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电流参数表
- 格式:xls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JASO D609-90日本汽车标准低压汽车线的载流量1.范围:此标准研究低压汽车线(自此之后通称汽车线)载流量,载流量的缩减系数和线束的过载电流。
2.目的:通过查阅本标准为汽车中的电子线路挑选合适的电线以达到设计水平。
3.内容:主要内容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汽车线的载流量。
本标准研究载流量的额定值。
过载电流的极限值及由于汽车线成束引起载流量的下降平均值。
(2)额定电流。
从工作寿命的角度看,在设计汽车线回路时不用虑及因工作温度升高而引起绝缘失效的一种实际工作电流的限定值(称之为额定电流),额定电流与汽车线的绝缘材料,环境温度、将来的工作寿命等息息相关。
(3)极限过载电流。
由于意外等因素而引起的短时超出额定电流值一定数量的额外电流(称之为极限过载电流),本标准研究此过载电流与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
(4)缩减系数。
此处研究汽车线成束后电流的缩减率。
4.汽车线分类:汽车线分类见表1。
表1 电线分类型号应用标准2烯基绝缘低压汽车电线A VJISC3406 (低压汽车电线)薄壁型绝缘低压汽车电线A VS JASOD611(薄型低压汽车电线)交联2稀基绝缘耐热低压汽车线A VX交联聚2烯绝缘耐热低压汽车线AEXJASOD608(耐热低压汽车电线)5.额定电流和前提条件。
5.1前提条件:本标准提出的额定电流是以下列条件为前提的,在一些不同的前提条件下给定的额定电流将按下列条件重新审定:(1)累积的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设计上一般遵循的工作时间(汽车线通电时间)为10,000小时(注1)。
(1)导体的允许工作温度:在工作期间导体温升的最高值不得超过表2中规定值。
由于导体温度升高引起电线绝缘层失效的判断可通过伸长率为100%这一前提来确定。
(注2)备注:注1:此处假定一辆车每天运行3小时,连续10年的情况。
注2:此处按照JISC3005中18条执行(橡皮或塑料绝缘电线、电缆的试验方法)5.2额定电流。
附表1-4依照汽车线分类及环境温度给定了额定电流。
设计责任负责工程师修订日期关键日期确认采取行动SODRPN容许电流不足线束烧毁,不符合安规要求10电线线径选用错误5按用电器功率选用线材规格3150核对各用电器实际电流与最大电流,选用适合电线过负载测试103390短路线束烧毁,不符合安规要求10PIN定义错误,正负电有短接5绘制原理图,区分正负电回路3150实际搭配用电器验证总装测试102240低温脆化绝缘层破坏,短路9材质问题3低温试验381低温试验高温变形绝缘层破坏,短路9材质问题3高温试验381高温试验绝缘耐压不良安全隐患10胶料材质问题3高压测试390高压测试长度长度不足或过长装配后拉扯受力6尺寸定义错误4装配确认496阻燃性能不足不符合安规要求10材质问题3阻燃测试390阻燃测试阻燃测试103390非金属材料雾化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381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93381气味过大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气味试验381气味试验气味试验93381VOC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VOC检测381VOC检测VOC检测93381行动的结果项目严重性潜在缺陷原因建议措施制作核准潜在缺陷模式潜在缺陷影响设计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DFMEA)项目FMEA 编号:责任人/完成日期功能性能材料线材核心团队发生频率预防的方法可侦测性RPN FMEA 