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培训教材(全套)
- 格式:docx
- 大小:826.36 KB
- 文档页数:45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教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它关系到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为了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人员的技能和能力,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培训教材,本文将介绍一份名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教材”的教材。
一、教材概述《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教材》是一本较为全面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教材,它包含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全过程、相关的工作原理和实践操作技能等。
该教材由多位工程专家、教授编写,经过多次修订,不断完善和优化。
通过该教材的学习,能够培养学员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该教材包含十二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概述与意义。
第二章到第七章分别介绍了不同试验检测的内容,包括路面平整度试验、路基和基层试验、路面材料试验、桥梁试验、隧道试验、路基加固试验等。
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介绍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十二章为总结与展望,回顾了公路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趋势和方向。
三、教材特点1.系统全面:该教材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全过程,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还包含了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能和技巧等。
2.通俗易懂:该教材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读者可以轻松理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相关知识。
3.契合实际:该教材基于实际工作的需求编写,能够帮助学员真正掌握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
四、教材应用范围此教材适用于公路工程检测验资格证书培训考试的一阶段和二阶段考生,以及从事公路工程检测验检验测工作的技术人员。
同时,该教材也适用于公路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企事业单位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各级技能竞赛等。
五、教材评价《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教材》尽量使读者在享受知识盛宴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
该教材涉及的覆盖面十分广泛,知识点科学全面,各章节内的内容条理清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人类接触到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全貌,促使掌握实用技术的方法。
二、教学参考学习情境一道路工程测量【知识要点】了解测量学的定义及分类、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了解测量匚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
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与误差传播定律。
【重点及难点】重点熟悉确定地面点位和高层的方法掌握地面点的坐标、空问直接坐标系、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范围。
难点能够根据测量原则实施测量工作及进行测量精度评定。
能够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所需课时】3课时学习情境二水准测量【知识要点】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仪器和工具。
了解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熟悉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止方法及水准误差的种类。
【重点及难点】重点操作水准仪的步骤,并且能够正确进行检验校正。
掌握水准线路测量的外业、内业工作方法。
难点会熟练运用水進测量在实践应用中的能力。
能够运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地面点高程的测量与测设。
3课时学习情境三角度测量【知识要点】熟悉水平角、竖直角测量的原理。
熟悉掌握角度观测的方法。
了解水平角观测误差的来源,影响及消减这些误差的办法。
了解经纬仪的检验、校正方法。
【重点及难点】重占掌握对水准仪使用吋的基本操作。
掌握光学经纬仪的检验步骤和校正方法。
能够运用测回法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观测。
难点能够进行角度数据的计算与处理。
能够熟练操作光学经纬仪,具有经纬仪的检验及简单校正的能力。
能够掌握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所需课时】2课时学习情境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知识要点】了解钢尺测量工具的种类。
熟悉钢尺测量的方法。
了解儿种标准方向线的含义。
熟悉视距测量的原理和测量方法。
