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注网喷支护技术在胶带硐室修复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3
锚网索支护在大断面硐室施工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2-12-14T16:49:32.01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纪占军[导读] 总结以往锚索网支护的经验,在大断面硐室施工中大胆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取得良好效果。
纪占军(黑龙江省龙煤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建井工程处,黑龙江鸡西 158100)摘要:针对鸡西矿业集团采掘接续的现状,总结以往锚索网支护的经验,在大断面硐室施工中大胆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锚杆;锚索;钢网;联合支护;大断面硐室 1 工程简介鸡西矿业集团滴通矿年设计生产能力50万吨,于1980年正式投产。
22北翼采区为其接续采区,北翼采区工程的开拓进度,直接影响矿井的采掘接续,绞车房是北翼开拓的重点工程。
22北翼采区绞车房由枣庄工程设计院负责设计,净宽8m,高5.8m,S荒=43.66m2,S净=39.52m2,为混凝土砌碹支护。
建井工程处技术人员通过对现场深入研究,决定采用锚杆、锚索、钢带、钢网、喷浆联合支护,取代混凝土砌碹支护。
实践证明,该支护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而且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22北翼采区绞车房布置在2煤顶板岩层中,底板标高-480m,2煤顶板砂岩厚度7~21m,平均厚度10m,灰色、灰白色中细砂岩,致密坚硬,泥硅质胶结。
2 支护方式及参数确定根据鸡西设计院原有支护设计,采用混凝土砌碹支护,由于混凝土砌碹支护,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无法满足要求。
因而采用锚杆、锚索、钢带、钢网、喷浆联合支护,以主动承载保持巷道及周边围岩的稳定性。
该硐室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巷道净宽8m,高5.8m,S荒=43.66m2,S净=39.52m2。
选用枷?准20,长度24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500mm×500mm;锚索选用?准15.24钢绞线,每2m一组,每组5棵,钢绞线长6m;采用端头锚固,2卷树脂药卷;采用全断面挂钢筋网支护,规格:1500mm×1200mm,网格100mm×mm100mm,逢孔必连:钢带长2m,采用6m带铁加工而成,成排布置,与巷道前进方向垂直;喷射混凝土配料中,水泥选用425硅酸盐水泥,沙子选用中粒河沙,石子粒径≤25mm,混凝土配料体积比为水泥:沙子:石子=1:2:2,混凝土的设计标号为C20,喷浆厚度200mm。
浅谈锚索网+喷支护在大硐室中应用及硐室施工方法发表时间:2019-07-02T16:16:49.0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李宪成[导读] 大断面硐室施工中合理采用倒台阶导洞方式及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技术,改变被动的发碹支护为主动的锚网索+喷联合支护,取得良好效果。
龙煤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富力煤矿一开拓区黑龙江鹤岗 154103 摘要:大断面硐室施工中合理采用倒台阶导洞方式及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技术,改变被动的发碹支护为主动的锚网索+喷联合支护,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倒台阶导洞方式;锚网索;喷碹联合支护;大断面硐室。
1 工程简介富力煤矿四段钢带机绞车硐室位于二水平四分段-450环形车场,宽10.4m,高9.8m,S毛=93.3m2,S净=88.67m2,以往混凝土砌碹支护,经技术人员通过对现场深入研究,决定采用锚杆、锚索、托梁、双层钢筋网、喷浆联合支护,取代混凝土砌碹支护。
实践证明,该支护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而且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四段钢带机绞车硐室布置在距29#煤层底板30米岩石中,硐室中间有一处伴生正断层,受其影响,围岩层节理较发育,硐室底板标高-483m―顶板标高-473.2 m灰色、灰白色中细砂岩,岩性中硬。
2 支护方式及参数确定根据以往支护设计,采用混凝土砌碹支护,由于混凝土砌碹支护,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无法满足要求。
因而采用锚杆、锚索、双层钢筋网、喷浆联合支护,以主动承载保持巷道及周边围岩的稳定性。
该硐室采用1/3拱形断面,巷道净宽10.4m,高9.6m,S毛=93.3m2,S净=88.67m2。
3 施工工艺3.1 支护材料⑴锚杆:采用φ2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锚杆,锚杆长度2.0米;锚杆托盘厚度8mm;直径120mm;打锚杆眼用钻头φ28mm。
⑵树脂锚固剂药卷:锚固锚杆药卷规格:φ25mm×450mm,每根锚杆使用2卷锚固,锚固锚索药卷规格:φ23mm×600mm,每根锚索使用2卷锚固。
二次锚网喷支护在泉店煤矿修复巷道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分析神火集团泉店煤矿东翼轨道大巷破坏的形态和机理,查找破坏的规律,研究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认为在注浆充填围岩裂隙后,再二次锚网喷支护能够达到的较好修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破坏形态机理注浆充填裂隙二次锚网支护0 引言泉店煤矿是河南神火集团公司的在建矿井,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120Mt/a,服务年限50.69a,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嵩箕小区,该区位于华北板块南部,属嵩箕构造区嵩箕断隆东南端之许禹背斜南翼,覆盖层厚度约440米,采用主、副、中央风井单水平上下山开采。
