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无烘干流程塔式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工艺一、技术内容技术原理:运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旳特点,将通过预热后旳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填充剂与熔融尿素充足混合,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旳NPK熔体料浆,该料浆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后,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从而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良好旳复合肥料。
关键技术:该项目旳关键技术在于制备流动性良好旳熔融料浆,混合槽旳温度、停留时间及料浆液固比是该工艺过程旳重要控制参数,参数控制得好有助于减少料浆旳粘度,保证其流动性,减少副反应,减少氨损。
工艺流程:固体尿素人工拆包后经尿素提高机提至尿素振动筛,清除机械杂质及垃圾后旳尿素进入尿素贮斗,来自尿素贮斗旳尿素经尿素计量秤计量后进入尿素熔融槽,熔融后旳尿液进入缓冲槽,再经输送泵送到混合槽。
粉状氯化钾、磷酸一铵和填充剂经人工拆包后进入立式搅拌机混合,混合后旳物料经混料皮带机送至混料链磨机,消除原料中旳结块现象后旳混料,通过斗提机进入振动筛,筛除机械杂质及垃圾后进入混料斗提机提至混料贮斗,来自混料贮斗旳物混料经混料计量秤计量后送入加热器预热。
预热后旳物料进入混合槽,在此与尿液充足混合。
从混合槽出来旳氮磷钾熔融料浆进入造粒机将NPK熔融料浆喷洒造粒。
从塔顶喷洒下来旳NPK料浆通过空气冷却在塔底成型后进入输送带输送到冷却机,在此NPK颗粒肥得到深入旳冷却处理后,由提高机提至成品筛将成品分级后分别包装。
冷却尾气经箱式除尘器及尾气风机排空。
技术创新点:1、在该项目旳生产过程中无水分引入,无烘干过程。
老式旳复合肥生产采用料浆法或增湿团粒法,大量旳水分引入方能造粒,在生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旳能源将其水份烘干,并有废气、废水、废渣排放,污染环境。
该项目充足运用低含水量旳尿素溶液,释放出旳结晶热和物料混合后旳反应热,减少了造粒机旳蒸汽加入量和干燥负荷,用熔液喷淋造粒既有团聚成粒旳特点,又有涂布作用,当喷淋滴珠在塔中下落通过上升旳空气流时,使其产生冷却和固化,产品搜集在塔旳底部,这样省去了一般造粒装置中最大旳并且是最昂贵旳干燥机,并能使干燥用旳燃料和干燥机及配套设备旳电耗得到节省。
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随着腐植酸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化, 我国腐植酸肥料的研制开发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
现从腐植酸复混肥的性能、作用、机理、生产工艺特点及农田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以推动腐植酸复混肥料在农业上的迅速推广应用。
1 腐植酸的性能腐植酸是一种化学结构相当复杂的胶体无定型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几个相似的结构单元所形成的大分子复合体, 每个单元又以芳香族聚合物为核, 在核的外面带有羧基、酚羟基、羰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
这些活性基团使腐植酸具有酸性、亲水性、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 能与K +、Na+、Ca2+、M g2+、Fe3+、Al3+和NH4+形成腐植酸盐, 并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
腐植酸由很多极小的球形微粒积聚而成, 内表面大, 其阳离子交换量比矿质胶体大10~20 倍。
腐植酸可与碱成盐, 其1 价盐如NH4 +、Na+、K +盐为水溶性, 2 价盐如Ca2+、Mg 2+盐和3 价盐如Fe3+、Al3+盐均不溶于水。
腐植酸具有胶体性质, 在水溶液中呈现出疏松的结构, 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腐植酸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使其凝聚成絮状沉淀。
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差, 在高温下很容易脱羧基、酚羟基而发生裂解, 以致失去原有的活性。
