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元法路线计算程序
- 格式:xls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1
本程序支持交点法、线元法两种方法编辑平曲线参数。
此帮助是交点法的参数编辑,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必须在新建线路时指定平曲线输入方法,即指定道路使用交点法、线元法中的哪一种。
编辑路线参数时没有办法更改平曲线输入方法。
如果选错只能删除重建。
进入平曲线参数列表,你可以在界面右上方看到新建、帮助、三点按钮,点击三点按钮又可以看到导入、清空选项,当你点击列表某一项后的多选框时又会出现新菜单,上面有删除、全选按钮,下面详细说明各个按钮的功能【新建】新建起点:使用交点法编辑平曲线参数时,新建第一个元素会自动跳转到新建起点界面,如下图所示,起点名默认为“QD”,不可修改。
【注意】起点要在ZH点(直缓点)或ZH点前的直线段上。
新建交点:编辑完起点后,点击新建按钮,添加平曲线元素。
进入编辑平曲线元素界面,如下图。
首先,如果要输入交点就必须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交点”(默认即是交点),这样输入的才是交点元素。
此处输入方法和轻松工程测量系统输入方法类似,Ls1表示第一缓和曲线长,Ls2表示第二缓和曲线长。
输入非对称和不规则曲线时,Ls1、Ls2值不相等,如果入缓和曲线不存在,Ls1输入0;如果出缓和曲线不存在,Ls2输入0,如果都不存在,都输入0。
无论左转还是右转半径都输入正数。
如果你的路线包含不完整缓和曲线,那么请勾选包含不完整缓和曲线选项(暂时只支持部分不完整缓和曲线,还不完美,如果计算误差较大,建议使用线元法输入这条路线)。
当你输入完一个元素回到参数列表时,你可以看到程序算出的除最后一个元素之前的交点的要素,如交点桩号、切线长。
(最后一个交点的要素只能等到输入完毕后才能显示)。
新建终点:在本程序中最后一个元素必须是点元素,要输入终点,我们首页在类型下拉框中选择“折线点或终点”,然后输入终点坐标即可,如下图。
如果你输入的最后一个元素为交点元素,那么退出时程序会提示你,是否将最后一个交点元素转换成点元素。
【注意】终点要在HZ点(缓直点)或HZ点后的直线段上。
免责申明:免费提供;仅供参考。
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不对用户使用本程序发生的任何问题负责。
读者对本程序的问题请发电子邮件到775403338@ 邮箱咨询。
fx-9750GⅡ公路测量程序使用说明一、程序使用流程本程序数据和主程序是分开的,编程时将不同的工程数据存放到不同的数据文件里,如A匝道,文件名为A,将匝道A所有的曲线线元参数输入A文件里。
运行时只要运行文件名A的程序就可以了,具体运行流程见下图:二、数据文件的编写(一)交点法数据文件编辑交点法编写数据文件必须是对称型的,即直线段→缓和曲线段→圆曲线段→缓和曲线段→直线段,(如果任意一端没有直线段,则把直线段长度看做是0),另外圆曲线两侧缓和曲线的旋转常数必须相等,并且和直线段连接处的半径必须是无穷大。
交点法数据文件编写一般是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平面曲线参数一览表提供的参数来编写,每个弯道包括:弯道起点方位角(C),交点X坐标(D),交点Y坐标(E),缓和曲线长度(F,当没有设缓和曲线时,F=0),交点转交(G,向左转弯,G为负值,向右转弯,G取正值),交点桩号(H),弯道圆曲线半径(R)。
下图是一段市政道路设计参数数据。
根据上图提供的数据,可以编辑成如下的数据文件:文件名:CHLNR在上图中,有两个条件转移语句即If L>0:Then 98°39°35.12°→C:4774.384→D: 2415.861→E:140→F:31°17°23°→G:410.007→H:600→R:IfEndIf L>1060:Then 129°56°58.19°→C:4206.421→D: 3093.946→E:70→F:-33°50°48°→G:1285.437→H:600→R:IfEnd……如果还有其他弯道,可以继续完后加。
在这些存放设计参数的语句前后的程序表达式是固定的。
线元法路线计算程序线元法(LE法)是一种用于计算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方法,它将电力系统抽象成节点和支路的网络,通过对节点和支路进行编号,可以建立节点电压和潮流分布之间的方程,进而求解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潮流分布。
下面是一个用于计算线元法路线的程序。
1.定义节点和支路:首先,我们需要对电力系统的节点和支路进行定义。
节点可以是发电站、变电站或负荷节点;支路可以是输电线路或变压器。
每个节点和支路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在后续的计算中进行引用。
2.建立节点电压方程:根据电力系统的KCL(电流平衡方程),我们可以得到节点电压方程。
每个节点的电压方程可以表示为:V(i) = Σ{(V(j) - V(i)) / Z(ij)},其中V(i)表示第i个节点的电压,V(j)表示第j个节点的电压,Z(ij)表示第i个节点到第j个节点的支路阻抗。
3.建立支路潮流方程:根据每个支路的电流平衡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支路潮流方程。
每个支路的潮流方程可以表示为:I(ij) = (V(i) - V(j)) / Z(ij),其中I(ij)表示从第i个节点到第j个节点的支路电流,V(i)表示第i个节点的电压,V(j)表示第j个节点的电压,Z(ij)表示第i个节点到第j个节点的支路阻抗。
4.解线性方程组:将节点电压方程和支路潮流方程组合成一个线性方程组,我们可以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潮流分布。
5.输出结果:根据求解的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我们可以将结果输出,以便进行分析和评估。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线元法路线计算程序的伪代码示例:```Input: 节点和支路的定义,节点电压和支路阻抗的初始值Output: 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计算结果1.建立节点电压方程和支路潮流方程-初始化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初始值-根据节点电压方程和支路潮流方程2.解线性方程组-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计算结果3.输出结果-将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计算结果输出,以便进行分析和评估```这是一个简化的线元法路线计算程序的框架,具体实现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结构和算法细节进行调整和优化。