【重点及难点】重点目测定线、过高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三种方式的区别。
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及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O视距测fi:的方法和光电测距仪的使用。
难点掌握测距仪的种类及其测量原理,并培养出在实践工作中能够灵活应用的能力。
能够掌握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和直线定向的方法。
2课时学习情境五使用全站仪【知识要点】了解全站仪的特点。
工程测量培训资料(doc 30页)工程测量实习报告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7.06.22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前言工程测量的显著特点是与工程设计、施工联系紧密。
工程测量的目的是为建设服务,工程测量的程序从属于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程序,工程测量的方法受施工方法的影响,工程测量的精度取决于工程建筑的限差要求。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GPS—RTK、全站仪放样;巷道贯通测量;纵横断面测绘;沉降观测;面积测量等。
比较全面系统地将《工程测量学》主要理论知识进行了实践操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要求。
通过这次工程测量实习使学生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驾御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仪器设备和专业软件的运用能力。
实习的最后,应当在熟练掌握本次工程测量实习所要求的内容及操作后,并结合书本及理论知识,做出一份实习报告,详细总结本次实习从开始至结束的所有过程,写出具体的实习操作步骤及所学知识。
目录1、实习目的及要求 (6)1.1 实习目的 (6)1.2 实习要求 (7)2、实习任务 (7)3、实习安排 (7)3.1 实习时间 (7)3.2 实习地点 (7)3.3 实习单位和部门 (8)4、参考文献与作业依据 (8)4.1 参考文献 (8)4.2 作业依据 (8)5、所用仪器设备 (8)6、实习内容 (8)6.1 项目一:全站仪放样 (8)6.1.1 用角度—距离(HA—HD)指定放样点的位置 (9)6.1.2 输入放样点位(X,Y,Z)进行放样 (10)6.1.3 全站仪放样的精度 (10)6.1.4 全站仪的优点 (10)6.1.5 全站仪放样的注意事项 (11)6.2 项目一:GPS—RTK放样 (12)6.2.1 GPS—RTK放样方法 (12)6.2.2 GPS—RTK放样精度估算 (12)6.2.3 使用GPS—RTK放样的优点 (13)6.2.4 使用GPS—RTK放样的注意事项 (14)6.3 项目二:贯通 (14)6.3.1 贯通测量工作步骤 (14)6.3.2 贯通测量的分类和允许偏差值 (15)6.3.3 贯通测量计算与图形 (16)6.4 项目三:纵横断面测绘 (17)6.4.1 路线纵断面测量 (17)6.4.2 路线横断面测量 (18)6.4.3 断面图的绘制 (19)6.4.4 断面测绘成果附图 (20)6.5 项目四:沉降观测 (20)6.5.1 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 (20)6.5.2 观测方法、精度、频率 (21)6.5.3悬高测量基本原理 (23)6.5.4 悬高观测的成果整理与分析 (23)6.6 项目五:面积测量 (24)6.6.1 简单几何图形面积量算 (24)6.6.2 多边形的面积量算 (24)6.6.3 不规则图形面积量算 (24)6.6.4 面积测量成果附图 (25)7、附录 (25)7.1 附录A:放样数据 (25)7.2 附录B:附图 (26)8、实习总结 (27)1、实习目的及要求1.1 实习目的(1)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
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培训教材线路工程测量学习目标:1.了解线路工程测基本概念;2.理解偏角法和坐标法测设圆曲线;3.掌握勘测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
“线路”是指道路工程以及给水管、排水管、电力线、通讯线及各种工业管道等的总称。
在这些线路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中的线路工程也要不断地进行发展建设。
这些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要内容有:1.收集规划设计区域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资料,收集沿线水文、地质以及控制点等有关资料.2.根据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图,结合现场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图上确定规划路线走向、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
3.根据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出线路的基本走向,沿着基本走向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4.结合线路工程的需要,沿着基本走向测绘带状地形图或平面图,在指定地点测绘地形图。
5.根据定线设计把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类点位测设到实地,称为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包括线路起止点、转折点、曲线主点和线路中心里程桩、加桩等的测量工作.6.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7.根据线路工程的详细设计进行施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对照工程实体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一)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以GPS卫星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D、E级;在布设网点时应充分考虑测图和施工测量的特点,重要地段每1km左右、一般地段1~2km必须有一对GPS 点相互通视;各控制网点应非常稳定,便于使用和加密;布网时应尽量采用边连接,若条件较好时可以采用点连接;有关其它要求详见GPS测量规范及规程等。