初始日期:有害物质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禁限用物质检测381禁限用物质检测禁限用物质检测93381颜色装配时插错影响产品导电功能7颜色设定相近3选用对比明显的线色484容许电流不足线束烧毁,不符合安规要求8端子规格选用错误5按用电器功率选用线材规格3120核对各用电器实际电流与最大电流,选用适合端子过负载测试83372接触电阻过大接触性能不足8端子镀层选用错误2按端子规格书选型并测试电压降580按端子规格书选型并测试电压降盐雾后接触不良接触性能不足8端子镀层不良2盐雾测试580盐雾测试材料有害物质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禁限用物质检测381禁限用物质检测0型号与端子规格不符无法装配,无法满足电流要求7选型错误2按护套规格书选型2280绝缘耐压不良安全隐患10胶料材质问题3高压测试390高压测试阻燃性能不足不符合安规要求10材质问题3阻燃测试390阻燃测试阻燃测试103390非金属材料雾化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381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93381气味过大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气味试验381气味试验气味试验93381 VOC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VOC检测381VOC检测VOC检测93381有害物质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禁限用物质检测381禁限用物质检测禁限用物质检测93381端子护套导电性能材料粘性粘性不足影响产品外观与尺寸7粘胶剂粘性不足3粘性测试242试验验证0强度易断裂影响产品外观与尺寸7胶布材质问题3强度测试363阻燃性能不足不符合安规要求10材质问题3阻燃测试390阻燃测试阻燃测试103390非金属材料雾化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381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93381气味过大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气味试验381气味试验气味试验93381VOC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VOC检测381VOC检测VOC检测93381有害物质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禁限用物质检测381禁限用物质检测禁限用物质检测93381位置与安装位置不符影响产品固定6位置设定错误3装配确认3540强度易断裂影响产品固定6扎带材质问题3强度测试472阻燃性能不足不符合安规要求10材质问题3阻燃测试5150阻燃测试阻燃测试103390非金属材料雾化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5135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非金属材料雾化性试验93381气味过大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气味试验5135气味试验气味试验93381VOC超标不符合安规要求9材质问题3VOC检测5135VOC检测VOC检测93381胶布扎带材料材料。
汽车线束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
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
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
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
汽车线束内的电线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 0.5、0.75、1.0、1.5、2.0、2.5、4.0、6.0 等平方毫米的电线,它们各自都有允许负载电流值,配用于不同功率用电设备的导线。
以整车线束为例:1、0.5 规格线适用于仪表灯、指示灯、门灯、顶灯等;2、0.75 规格线适用于牌照灯,前后小灯、制动灯等;3、1.0 规格线适用于转向灯、雾灯等;4、1.5 规格线适用于前大灯、喇叭等;5、主电源线如发电机电枢线、搭铁线等要求 2.5 至 4 平方毫米电线。
这只是指一般汽车而言,关键要看负载的最大电流值,例如蓄电池的搭铁线、正极电源线则是专门的汽车电线单独使用,它们的线径都比较大,起码有十几平方毫米以上,这些“巨无霸”电线就不会编入主线束内。
在排列线束前要事先绘制线束图,线束图与电路原理图是不一样的。
电路原理图是表述各个电气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像,它不反映电气件彼此之间怎样连接,不受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影响。