CASIO4850全线坐标正反算程序主程序:ZHANG LIANGLbI Ø :Deg:T"WJM":C=2Ø+4Ø(T-1):T=Ø:N"1.SR,2.JS":N=2=> Goto A⊿M"JZ-XX":O"QD-ZH":U"X-Ø ":V"Y-Ø ":G"FWJ ":Lbl B:{HRQP}: P"QD-R":H"XX-CD":R"ZD-R":Q").-1,(.+1,--.Ø":W=H:Z =Ø:Prog"S1":Prog"S4":U=X:V=Y:O=O+H:G=F-9Ø:P=R:"…SR…NEXT…!”:Isz T: Dsz M:Goto B⊿Lbl A:Fixm:{XYSZN}:T=Ø:N"1.JS-XY,2.XY-FS": N=2=>Goto 2⊿S"JS-ZH=":Z"D=":Lbl 1:S>Z[8T+1+C]=>Isz T:Goto 1⊿Prog "S3":W=S-O: Prog "S1": "JS-X=":X:Pause Ø:"JS-Y=":Y◢Goto AΔLbl 2: X"X…":Y"Y…":I=X:J=Y:Lbl 3: Prog "S3":W=Abs((Y-V)cos(G-9Ø)-(X-U)sin(G-9Ø:W>H=> Isz T:Goto 3⊿Prog "S2":"FS-ZH…":S=O+W:Pause Ø:"D…":Z ◢Goto A⊿子程序S1A=.1184634425:B=.2393143352:N=.2844444444:K=. Ø4691ØØ77:L=.23Ø7653449:D=Q r W2(P-R)÷2HPR:E=Q r WP-1:Z[1]=G+KE+K2D:Z[2]=G+LE+L2D:Z[3]=G+.5E+.25D:Z[4]=G +(1-L)2D+E(1-L:Z[5]=G +(1-K)2D+E(1-K:F=G+E+D+9Ø:X=U+ZcosF+W(AcosZ[1]+BcosZ[2]+NcosZ[3]+BcosZ[4]+AcosZ[5:Y=V+ZsinF+W(AsinZ[1]+BsinZ[2]+NsinZ[3]+Bsin Z[4]+Asin Z[5:子程序S2W=Abs((Y-V)cos(G-9Ø)-(X-U)sin(G-9Ø:Z=Ø:Lbl 4:Prog "S1":L=G-9Ø+E+D:Z=(J-Y)cosL-(I-X)sinL:AbsZ<.ØØ1=>Goto5:≠>W=W+Z:Goto 4⊿Lbl 5:Z=Ø:Prog "S1":Z=(J-Y)÷sinF:子程序S3H=Z[8T+C+6:O=Z[8T+C+1]-H:U=Z[8T+C+2:V=Z[8T+C+3:G=Z[8T+C+4:P=Z[8T+C+5:R=Z[8T+C+7: Q=Z[8T+C+8:子程序S4Z[8T+C+1]=O+H: Z[8T+C+2]=U: Z[8T+C+3]=V:Z[8T+C+4]=G: Z[8T+C+5]=P:Z[8T+C+6]=H:Z[8T+C+7]=R: Z[8T+C+8]=Q: 结束程序编制说明:1.本程序是为CASIO-fx4850p编制的。
新版程序把线元法和交点法已经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了,用户只需修改JD程序和ZA程序中的数据部分即可,其余不需作任何的改动。
2.因为每条路高程计算不尽相同,且比较复杂,现在可利用PC机EXCEL计算好打印成表格带到工地上使用,所以本版程序未对线路高程序进行专门的编程计算,而是利用统计计算模式中来输入桩号(第一列X)及左、右高程(第二、三列Y,Freq),这种输入数据的方式最为直观,易发现错误,也易修改,输入完毕后运行S 程序对数据按桩号进行排序,在程序中通过调用GG程序来进行内插计算,SG=-1得左标高,SG=1得右标高(若SG输入0,则可进行一般的线性内插计算)。
3.在JD程序和XY程序中,先将一个计算单元的数据置入矩阵F中(1行8列或1行9列),这样程序可读性极好。
4.相比原CASIO4850程序操作习惯,作了一点小小的改动,测站坐标存在Z[10],N中,X坐标原存在M中容易被误操作修改,而设计标高存在M中,这样易于修改,因为CASIO5800没有IN,OUT功能,很不方便。
4.程序利用Z[2]变量值来判断是采用交点法还是线元法模型计算,Z[2]=0为线元法,否则为交点法。
一、PQX程序:计算中边桩坐标及近似的桩号反算,在运行模式直接调用。
① Z*10+→S:”XO”?S:S→Z*10+:”YO”?N:Prog “AU”② Lbl 2:?L:Prog “Z”:Prog “E”:1n→O:90→S③ Lbl 4:”JJ”?S:”YC”?O:SO=0 =>Goto 2‘原来lbl 后没有标号4的。
④ O=-1 =>Goto 6⑤ “X,Y”:R+OCos(Z+S)→X▲U+OSin(Z+S)→Y▲Prog“D”:Goto 4⑥ Lbl 6:Z*7+→X:Z*8+→Y:”XF”?X:”YF”?Y:XY=0 =>Goto 4⑦ X→Z*7+:Y→Z*8+:Pol(X-R,Y-U+1p):Z+S-J→J:”YC,DL,L”:ICos(J)→O▲ISin(J)→I▲L+I▲Goto 6二、P程序:在程序中提供一个自由运算的模式。
目录前言第1章复数及基于统计串列存储数据的编程方法与程序1.1 复数的几何表示方法1.2 复数显示格式的应用1.3 共轭复数1.4 复数形式坐标反算程序(QH1-4)1.5 基于统计串列输入数据的极坐标法放样程序(QH1-5)1.6 复数形式高斯平面坐标线性变换参数计算及批量坐标变换程序(QH1-6)1.7 复数形式建筑坐标与测量坐标的相互变换程序(QH1-7)1.8 复数形式单一闭、附合与无定向导线近似平差原理与程序(QH1-8)1.9 复数形式支导线坐标计算程序(QH1-9)第2章公路与铁路路线平纵曲线正、反算原理与程序2.1 单交点基本型路线曲线坐标正算原理2.2 缓和曲线线元坐标正算原理2.3 缓和曲线线元坐标反算原理2.4 圆曲线与直线线元坐标正、反算原理2.5直线与缓和曲线线元斜交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理2.6直线与圆曲线及直线线元斜交的交点坐标计算原理2.7 单交点基本型曲线坐标正、反算程序(QH2-7)2.8 线元法任意路线与匝道曲线坐标正、反算程序(QH2-8)2.9 线元法任意路线与匝道曲线直线斜交程序(QH2-9)2.10 任意个变坡点的连续竖曲线高程计算程序(QH2-10)第3章公路与铁路路线施工测量综合程序3.1 圆曲线加宽值计算程序(QH3-1)3.2 缓和曲线加宽值计算程序(QH3-2)3.3 路线纵断面中平测量记录计算程序(QH3-3)3.4 路线填、挖方工程量计算程序(QH3-4)3.5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程序(QH3-5)3.6 解析法带弓形多边形周长与面积计算程序(QH3-6)第4章公路与铁路路线施工控制测量程序4.1 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正算、反算及换带程序(QH4-1)4.2 测角前方交会坐标计算程序(QH4-2)4.3 测角后方交会坐标计算程序(QH4-3)4.4 测边后方交会点坐标计算程序(QH4-4)4.5 施工水准测量记录计算程序(QH4-5)4.6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程序(QH4-6)4.7 单一闭附合图根水准路线近似平差程序(QH4-7)4.8 高斯平面坐标系正形变换程序(QH4-8)线元法任意路线与匝道曲线直线斜交程序(QH2-9)计算案例QH2-9源程序位于图书第129~134页。
