.愠.怒(yùn)蹊.跷(qī)聒.噪(guō)有棱.有角(léng)C.渲.染(xuàn)疱.疹(bāo) 盘桓.(huán)呱呱..而泣(gū) D.笑靥.(yè) 栖.息(qī)惩创.(chuàng) 桀骜.不驯(ào)2.下列加点成语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到了傍晚,许多孩子活泼地回来了。
一进房间就凑作一堆讲话:哪个题目难,哪个题目易;你的答案不错,我的答案错。
议论纷纷,沸沸扬扬....。
B.如今的书坛画坛鱼龙混杂....,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仅瞧瞧他们的名片,足以被其头衔吓倒,但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要浩叹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
C.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D.和媒体的兴奋与舆论的燥热不同,获奖后的莫言自己却安之若素....,表现得极为平静和低调,这份淡定和从容,也许就是红高粱文化的品质和内涵。
3.请根据下列语句,为“页岩气”下一个定义。
(4分)①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
②页岩气的主体存在于暗色泥页岩、高碳泥页岩中。
③页岩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
④页岩气在本质上就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两者的混合。
4.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5分)5月2日中午,重庆某化妆品公司对员工进行“挑战压力课程训练”,要求其员工身着统一的制服,跪着绕解放碑爬行。
边爬边喊加油。
这一场景被众多网友微博直播,引发巨大争议。
扬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测试2013.11 语 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颛臾zhuān 庠序xiáng 肇造zào 悚然sǒng B.踬踣zhì 炽热chì 猿猱náo 戕贼qiāng C.呕哑yā 暮霭ǎi 潦水liáo 绿褥rù D.嘲哳zhā 槛菊kǎn 骖fēi 渥然wò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乃是过与 过:过失 B.填然鼓之 鼓:击鼓 C.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D.欧阳子方读书 方:正在 3.选出与例句“访风景于崇阿”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虎兕出于柙 B.树之以桑 C.转徙于江湖间 D.童子何知 4.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B.觉宇宙之无穷 C.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D.春生秋实 C.后世必为子孙忧 D.涂有饿莩 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C.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D.斯天下之民至焉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认为,这是关系到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鉴于它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应该允许各抒己见。
B.伽西莫多又显出筋疲力尽的样子,他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
C.辛德勒权衡良久,最终作出决定要尽力挽救那些即将遭灭顶之灾的犹太人。
D.人家叫他跪在那块圆形底座上,他照着做了。
人家脱掉了他的上衣和衬衣,直到露出胸膛,他也悉听尊便。
9.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可以的。
B.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机警的、主动的、勇敢的、机智的人们。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学习目标 1、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2、掌握秦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秦朝的疆域四至及图。
3、理解秦朝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客观评价秦始皇。
4、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难点】:客观评价秦始皇、理解焚书坑儒。
二、练习反馈:(16min)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完成下列各题。
一、秦的统一:秦朝建立的时间______ 建立者_______ 都城________。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起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 ①最高统治者称______,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___、______、 ?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______,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在地方上,推行______制,郡下设县。
(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命) (为巩固统一,秦朝还在经济、文化、思想、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 2、经济上:统一______ (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统一______ 。
车轨。
3、文化上:统一______;4、思想上:实行“______”。
5、军事上:①反击匈奴筑长城。
? (命______率军反击匈奴;修筑了西起______、 东到______的万里长城;安定了北方。
) ②统一南方修灵渠。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 三、秦朝的疆域:秦朝疆域辽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它的疆域四至是:东到____,南到____,西到____,北到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自己动手画一个示意图: 三、自学讨论 (10-12min)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任务较多时,由小组长分配任务,难点可以讨论。