(二)线路高程控制测量平原和丘陵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以水准测量为主,山区则以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三、四等;在大沟谷和大河流的两侧、在穿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附近、在越岭的坡脚和垭口附近等处均应设立等级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为1~2km.若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必须进行精度预计,确定点间的平均边长,以保证布点按平均边长要求进行;确定距离、竖直角、仪器高、觇标高的测量精度及测回数,以保证在同等距离条件下三角高程的高差测量精度等同于水准测量的精度。
测量培训教材测量培训教材一、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根据本项目部管段的施工任务情况,需要进行以下项目的测量工作:1)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控制网(CPⅡ)、高程控制网的复测;2)站场测量;3)高程控制网加密;4)线下工程施工测量;5)测设基桩控制网(CPIII);6)建立线下工程构筑物的变形观测网;7)线下工程构筑物的变形观测;8)测量成果整理、分析及评估。
二、现行公路测量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10601-2009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BT10054-97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程》GB/T12879-2006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程》GB/T12898-20096、《公路勘测规范》JTGC20-2007三、控制测量依据、加密及整体贯通测量地面控制测量按九零九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CP0、CPI、CPII)及二等水准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网。
四、测量工作质量管理目标通过精心组织、周密控制、严格实施、层层落实、步步复核,确保本项目构筑物按照设计准确就位,避免因施工控制、放样测量超差而造成重大变更和工程事故。
经过过程控制,所有施工产品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为本项目争创优质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测量工作基本程序框图及平面、高程控制(一)、测量工作基本程序框图(见下页)(二)、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主要依据设计院提供的CP0、CPI、CPII,在其基础上,视情况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要求,控制网按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步:对首级控制网的复测,由我集团公司精测科、处及项目部测量队复核确认,并将测量成果报相关单位进行评审,导线复测按照设计院编制的《控制测量网复测技术方案》进行。
第二步:在评审通过后,再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水准点及导线网加密,导线网加密在CPI的基础上进行,按CPII标准采用GPS 进行进行测量、平差;水准点加密按二等国家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加密导线点测量按照设计院编制的《控制测量网复测技术方案》中的要求和精度进行测量。
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培训教材线路工程测量学习目标:1.了解线路工程测基本概念;2.理解偏角法和坐标法测设圆曲线;3.掌握勘测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
“线路”是指道路工程以及给水管、排水管、电力线、通讯线及各种工业管道等的总称。
在这些线路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中的线路工程也要不断地进行发展建设。
这些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要内容有:1.收集规划设计区域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资料,收集沿线水文、地质以及控制点等有关资料。
2.根据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图,结合现场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图上确定规划路线走向、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
3.根据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出线路的基本走向,沿着基本走向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4.结合线路工程的需要,沿着基本走向测绘带状地形图或平面图,在指定地点测绘地形图。
5.根据定线设计把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类点位测设到实地,称为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包括线路起止点、转折点、曲线主点和线路中心里程桩、加桩等的测量工作。