而线束图则必须要顾及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也要反映出电气件彼此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线束厂的技术员根据线束图做成线束排线板后,工人就按照排线板的规定来截线排线了。
整车主线束一般分成发动机(点火、电喷、发电、起动)、仪表、照明、空调、辅助电器等部分,有主线束及分支线束。
一条整车主线束有多条分支线束,就好象树杆与树支一样。
整车主线束往往以仪表板为核心部分,前后延伸。
由于长度关系或装配方便等原因,一些汽车的线束分成车头线束(包括仪表、发动机、前灯光总成、空调、蓄电池)、车尾线束(尾灯总成、牌照灯、行李箱灯)、篷顶线束(车门、顶灯、音响喇叭)等。
汽车低压电线的电流容量周录尧; 于萌【期刊名称】《《汽车电器》》【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汽车低压电线; 电流容量; 电线发烟; 极限过电流【作者】周录尧; 于萌【作者单位】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吉林长春 1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6ISO 6722是汽车电线的国际标准,我国电线标准GB/T 25085等效采用ISO 6722。
ISO 6722给出了电线的尺寸和试验方法,但没有给出电线的电流容量计算。
不同标准的电线尺寸不同,但结构类似,其电流容量的计算方法是通用的。
故本文采用日标JASO D609的电流容量和发烟时极限过电流的计算方法,用EXCEL给出了ISO 6722-2011电线的电流容量计算值,为汽车低压电线与熔断器的选型匹配提供数据支持。
汽车低压电线的电流容量:电线的额定电流、电线发烟时极限过电流、乘以因成束额定电流的减低系数的电流值的总称。
1 电线的额定电流额定电流:在电线回路设计时,考虑由于温度造成的电线绝缘的老化,从寿命的角度考虑,为防止使用的不安全,允许通过的限定电流值。
并且,这个值除了基于电线的绝缘材料,周围的环境温度之外,也应设定相应的通电时间。
1)热量守恒。
式中:IP——电线的额定电流,A;rT1——T1下的导体电阻,Ω/m;T1——电线导体的额定温度,℃;T2——环境温度,℃;R——热阻,℃·m/W;t——时间,s。
并且,在T1下的导体电阻rT1按公式(2)折算。
2)电阻折算。
注:0.003 93是在20℃时,100%导电率下铜的温度系数。
对于镀层电线或合金,修正系数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热阻R按公式(3)。
式中:R1——绝缘体的热阻,℃·m/W;R2——表面辐射热阻,℃·m/W。
4)绝缘体的热阻按公式(4)。
式中:P1——绝缘的固有热阻,℃·m/W,聚氯乙烯混合物和交联聚氯乙烯混合物是6℃·m/W,交联聚乙烯混合物是4.5℃·m/W,无卤混合物是4.5℃·m/W;d1——导体直径,mm;d2——成品外径,mm。
汽车线束技术规格书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汽车线束技术规格书这玩意儿。
你说这汽车线束,就好比是汽车的血管和神经呐!它把各种电器设备和零部件连接起来,让汽车能正常运转。
咱先说说这线束的电线吧。
那可得有合适的粗细啊,太细了承载不了电流,容易出问题;太粗了又占地方还增加重量。
就好像人挑担子,太轻了挑不起来,太重了又压得受不了。
这电线的材质也很重要呢,得导电性能好,还得耐用,不能开着开着车,电线突然出毛病了吧!还有那连接器,这可是关键部位。
就跟咱家里的插头插座似的,得连接得牢牢的,不能松松垮垮。
不然一会儿这儿接触不良,一会儿那儿短路的,那可麻烦大了。
好的连接器就像是坚固的桥梁,稳稳地把电流输送过去。
再看看线束的布局。
那得合理安排啊,不能这儿一团那儿一堆的。
就跟家里收拾东西一样,得整整齐齐的,找啥都方便。
要是乱七八糟的,修个车都得找半天线,多耽误事儿啊。
防护措施也不能少啊!线束得能经得起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什么高温啊、低温啊、潮湿啊、震动啊。
总不能天气一热就软了,天气一冷就脆了吧。
这就好比人得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才能健康地生活。
技术规格书里对这些都有详细的要求和规定呢。
它就像是一份指南,告诉制造线束的人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要是没有这份规格书,那做出来的线束质量可就参差不齐了,汽车的质量能有保障吗?你想想,要是线束出了问题,那车可能就这儿不亮那儿不动的,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火灾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啊,汽车线束技术规格书真的太重要了。