腐植酸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 其分子中所含的多酚基结构参与了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有活化生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促进细胞分裂, 加速作物生长点分化及增强根系发育, 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它还能抑制土壤中脲酶和硝化菌的活性, 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化肥利用率。
腐植酸存在于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中, 其总含量一般为30% ~50% 。
目前统称的腐植酸由胡敏酸( 黑腐酸和棕腐酸) 和富里酸组成, 富里酸又称黄腐酸, 含量少。
由于原生植物、地质年代所经历的变化和环境不同, 其腐植酸含量、成分、结构有很大差异, 直接影响到腐植酸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效果。
复合肥厂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图图2-1二、工艺流程说明配料工段:根据产品需要按配方要求进行配料后经原料搅拌槽充分混合均匀,搅到进料输送皮带,输送到造粒。
造粒工段:在造粒机的转动下,将配料输送来的物料和返回的物料充分混合,同时加入水进行反应造粒,达到2-4mm颗粒占80%左右的造粒物料。
干燥工段:通过干燥机的转动,利用干燥机内的抄板把造粒物料扬起,与热风充分接触,加热、干燥造粒物料,形成干燥物料。
冷却工段:通过冷却机的转动将干燥后的合格品在冷却机内扬起,与自然空气进行热交换,把物料冷却。
筛分工段:通过筛子的滚动将冷却后的物料进行选择筛分,合格品进入包膜机,细小物直接返回造粒,大颗粒经破碎后返回造粒。
包裹工段:将冷却、筛分后的物料加入防结块剂,进行充分包裹混合,得到产品。
成品工段:将合格的产品进行自动计量,包装好,得到成品,堆码到成品库。
三、工艺能源消耗情况本工艺主要消耗电力、煤。
电力的主要消耗为搅拌机、造粒机、干燥机、冷却机、包裹机、热风机、尾气风机等专用设备;煤的消耗为热风炉。
四、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是上、下班之间交清情况,保持生产连续、稳定的重要制度,严格按“六交”、“四不接”、“三注意”进行。
1 、六交:(1)交完成任务情况。
(2)交工艺技术指标执行情况。
(3)交安全生产、预防措施及设备运转情况。
(4)交工区卫生和为下班生产准备情况。
(5)交工具用具数量及完成情况。
(6)交上级指示情况。
2、四不接(1)按上述六方面交待清楚不接。
(2)始记录不全、不齐不接。
(3)设备维护不好或出了事故未处理好不接。
(4)人为造成工艺指标达不到要求不接。
3、三注意(1)必须进入岗位现场交接,交接必须细、严。
(2)有问题要协商解决。
(3)接班人未到时,交班人不得离开岗位,但责任应为接班人负,交班前发生或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
五、安全管理制度1、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令,法规及管理制度。
2、操作人员必须懂得“四会”“三懂”即会操作,会防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处理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复合肥全套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是复合肥生产的大致过程,对于用户投资和充分了解复合肥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原料配料、混合搅拌、结块粉碎、物料造粒、一级筛分、颗粒烘干、颗粒冷却、颗粒二级分级、成品颗粒包膜、成品颗粒定量包装等环节。
下面我们一一为大家介绍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即原料配料→搅拌混合→粉碎结块→造粒→一级筛分→颗粒烘干→颗粒冷却→二级筛分→成品颗粒包膜→成品定量包装。
1、原料的配料:一般可选用尿素、硝铵、氯化铵、硫铵、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普钙)、氯化钾(硫酸钾)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备(主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当地土壤检测结果决定);2、混合搅拌:将配好的原料搅拌均匀提高肥料颗粒整体的均匀肥效含量,采用卧式搅拌机或盘式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3、结块粉碎:将混合搅拌均匀的原料大块结块等粉碎,便于后续造粒加工,主要采用链式粉碎机等;4、物料造粒:将搅拌均匀、粉碎好后的物料通过皮带输送机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可用转转鼓造粒机,也可选用对辊挤压造粒机、圆盘造粒机等),这个步