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名茶地形分布图
- 格式:pdf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1
史上最全的茶叶地图,看完也可以成砖家了~
《中国茶叶市场》杂志
茶行业内重要的推广和资讯平台
我们最新的杂志《中国茶叶市场》143期也将新鲜出炉了哟,以心待茶,以茶养性,给自己一次与茶对话,与自己对话的机会,借由《中国茶叶市场》杂志,以心驭茶,以茶融心,欢迎订
阅!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国,也是产茶第一大国,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数不胜数。
虽然
经划分为四大茶区,但很多人未必就能有个全局性的了解,今天的这组图片就简单
明了的把中国的四大茶区和比较流行的十大名茶分布大致的标了出来。
最是一张小小的地图,但涵盖的内容却是极为丰富,中国的茶叶分布清晰明了。
这是非常简洁的四大茶区分布图,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划分了出来,一看就能明白。
这是一张中国六大茶类所对应的代表性名茶。
这是一张六大茶类的茶汤图,看完有助于对各类茶的基本了解。
这是全国按季节采摘的茶叶特点图。
这张是生长环境的不同所表现的茶叶特点,当然,现在分得更细致,这里就不一一表明了。
这是一张世界茶叶地图,看见那一块绿色,心中满满的都是骄傲,说中国茶征服了全世界一点
也不为过呀。
这张图看着就有点心塞了,全世界最爱喝茶的居然不是中国,而是土耳其……中国的茶人,是
不是该努力努力了?左下角的颜色图标是不同国家一年的人均茶叶消费量(单位为磅,从浅紫
道深紫分别代表0-7的数值),对应地图的颜色,不忍直视啊。
“
桥上熙熙攘攘,桥下川流不息,
我呢!只是等着,
你呢!好久不见,
我在茶馆阅《中国茶叶市场》。
国茶区分布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0-1-29 点击量:745中国茶区分布在北纬18~37度,东经94~122度的广阔范围内,有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江苏、江西、陕西、河南、台湾、山东、西藏、甘肃、海南等19个省区的上千个县市。
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日温带。
在垂直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或百米。
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
我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国家一级茶区分为4个,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扩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茶区多为黄棕土,这类土壤常出现粘盘层;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
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
江南茶区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
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
江南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穰。
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
该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东南。
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
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为主。
后起的八大茶山(江西铜钹山河红茶)后起的八大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从北往南,分别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景洪勐宋;巴达在西部。
一、曼糯茶山地理:勐海县最北端,属勐往乡勐往村,同普洱的澜沧和思茅区交界。
这里是澜沧江出普洱市、进入西双版纳的第一站。
海拔1200-1300米。
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
古树产地:主要有三个寨子,大寨、上寨、中寨。
茶山历史:这里曾是勐海通往澜沧的古道,历史上曾经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
后来勐海通往澜沧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区逐渐衰落。
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
古树现状:曼糯古茶山在五六十年代经过较大破坏,很多古树被砍掉种粮食。
但目前仍保留了2000亩左右。
茶山环境历经破坏,植被比较单一。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清晰,苦涩明显,回甘较慢,香气较浓郁。
二、勐宋(勐海)释名:“山顶上的坝子”茶山地理:勐海县勐宋乡,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
其中那卡茶区海拔1600米,保塘茶区海拔1700-1800米。
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树产地: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坝檬、大曼吕、那卡(腊卡)茶山历史: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那卡也是版纳最负盛名的产区之一,一百多年前即有汉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
大曼吕等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了新式茶园,成为勐海茶厂的重要原料来源。
古树现状:勐宋地区的古茶园目前还有3000亩左右。
其中以那卡茶的最为出名,保塘茶区保护的最为完好。
那卡古茶园种植密度较大,其中有一定小叶种混生。
目前保留有300多亩。
保塘古茶区与森林灌木共生,古茶分布密度较低,散布在森林里。
还保留了一定量较粗大的老树。
茶质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树茶普遍茶香纯正,苦涩明显,山野气韵强,回甘较慢。
三、南糯山释名:“(产)笋酱(之地)”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
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
年平均气温16-18度。
1、江北茶区:包括甘肃、陕西、河南、陕西,是我国最北的茶区,由于地形较复杂,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
尖。
恩施玉露六安瓜片铜陵雀舌
信阳毛尖
2、江南茶区:包括浙江、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湖北,为我国茶叶主产区年产量大约
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
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顶谷大方黄山毛峰九华佛茶
君山银针太平猴魁西湖龙井
3、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为我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茶资
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花茶、乌龙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
度较大。
大红袍
铁观音
凤凰单枞