柃路园柃路园9860计算器与道路之星销售靠的是诚信与服务来经营店铺,店铺诚信服务、服务第一。
在本店铺购买后包教会道路之星安装与使用,并解决购买者任何测量问题,同时赠送各种常用软件及测量文件案例,并对新手及老手测量人员提供测量服务。
柃路园—(服务淘宝第一、价格淘宝最低)购买者请看准测量服务:网店网址:按住Ctrl并点击鼠标“柃路园—(淘宝网址)”以跟踪连接教程网址:按住Ctrl并点击鼠标“(道路之星软件视频讲解_道路之星软件使用教程 - )”以跟踪连接QQ测量服务群:128528455 电话138****4860基于Casio计算器的中文测量计算系统道路之星V1.22操作手册目录第一章概述- 1 - 第二章系统安装- 3 - 第一节电脑端程序- 3 - 第二节计算器与电脑交换数据- 5 - 第三节计算器程序- 7 - 第四节计算器程序基本操作- 11 - 第五节简易操作指南- 14 - 第三章常规计算- 16 - 第四章水准网记录及平差- 20 - 第五章控制测量记录与平差- 26 - 第六章道路测设- 30 - 第一节项目管理- 30 - 第二节道路正反算- 36 - 第三节路基路面控制- 44 - 第四节边坡计算- 49 - 第五节结构物及桥梁计算及检测- 53 - 第六节隧道超欠挖计算- 60 - 第七章计算器数据输入- 68 -道路之星用户手册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一、功能和特点道路之星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主线、立交匝道、隧道的勘测设计与施工放样工作。
软件分为两个部分:a.电脑端数据处理负责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成果的复核、现场采集数据的分析计算以及与计算器进行文件传输;b.计算器端施工现场计算基于Casio fx9750、fx9860、fxCG20计算器设计,负责现场的施工指导和相关数据的采集。
(一)、道路全线测设系统:将道路全线或一个标段所有数据一次性输入,主线、匝道可以存入一个文件,用路线名进行标识,一个项目文件可以包含任意多条路线。
5800 计算程序主程序 QXJSFix 3:Deg:Lbl 4:“1.SZ=>XY”:“2.XY=>SZ”:? QLbl 4: “LICHENG= ” ?S:Prog“SUB0” ↙Lbl 0:If Q=1:Then Goto1:IfEndIfQ=2:ThenGoto2:IfEnd ↙Lbl 1:”-B,0,B=”? Z: “J J右交角=”?G:Prog“SUB1”: Fix 4:Cls“X=”:N →N ◢“X=”: Locate3,1,N◢“Y=”:E →E ◢“Y=”: Locate3,1,E◢Prog“JI”:Goto4“QXFWJ=”:F →F:F ▲ DMS ◢Goto4 ↙Lbl 2: “X=”? B: “Y=”? C:B→N: C→E:Prog“SUB2”: “LICHENG=”:S◢ “OUT JL=”:Z◢Goto4 ↙说明:Q: 代表正反算,其中 1 为正算, 2 为反算; S: 代表里程; Z :代表偏移距离; G :代表偏移角度(以线路前进方向为 X 方向,顺时针转为正; N : X 坐标; E : Y 坐标; F :切线方位角;JIClstatPol(N-G,-E-H):ClsIf S<0:Then J+360→Y:Ease J→Y:Ifend“F W J=”:Y▲ DMS ◢黄色为计算机程序SUB0 ( 数据库 )Goto1 ↙Lbl 1IF S<157687.528:THEN2884169.2517→U:471475.6573→V:157547.528→O:98 ° 32 ′ 43.08 ″→A:140→L:10^45→P:10000→R: Return:IfEnd ↙IF S<163781.879:THEN2883008.7030→U:477458.2815→V:163641.879→O:101 ° 6 ′ 4.08 ″→A:140→L:10^45→P:10000→R: Return:IfEnd ↙IF S<164195.661:THEN2882981.4268→U:477595.5984→V:163781.879→O:101 ° 30 ′ 7.93 ″→A:413.7833→L:10000→P:10000→R: Return:IfEnd ↙IF S<164335.661:THEN2882890.5519→U:477999.2492→V:164195.6623→O:103 ° 52 ′ 22.82 ″ →A:140→L:10000→P:10^45→R: Return:IfEnd ↙IF S<171831.142:THEN2882856.3502→U:478135.0069→V:164335.6623→O:104 ° 16 ′ 26.67 ″ 说明: S :里程;157547.528→O 为线元终点里程; 2884169.2517→U 为线元起点 X 坐标;471475.6573→V 为线元起点 Y 坐标;98 ° 32 ′ 43.08 ″ →A 线元起点切线方位角;0^45→P 线元起点半径(左转为负右转为正);10000→R 线元终点半径(左转为负右转为正)SUB1 正算子程序0.5 (1÷R-1÷P)÷L→D:S-O→X ↙U+∫(cos(A+(X÷P+DX2)×180÷π,0,X)→N ↙V+∫( sin(A+(X÷P+DX2)×180÷π,0,X)→E ↙A+(X÷P+DX2)×180÷π→F ↙N+Zcos(F+G) →N:E+Zsin(F+G) →EReturnSUB2 反算子程序Lbl 1:0→Z :1→Q :Prog“SUB0”: 0.5 (1÷R-1÷P )÷L→D:S-O→X ↙ U+∫(cos(A+(X÷P+DX2)×180÷π,0,X)→N ↙V+∫( sin(A+(X÷P+DX2)×180÷π,0,X)→E ↙A+(X÷P+DX2)×180÷π→F ↙N+Zcos(F+90) →N:E+Zsin(F+90) →E :Pol(N-B+10^(-46), E-C+10^(-46)):Isin(F-90-J) →W:S+W→S ↙IfAbs(W)>0.0001 :Then Goto1:IfEnd ↙Lbl 2: 0→Z :Prog“QXJSSUB1”:(C-E) ÷sin(F+90) →ZReturnH (高程主程序)Fix 3 :Lb1 3: ” LICHENG= ” ?Z: Prog“SQXZL”:(P-Q) ÷ Abs(P-Q) →W ↙If Z<(H-T):Then(H-Z) × P →X:Goto 2:IfEnd ↙If Z ≥ (H-T) And Z<H:Then (H-Z) × P+(Z-H+T)2÷ (2WR) →X:Else (H+T-Z)2÷ (2WR)-(Z-H) × Q→X: Goto 2:IfEnd ↙Lb1 2: ” GAO CHENG= ” D-X →X ◢Goto 3SQXZL (竖曲线数据库)Goto 1Lb1 1If Z ≤ 157893.75:Then25000→R:93.75→T:157800→H:421.977→D:-0.0045→P:0.003→Q:Return:IfE nd ↙If Z ≤ 159000:Then25000→R:150→T:158850→H:425.127→D:0.003→P:0.015→Q:Return:IfEnd ↙If Z ≤ 165017.5:Then25000→R:117.5→T:164900→H:515.877→D:0.015→P:0.0056→Q:Return:IfEn d ↙If Z ≤ 168207.5:Then25000→R:107.5→T:168100→H:533.797→D:0.0056→P:-0.003→Q:Return:IfE nd ↙If Z ≤ 172175:Then 25000→R:75→T:172100→H:521.797→D:-0.003→P: 0.003→Q:Return:IfEnd ↙说明: 157893.75 代表竖曲线终点里程,25000→R 代表竖曲线半径;93.75→T 代表竖曲线切长;421.977→D 代表边坡点标高(未改正之前); -0.0045→P 代表前段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0.003→Q 代表后段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测量坐标计算程序V5输入简介本程序运用Office Excel 软件VBE标准模块编写,其功能基本全面集成了以往所更新的Excel程序,程序适用于公路、铁路等线路坐标计算,程序主要包括(交点法、线元法、直线坐标正反算,竖曲线计算,平面控制网“导线、高程”平差,隧道超欠挖,超高加宽,测量工具箱等,还可以全自动生成卡西欧5800、9750程序数据库,其中包括:隧道超欠挖、交点法、线元法、竖曲线一系列数据库),已知数据输入明确,操作简单易懂,是工程测量人员的好帮手!交点法曲线要素输入简介一、适用平曲线类型交点法计算坐标适用的平曲线为对称或不对称缓和曲线、圆曲线。
注意:对于非普通的三单元曲线,本程序交点法不适用。
非普通的三单元曲线体现在本程序中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内,点击“生成要素”之后,计算值与设计图纸《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上的切线长和曲线主点位置等不一致,此时只能采用线元法进行坐标计算。
例如:下表的JD18及JD19处的平曲线,经本程序交点法计算之后发现,为非普通的三单元曲线,交点法不适用该类曲线的坐标计算,故只能采用线元法进行坐标计算。
二、交点法曲线要素输入说明本程序交点法输入的要素有7个(程序不限制输入行数):1、QD起点坐标:起点坐标必须在直线段上,或填写前一交点的坐标。
2、JD交点曲线要素:(1)交点桩号K,注意:当起始平曲线上的ZH点(缓和曲线)或ZY点(圆曲线)的桩号为负数时,交点桩号K统一加上100000(即增加100Km),以避免坐标正算时出现桩号计算范围错误(但是,线元法计算坐标时可以输入负坐标,坐标正算与反算都不会出现错误)。
(2)交点桩号(X,Y)(3)曲线半径R(4)第一缓和曲线长度LS1,若为0,输入0,不能为空。
(5)第二缓和曲线长度LS2,若为0,输入0,不能为空。
3、ZD终点坐标:终点坐标也必须在直线段上,或填写后一交点的坐标。
三、操作流程:1、根据设计图纸《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输入第一个交点坐标,作为QD起点坐标。
柃路园柃路园9860计算器与道路之星销售靠的是诚信与服务来经营店铺,店铺诚信服务、服务第一。
在本店铺购买后包教会道路之星安装与使用,并解决购买者任何测量问题,同时赠送各种常用软件及测量文件案例,并对新手及老手测量人员提供测量服务。
柃路园—(服务淘宝第一、价格淘宝最低)购买者请看准测量服务:网店网址:按住Ctrl并点击鼠标“柃路园—(淘宝网址)”以跟踪连接教程网址:按住Ctrl并点击鼠标“(道路之星软件视频讲解_道路之星软件使用教程 - )”以跟踪连接QQ测量服务群:128528455 电话138****4860基于Casio计算器的中文测量计算系统道路之星V1.22操作手册目录第一章概述- 1 - 第二章系统安装- 3 - 第一节电脑端程序- 3 - 第二节计算器与电脑交换数据- 5 - 第三节计算器程序- 7 - 第四节计算器程序基本操作- 11 - 第五节简易操作指南- 14 - 第三章常规计算- 16 - 第四章水准网记录及平差- 20 - 第五章控制测量记录与平差- 26 - 第六章道路测设- 30 - 第一节项目管理- 30 - 第二节道路正反算- 36 - 第三节路基路面控制- 44 - 第四节边坡计算- 49 - 第五节结构物及桥梁计算及检测- 53 - 第六节隧道超欠挖计算- 60 - 第七章计算器数据输入- 68 -道路之星用户手册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一、功能和特点道路之星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主线、立交匝道、隧道的勘测设计与施工放样工作。
软件分为两个部分:a.电脑端数据处理负责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成果的复核、现场采集数据的分析计算以及与计算器进行文件传输;b.计算器端施工现场计算基于Casio fx9750、fx9860、fxCG20计算器设计,负责现场的施工指导和相关数据的采集。
(一)、道路全线测设系统:将道路全线或一个标段所有数据一次性输入,主线、匝道可以存入一个文件,用路线名进行标识,一个项目文件可以包含任意多条路线。
测量坐标计算程序V5输入简介本程序运用Office Excel 软件VBE标准模块编写,其功能基本全面集成了以往所更新的Excel程序,程序适用于公路、铁路等线路坐标计算,程序主要包括(交点法、线元法、直线坐标正反算,竖曲线计算,平面控制网“导线、高程”平差,隧道超欠挖,超高加宽,测量工具箱等,还可以全自动生成卡西欧5800、9750程序数据库,其中包括:隧道超欠挖、交点法、线元法、竖曲线一系列数据库),已知数据输入明确,操作简单易懂,是工程测量人员的好帮手!交点法曲线要素输入简介一、适用平曲线类型交点法计算坐标适用的平曲线为对称或不对称缓和曲线、圆曲线。
注意:对于非普通的三单元曲线,本程序交点法不适用。