骤是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最重要的一个环节;5、一级筛分:初步筛分颗粒半成品,不合格的颗粒返回混合搅拌环节再加工,一般用滚筒筛分机;6、颗粒烘干:将造粒机造好的并经过一级筛分的颗粒送入烘干机,将颗粒内含的水分烘干,增加颗粒强度,便于保存,一般用转筒烘干机;7、颗粒冷却:烘干后的肥料颗粒温度过高,易结块,经过冷却后的,便于装袋保存,和运输,采用冷却机进行冷却;8、颗粒二级分级:将冷却过后的颗粒分级,不合格的颗粒经粉碎重新造粒,把合格的产品筛分出来,可用二级滚筒筛分机来进行筛分;9、成品颗粒包膜:将合格的产品进行涂衣包膜增加颗粒的亮度与圆润度,使外表更加漂亮,一般用包膜机进行包膜;10、成品颗粒定量包装:包过膜的颗粒也就是成品颗粒通过皮带输送机送入料仓暂时储存,再连接电子定量包装秤、缝包机等自动定量包装封袋,放置通风处保存,实现全自动化。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1 、原料( 1 )氮素:来源于 CO ( NH 2 ) 2 (尿素), NH 3 (氨)等;( 2 )磷素:来源于 H 3 PO 4 (磷酸)、 MAP (磷酸一铵);( 3 )钾素:来源于 KCl (氯化钾)或 K 2 SO 4 (硫酸钾);( 4 )其它辅助原料:硫酸、填料、水、蒸汽、煤气、空气、电等。
2 、生产工艺流程(详见流程图)3 、核心技术( 1 )管式反应器技术本套 NPK 生产装置选择引进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挪威海德鲁( Hydro )公司“管式反应器”专利技术,包括硬件和工艺软件包。
该专利技术较传统的中和反应槽 + 氨化粒化工艺,在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其特点是:●造粒工艺先进根据复合肥产品养分要求,经过微机配料计量的各种液、固原料在造粒机及管式反应器中经化学反应合成复合肥料,在氨化粒化器中被连续包裹,而获得完全球形的粒子,各种养分比例即可达标,而且稳定、有保障。
●产品颗粒养分等量均衡由于是化学合成造粒,因此颗粒肥料的养分含量都是与标识相同,都能按一定比例同时给作物提供氮磷钾和其它养分,确保作物均衡生长。
●产品物理性状好产品颗粒大小分布均匀, 90% 是粒径在 2-4 mm 的颗粒;颗粒强度高,流动性好,在运输、贮存和堆放时不易破碎。
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在工程化设计中还融入了法国 AZF 公司和西班牙 INCRO 公司的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装置设计性能。
( 2 )熔融尿液造粒技术●装置采用熔融尿液造粒技术,一方面可满足生产各种高氮养分复合肥要求;另一方面亦可进一步提高造粒质量,使肥料颗粒氮素养分更加均衡,表面圆滑、光泽度高。
( 3 ) DCS 控制技术●根据本装置的生产特点,设置磷酸、 NPK 控制室,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 (DCS) 。
通过全过程动态画面对磨矿、磷酸、硫酸 / 磷酸罐区、 NPK 等装置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
在控制室的 CRT 上能够显示各类工艺参数和机泵的运行状态;对于重要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对主要机泵的开停可在控制室进行;利用 DCS 的强大功能能够定时或及时打印多种规格的生产报表;可以及时显示参数越限、生产事故或系统故障;能够存贮、显示历史趋势,并提供丰富的操作指导信息;易于操作和维护DCS 操作站主要功能:•工艺参数的显示及越限报警•对控制回路能方便地进行操作,如调整设定值•重要参数的实时记录和趋势记录•运转设备的操作和显示•阀门的开关操作和位置显示•系统故障自诊断•工艺流程画面显示•控制回路的画面显示•定时打印报表DCS 控制技术生产装置在原料配料、生产过程调节控制等全过程均采用了 DCS 微机控制技术,显著减少由于人工或机械计量配料不准,人为操作失误等造成的养分比例偏差大、生产操作不稳定的现象。
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随着腐植酸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化,我国腐植酸肥料的研制开发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
现从腐植酸复混肥的性能、作用、机理、生产工艺特点及农田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以推动腐植酸复混肥料在农业上的迅速推广应用。
1 腐植酸的性能腐植酸是一种化学结构相当复杂的胶体无定型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几个相似的结构单元所形成的大分子复合体,每个单元又以芳香族聚合物为核,在核的外面带有羧基、酚羟基、羰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