4、西南茶区:包括云南、贵州、重庆、四川、西藏,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
丰富,主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大益饼茶滇红工艺茶
普洱茶。
中国茶叶分类图按茶色不同来分类——绿茶,又称不发酵茶。
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
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
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中国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
炒青: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
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
如: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
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叶底尚嫩匀;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
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
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
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
旗枪:产于杭州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肖山等县。
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着名。
学茶入门必看丨认识中国茶叶分布地图学茶入门必看丨认识中国茶叶分布地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区地域广泛,茶树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三个气候带内,茶园总面积4000余万亩。
面对如此广泛的地域,学科界产生了多种划分,如:吴觉农、胡浩川划分的外销茶区和内销茶区。
陈椽划分的四大茶区:浙皖赣茶区、闽台广茶区、两湖茶区和云川康茶区。
庄晚芳划分的五大茶区:华中北茶区、华中南茶区、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茶区、华南茶区。
王泽农划分的三大茶区:华中茶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产茶区)、华南茶区(包括东南沿海)、华西茶区(包括云贵高原、川西山地、秦岭山地、四川盆地)。
周海龄划分的九大茶区:秦巴淮阳、江南丘陵、浙闽山地、台湾、岭南、黔鄂山地、川西南、滇西南、苏鲁沿海丘陵等九大茶区。
浙江农业大学划分的四大茶区:北部茶区、中部茶区、南部茶区和西南部茶区。
李联标划分的五大茶区:淮北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岭南茶区、西南茶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划分的四大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
现在,我们最常用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中国茶区的划分方法,地区跨20个省(区、直辖市)共计1000多个县市区产茶。
今天就分享一下,四大茶区是怎么分布的?有哪些大家熟知的代表茶?1️ 江北茶区:江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以北,秦岭以南、大巴山以东至沿海。
包括皖北、苏北、鄂北、豫南、鲁东南、陕南、陇南等地区,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
江北茶区是中国最北端的茶区,种植的茶树均有较强的抗寒性。
茶树多为灌木型和小叶种。
2️ 华南茶区:华南茶区位于中国的最南端,主要包括福建东南部、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海南省、台湾省。
该茶区属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气候。
茶树多为乔木型大叶种,也有半乔木和灌木,山区有野生乔木型大茶树。
3️ 西南茶区:西南茶区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及西藏东南部。
这个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高,垂直气候变化大,雨雾天多。
中国主要茶叶产区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历史悠久。
中国茶的产区幅员辽阔,南自北纬18度附近的海南岛,北自北纬38度附近的山东蓬莱山,西自东经94度的西藏林芝,东自东经122度的台湾地区都有茶的种植。
有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云南,湖北,广东,江西,广西,贵州,江苏,陕西,湖南,海南,重庆,山东,西藏,甘肃等产茶省(区,市),1019个产茶县(市)。
2003年茶园面积为122.58万公顷(其中台湾为18500公顷),约为世界茶园面积(271,69万公顷)的45%,茶树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
中国主要茶叶产区分布图中国茶产区根据生态环境,茶树品种,茶类结构分为四大茶产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一、华南茶区华南茶区包括福建大樟溪、雁石溪,广东梅江、连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等地区,行政区包括福建东南部,台湾,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
华南茶区气温在四大茶区中是最高的,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一月平均气温多高于10°C ,≥10°C 积温在6500°C以上,无霜期300天以上,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3°C。
台湾,海南等地无雪无冬,四季如春,茶树四季均可生长,新梢每年可萌发多轮。
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2000毫米,其中夏季占50%以上,冬季降雨较少。
有些地区11月至翌年2月常有干旱现象,但山区多森林,空气湿度较大。
土壤为红壤和砖红壤,土层深厚,多为疏松粘壤土或者壤质粘土,活性钙含量低,有机质含量在1%~4%之间,肥力高,是茶树最适宜生长区。
华南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主要为乔木型大叶类品种,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中小叶类品种亦有分布,如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海南大叶种,凌云白毛茶,凤凰水仙,英红一号,铁观音,黄棪等。
生产茶类品种有乌龙茶,工夫红茶,红碎茶,普洱茶,绿茶,花茶及名优茶。
二、西南茶区西南茶区包括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山、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行政区包括云南中北部、广西北部、贵州、四川、重庆及西藏东南部。
中国绿茶品种地图中国茶业分类图中国绿茶的种类,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绿茶的种类: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须;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
安徽:六安瓜片在中国复杂的茶叶谱系中,六安瓜片十分特殊。