非普通的三单元曲线体现在本程序中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内,点击“生成要素”之后,计算值与设计图纸《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上的切线长和曲线主点位置等不一致,此时只能采用线元法进行坐标计算。
例如:下表的JD18及JD19处的平曲线,经本程序交点法计算之后发现,为非普通的三单元曲线,交点法不适用该类曲线的坐标计算,故只能采用线元法进行坐标计算。
二、交点法曲线要素输入说明本程序交点法输入的要素有7个(程序不限制输入行数):1、QD起点坐标:起点坐标必须在直线段上,或填写前一交点的坐标。
2、JD交点曲线要素:(1)交点桩号K,注意:当起始平曲线上的ZH点(缓和曲线)或ZY点(圆曲线)的桩号为负数时,交点桩号K统一加上100000(即增加100Km),以避免坐标正算时出现桩号计算范围错误(但是,线元法计算坐标时可以输入负坐标,坐标正算与反算都不会出现错误)。
(2)交点桩号(X,Y)(3)曲线半径R(4)第一缓和曲线长度LS1,若为0,输入0,不能为空。
(5)第二缓和曲线长度LS2,若为0,输入0,不能为空。
3、ZD终点坐标:终点坐标也必须在直线段上,或填写后一交点的坐标。
三、操作流程:1、根据设计图纸《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输入第一个交点坐标,作为QD起点坐标。
CASIO 9860G SD线元法隧道三维(坐标正反计算、高程)计算程序1. A(此为主程序)Lbl 0:〝1.LC=>XY〝:〝2.XY=>LC〝:〝3.ZHZL=>GC〝:〝PB=>V=1,2,3〞?→V:If V=1:Then GOTO 1 :IfEnd :If V=2:Then GOTO 2 :IfEnd :If V=3:Then GOTO 3 :Else GOTO 0 :IfEnd:Lbl 3:〝ZH=H〝?→H :〝SDZF=Z〝?→Z:Prog〝ZGCZCX〝:GOTO 0:Lbl 1 :〝ZH=L〝?→L:If L>173000 And L<174661.96:Then GOTO 4 :Else GOTO 0 :IfEnd :Lbl 4:L→L:〝SDZF=Q〝?→Q:〝XLZJ,-Z+Y=Q〝:Q+0.125→Q:Prog 〝ZBQXYS〝:〝JSJD=J〝:90→J▲Prog 〝ZSZB〝:〝X=〝:X ▲ 〝Y=〝:Y▲〝FWJ=O〝:O▼DMS▲L→H:Q-0.125→Z:Prog 〝ZGCZCX〝:GOTO 0:Lbl 2:〝XO=M〝?→M:〝YO=R〝?→R:173300→L:If M>3845505.273 And M<3846506.099And R>499371.832 And R<500352.224 :Then GOTO 5:Else GOTO 2:IfEnd :Lbl 5:0→Q:0→J:Prog 〝ZBFS〝:〝LC=L〝:L ▲〝JL=Q〝:Q▲ 〝SDZJ,-Z+Y=Q〝:Q-0.125→Q ▲L→H:Q→Z:Prog 〝ZGCZCX〝:GOTO 02.正算坐标ZBZS( L-S ) / 4→H:90/π→F:HHF(1/T-1/I)/(K-S)→U:2HF/ I→D:C+4D+16 U→O:O+J→P :C+ D+ U→E:C+2D+4U→W:C+3D+9U→G:A+AbsH/3*(cosC+4(cosG+cosE)+2cosW+cosO)+Qcos P→X :B+AbsH/3*(sinC+4(sinG+sinE)+2sinW+sinO)+Qsin P→Y3.反算坐标:ZBFSLbl 0:Prog 〝ZBQXYS〝:Prog 〝ZBZS〝:O-90→Z:(R-Y)cosZ-(M-X) sinZ→P :L+P→L:If Abs P≥0.001:Then GOTO 0 :Else GOTO 1:IfEnd :Lbl 1: (R-Y)cosO-(M-X) sinO→Q4. 曲线元要素数据库:ZBQXYSIf L≥S And L<K :Then **→ S:**→ A:**→ B:**→ C:**→ I:**→ K:* *→ T IfEnd :If L≥S And L<K :Th en **→ S:**→ A:**→ B:**→ C:**→ I:**→ K:* *→ T IfEnd :If L≥S And L<K :Then **→ S:**→ A:**→ B:**→ C:**→ I:**→ K:* *→ T IfEnd :If L≥S And L<K :Then **→ S:**→ A:**→ B:**→ C:**→ I:**→ K:* *→ T IfEnd :If L≥S And L<K :Then **→ S:**→ A:**→ B:**→ C:**→ I:**→ K:* *→ T IfEnd :……………………………If L≥S And L<K :Then **→ S:**→ A:**→ B:**→ C:**→ I:**→ K:* *→ T IfEnd ┘(注:如有多个曲线元要素继续添加入数据库ZBQXYS中)5 高程计算主程序ZGCZCX (后有修改说明)Lbi1 :〝SCGC=X〝?→X:〝R=M〝:5.98→M:〝CS=N〝:1.603→N:Prog"GC SJK":C-D→F:Abs(RF÷2) →T:R AbsF÷F→R:If H≤B-T :Then 0→K:GOTO 2:IfEnd :If H>B-T And H<B+T :Then H-B+T→K :GOTO 2:IfEnd :If H≥B+T :Then 0→K:D→C:GOTO 2:IfEnd :Lbi 2 :〝XLZG=G〝:A-(B-H)C-K^2÷2R→G▲If Z≥0:Then If X>100 Then 〝YO1XGC=J〝:G+N→J▲〝YGCFSKD=J〝:Abs√(M^2-(X-(G+N))^2) →J▲〝YKDCQ,+C,-Q=J〝:J- Abs (Z+0.000) →J▲〝YSBSJGC=J〝:G+N+√(M^2-(Z+0.000)^2) →J▲〝YGCCQ,C+,Q-=J〝:X-J→J▲Else〝YO1XGC=J〝:G+N→J▲〝YSBSJGC=J〝:G+N+√(M^2-(Z+0.000)^2) →J▲ IfEnd :Else 〝ZO1XGC=J〝:G+N→J▲If X>100 :Then〝ZGCFSKD=J〝:Abs√(M^2-(X-(G+N))^2) →J▲〝ZKDCQ,+C,-Q=J〝:J- Abs (Z+0.000) →J▲〝ZSBSJGC=J〝:G+N+√(M^2-(Z+0.000)^2) →J▲〝ZGCCQ,C+,Q-=J〝:X-J→J▲Else〝ZSBSJGC=J〝:G+N+√(M^2-(Z+0.000)^2) →J ▲IfEnd :IfEnd6高程计算主程序子程序:GCSJKIf H>起点桩号 And H≤第一个竖曲线起点桩号Then 第一竖曲线交点高程→A:第一竖曲线交点桩号→B:第一竖曲线前坡度→C:第一竖曲线后坡度→D:第一竖曲线半径→R:IfEnd:If H>第一竖曲线止点桩号 And H≤第二竖曲线起点桩号Then 第一竖曲线交点高程→A:第一竖曲线交点桩号→B:第一竖曲线前坡度→C:第一竖曲线后坡度→D:第一竖曲线半径→R:IfEnd:If H>第一竖曲线止点桩号 And H≤第二竖曲线起点桩号Then 第一竖曲线交点高程→A:第一竖曲线交点桩号→B:第一竖曲线前坡度→C:第一竖曲线后坡度→D:第一竖曲线半径→R:IfEnd………………………(继续添加要素)说明:第一部分坐标部分(1、2、3、4)V=1进入坐标正算 V=2进入坐标反算V=3进入单独的高程计算当V不等于1、2、3时,则返回程序,要求再次输入V值。