这些活性基团使腐植酸具有酸性、亲水性、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能与K+、Na+、Ca2+、M g2+、Fe3+、Al3+和NH4 +形成腐植酸盐,并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
腐植酸由很多极小的球形微粒积聚而成, 内表面大, 其阳离子交换量比矿质胶体大10~20 倍。
腐植酸可与碱成盐,其 1 价盐如NH4+、Na+、K+盐为水溶性, 2价盐如Ca2+、Mg 2+盐和 3 价盐如Fe3+、Al3+盐均不溶于水。
腐植酸具有胶体性质,在水溶液中呈现出疏松的结构, 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腐植酸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使其凝聚成絮状沉淀。
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差,在高温下很容易脱羧基、酚羟基而发生裂解,以致失去原有的活性。
腐植酸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 其分子中所含的多酚基结构参与了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有活化生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促进细胞分裂, 加速作物生长点分化及增强根系发育, 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它还能抑制土壤中脲酶和硝化菌的活性, 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化肥利用率。
腐植酸存在于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中, 其总含量一般为30% ~50%。
目前统称的腐植酸由胡敏酸( 黑腐酸和棕腐酸) 和富里酸组成, 富里酸又称黄腐酸, 含量少。
由于原生植物、地质年代所经历的变化和环境不同,其腐植酸含量、成分、结构有很大差异,直接影响到腐植酸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效果。
一般来讲,活性基团的含量越高, 调剂肥料中养分释放和供给能力越强。
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随着腐植酸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化, 我国腐植酸肥料的研制开发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
现从腐植酸复混肥的性能、作用、机理、生产工艺特点及农田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以推动腐植酸复混肥料在农业上的迅速推广应用。
1 腐植酸的性能腐植酸是一种化学结构相当复杂的胶体无定型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几个相似的结构单元所形成的大分子复合体, 每个单元又以芳香族聚合物为核, 在核的外面带有羧基、酚羟基、羰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
这些活性基团使腐植酸具有酸性、亲水性、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 能与K +、Na+、Ca2+、M g2+、Fe3+、Al3+和NH4+形成腐植酸盐, 并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
腐植酸由很多极小的球形微粒积聚而成, 内表面大, 其阳离子交换量比矿质胶体大10~20 倍。
腐植酸可与碱成盐, 其1 价盐如NH4 +、Na+、K +盐为水溶性, 2 价盐如Ca2+、Mg 2+盐和3 价盐如Fe3+、Al3+盐均不溶于水。
腐植酸具有胶体性质, 在水溶液中呈现出疏松的结构, 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腐植酸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使其凝聚成絮状沉淀。
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差, 在高温下很容易脱羧基、酚羟基而发生裂解, 以致失去原有的活性。
腐植酸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 其分子中所含的多酚基结构参与了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有活化生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促进细胞分裂, 加速作物生长点分化及增强根系发育, 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它还能抑制土壤中脲酶和硝化菌的活性, 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化肥利用率。