客观题可以统一答案,小组长分配展示任务,最后小组内部小展示)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学会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2013.10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悼.念(d ào)空.白(k ōng )嫉.恨(j í)繁芜.丛杂(w ú)B .镣.铐(li áo)窄.小(zh ǎi)后嗣.(s ì)卓.有成效(zhu ó)C .诬蔑.(mi è)给.予(g ěi)驱.逐(q ū)义愤填膺(y īng )D .摸.索(mō)沮.丧(j ǔ)思量.(li áng)怙.恶不悛(h 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竟相笃行猖獗坚忍不拔B .亵渎明辨忌恨枯躁干瘪C .掩盖糟蹋揣摩浅尝辄止D .慎思悼念颛臾怀谨握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张炜创作的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长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各地纷纷举行了悼念仪式,举国上下哀鸿遍野....,沉浸在B.“3·11”悲痛之中。
C.“厚德”这一北京精神源远流长....,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品格。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乃持项王头视鲁D.项王亦身被十余创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既来之,则安.之②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③蝉.蜕于浊秽④梁以此奇.籍⑤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⑥项王乃欲东.渡乌江⑦同.死生,轻去就⑧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⑧/②⑤/③⑥/④⑦C.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D.①⑧/②③/⑤⑥/④⑦7.下列句子结构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3分)A.内惑于郑袖B.是以见放C.兵挫地削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2013.11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石栈.(jiàn)踬踣.(bó)侍.候(shì)钿.头云篦(diàn)B.赭.(zhě)石遄.往(chuán)菲.薄(fěi)坚毅不挠.(ráo)C.社稷.(jì)饿莩.(piǎo)孝悌.(tì)贼氛方炽.(zhì)D.虎兕.(sì)勖.勉(xù)鸡豚.(tún)荒烟蔓.草(m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强调语文课程的“实用”或“教育”均无不当,但是,语文课程中“实用与教育”的畸轻畸重....时有发生也是客观事实。
B.龙门才子王勃纷纷扬扬....地一挥而就,然后飘然而去,而《滕王阁序》中的恢宏与华丽,从此天长地久地定格为一道千古文化风景。
C.居住是个大问题,在我国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买房造屋,对富贵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普通人家来说,就更不同凡响....了。
D.石原慎太郎抛出购买钓鱼岛的计划,把中日两国民众最为敏感、最为关切的领土争端问题推到了空谷足音....的危险境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借助微博参与公益活动,将微力量汇聚起来,有效解决了众多的社会性问题和政策。
C.全新的形式、权威的导师、优秀的学员和热情的观众,让“中国好声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选秀节目,而是一场普及率极高的音乐盛会。
D.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013-11-11本试卷共计: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注意与题号对应!】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24分,语用6分,共30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祈.祷(qí)叨.扰(tāo)蜷.缩(quán) 估量.(liáng)B.编纂.(zhuǎn)萧飒.(sà) 吮.吸(shǔn)脊.背(jǐ)C. 信笺.(qiān) 嫉.恨(jí)笞.刑(tà)汗涔涔.(cén)D. 镣.铐(liào)联袂.(jué)憎.恨(zēng)针砭.(biān)2.下列各组词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诅咒珈锁繁茂芜杂不祥之兆B.沉缅劫难义愤填膺垂头耷脑C.抽搐噙泪繁文缛节无济于事D.虫豸摧残息息相关摇摇欲堕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3分)()A.巴基斯坦官方10月30日宣布,自2008年以来,美军在巴境内共发动300多起无人机空袭,超过2000人丧生,真是祸起萧墙....。
B.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其字潇洒飘逸,腾蛟起凤....,令人赞不绝口,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C.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D.事实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直在各自的领域安之若素....,日益电子化可能是未来的阅读趋势,而纸质书籍的优良属性也难以被取而代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勒三人获得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
B.许多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演绎出多彩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与思考。
C.扬州的瘦西湖、个园、何园等风景名胜无不给这位老外的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
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
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
”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