5800公路线路计算万能程序本程序以高斯四节点法为计算内核,多条线路正反算,中桩,边桩高程计算,超高计算,超高缓和计算,加宽计算,加宽缓和计算,边坡开口线计算,挡土墙坡脚线计算,考虑了中间绿化带的影响,适用与国家高速公路至乡村四级公路计算和放样,路基路面工程可以直接得出中边桩的设计三维坐标,去掉加宽和超高影响的计算困难,边坡和坡脚线计算可直接在边坡上提取坐标带入程序,经过所有设计因素的综合,得出更改边距并显示修改偏差后的坐标.反算速度明显提高,只需要3秒.程序无错,可放心输入,另本程序可以增加隧道超欠挖计算子程序,非常方便,因为每个隧道的断面数据不一样,所以在此没有明确写出.计算器主程序:ZHU-CHENG-XULbi0:“1,ZS=FS,2ZS,3FS,4XY=>SG,5。
”?U:U=1=>Prog”ZS-FS”: 进入公路三维程序U=2=>Porg”ZS”: 进入坐标正算程序U=3=>Porg”FS”: 进入坐标反算程序U=4=>Porg”XY =>SG”: 进入大地坐标转施工坐标程序…………Goto0:说明:计算器总的主程序,进入选择各种分支计算程序。
1为公路三维计算,2为普通正算,3为普通反算,4为大地坐标转施工坐标。
选择错误重新选择。
此程序可以不用输入,只为给大家一个思路,可以把计算器所有程序集中到一个主程序内管理.公路三维部分正反算选择程序:ZS-FSDeg: //设置角度模式20→DimZ: //扩展变量“1LZ=>XY,2XY=>LZ,3BIANPO-FY”?U: //正反算选择,正算选1,反算选2,坡口坡脚选3If U=1: ThenProg”ZS-XH”:IfEnd: //进入正算循环主程序IfU=2:Then Prog”F S-XH”:IfEnd: //进入反算循环主程序IfU=3:ThenProg”BIANPO-XH”:IfEnd: //进入边坡开挖主程序正算循环主体程序ZS-XH“1PT-2SJ”?W: //普通计算和设计边距计算选择“XL-XZ“?U: //选择线路 1~NIf W=1: Then //运行普通计算模式边踞自由输入Lbi0:”L=”?L:”Z=”?Z: //输入桩号和边距Porg”ZS-XH-1“:Goto0:IfEnd:运行正算循环子程序If W=2:Then //运行设计计算模式边距按设计输入Lbi1:”L=”? L: //输入桩号Porg”0。
曲线任意里程中边桩坐标正反算(CASIO fx-5800P计算器)程序一、程序功能及原理1.功能说明:本程序由一个主程序(TYQXJS)和五个子程——正算子程序(SUB-ZS)、反算子程序(SUB-FS)等构成,可以根据曲线段——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完整或非完整型)的线元要素(起点坐标、起点里程、起点切线方位角、线元长度、起点曲率半径、止点曲率半径)及里程边距或坐标,对该曲线段范围内任意里程中边桩坐标进行正反算。
本修改版程序既可实现正算全线贯通,亦可实现反算全线贯通。
本程序在CASIO fx-5800P计算器运行。
2.计算原理:利用Gauss-Legendre 5点通用公式正算线路中边桩坐标、线外测点至曲线元起点和终点的垂距的符号是否相异(即Dca×Dcb<0=>该测点在其线元内)进行判断并利用该线元要素反算中桩里程、支距,最后计算出放样数据。
二、源程序1.主程序(TYQXJS)Deg:fix 3119→DimZ“INPUT(0) Or DATA(Else)”?ILbl 0:“1.SZ=>XY,2.XY=>SZ,3.TF=>CK,4.SD=>FY,5.TW=>FY”?NIf N=1 Or N=5:Then Goto 1Else If N=2 Or N=3 Or N=4:Then Goto 2Else Goto 3IfEnd:IfEndLbl 1:“K(m)=”?SIf S<0:Then Goto 0:IfEnd“JL(m)=”?ZIf Z≠0:Then “ANGLE→R(Deg)=”?M:IfEndIf I=0:Then Prog “DAT1”:Else Prog “DAT2”:IfEndS-O→W:If W<0:Then Goto 0:Else If W>H:Then Goto 0:IfEnd:IfEndProg “SUB-ZS”:Prog “SUB-GC”If Z<0:Then“XL(m)=”:X◢“YL(m)=”:Y◢If N=5:Then Prog “SUB-TW”:IfEndElse If Z>0:Then “XR(m)=”:X◢“YR(m)=”:Y◢If N=5:Then Prog “SUB-TW”:IfEndElse “X(m)=”:X◢“Y(m)=”:Y◢“Hs(m)=”:L◢“FWJ=”: F►DMS◢IfEnd:IfEndGoto 1Lbl 2:“X(m)=”?X:If X<0:Then Goto 0:IfEnd“Y(m)=”?YIf N=3 Or N=4:Then “H(m)=”?→Z[2]:IfEndX→Z[4]:Y→Z[5]:90→MIf I=0:Then Prog “DAT1”G+QEH(C+HD)→F:1→J:U→Z[8J]:V→Z[8J+1]G-M→A:F-M→B:Prog “SUB-ZX1”:Goto BG+M→A:F+M→B:Prog “SUB-ZX1”:Goto B:IfEnd0→J:Lbl A: Isz JZ[8J+3]-M→A:Z[8(J+1)+3]-M→B:Prog “SUB-ZX1”If Z[6]Z[7]<0:Then J→J:Prog“DAT1” :Goto B:IfEndZ[8J+3]+M→A:Z[8(J+1)+3]+M→B:Prog “SUB-ZX1”If Z[6]Z[7]<0:Then J→J:Prog “DAT1” :Goto B:Else Goto A:IfEndLbl B:Prog“SUB-FS”O+W→S:Prog “SUB-GC”“K(m)=”:S◢“Hs(m)=”:L◢“JL(m)=”:Z◢If N=3:Then Prog “WIDE”:IfEndIf N=4:Then Prog “SDFY”:IfEndGoto 2Lbl 3:“TYQXJS→END”2. 正算子程序(SUB-ZS)0.1184634425→A: 0.2393143352→B:0.2844444444→Z[1]:0.0469100770→K:0.2307653449→L:0.5→Z[3]U+W(Acos(G+QEKW(C+KWD))+Bcos(G+QELW(C+LWD))+Z[1]cos(G+QEZ[3]W(C+Z[3]WD))+Bcos(G+QE(1 -L)W(C+(1-L)WD))+Acos(G+QE(1-K)W(C+(1-K)WD)))→XV+W(Asin(G+QEKW(C+KWD))+Bsin(G+QELW(C+LWD))+Z[1]sin(G+QEZ[3]W(C+Z[3]WD))+Bsin(G+QE(1-L)W(C+(1-L)WD))+Asin(G+QE(1-K)W(C+(1-K)WD)))→YG+QEW(C+WD)+M→FX+Zcos(F)→X:Y+Zsin(F)→YF-M→F:If F<0:Then F+360→F:IfEndReturn3. 