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木耳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黑木耳稳产栽培技术木耳属中高温品种,主要利用自然温度一年(春、秋)栽培两季。
为了更好的利用农村的闲散劳力发展木耳生产,我们利用半地上塑料大棚,进行了黑木耳低温栽培试验,取得了一定进展。
此技术可使木耳栽培季节延长,提高了塑料大棚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栽培场地和季节:栽培场地为长10米、宽6米、深1.2米,地上部分高0.8米的半地下棚,这样的棚冬季保温性能好。
栽培季节,在河北省廊坊及周边地区,应安排在9月底―10月初入棚进行吊袋出耳,制种发菌阶段可依次推前。
其它地区可根据当地气温情况参照进行。
2菌筒制作:培养料配方:棉子皮93%,麸皮6%,糖0.5%,石膏0.5%,含水量65%。
塑料袋采用17厘米×30厘米×0.06厘米,每袋装干料300克,套环、加棉塞,常压灭菌8小时(100℃),无菌操作接种(杂交木耳Gu-1号),接种量为每袋栽培种接30―40只栽培袋。
接种后置干净,室温22―26℃发菌,一般25―30天菌丝可长满袋。
3出耳前管理:当菌丝长满后,再经4―5天即可吊袋出耳,每袋开8条口为宜,每条口宽0.2―0.3厘米。
具体要求:吊袋时间一般安排在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或2―3月份;开口长度应至袋顶和袋底各留1厘米;开口工具用两个刀片中间夹一层0.2厘米厚纸片做成;开口前,先把所有的袋都吊在棚中,然后喷大水1次,冲涮袋表的杂菌,开口结束再喷1次大水,使料表面吸足水分。
停水1―2天,再进行常规管理,造成干干湿湿的环境,以促进耳基的形成。
4出耳期管理:①低温出耳:因为是在晚秋、早春,温度15℃左右,在此温度下形成的耳片肉厚(最厚约0.4厘米)、直径大,但温度不能低于10℃,否则木耳将停止生长,如果温度低于10℃,应采取增温措施,如加双层膜、火墙等,这样,20―25天后就可采收第一期耳。
②强制性通风:采用排风扇通风(100平方米大棚有1台65W排风扇即可),每天通风3次,每次15分钟,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黑木耳秋季生产管理技术
1.发菌管理
黑木耳秋季管理包括:发菌、排场、出菇、采收等环节。
要注意培养室清洁卫生、干燥、通风良好、避光,室温保持24℃左右,每天通风2次左右。
2.菌袋划口、催耳
用打孔机把菌袋打成“一”字型或“人”字型口,一般打孔180个/袋左右。
根据天气情况,如能保证5-7天不下雨,可直接排场催耳,阴雨天气需在室内催耳。
3.摆袋排场
对收割好的水稻田或其他地块,撒石灰消毒处理,有条件铺上稻草。
交叉摆放,袋间距125px左右,一般8000袋/亩。
4.出耳管理
耳芽形成并封面后雾状喷水30分钟/次,使耳芽保持湿润,根据气温和空气湿度,适当增减喷水次数,一般一天两次,维持7天-15天左右,至黑木耳逐渐成熟。
5.适时采收
耳片即将展平、边缘变薄、耳根收缩,八成熟时采收,此时耳片品质最好。
采摘下来的黑木耳及时烘干贮藏。
注意:采收前1-2天停止浇水,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连续晴天、阳光充足时抓紧抢收。
要采大留小,不留根。
6.采后管理
采收后经过10天左右菌丝恢复期(期间最好有避雨设
施,不沾水),让菌丝重新积累营养,恢复生长活力,耳芽长出后再开始喷水,继续采收。
7.病虫害防治
加强制种、发菌和出耳管理,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
随时排杂,清理场地,防止病虫害发生。
拜城县秋季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作者:张汉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9期一、黑木耳生长发育条件在黑木耳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有:营养、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和酸碱度。
其中,出耳阶段的关键因素为水、温度、光照和空气。
1、水分: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生长需要的相对湿度是85%-95%,菌棒排场后,要做到“先干后湿”,即黑木耳耳芽形成前(刺孔处未长出黑点)保持相对干燥,但由于拜城县气候干燥,为防止孔口菌料风干,影响耳芽形成,可在适宜的温度下,喷少量雾化水,还可通过架空覆盖遮阳网等措施,提高栽培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耳芽形成与发育;黑木耳耳芽形成后(刺孔处长出黑点)要增加喷水量,出耳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创造“干湿”交替的生长环境。