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
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
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
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
《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
”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
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
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
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
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
江苏上岗中学高二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卷面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运用与表达(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巷.战/巷.道症.结/症.状曲.谱/曲.艺折.断/折.耗B.隽.俏/隽.永龟.甲/龟.裂连累./累.赘量.刑/量.杯C.看.护/看.待瓜蔓./蔓.延切.削/切.中靡.丽/披靡.D.请帖./字帖.泥.沙/泥.古创.伤/重创.应.届/应.景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美国影片《阿凡达》在中国大陆11天拿下4亿票房,国产影片《让子弹飞》亦步..亦趋..,上映以来异常火爆,快破4亿记录。
B.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个别餐饮商家为了蝇头微利....,在食品烹饪过程中偷偷地使用地沟油,这种以百姓健康换取商业利润的做法不可取。
C.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文件,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确保了高考的公平公正,消息一出,大快人心....。
D.史铁生逝世后,网友倡议在北京地坛公园为史铁生立塑像并将骨灰长留地坛,而地坛公园方面深孚众望....,表示地坛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骨灰安放在地坛尚无先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B.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战争。
C.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儿童动画图书《哪吒传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这部风靡全球的少儿读物在中国少儿图书界的霸主地位被打破。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4.某个三位数是9的倍数,并且在300到400之间,它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10,那么这个三位数是387。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选出下列各项中,字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A、后嗣sì蜕duì变白雪皑皑áiB、犄jī角笞chī刑汗涔涔línC、虫豸zhì恫dîng吓hè憎zēng恨D、推搡sǎng 忙不叠dié一沓dá沓钞票1、C(A项的蜕、B项的涔,注音错;D项的叠,应为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的青睐。
D、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
2、C(A项,百里挑一,用于指人才优秀,不用于指人才稀少。
B项,差强人意,意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D项,坐地分赃,意为不用亲自去偷盗、抢劫,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得来的赃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D.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近期发布的《2009年江苏公共就业招聘服务网职业供求状况》显示,专业技术类、服务类和办公室行政类岗位成为三大热门岗位。
3、B(A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或“同时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也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C项不合逻辑,“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应为“谁又能确保他们不为权钱所动”;D项主语残缺,删去“根据”一词。
)4、语言运用题(6分)(1)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是山东高密人,原名管谟业,代表作中篇小说《红高粱》、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生死疲劳》《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十三步》《四十一炮》《酒国》《蛙》(任写一部都给分。
蒜薹如写成蒜苔,也算对。
写莫言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篇名,不给分。
)(2分)(2)班里要出一期介绍莫言的黑板报,请你为这一期黑板报拟一个总标题,不超过10个字;再根据标题写几句刊首语,30字左右。
标题:高粱如火耀神州刊首语:在齐鲁大地的一片高粱地里,走出来一个小学肄业的作家,他第一次把中国的文学,带到了全世界面前。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8题。
聂师道,歙(shè)人。
少好道。
唐末,于涛为歙州刺史,其兄方外为道士,居于南山中,师道往事之。
聂师道,是歙州人。
年轻时喜好道教。
唐朝末年,于涛担任歙州刺史,他的兄长于方外是道士,居在南山中,聂师道前往拜于方外为师。
涛时诣方外,至于郡政,咸以咨之,乃名其山为问政山。
于涛经常去见于方外,连郡中政务,都向于方外请教,于是命名南山为问政山。
吴朝以师道久居是山,因号为问政先生焉。
初,方外在山中,郡人少信奉者。
及师道至,瞻信日众。
(后来)南吴因为聂师道长期住在这座山,就称呼聂师道为问政先生。
先前,于方外住在这山中,这里的人很少信奉道教。
到聂师道来了之后,信奉道教的人一天天多了起来。
师道与友人同行,至一逆旅..,友人苦热疾,村中无复医药。
或教病者曰:“能食少不洁,可以解。
”及疾危困,复劝之。
病人有难色。