腐植酸存在于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中, 其总含量一般为30% ~50% 。
目前统称的腐植酸由胡敏酸( 黑腐酸和棕腐酸) 和富里酸组成, 富里酸又称黄腐酸, 含量少。
由于原生植物、地质年代所经历的变化和环境不同, 其腐植酸含量、成分、结构有很大差异, 直接影响到腐植酸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效果。
氨酸法复合肥工艺流程
将浓硫酸和水按比例稀释到一定浓度后冷却,经电磁流量计计量后进入悬埋管式反应器,液氨通过涡街流量计计量后也进入悬埋管式反应器,同时在转鼓造粒机内瞬间产生中和反应,生成温度较高的硫酸铵料浆,与配料岗位输送来的氯化铵、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等原料经计量、混合、粉碎后进入造粒机,在造粒机内进行团聚成粒,同时在高温下各物料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复盐。
在造粒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经文丘里洗涤器和尾气喷淋吸收、洗涤后放空。
造粒后的物料再经过烘干、冷却、筛分、计量、包装后为成品,其中筛分后的大颗粒物料经粉碎后与筛分下的小颗粒物料一起返回造粒机内重新造粒。
其工艺流程如图。
对以上新增设备名称、型号、材质数量及要求均见新增设备一览表。
10万吨/年氨酸造粒复合肥技改项目新增设备一览表。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1、此图为热破粒时的工艺图,冷破粒只需将粗粒筛和破粒机换至冷却提升机后即可;
2、除尘设备在每个主要机器上都需要安装;
3、部分传送装置可以节省,如二车间冷却机后直接进入提升机,而省去冷却皮带;
4、部分车间多出一个二次干燥机,如一车间;
5、防结物质在在包裹机处进入。
各机器的功能:
1、造粒机:主要是造颗粒,这是颗粒复合肥的核心部分;
2、干燥机:干燥水分,达到复合肥颗粒水分国家标准;
3、冷却机:用于冷却颗粒,使之降低温度;
4、细粉筛:用于筛出小于合格品直径的细粉或小颗粒;
5、粗粉筛:用于筛出大于合格品直径的大颗粒;
6、成品筛:用于二次筛出小于合格品直径的细粉或小颗粒,只剩下合格品;
7、所有皮带:均是运送物料所用;
8、破粒机:把粗粉筛筛下的大颗粒破碎成为粉状或细小颗粒;
9、物料称:称取各物料进入系统的多少,是养分控制的关键;
10、包裹机:主要是在颗粒外层包裹防结块物质,如:防结块粉粒、油等。
11、各种提升机:把物料从低处提高到所要高度的机器。
12、炉房:提供干燥机干燥水分所需的热气。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1 、原料
(1 )氮素:来源于CO (NH 2 ) 2 (尿素),NH 3 (氨)等;
(2 )磷素:来源于H 3 PO 4 (磷酸)、MAP (磷酸一铵);
(3 )钾素:来源于KCl (氯化钾)或K 2 SO 4 (硫酸钾);
(4 )其它辅助原料:硫酸、填料、水、蒸汽、煤气、空气、电等。
2 、生产工艺流程(详见流程图)
3 、核心技术
(1 )管式反应器技术
本套NPK 生产装置选择引进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挪威海德鲁(Hydro )公司“管式反应器”专利技术,包括硬件和工艺软件包。
该专利技术较传统的中和反应槽+ 氨化粒化工艺,在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其特点是:
●造粒工艺先进
根据复合肥产品养分要求,经过微机配料计量的各种液、固原料在造粒机及管式反应器中经化学反应合成复合肥料,在氨化粒化器中被连续包裹,而获得完全球形的粒子,各种养分比例即可达标,而且稳定、有保障。
●产品颗粒养分等量均衡
由于是化学合成造粒,因此颗粒肥料的养分含量都是与标识相同,都能按一定比例同时给作物提供氮磷钾和其它养分,确保作物均衡生长。
● 产品物理性状好产品颗粒大小分布均匀,90% 是粒径在2-4 mm 的颗粒;颗粒强度高,流动性好,在运输、贮存和堆放时不易破碎。
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在工程化设计中还融入了法国AZF 公司和西班牙INCRO 公司的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装置设计性能。
(2 )熔融尿液造粒技术
● 装置采用熔融尿液造粒技术,一方面可满足生产各种高氮养分复合肥要求;另一方面亦可进一步提高造粒质量,使肥料颗粒氮素养分更加均衡,表面圆滑、光泽度高。
(3 )DCS 控制技术
● 根据本装置的生产特点,设置磷酸、NPK 控制室,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 。
通过全过程动态画面对磨矿、磷酸、硫酸/ 磷酸罐区、NPK 等装置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