2、温度:黑木耳属于中温型菌类,黑木耳出耳分化温度15~27℃,最适17~23℃;子实体生长范围10~30℃。
温度低生长慢,耳片厚、色黑;温度高生长快,但耳片薄、色浅。
温度达30℃以上时,需采取拱棚上覆盖遮阳网、加大通风等降温措施。
3、光照:黑木耳栽培需要一定的直射光,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的直射光照可使生长的黑木耳耳片既厚硕又黝黑、富弹性,阴暗、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生长的黑木耳,耳片薄、色淡、缺乏弹性。
4、空气: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需经常保持场地空气流通,严防闷湿环境而引起流耳、烂耳和杂菌感染导致的烂棒。
5、营养:菌棒中已配置提供了黑木耳生长的全部养分,菌棒排场后的栽培过程中不需要增施营养。
6、酸碱度:黑木耳喜弱酸性环境,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4~7,适宜PH值为5~6.5。
在培养料配制过程中已调节好酸碱度,菌棒排场后,无需人为调节酸碱度。
二、耳场选择耳场选择的总体原则:一通二近三远离一通:耳场近电源,能通电;二近:靠近常流河、机井等清洁水源;靠近村庄。
三远离:远离主干道的扬尘。
尾气污染;远离畜禽场舍与垃圾堆等病虫杂菌滋生污染源;远离农药及其他化学污染源。
大田全光栽培黑木耳技术大田全光栽培黑木耳技术发布日期:2014-04-01黑木耳是我区的特产之一。
为充分利用资源,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段木栽培转向代料栽培。
近几年人们摸索出了不脱袋、不搭棚、不遮荫的更经济省工的大田直接排放。
采用间歇喷雾全光栽培的方式。
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工艺流程原料准备→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菌丝→刺孔养菌→排场→装喷雾管→催耳→耳片管理→采收.2.栽培季节我区的木耳栽培可分为秋栽和春栽。
秋栽于8月下旬和9月上旬制作料袋当年可收一茬耳。
春栽于10月和11月制作料袋,第二年三月中下旬进入出耳管理,根据我区的气候特点,多数选择春季栽培。
3.料袋制作3.1 培养基配方:①杂木屑68%、碎玉米蕊20%、麸皮10%、糖1%、石膏1%;②杂木屑68%、壳糠20%、麸皮10%、糖1%、石膏1%,糖可用“丰优素”代替木屑以生产香菇的粗木屑为好。
3.2 拌料装袋先按木屑与碎玉蕊或壳糠的总量计算麸皮、糖、石膏的用量拌料前10-12h将碎玉米蕊预湿,拌料时麸皮与石膏撒入木屑和碎玉米蕊中将糖或“丰优素”溶解洒入料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用人工或小型拌料机拌料含水量以50%--55%为宜适宜的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培料袋,手上有水印而无水滴即符合要求。
随及用(15-17)cm×55cm×0.055cm的聚乙烯袋,用人工或装袋机装袋并扎好口,做到当天拌料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3.3 灭菌在装袋扎口的同时由专人将已扎好袋口的料袋进行堆码以造袋包进行灭菌。
灭菌的方式采用小锅炉蒸气法灭菌数量每次可达2000-5000袋。
小锅炉轻便随处可运;发生蒸气快。
4-6h可达100℃;节省燃料,其燃料仅为其它方式常压灭菌的2/3或更少;方便,只要将导汽管插入袋包内便可送汽。
袋包制作:先在制袋包的地面处垫铺大小适中的塑膜一张塑膜上平行放置4-5根枕木,枕木上铺垫木板,木板间留3cm左右的间距,木板上堆码料袋,堆码方式为条码式,条堆的长度和条堆数量依据料袋的数量而定,要做到每袋包总数不得超过5000袋,包高不要超过2.0m。
木耳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木耳种植条件
木耳能够成功种植,除了需要良好的选址,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光照条件。
土壤:木耳最适宜的土壤是疏松的沙质土,碱性或中性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肥力;气候:木耳生长最适宜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气候,夏季温度18℃-25℃,冬季温度2℃-5℃;光照:木耳喜欢充足的光照,但不能暴晒,一般可以选择南斜坡,接受充足的阳光。
二、木耳种植技术
1. 前期准备:木耳种植前,应先准备良好的土壤,做好松土、添加有机肥等施肥工作,确保土壤有足够的肥力和湿润度。
2. 种植木耳:通常,木耳的种植是在4月份进行的,种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手播法,将种子撒在土壤上,然后按一定的距离播种;二是播机法,通过播机将种子播撒到土壤上。