一方面,它是唯一无芽无梗的叶茶,采摘期仅限为谷雨前后的十余天,所产地域以皖西齐头山方圆几十公里为限;另一方面,六安瓜片的加工工艺极为复杂,反复长达一周,尤其讲究烘焙火工的拿捏,老一分则苦,嫩一分则涩。
一组图看懂六大茶类的势力范围六大茶类产地分布一、绿茶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茶类,各个茶产区几乎都生产绿茶。
中国生产的茶叶约有70%是绿茶,北到山东、陕西、甘肃,南到海南,都生产绿茶。
其余还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几乎涵盖了南方各省。
1959年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绿茶占了六席,分别是: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六安瓜片。
太霸道了吧?!▲中国绿茶产区分布(懂茶帝制图,转载请注明出处)二、白茶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主要产于闽东的福鼎和闽北的政和等地,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等品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
多年来,白茶一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早在清朝末年起,就开始销往海外在欧美和东南亚等地颇受欢迎。
近几年,白茶才在中国茶友间流行起来。
如今,福建以外也有很多企业制作白茶,但如果要说白茶原产地,政府和业界认定的只有福鼎、政和两地,亲们不要再弄混了哦!▲中国白茶产区分布(懂茶帝制图,转载请注明出处)三、黄茶黄茶为轻发酵茶,按照鲜叶采摘的老嫩程度不同,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种。
主要的代表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浙江的莫干黄芽、安徽的霍山黄芽等。
别看黄茶的产量不大,不过覆盖的地区倒是不少,包括:湖南、四川、浙江、安徽、广东(大叶青)、湖北(远安鹿苑)、贵州(海马宫茶)等地。
▲中国黄茶产区分布(懂茶帝制图,转载请注明出处)四、青茶青茶,也称为乌龙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是半发酵茶,主要产于中国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一张图搞清楚中国茶叶分类一张图搞清楚中国茶叶分类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类。
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分类方法,有的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划分,有的根据茶叶外形来划分,有的按初、精制情况划分。
当然,在众多的茶类划分中,运用最广泛、最权威、认知度最高的当属中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
绿茶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全国有18个产茶省,主要产地为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80%左右。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步骤。
杀青方式有加热杀青和热蒸杀青两种,以蒸青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
干燥以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最终炒干的绿茶称“炒青”,最终烘干的绿茶称“烘青”,最终晒干的绿茶称“晒青”。
多年来的研究发现,众多茶类中绿茶最保健。
市场上常见的名优绿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
红茶红茶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形成的。
所谓发酵,其实质是茶叶中原先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
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冲泡后形成了红色的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这样形成了。
我国红茶最早出现的是福建崇安一带的小种红茶,以后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1875年,工夫红茶制作方法由福建传至安徽祁门一带,继而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等省大力发展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茶类,远销东欧、西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于安徽的祁红和云南的滇红早已名扬海外,享有盛誉。
市场上主要的红茶有祁红、滇红、川红、金骏眉、坦洋工夫、汪洋工夫等。
看图说话:浅析中国茶叶版图茶树,原产于中国,云南,是茶树的起源中心。
在历经漫长的自然传播与人工迁移之后,这些清雅飘香的山茶科植物已在我国20个省区的上千个县市生根发芽。
▲中国产茶区域经纬度示意图东自东经122°的台湾阿里山,西至东经98°的西藏察隅河谷,南自北纬18°附近的海南岛的琼崖,北至北纬39°的河北太行山南麓(注:中国茶叶大辞典所载的茶树种植死亡线——北纬38°已被突破,河北省灵寿县、临城县已试种成功)。
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日温带。
最高种植海拔2600米,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
中国茶,版图辽阔。
▲中国“茶”地图亮相北京八大处公园好茶的秘密,首先在于它生长的土地和物候。
茶叶种植,必然是与其产区资源禀赋息息相关。
人们耳熟能详的“普洱茶”、“西湖龙井”、“武夷岩茶”、“祁门红茶”等,首先指向的是其出产地域,也即产区。
我国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生产区域的传统由来已久。
▲陆羽《茶经》中划分的8个茶区唐代陆羽将当时43个产茶州郡划分为8个茶区;宋代则将全国大体划分为5个茶区;清代则已形成了以茶类为中心的栽培区域;上世纪30年代,吴觉农和胡浩川先生将中国茶区划分为8个外销茶区和5个内销茶区。
上世纪50年代,庄晚芳先生和王泽农先生也曾根据不同标准提出了各自的茶区划分观点。
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2年提出的以生态条件、产茶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为依据,划分出的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中国四大茶区江北茶区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多为黄棕土,酸碱度略高,气温偏低,茶树新梢生长期短,冻害严重。
因昼夜温度差异大,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适制绿茶,香高味浓。
中国茶叶地图,记住这份地图喝遍中国好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中国有着悠久的茶叶饮用史。
而茶作为商品的记载,从西汉时就出现了。
茶叶的种植、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不同省份也诞生了不同的主打,它们的生长条件,炒制口味符合当地风俗,各有特色,不同的茶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茶叶呢?欢迎和宜正生一起来看看
一、福建省
二、云南省
三、安徽省
四、浙江省
五、江苏省
六、河南省
七、四川省
八、湖南省
九、贵州省
十、湖北省
十一、江西省
十二、广东省
十三、广西省
十四、山东省
十五、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