反算子程序(SUB-FS)G-M→T:Abs((Y-V)cos(T)-(X-U)sin(T))→W:0→ZLbl C:Prog “SUB-ZS”T+QEW(C+WD)→L:(Z[5]-Y)cos(L)-(Z[4]-X)sin(L)→ZIf Abs(Z)<10-6:Then Goto D:Else W+Z→W:Goto C:IfEndLbl D:0→Z:Prog “SUB-ZS”:(Z[5]-Y)÷cos(F)→Z:Return4.高程计算子程序(SUB-GC)Prog “DAT3”0.5RAbs(0.01(E-D))→TIf E>D:Then 1→C:Else -1→C:IfEndIf S<A:Then -0.01D→W:Else 0.01E→W:IfEndAbs(A-S)→LIf L>T:Then B+WL→L:Else B+WL+C(T-L)2÷2÷R→L:IfEndReturn5. 垂距计算子程序(SUB-ZX1)(Z[5]-Z[8J+1])cos(A)-(Z[4]-Z[8J])sin(A)→Z[6](Z[5]-Z[8(J+1)+1])cos(B)-(Z[4]-Z[8(J+1)])sin(B)→Z[7]Return6.曲线元要素数据库:DAT1(两条线路,可扩充为多条线路)If I=0:Then Goto E: Else If I=2:Then Goto F:IfEnd:IfEndJ=1=>***→Z[8]:***→Z[9]:***→Z[10]:***→Z[11]:***→Z[12]:***→Z[13]:***→Z[14]:*** →Z[15]:IfEndJ=2=>***→Z[16]:***→Z[17]:***→Z[18]:***→Z[19]:***→Z[20]:***→Z[21]:***→Z[22]:***→Z[23]:IfEndJ=3=>***→Z[24]***→Z[25]:***→Z[26]:***→Z[27]:***→Z[28]:***→Z[29]:***→Z[30]:***→[31]:IfEnd………………………………………………..Goto HLbl F: J=1=>***→Z[8]:***→Z[9]:***→Z[10]:***→Z[11]:***→Z[12]:***→Z[13]:***→Z[14]:*** →Z[15]:IfEndJ=2=>***→Z[16]:***→Z[17]:***→Z[18]:***→Z[19]:***→Z[20]:***→Z[21]:***→Z[22]:***→Z[23]:IfEndJ=3=>***→Z[24]***→Z[25]:***→Z[26]:***→Z[27]:***→Z[28]:***→Z[29]:***→Z[30]:***→[31]:IfEnd(注:如有多个曲线元要素继续添加入数据库DAT1中)Goto GLbl E:“X0=”?U:“Y0=”?V:“S0=”?O:“F0=”?G:“LS=”?H:“R0=”?P:“RN=”?R:“Q=”?Q Lbl G:1÷P→C:(P-R)÷(2HPR)→D:180÷π→E:Return7.隧道放样子程序:SDFY5.5→A:8.5→B:L+1.5→CIf I=1:Then -1→K:Else 1→K:IfEnd 给左右隧道符号赋值1.25K→F:4.25K→L:7.25K→K 给各圆心距路线的偏距赋值Z[2]-C→D 计算测点至圆心的高差D,If D>A:Then Goto 1:Else If D<0:Then Goto 2:IfEnd:IfEndZ-L→E:Abs(E)→E:√(D2+E2)→W:W-A→T: 计算测点至圆心的平距E,实测半径W“R(m)=”:W◢“DR(m)=”:T◢If E≤A:Then D-√(A2-E2)→C:E-√(A2-D2)→L 计算测点水平偏移量L、垂直偏移量C “Dh(m)=”:C◢显示测点垂直偏移量C“DL(m)=”:L◢显示测点水平偏移量LElse E-√(A2-D2)→L“DL(m)=”:L◢IfEnd:ReturnLbl 1Z-L→E:Abs(E)→E:√(D2+E2)→W:W-A→T: 计算测点至圆心的平距E,实测半径W“R(m)=”:W◢“DR(m)=”:T◢If E≤A:Then D-√(A2-E2)→C“Dh(m)=”:C◢IfEnd:ReturnLbl 2:Abs(D)→D:Abs(Z)→Z:Abs(K)→K:Abs(F)→FIf Z>K:Then Z-F→E:Else Z+K→E:IfEnd√(D2+E2)→W:W-B→T“R(m)=”:W◢“Rc(m)=”:T◢If E≤B:Then D-√(B2-E2)→C:E-√(B2-D2)→L 计算测点水平偏移量L、垂直偏移量C “Dh(m)=”:C◢显示测点垂直偏移量C“DL(m)=”:L◢显示测点水平偏移量LElse E-√(B2-D2)→L“DL(m)=”:L◢显示测点水平偏移量LIfEnd:Return8.曲线元要素判断数据库:DAT2(两条线路,可扩充为多条线路)If I=2:Then Goto A:IfEndIf S<第一线元终点里程:Then 1→J:Prog “DAT1”:ReturnElse If S<第二线元终点里程:Then 2→J:Prog “DAT1”:ReturnElse If S<第三线元终点里程:Then 3→J:Prog “DAT1”:ReturnElse If S<第四线元终点里程:Then 4→J:Prog “DAT1”:ReturnIfEnd:IfEnd:IfEnd:IfEndIf S≥第四线元起点里程And S<第五线元终点里程:Then 5→J:Prog “DAT1”:Return .................................Else If S<第n线元里程:Then n→J:Prog “DAT1”:ReturnIfEnd:IfEnd:IfEnd:IfEndLbl AIf S<第一线元终点里程:Then 1→J:Prog “DAT1”:ReturnElse If S<第二线元终点里程:Then 2→J:Prog “DAT1”:ReturnElse If S<第三线元终点里程:Then 3→J:Prog “DAT1”:ReturnElse If S<第四线元终点里程:Then 4→J:Prog “DAT1”:ReturnIfEnd:IfEnd:IfEnd:IfEndIf S≥第四线元起点里程And S<第五线元终点里程:Then 5→J:Prog “DAT1”:Return Else If S<第n线元里程:Then n→J:Prog “DAT1”:ReturnIfEnd:IfEnd:IfEnd:IfEnd .................................9.