由于受附近断层构造应力的影响,造成部分岩巷围岩处于高应力区,另外,岩石力学强度较低,完整性较差,并且,在断层附近的岩体结构遭到破坏,裂隙较发育,强度较低;在砂岩与泥岩层过渡处,为砂泥岩互层;而铝土质泥岩遇水膨胀,易造成底鼓。
因此,矿井的不少巷道在处于高应力区的破碎围岩条件下,支护条件较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1 东翼轨道大巷的变形概况及围岩稳定性分析1.1 断面设计和支护方式泉店煤矿东翼轨道大巷标高为-540m,距离地表深度约660米。
矿井主采煤层为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煤层厚度3.77~8.04m,平均厚5.91m。
煤层伪顶在井田内零星分布。
直接顶板以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约占全井田面积的60%,厚度一般1.5~5m,RQD值在0~85.2%;泥岩顶板次之,厚度一般1~3m;砂岩顶板主要分部在7~9勘探线之间和DF04断层两侧,面积不足全井田面积的10%。
老顶以细粒、中粒大占砂岩为主,厚度0~12.33m,一般在2m以上,抗压强度34.7~58.0MPa,RQD值在50~91.4%。
伪底在全区零星分布,面积不大。
直接底板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细粒砂岩或中粒砂岩,厚度0.60~35.49m,一般2~5.50m,岩石致密,抗拉强度0.67~2.80MPa,RQD值在26~94.4%。
锚注支护技术在巷道修复加固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巷道破坏面积加大,巷道修复加固就成了巷道的正常使用和生产的关键,需要采取不同加固的方法对巷道进行修复加固。
本文通过对锚注支护技术机理的分析,结合张集煤矿的巷道特征,选择合理的锚注参数,结合现场监测,得到合理的支护效果。
关键词:锚注支护加固可靠性巷道底臌中图分类号:TD356Supporting technical bolting roadway repairreinforcement in the Application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ncrease the area of roadway damage, the roadway repair roadway reinforcement became the normal use and production of the key, reinforcing the need to be taken different ways to repair the roadway reinforcement. Based on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y bolting mechanism analysis, combining the Zhangji mine roadway characteristics, reasonable choice bolting parameters, combining site monitoring, supporting reasonable results.Keywords:Bolting Support;Reinforcement ;Reliability;Reinforcement roadway floor heave1 前言近年来国内煤矿试验应用了一种注浆锚杆技术。
软岩巷道的锚网索喷注联合支护技术分析了软岩巷硐稳定性影响的因素,总结了软岩巷道的支护治理原则。
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以“锚、喷、网”支护为主、以锚索、注浆支护为辅的支护方案,通过现场仪器试验,证明支护效果较理想。
标签:软岩巷道二次支护锚喷支护1 概述对软岩巷硐进行维护在煤矿生产建设中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困扰着煤矿的生产。
在软岩巷道施工中,由于围岩变形量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并且巷道屡遭破坏,导致维修的次数大大增加,并且需要对其进行多重维护,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
由于煤矿的实际生产条件存在差异,使得国内外无法形成统一的支护方法。
为了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只有对其力学原理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支护措施。
我矿井为垂深210m的斜井,泥岩及砂质泥岩共同构成斜井所处的岩层结构,对于该岩层机构来说,其泥岩的特点是:裂隙多,层理复杂,易风化,低强度,并且遇风风化、遇水膨胀,泥化现象比较严重。
在对井巷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巷道进行维护难度较大,尤其是部分巷道已经发生严重的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多次修复,但是仍难以确保其稳定。
2 巷硐变形原因导致巷道发生严重变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巷道断面较大,层理较多,并且应力分布不均;其次,构成巷硐围岩的泥岩和砂质泥,岩层强度低,完整性差。
另外,掘进后处于稳定期的巷硐,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持续蠕变;巷硐两帮的较大变形及底板鼓起直接影响巷硐围岩的整体稳定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难以对巷硐进行围护。
3 巷硐治理支护技术3.1 巷硐治理的控制原则①预留断面,二次支护,对围岩、帮角等进行固结和加固。
②在掘进巷硐过程中,产生集中应力,围岩强烈变形,通过“锚、喷、网”支护体系对围岩变形进行控制,需要进行复喷处理。
③对围岩进行预应力锚索支护和注浆加固,避免巷硐掘出后稳定期间出现较大的、长时间的蠕变。
④对帮、底进行加固处理,是确保巷道两帮整体稳定性的重点,受巷道帮、底变形的影响和制约,通过用倾斜锚杆和倾斜锚索对巷道底角进行加固,同时对两帮、底角和底板通过高效速凝材料进行注浆加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