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络保护 主体:国家、社会、学校、家庭。 含义: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实施的专门保护。 基本内容: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实施保护。 地位: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 全方位保护。
◆政府保护 主体: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民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 含义: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基本内容: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整合、细化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教 育、安全保障、卫生保健、社会救助等方面的职责,并明确民政部门的兜底监护责任。 地位: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
力
人所遵奉
①都是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都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
联系 标准;②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弥补我国法律的不
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③我们应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
6.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道德、纪律、法律等。
7.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共同作用? 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8.法律具有哪些特征?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1.未成年人的含义。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1)必要性: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 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社会生活复杂多样,欺骗、 欺诈未成年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2)重要性: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 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 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