高程数据库子程序:DAT3(两条线路,可扩充为多条线路)If I=0:Then Goto A:Else If I=2:Then Goto B:IfEnd:IfEndIf S≤46500:Then 46150→A:361.26→B:40000→R:-0.3→D:-1.2→E:ReturnElse If S≤47200:Then 46800→A:353.46→B:20000→R:-1.2→D:1→E:ReturnElse If S≤48400:Then 47500→A:360.46→B:20000→R:1→D:-1.6→E:ReturnElse If S≤49600:Then 48700→A:341.26→B:10000→R:-1.6→D:2.45→E:Return IfEnd:IfEnd:IfEnd:IfEndIf S>49600 And S≤50300:Then 49840→A:369.19→B:100000→R:2.45→D:2.8→E:Return Else If I=2:Then49800→A:368.21→B:150000→R:2.45→D:2.7→E:ReturnIfEnd:IfEndLbl A:“C PEG(m)=”?→A“C H(m)=”?→B“R(m)=”?→R“I1=”?→D“I2=”?→EReturnLbl B49800→A:368.21→B:150000→K:2.45→D:2.7→E:Return10.填方路基宽度检查子程序(WIDE)“WIDTH CHECK”◢“H→MID(m)=”?→A 起坡点与中桩高差常数“DIST→MID(m)=”?→B 起坡点与中桩距离常数“i=”?→C 路基填筑坡度CAbs(Z[2]-L+A)→DAbs(Z)-B-D→E“DL(m)=”:E◢显示实有宽度与应有宽度之差值Return11.坡口坡脚线坐标计算子程序:SUB-TW“TIANWA LINE”◢“DIST→MID(m)=”?A 起坡点与中桩距离常数“H→MID(m)=”?B 起坡点与中桩高差常数“T(1) Or W(Else)=”?C 填方边坡为1,其它为挖方边坡“i=”?E 填方或挖方边坡坡度Abs(Z)-A→D: DE→KIf C=1:Then L-B-K→W:Else L+B+K→W:IfEnd“JS H(m)=”:W◢计算出应有高程“SC H(m)=”?→D 输入实测高程D-W→T“GC(m)=”:T◢显示实测高程与计算高程的差异Return三、使用说明1、规定(1) 以道路中线的前进方向(即里程增大的方向)区分左右;当线元往左偏时,Q=-1;当线元往右偏时,Q=1;当线元为直线时,Q=0。
CASIO fx-5800P线元法坐标正反算程序说明:本程序适用于卡西欧计算器 CASIO fx-5800P,可对全线贯通坐标正反算、竖曲线高程计算。
该程序可计算任意线型,包含(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卵形曲线)等,还可以能通过坐标反推该点里程和距中线距离,适用测量员专用。
主程序名:ABCYT第1步Deg:Fix 3:10→DimZ第2步Lbl 3:"1.DK=>XY":"2.XY=>DK":"Q"?W:"DK"?S:Prog"ABCYTSJ":If P=0:Then 10^(45)→P:IfEnd:If R=0:Then 10^(45)→R:IfEnd第3步1÷P→C:(P-R)÷(2HPR)→D:180÷π→E:If W=1:Then Goto 1:Else Goto2:IfEnd第4步Lbl 1:"W"?Z:"α"?N:Abs(S-O)→W:Prog "ABCYTZ"第5步Cls:"F=":Locate 3,1,F°:"X=":Locate 3,2,X:"Y=":Locate 3,3,Y◢第6步Prog"ABCYTSQX":Cls:"H=":Locate 3,1,H◢第7步1→W:90→N:Goto 3第8步Lbl 2:?X:?Y:X→I:Y→J:Prog"ABCYTF":O+W→S第9步Cls:"K=":Locate 3,1,S:"S=":Locate 3,2,Z◢第10步2→W:Goto 3正算子程序名:ABCYTZ第1步0.1739274226→A:0.3260725774→B:0.0694318442→K:0.3300094782→L第2步1-L→F:1-K→M第3步U+W×(A×cos(G+Q×E×K×W×(C+K×W×D))+B×cos(G+Q×E×L×W×(C+L×W×D))+B×cos(G+Q×E×F×W×(C+F×W×D))+A×cos(G+Q×E×M×W×(C+M×W×D)))→X第4步V+W×(A×sin(G+Q×E×K×W×(C+K×W×D))+B×sin(G+Q×E×L×W×(C+L×W×D))+B×sin(G+Q×E×F×W×(C+F×W×D))+A×sin(G+Q×E×M×W×(C+M×W×D)))→Y第5步G+Q×E×W×(C+W×D)→F:F+ N→Z[1]第6步X+Z×cos(Z[1])→X:Y+Z×sin(Z[1])→Y反算子程序名:ABCYTF第1步Lbl 2:(S-O)→W:0→Z:Prog "ABCYTZ":F-90→Z[9]:(J-Y)×cos(Z[9])-(I-X)×sin(Z[9])→Z[10]第2步If Abs(Z[10])>0.001:Then S+Z[10]→S:Goto 2:Else Goto 1:IfEnd第3步Lbl 1:(Y-J)÷sin(Z[9])→Z第4步Pol(X-I,Y-J):If Z<0:Then -1×I→Z:Else 1×I→Z:IfEnd数据库名:ABCYTSJ第1步Goto1第2步Lbl 1:If S<7586.707 Or S>13346.96:Then Cls:Locate 2,2,"PQX":Locate 4,3,"CHAOXIAN":Locate 10,4,"→Stop"◢第3步Stop:IfEnd第4步Lbl 1:IF S<7946.707:Then 98°56′56″→G:7586.707→o:3378605.445→U:453648.704→V:0→P:4500→R:360→H:1→Q:Return:IfEnd第5步Lbl 1:IF S<11766.03:Then 101°14′26″→G:7946.707→o:3378544.714→U:454003.518→V:4500→P:4500→R:3819.323→H:1→Q:Return:IfEnd第6步Lbl 1:IF S<12126.03:Then 149°52′11″→G:11766.03→o:3376389.890→U:457018.324→V:4500→P:0→R:360→H:1→Q:Return:IfEnd第7步Lbl 1:IF S<13346.96:Then 152°09′41.68″→G:12126.03→o:3376073.846→U:457190.654→V:0→P:0→R:1220.93→H:0→Q:Return:IfEnd第n步……………………………………………………数据输入说明:第1步Goto1第2步Lbl 1:If S<本条线路起点里程S>本条线路止点里程Cls:Locate 2,2,"PQX":Locate 4,3,"CHAOXIAN":Locate 10,4,"→Stop"◢第3步Stop:IfEnd第4步Lbl 1:If S<本线元止点里程:Then线元起点切线方位角→G:线元起点桩号→O:线元起点坐标X→U:线元起点坐标Y→V:线元起点半径(直线为0、曲线为半径)→P:线元止点半径(直线为0、曲线为半径)→R:线元长度→H:线元转向(左转为-1、右转为1、直线为0)→Q:Return:IfEnd第n步Lbl 1:每增加一行则为增加一个线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