咱再说说这规格书的编写。
那可得认真仔细啊,每一个参数、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就跟盖房子一样,设计图要是有问题,那房子能盖好吗?编写的人得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不然怎么能写出靠谱的规格书呢。
而且啊,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规格书也得跟着更新换代呀。
新的功能、新的设备出现了,那对线束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这就像咱的手机,不断升级系统才能更好地使用嘛。
总之,汽车线束技术规格书可不是一份普通的文件,它关系到汽车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
汽车线束设计标准一、导线规格导线材料:汽车线束应采用耐高温、耐磨损、抗拉强度高的导线,如聚氯乙烯绝缘软线或聚氯乙烯绝缘软护套线。
导线截面积:根据负载电流、电压和敷设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
导线颜色:导线应采用规定的颜色编码,以便于识别和安装。
二、线路布局走线方式:汽车线束应采用合理的走线方式,如直线、曲线、交叉等,以确保线路顺畅、美观、安全。
固定位置:线路应固定在汽车结构上,以避免移动或震动对线路的影响。
线路距离:线路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线路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三、端子规格端子材质:汽车线束应采用导电性能好、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如铜或铜合金。
端子形状:根据连接需求,选择合适的端子形状,如圆形、方形等。
端子标识:端子应采用规定的颜色编码或数字标识,以便于识别和连接。
四、连接器规格连接器类型:根据连接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类型,如插头、插座、端子排等。
连接器材质:连接器应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塑料材料,以确保连接器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
连接器标识:连接器应采用规定的颜色编码或图形标识,以便于识别和连接。
五、保护措施导线弯曲半径:导线弯曲时应保持一定的半径,以避免导线受损或电气性能下降。
固定保护:线路应固定在汽车结构上,以避免移动或震动对线路的影响。
同时,对于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防干扰保护:对于易受电磁干扰的线路,应采取屏蔽、滤波等防干扰保护措施。
六、颜色标识主色:汽车线束的主色应采用黑色,以区别于其他部件的颜色。
辅助色:为便于识别和安装,可采用其他辅助颜色编码标识线路或连接器。
辅助颜色编码应符合行业标准或企业规定。
图形标识:可在线束上印制图形标识,以便于快速识别线路的功能和用途。
图形标识应清晰明了,遵循统一的设计规范。
七、安装规范安装位置:汽车线束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线路安全、美观、耐用。
紧固方式:在线束连接处应采用合适的紧固方式,如螺栓连接、压接等,以确保线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
主要的线束线径选择计算:在汽车电线束线径设计计算中,要求电线束线径选择在额定负载下,常时间工作电流不得超过该导线的最大载流量。
现将1029系列车型电线束中主要线的线径选择计算如下:1.1029系列车型负载情况前照灯:远光55*4=220W ,近光45*2=90W雾灯:35*2=70W小灯:8*4=32W转向灯:21*4=84W倒车灯:21*2=42W刹车灯:21*2=42W刮水器:50W暖风机:60W(最大)电喇叭:90W启动机电磁线圈:400W预热塞:4*120=480W压缩泵线圈:100W2.最大载流量:远光:远光额定电流为220/12=18.33,因此选线径1.5近光:近光额定电流为90/12=7.5,因此选线径1.5(1.0)雾灯:雾灯额定电流为70/12=5.8,因此选择线径1.0小灯:小灯额定电流为32/12=2.67,因此选择线径0.75转向灯:转向灯额定电流:84/(2*12)=3.5,因此选择线径0.75倒、刹车灯:额定电流:42/12=3.5,因此选择线径0.5刮水器:额定电流:50/12=4.16,因此选择线径1.0暖风机:额定电流:60/12=5,因此选择线径1.0电喇叭:额定电流:80/12=6.67,因此选择线径1.0启动机电磁线圈:400/12=33.33,因此选择线径4.0预热塞:额定电流:480/12=40,因此选择线径4.0压缩泵:额定电流:100/12=8.33,因此选择线径0.754.在线径选择时,要留有一定余量,常用的电器设备余量要大些,短时工作的电器设备余量可以小一点。