3. 防止病虫害:木耳种植期间,要及时进行防治病虫害,采取及时施药、定期检查等措施,以防止病虫害发生。
4. 保湿:木耳生长期间,要注意土壤的湿度,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木耳的生长。
三、木耳管理
1. 灌溉:木耳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灌溉,以保持良好的土壤湿度,促进木耳的生长发育;
2. 肥料施用:木耳生长期间,可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定期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3. 除草:木耳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以保证木耳正常生长;
4. 防治病虫害:木耳生长期间,要及时防治病虫害,采取抗虫药剂、植物抗性等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四、结语
木耳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有其规律性,可以满足木耳生长所需的条件,给木耳构建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秋木耳栽培技术
一、栽培时间
秋木耳栽培,是指在袋栽黑木耳生产过程中,采取春季栽培菌袋,而在秋季出耳的方式。
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接种栽培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栽培。
二、培养料配方应注意的问题
1、木屑不能过细。
培养料配方与春耳相同,但不能用太细的木屑,否则易引起烧菌。
如果菌丝变红,表明木屑过细,二氧化碳积累,料温升高,使菌丝停止生长。
2、配方适当。
营养丰富,麸皮不能少于15%。
三、拌料、装袋
1、拌料。
当天拌料,当天灭菌,不能过夜,否则培养料酸败。
2、装袋。
应根据木屑的颗粒大小调整机器的松紧度,木屑粗的,可紧一些,反之则松一些。
四、发菌
发菌期间,菌袋应立式摆放,相邻两袋间留有空隙。
温度不能高于28℃,每天通风两次,时间安排在早晨和晚上。
培养基的湿度以地面不起灰为宜。
五、秋耳的采摘
秋木耳生长时气温偏低,生长期较长,所以延时采摘对提高秋木耳的产量很重要,一般11月份上冻前都可以采摘。
- 1 -。
秋载黑木耳生产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秋栽适宜选择早熟和中熟品种 ,不宜选择晚熟品种。
二、栽培季节:秋栽 5~6月生产栽培袋, 9~10月出耳。
三、配方1.木屑 83.5%, 细稻糠 12%,豆粉 2%,石膏 1%, , 石灰 1.5%, 三、拌料、装袋、灭菌采用 15~17×33~55×0.045cm 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可手工也可机械装袋,料重 1公斤左右,高 18— 20厘米,打孔直径 2.5厘米。
袋口用无棉盖体或橡皮筋封口或用拧袋方法封口,浆料袋置于灭菌筐内放入灭菌锅内。
常压灭菌 8~10h ,高压灭菌1.5~ 2h 。
当料温降至 30摄氏度时, 进入接菌室,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接菌。
四、养菌:将菌袋置于无光、保温、干燥、清洁的培养室中进行培养。
温度18— 26摄氏度, 应注意摆放密度不宜过大 ,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大 , 45—60天菌丝满袋后,及时下地。
五、出耳管理:(一场地:做畦宽 1.2— 1.5米,高 10— 20厘米,灌足水后用 1:500甲基托布津进行土壤消毒, 同时喷洒杀虫剂。
并远离污染源、公路,保持场地清洁,空气清新。
尽量避免使用春栽场地进行出耳。
(二划口:将棉塞拔除,脱去套环,菌袋外壁药液凉干后, 即可划口。
在菌袋侧壁上用锋利的刀片轻轻切开成“ V ” 字形口或其它口型, “ V ”字形口角度为 45~50°左右,角的斜线长 2~2.5cm , 划口深度 0.5cm ,每袋划 10~12个口,分 3层,呈品字形分布,下层口距袋底部 5cm 。
(三管理:1、催耳:目前催耳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以根据自家条件选择。
(1室外集中催耳:将菌袋集中摆在室外耳床上,上面盖塑料薄膜和稻草帘或者树枝等进行遮阴, 注意摆放密度不宜过大。
(2室外直接催耳:直接按出耳密度摆放进行催耳管理。
2、出耳管理:前期浇水不宜过大, 高温天气避免中午浇水 , 保证“干干湿湿” 的环境。