师道谕之曰:“事急矣,何难于此,吾为汝先尝之。
”乃取啖之。
人感其意,乃食,而病果立愈。
聂师道与友人一同出行,到了一家旅店,友人得了很重的热症,村中没有医生和药物。
有人对病人说:“吃一点粪便,可以解除病痛。
”等到病得越来越重,又劝他这样做。
病人面有难色。
聂师道对他说:“病势危急,这有什么难的呢?我替你先尝。
”就拿粪便吃下去。
友人被他感动,也吃,病果然立刻好了。
后给事中裴枢为歙州刺史,当唐祚之季,诏令不行。
宣州田頵、池州陶雅举兵,围之累月,歙州频破.之,后食尽援绝,议以城降,而城中杀外军已多,无敢将命出者。
师道自请行。
枢曰:“君乃道士,岂可游兵革中邪?请易服以往。
”师道曰:“吾已受道法科教,不容易服。
”乃缒之出城。
二将初甚怪,及与之语,乃大喜曰:“真道士也。
”誓约已定,复遣还城中。
及期,枢适有未尽,复欲延期,更令师道出谕之。
人谓其二三,咸为危.之,师道亦无难色。
及复见二将,皆曰:“无不可,唯给事命。
”时城中人获全,师道之力也。
后来给事中裴枢继任歙州刺史,在这唐朝末年,朝廷的号令得不到遵行。
宣州田頵、池州陶雅发兵,包围歙州城好几个月,歙州军队多次打败他们,后来城里粮食吃尽,援兵断绝,商量开城投降,但歙州军此前杀死外面来攻打的军队很多人,这时没有人敢受命出去请降。
聂师道自动请求出城请降。
裴枢说:“您是道士,怎么能参与军事呢?请您换一身服装再去。
”聂师道说:“我已经接受了道教的戒律,不能够换俗家人的服装。
”就用绳索拴着从城墙上下去。
田頵、陶雅二将一开始很奇怪,等到跟聂师道交谈,都非常高兴地说:“真的是有道之士啊。
”双方订立誓约,又打发聂师道回城里。
到了约定的投降日期,裴枢却还有事没有料理完,又要求延期投降,再让聂师道出城告诉田頵、陶雅。
别人说这样做不讲信用,都替聂师道此行感到危险,聂师道却毫无为难的神色。
等到聂师道再次见到田頵、陶雅二将,他们听了之后都说:“没什么不可以的,任凭阁下吩咐。
”当时全城之人的生命得到保全,都是聂师道的功劳。
吴太祖闻其名,召之广陵,建紫极宫以居之。
一夜,有群盗入其所止.,至于什器皆尽取之。
师道谓之曰:“汝为盗,取吾财以救饥寒也,持此将安用邪?”乃引于曲室,尽取金帛与之,仍谓曰:“尔当从某处出,此无巡人,可以无患。
”盗如所教,竟以不败。
南吴太祖听说聂师道的名声,请他到扬州,建造紫极宫给他住。
一夜,有一群盗贼进入聂师道住的地方,把各种用具都偷到手。
聂师道对他们说:“你们做贼,是为了偷我的钱财来免于饥寒,现在拿这些杂物有什么用呢?”聂师道就把他们引到隐蔽的房间,把金银财物全部拿给他们,还对他们说:“你们应当从什么地方出去,那里没有巡逻兵,可以免除祸患。
”盗贼照他说的,得以成功逃走,没有被抓。
后吴朝遣师道往龙虎山设醮,道遇群贼劫之,将加害,其中一人熟视师道,谓同党曰:“勿犯先生。
”令尽取所得还之,群盗亦皆从其言。
因谓师道:“某即昔年扬州紫极宫中为盗者,感先生至仁之心,今以奉报。
”后来南吴朝派聂师道去龙虎山祭祀,在路上遇到强盗打劫,强盗要伤害聂师道,其中一人仔细看聂师道,对同伙说:“不要得罪这位先生。
”让同伙把抢走的东西全部还给聂师道,强盗们都听从他的话。
这个人就对聂师道说:“我就是当年扬州紫极宫里的小偷,感激先生您特别仁厚的心地,今天以此报答。
”后卒于广陵。
时方遣使于湖湘,使还,至某,见师道,问之曰:“何以至此?”师道曰:“朝廷遣我醮南岳。
”使者以为然。
及入吴境,方知师道卒矣。
后来聂师道在扬州去世。
当时南吴朝廷派遣使者到湖南一带,使者回来的路上,经过某地,遇见聂师道,使者问聂师道:“您为什么在这儿?”聂师道说:“朝廷派我到南岳祭祀。
”使者认为是真事。
等到使者进入南吴国境,才知道聂师道已去世多日。
——【宋】吴淑《江淮异人录》5、下列各项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师道与友人同行,至一逆旅逆旅:旅店B、围之累月,歙州频破之破:被攻占C、人谓其二三,咸为危之危:以……为危,意动用法D、有群盗入其所止止:居住5、B 应解释为“战胜,打败”6、下列各项中,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人感其意,乃食,而病果立愈B、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汝为盗,取吾财以救饥寒也C、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吴太祖闻其名,召之广陵D、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时方遣使于湖湘,使还6、D 介词,到(A、而,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因果;B、以,前一个介词,用;后一个连词,用来;C、之,前一个助词,取独,后一个代词,他)7、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聂师道出家为道士之后住在终南山,刺史于涛经常到山里向他咨询政务,因此将这座山唤作“问政山”,管聂师道叫“问政先生”。
B、聂师道为救家乡一城的百姓,挺身而出,志愿担当请求投降的使者,后来又冒着更大的危险二次出使请求延期,最终保全了无数百姓。
C、五代十国时的南吴太祖杨行密听说聂师道的名声,请聂师道到南吴的都城广陵(今扬州),建造了一座道观叫紫极宫给聂师道住。
D、吴国出使湖南一带的使者在路上遇见聂师道,聂师道说吴国派他到南岳去祭祀,等使者回到广陵,才知道聂师道此前已经在广陵去世。
这一段记述的意思是说聂师道已经成仙了。
7、A于涛请教的是自己的哥哥于方外,管聂师道叫问政先生的不是歙州官员,而是南吴朝廷8、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1)师道曰:“吾已受道法科教,不容易服。
”(3分)(1)聂师道说:“我已经接受了道教的戒律,不能够换俗家人的服装。
”(“受道法科教”1分,“易服”1分,句子通顺给1分。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分)(2)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夫”1分,“舍曰欲之”1分,“为之辞”1分。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4分)(3)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不是我杀的,是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何异”1分,“兵也”判断句式1分,介词结构后置1分——“何异”要放到句末,全句是反问句1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青玉案(木樨)王质中央自有仙风度。
散入千林去。
万点秋芳洒飞露。
舜裳赭色,尧眉黄彩,化作花无数。
层层翠葆鸾旗舞。
吹下天香遍瑶宇。
万岁千秋奉明主。
柱华月苑,蕊珠宝殿,长听黄金缕。
【注:古书上说尧眉七彩。
】(1)这是一首咏物词,所咏为木樨(桂花)。
请分析全词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桂花,简略写出角度即可。
(6分)9、(1)数量,色彩,香味,地位。
(每答出一点给2分。
)(2)从风格上说,本词属于苏轼一派,还是与柳永一脉?本词所塑造的桂花的形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什么?(4分)(2)苏轼。
(2分)尊贵。
(2分)【王质字景文,他曾在文中说,“一百年前有苏子瞻”,“一百年后有王景文”,表达了对苏轼的仰慕。
】王质(一一二七~一一八九)字景文,自号雪山,兴国人,有“雪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