在控制室的CRT 上能够显示各类工艺参数和机泵的运行状态;对于重要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对主要机泵的开停可在控制室进行;利用DCS 的强大功能能够定时或及时打印多种规格的生产报表;可以及时显示参数越限、生产事故或系统故障;能够存贮、显示历史趋势,并提供丰富的操作指导信息;易于操作和维护
DCS 操作站主要功能:
•工艺参数的显示及越限报警
•对控制回路能方便地进行操作,如调整设定值
•重要参数的实时记录和趋势记录
•运转设备的操作和显示
•阀门的开关操作和位置显示
•系统故障自诊断
•工艺流程画面显示
•控制回路的画面显示
•定时打印报表
DCS 控制技术生产装置在原料配料、生产过程调节控制等全过程均采用了DCS 微机控制技术,显著减少由于人工或机械计量配料不准,人为操作失误等造成的养分比例偏差大、生产操作不稳定的现象。
确保了装置生产稳定,产品养分比例精确、达标。
(4 )涂膜包裹技术
装置涂膜包裹系统采用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科研成果—活性包裹剂,并选用优质包裹粉料,可使产品经涂膜包裹后,能有效防止吸潮和颗粒彼此粘结结块,流动性好,便于施肥操作,且外观质量进一步提高,满足用户不但要求内在质量达标,亦追求外在美的质量要求。
上述两项技术——磷铵料浆和熔融尿液双喷浆造粒技术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同类装置中独有的。
4 、复合肥成品散装库
福建中化智胜化肥有限公司20 万吨/ 年复合肥装置于2001 年 4 月投产,经一年多的生产实践摸索,生产水平已逐步提高,产品内在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产品出厂后存在结块现象;装置储存成品量约5000 吨,相当于约7 天储存量。
随着产量逐步达产达标,产品库存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结块和库存容量偏小问题,经反复讨论研究,拟建设成品散装库房及配套设施。
目前在国内市场除中阿撒可富拥有该建设外,我公司是国内第二家投资建设,总项目投资总额209.07 万元。
该散装库的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 增加库容
散装库较原袋装库库容由2000 吨增加至4030 吨,增加 1.0 倍;新增简易袋装成品库864m 2 ,增加储量约900 吨。
储存天数由3 天提高至8 天。
● 均化养分
由于原料计量偏差,操作中的人为因素等,产品养分出现瞬时波动是经常发生的,但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平均的,因此进入散装库后经再混和,可以起到缓冲波动,均匀养份的作用,保证出厂产品养分均衡达标。
● 减少产品的结块
由于复合肥在储存期间,继续有物理化学反应,有盐桥产生,在包装袋中易结块,进入散装库后开放式堆放,残留水分容易逸出,且盐桥易在均化混和中破坏,因此产品经散装库堆放均化后可大大减少结块现象。
● 减少转运次数,降低转运费用
由于散装库将成品由袋装改为散装,因而可以做到包装后及时出厂,减少或避免二次转运,降低转运成本。
● 减少包装班次,提高包装效率
因包装机包装能力较小时产量为大,采用散装库后可充分发挥包装机能力,集中包装,可将包装班次由三班改为二班,提高包装效率,降低包装费用。
● 均衡品种生产采用散装库后,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要,包装出厂不同规格产品,可减少品种频繁更换对生产影响。
● 提高包装产品外观质量
散装库可在相当大程度上做到包装后及时出厂,避免袋装贮存后的陈旧感,利于产品外观形象。
装置改造
● 溶解:通过填充料的精选与合理配比,并在较难溶的品种上适度添加促溶剂,现产品溶解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
● 板结:
a :2003 年度装置大修,公司通过咨询国内磷复肥专家, 并参照国内同期装置产品二次干燥工艺进行改造,降低水份 1 . 2% 以下,有效控制游离水引起产品盐溶解,行成晶桥,易形成二次结晶;
b :配合福州大学催化剂研究中心,将最新研制出的新型活性包裹剂(表面活性剂)在装置生产产品中进行试验验证工作,阻止表面结晶。
试用后,通过叠包试验及板结模拟装置跟踪试验,板结率都在10% 以下,即物料呈流动状态,效果显著;
c :改造包裹设备装置:产品包裹后进入散装库,在包装时易破坏表面包裹膜,采用包装前包裹可消除此不利因素;包裹过料更稳定,喷油量恒定,可起到较好的包裹效果;
d :添加包裹粉:选用液蜡石粉、滑石粉等惰性物料,表面形成隔离膜,减少物料相互接触。
通过上述采取的措施,目前板结现象已得到显著改善。
● 色差:
a :精选原辅材料并稳定货源和供货渠道,主要是MAP 、K 2 SO 4 、填充料。
b :通过添置色度检测仪器,加强对影响色差的原材料进货关,制定供应指标,提出供货指标要求,严把原材料进货检验关;
c :通过对色度有差异的原辅材料进行了合理配料,确保出厂产品的色度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