木耳种植的方法是什么木耳种植的方法是什么木耳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木耳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木耳种植的方法一、季节安排黑木耳是一种中温型菌类,适于夏、秋季栽培。
根据各地栽培实践,在华北地区,1年中可生产2批。
第一批,2月下旬至3月中旬(30天)生产原种;第二批5月下旬至10月中旬(60天)出耳。
在华东地区,1年以生产1批为宜。
生产日程的安排是:11月份制原种,12月份至翌年1月份制菌袋,3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耳。
二、场房设备场房最好设在交通、能源方便,水源干净,空气清新,利于排水的地方,不要设在污染严重的地方。
场房设计应有原料室、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贮藏室等。
其设计上要考虑到生产流程,质量标准上要达到无菌条件。
场房规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进行安排,但必备的设备有灭菌锅、接种箱和培养室。
现对各室的主要功能叙述如下。
1、原料室用来贮备生产设备和物资(原种瓶、栽培袋、锯木屑、麦麸和常用药品等)。
2、配料室用来栽培料的配制,原种瓶的洗涮。
室内要求有水、电设备,拌料机、装料机、分装机、分装操作台等。
3、灭菌室用于原种瓶和栽培袋的灭菌,室内设立常压灭菌锅或高压灭菌锅。
4、冷却室用来摆放灭菌后的原种瓶或栽培袋。
5、接种室面积4~6m2,高约2.2m,房顶铺设天花板,地面和墙壁要平整、光滑,以便于清洗消毒。
接种室内设有工作台用来接种操作,工作台上方装置紫外线灭菌灯(波长2587埃,30W)。
6、培养室用于原种瓶或栽培袋的养菌,内设档养架{木制或角铁制成,每个架子宽75~80cm,长度不限,每个架子5~6层,每层间距40cm左右,每个架子的间距70cm左右},培养室内设有取暖设备(暖气、地龙或地炕等)和通风口,以保证室内温度在25℃左右,确保空气清新。
7、贮藏室用来暂时存放已长好的原种瓶或栽培袋,最好室内温度在0~10℃范围内。
野生秋木耳关于《野生秋木耳》,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黑木耳是大伙儿较为普遍的的一种食物,经常吃的一种便是木耳,实际上它分成很多种多样,也是有银耳,而且银耳与木耳的价钱都不同样,他们也有天然的与饲养的差别。
天然的的秋木耳是出产与东北三省,像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地方,但是因为天然的的生产量太少,需求量很高,店家都刚开始自身饲养。
1主产地编写秋木耳是大小兴安岭自然保护区,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土特产的黑木耳种类之一,关键遍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伊春地域、苇河、尚志、牡丹江市地域,吉林省的蛟河市、桦甸市、白山市、延吉地域等地。
2种植全过程编写一、挑选一级菌苗。
从菌苗的类型上而言,能够分成大筋、小筋、无筋(气泡玻璃)的。
一般说来大筋种类的木耳,生产量大、薄厚大、单个个大,但不抗小水泡(较为秋木耳来讲,泡个24个钟头是肯定没问题的),採摘不立即易腐烂。
一般说来小筋(气泡玻璃)种类的木耳,单个个小,耐小水泡,强度高,与湖北省一带的黑木耳较为相仿,北方人较为喜爱,因而也就关键推广南方地区销售市场。
二、制做二级菌苗。
因二级菌苗原材料挑选不一样,可分为木屑二级菌苗、木筷二级菌苗。
木屑二级菌苗,即选用优质木屑、麸皮(谷糠)、绵白糖、嵌缝石膏为基本原材料制做。
木筷二级菌苗,即选用环境卫生木筷(杂木的、水曲柳的)为关键原材料,加上小量木屑、麸皮、绵白糖、嵌缝石膏、石灰等为基本原材料制做。
一般说来每袋木屑菌苗可配?袋三级菌苗,每袋木筷菌苗可配?袋三级菌苗。
三、制做三级菌苗。
制做時间大概在阳历五六月(种田以后)。
塑造原材料选用95%的木屑、3%的谷糠、1%豆粉、0.5%熟石膏、0.5%石灰开展养分配制。
全部制作过程大概分成:拌料、筛料、封袋、高压灭菌、打疫苗、上铁架子。
四、房间内塑造。
菌苗进到发醇室后,生长发育溫度在25-3零摄氏度上下,伴随着真菌的生长发育,菌袋內部将造成发热量,非常容易出現高溫损害真菌的状况。
大棚秋耳管理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一、消毒杀虫:将大棚内的垃圾进行清理,打扫干净,然后对大棚做好彻底的消毒和杀虫处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发过的《黑木耳养菌室正却消毒‘防虫流程》,《菌室杀螨防螨正当时-菇友必读精典文章》两篇文章操作。
二、检修棚架:秋耳挂袋大棚进棚前先对大棚所以支架进行坚固处理,保障各个连接部件结实、稳固。
杜绝安全隐患。
三、开口时间进棚的时间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温度条件来合理安排开口时间和进棚时间。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所以关于秋耳菌袋进棚的时间不能一概而论,正常情况下在当地的最高气温连续10天没有超过30度高温时才可以进行大棚秋耳的开口催芽工作。