另在负载较小时,线径选择要考虑导线的机械强度,线径不得小于0.5。
电线束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汽车用电器的负载电流,要选择既能满足性能又能有效控制成本接插件,在这里我给出部分参考值:1、端子接插件的适配端子分为0.63、1.2、1.5、2.8、4.8、6.3和9.5mm共7个宽度系列,选择接插件时,应考虑其适配端子宽度满足下列要求:0.63 mm当用电器工作电流 I ≤3 A时1.2 mm当用电器工作电流 I≤ 8 A时1.5 mm当用电器工作电流 I≤10 A时2.8 mm当用电器工作电流 I≤20 A时4.8 mm当用电器工作电流 I≤ 35 A时6.3mm当用电器工作电流 I≤ 50 A时9.5 mm当用电器工作电流 I≤ 70 A时2、导线线径的选择导线线径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满足用电设备的要求,但线径选择过大,既增加了线束本身的重量,又不利于线束成本的控制,无论对汽车厂还是线束制造厂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在这里我给出部分导线适配电流的参考值:电线横截面积 0,35 mm² 用电器持续工作电流≤ 4A电线横截面积 0,5 mm² 用电器持续工作电流≤8A电线横截面积1,0 mm² 用电器持续工作电流≤12A电线横截面积1,5 mm² 用电器持续工作电流≤16A电线横截面积2,5 mm² 用电器持续工作电流≤24A电线横截面积4,0 mm² 用电器持续工作电流≤32A电线横截面积6,0 mm² 用电器持续工作电流≤40A3、针对导线线径的保险丝选择电线横截面积 0,35 mm² =保险丝数值5 A 电线横截面积 0,5 mm² =保险丝数值10 A 电线横截面积1,0 mm² =保险丝数值15A电线横截面积1,5 mm² =保险丝数值20 A电线横截面积2,5 mm² =保险丝数值30 A电线横截面积4,0 mm² =保险丝数值40 A电线横截面积6,0 mm² =保险丝数值50 A保险丝的数值可以再大一点,上面的数值是安全数值。
汽车导线与线束1、低压导线一般低压导线:一般低压导线为铜质多丝软线。
导线的选择主要依据用电设备的工作电流进行选择,但最小不得小于0.5mm2。
起动电缆:起动电缆用于连接蓄电池与起动机开关的主接线柱,截面有25、35、50、70mm2等多种规格,允许电流达到500-1000A。
为了保证起动机正常工作,并发出足够的功率,要求在线路上第100A 的电流电压降不得超过0.1-0.15V。
屏蔽线:屏蔽线也称同轴电缆,其作用是将导线与外界的磁场隔离,避开导线受外界磁场影响而产生干扰,尤其在防止汽油机高压点火干扰方面特别有效。
屏蔽线常用于低压微弱信号线路,如天线连接线及各种传感器和电子掌握单元之间的通讯,在爆震信号电路、氧传感器信号电路等处使用普遍。
蓄电池搭铁电缆:蓄电池的搭铁线是由铜丝编织而成的扁形软铜线,国产汽车常用的搭铁线长度有300、450、600、760mm四种。
汽车电路导线主要截面积值如图1所示。
汽车用低压导线的颜色和如图2所示。
汽车电系各系统的主色如图3所示。
图1汽车电系电路导线截面积推举值图2汽车用低压导线的颜色和图3宝来汽车仪表板2、高压线高压导线用来传送高压电,由于工作电压很高,电流强度较小,因此高压导线的绝缘包层很厚,耐压性能很好,但线芯截面积很小。
国产汽车用高压导线有铜芯线和阻尼线两种。
3、汽车线束线束:汽车上的全车线路(除高压线之外),为了不零乱,安装便利和爱护导线的绝缘,一般都将同路的不同规格的导线用绵纱编织或用薄聚氯乙烯带半叠缠绕包扎成束。
线束的组成:由导线、端子、插接器、护套等组成。
端子:一般由黄铜、紫铜、铅材料制成,它与导线的连接采纳冷铆压合而成。
插接器:用于导线之间的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牢靠,一般都用一次锁紧、二次锁紧装置。
安装线束留意事项:l线束应用卡簧或绊钉固定,以免松动磨坏。
l线束不行拉得过紧,尤其在拐弯处更要留意。
l连接电器时,应依据插接器的规格以及导线的颜色或接头处套管的颜色,分别接于电器上,若不简单辨别导线的头尾时,一般可用试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