(需要注意以上数据仅供大家参考,还要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进行管理操作,多和当地有经验的人学习还是有必要的。
)四、开孔:菌袋开孔前先对菌袋外表进行消杀处理,具体方法是在养菌室内用二氧异氰尿酸纳烟雾剂进行杀菌处理,配合哒螨灵烟雾剂时进行杀是螨处理。
处理以后就可以将养好的菌袋转移到大棚进行开口了,开口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对开口机各部件进行检修,以保障开口大小、深度都能达到一致的效果。
孔形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
开孔深度达到6毫米左右。
开孔一定不能过小。
可以随开孔随挂袋,在操作的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
五、合理的挂袋密度:1、大棚秋耳挂袋数量要控制在春耳密度的60%-80%的量,秋耳的温度是由高转低,如果挂袋密度过大,在出耳期间容易发生木耳耳片背面长白毛的病害发生(木耳白毛是尖孢镰孢和厚垣镰孢感染所致,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复制网址 /thread-3324-1-1.html 粘贴到浏览器中打开进行延申阅读,或者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也可以)。
2、要保障进棚的菌袋的菌龄足,就是菌袋长满以后,后熟期一定要达到20天以上的才可以进棚。
还要选择没有杂菌污染、没有虫害污染、没有袋料分离的菌袋才可以进入大棚开小孔。
如果有上述情况的菌袋绝对不允许进大棚集中管理。
秋木耳栽培技术
所谓秋木耳栽培,就是指在袋栽黑木耳生产过程中,采取春季培养菌种,而在秋季出耳的方式。
一、品种选择
因原基形成期温度相对较高,而子实体生长期温度较低,因此,需选择抗杂性强,耐低温,耐高温的品种。
实践证明,林科916和友好918比较适合秋季栽培。
二、菌种制种
(一)时间:5月下旬-6月上旬
(二)原料准备:同春木耳。
(三)培养料配方
同春耳。
即木屑86.5%、麦麸10%,豆饼2%,石膏1%,白灰0.5%。
注意:不能用太细的锯末屑,否则容易引起烧菌。
如菌丝变红,就是木屑过细,二氧化碳积累,料温升高,使菌丝停止生长。
(四)拌料、装袋
1.拌料时,先把量少的料拌匀,再将大量的料与前者拌匀,之后加水,使含水量达到65%,再装袋。
一定注意,当天拌料,当天灭菌,不能过夜,否则培养料酸败。
2.装袋时,用装袋机装袋,注意,根据木屑的颗粒大小调整机器的松紧度,木屑粗的,可紧一些,反之,则松一些。
(五)灭菌
无论是常压灭菌还是高压灭菌,必须做到灭菌彻底。
常压灭菌时,一定在4小时内使锅内温度达到100℃,并保持8小时。
高压锅灭菌时,冷气一定要排净,根据压力和温度确定灭菌时间。
装锅时,料袋不能紧紧挤在一起,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易灭不透。
(六)接种
灭菌结束后,将料袋取出,运至清洁的冷却室冷却,待料温降至20℃以下时接种。
接种采用接种箱和接种机接种。
(1)接种箱接种
由于打开试管口或菌种瓶(袋)就可能引起容器内部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因此,接种的所有操作均应在接种箱或接种机的无菌部分进行。
要求接种箱必须密闭,不透气,保证没有空气对流。
操作者一定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工具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对待接物做好表面消毒。
接种速度要快。
(2)接种机接种
必须保证接种区的无菌环境,操作者必须在无菌区内操作,接种速度要快。
(七)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期间,注意培养室环境卫生、温度和湿度。
1.保持培养环境的清洁。
此时,室外空气温度高,杂菌孢子大量繁殖,蚊虫孳生,因此,必须做好防治工作。
菌袋进入培养室前三天,对培养室进行消毒,施用杀菌剂和杀虫剂。
2.菌袋应立式摆放,相邻两袋间留有空隙。
3.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上层温度不能超过28℃。
每天通风2次,时间安排在早晨和晚上。
视培养室温度决定通风时间。
4.发现菌袋上有红、黄、绿等非黑木耳菌丝白色的颜色,证明此袋已经被杂菌污染,应及时剔出,防止传播。
5.培养室的湿度以地面不起灰为宜。
经30-35天的培养,菌丝就长满了培养料,再继续培养10天,即可开口出耳。
三、出耳管理
(1)栽培方式
林缘下和全光地摆两种方式。
(2)栽培场地
同春栽黑木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