6.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7.根据线路工程的详细设计进行施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对照工程实体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一)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以GPS卫星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D、E级;在布设网点时应充分考虑测图和施工测量的特点,重要地段每1km左右、一般地段1~2km必须有一对GPS 点相互通视;各控制网点应非常稳定,便于使用和加密;布网时应尽量采用边连接,若条件较好时可以采用点连接;有关其它要求详见GPS测量规范及规程等。
(二)线路高程控制测量平原和丘陵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以水准测量为主,山区则以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三、四等;在大沟谷和大河流的两侧、在穿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附近、在越岭的坡脚和垭口附近等处均应设立等级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为1~2km。
隧道工程测量教学第一节隧道工程测量概述隧道是线路工程穿越山体等障碍物的通道,或是为地下工程施工所做的地面与地下联系的通道.隧道施工是从地面开挖竖井或斜井、平响进入地下的。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通常采取多井开挖以增加工作面的办法,如图12—30所示.在对向开挖的隧道贯通面上,中线不能吻合,这种偏差称为贯通误差。
贯通误差包括纵向误差Af、横向误差A"、高程误差AA.其中、纵向误差仅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容易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根据具体工程的性质、隧道长度和施工方法的不同,一般只规定贯通面上横向误差及高程误差的限差:A24<50—100mm,A人<30-50mm。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测量技术指定隧道的开挖井位、开挖方向,控制隧道的贯通误差等。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首先要进行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第二节地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隧道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度进行贯通。
因此,平面控制网中应包括隧道的洞口控制点。
通常,平面控制测量有以下几种方法.① 直接定线法对于长度较短的直线隧道,可以采用直接定线法。
如图12-31所示,A、0两点是设计的直线隧道洞口点,直接定线法就是把直线隧道的中线方向在地面标定出来,即在地面测设出位于AD直线方向上的月、C两点,作为洞口点火、0向洞内弓1测中线方向时的定向点。
在4点安置经纬仪,根据概略方位角。
定出月'点。
搬经纬仪到B'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到C’点.搬经纬仪至Cf点,同法再延长直线到0点的近旁0'点.在延长直线的同时,用经纬仪视距法或用测距仪测定义月”、月"C’和C”D"的长度,量出D’0的长度。
计算C点的位移量。
在CJ点垂直于CfD'方向量取C”C,定出C点。
安置经纬仪于C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DC至月点,再从属点延长至A点。
目录第一章隧道基础知识 (4)1隧道的定义及新奥法施工原理 (4)1.1隧道定义 (4)1.2新奥法施工原理 (4)2隧道分类 (5)3隧道特点 (5)4隧道组成 (5)5隧道衬砌构造 (6)6 隧道衬砌 (8)7洞门 (11)7.1洞门作用 (11)7.2洞门型式 (11)8明洞 (14)9附属建筑物 (17)10隧道施工方法 (19)11 隧道围岩分级 (21)11.1围岩基本概念 (21)11.2围岩分级的判定方法 (22)11.3软弱围岩的特征 (23)12隧道施工测量 (23)12.6隧道施工测量要点 (26)13、隧道监控量测 (27)13.1监控量测作用 (27)13.2 监控量测项目 (27)13.3 监控量测流程 (28)13.4 数据处理 (28)13.4监控量测信息化 (28)14 超前地质预报 (29)14.1 超前地质预报定义 (29)14.2 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30)14.3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方法和适用条件 (30)14.4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内容 (30)15隧道施工的相关文件 (30)第二章分部工程施工要点 (31)1洞口施工 (31)1.1排水施工 (31)1.2拉槽土方开挖及防护 (31)1.3管棚进洞 (31)1.4 套拱进洞 (33)1.5 洞门及洞口段衬砌施工方法及工艺 (33)1.6注意事项 (34)2洞身开挖 (34)2.1主要开挖方法 (34)2.2三台阶七步法 (34)2.3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开挖 (35)2.4 三台阶临时仰拱开挖法 (37)2.5 三台阶临时横撑法 (39)2.6 双侧壁导坑法 (40)2.7 预留核心土台阶法开挖 (41)2.8钻爆设计 (43)3支护施工 (47)3.1 超前小导管 (47)3.2 钢架安装 (49)3.3 锚杆施工 (50)3.4 钢筋网施工 (52)3.5 喷射混凝土施工 (52)4 仰拱及底板施工 (54)5 防排水施工 (56)5.1 隧道内防水系统组成 (56)5.2 防水板铺设 (57)5.3 纵环向排水管布设 (60)5.4 止水带安装 (60)5.5 止水条安装 (61)6 二次衬砌施工 (61)6.1 施工工艺流程 (61)6.2 施工要求 (62)第三章质量通病及处理措施 (68)1 超欠挖 (68)2 超前小导管外插角、孔距、孔深偏差超标 (69)3 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69)4 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69)5 初期支护分层喷射混凝土掉层脱落 (70)6 钢架安装偏差大 (70)7 钢架后砼喷射不饱满、不密实 (70)8 喷射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71)9 喷射混凝土拱顶部位出现空洞 (71)10 拱脚(拱架连接处)喷射混凝土疏松,表面“松树节”现象 (71)11 仰拱混凝土与仰拱支护之间有夹层,不密贴 (71)12 黄土隧道或软硬岩石交接地带拱脚初支产生纵向裂缝 (72)13 锚杆安装不牢固,抗拔力不够 (72)14 二次衬砌施工缝止水带位移 (72)15 二次衬砌钢筋位置不准确 (73)16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 (73)17 衬砌环向施工缝渗漏水 (73)18 衬砌混凝土局部蜂窝现象 (74)19 衬砌混凝土局部出现孔洞 (74)20 衬砌混凝土麻面 (75)21 衬砌混凝土缺棱掉角 (75)22 二衬混凝土与初支间空洞 (75)23 二衬砼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76)24 二次衬砌钢筋锈蚀、绑扎不满足要求 (76)25 混凝土内主筋、架立筋或箍筋局部裸露 (77)26 相邻断面衬砌砼表面接茬处错台超出标准 (77)27 仰拱曲度不够 (77)28 仰拱两端和仰拱填充两侧中埋式止水带位置不正确 (77)29 防水板松弛度不足 (78)30 防水板铺设损坏 (78)31 排水沟不通畅 (79)32 隧道内空气污浊、粉尘浓度大 (79)第四章主要风险源及安全注意事项 (80)1 隧道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 (80)2 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要点 (84)第五章典型案例分析 (98)1 软弱围岩隧道预防坍方事故案例 (98)1.1郑西客专南山口隧道大坍方 (98)1.2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涌砂坍方 (99)1.3 张集铁路旧堡隧道初期支护开裂变形 (101)1.4集包铁路新旗下营隧道坍方 (101)1.5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小平羌隧道出口坍方 (102)1.6十天高速公路陕鄂界隧道拱顶落石 (103)1.7南二十里铺隧道出口整体下沉 (105)2 标准化施工案例 (107)第一章隧道基础知识1隧道的定义及新奥法施工原理1.1隧道定义隧道是修筑在岩体、土体或水底,两端有出入口的,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通道。
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培训教材发布日期:2012-03-09 来源:网络作者:未知浏览次数:3487 线路工程测量学习目标:1•了解线路工程测基本概念;2•理解偏角法和坐标法测设圆曲线;3•掌握勘测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
—线路I是指道路工程以及给水管、排水管、电力线、通讯线及各种工业管道等的总称。
在这些线路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中的线路工程也要不断地进行发展建设。
这些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要内容有:1•收集规划设计区域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资料,收集沿线水文、地质以及控制点等有关资料。
2•根据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图,结合现场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图上确定规划路线走向、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
3•根据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出线路的基本走向,沿着基本走向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4•结合线路工程的需要,沿着基本走向测绘带状地形图或平面图,在指定地点测绘地形图。
5•根据定线设计把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类点位测设到实地,称为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包括线路起止点、转折点、曲线主点和线路中心里程桩、加桩等的测量工作。
6•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7•根据线路工程的详细设计进行施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对照工程实体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一)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以GPS卫星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D、E级;在布设网点时应充分考虑测图和施工测量的特点,重要地段每1km左右、一般地段1~2km必须有一对GPS点相互通视;各控制网点应非常稳定,便于使用和加密;布网时应尽量采用边连接,若条件较好时可以采用点连接;有关其它要求详见GPS测量规范及规程等。
(二)线路高程控制测量平原和丘陵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以水准测量为主,山区则以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三、四等;在大沟谷和大河流的两侧、在穿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附近、在越岭的坡脚和垭口附近等处均应设立等级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为1~2km。
若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必须进行精度预计,确定点间的平均边长,以保证布点按平均边长要求进行;确定距离、竖直角、仪器高、觇标高的测量精度及测回数,以保证在同等距离条件下三角高程的高差测量精度等同于水准测量的精度。
(三)带状地形图的测绘目前测绘带状地形图的主要方法有: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和用全站仪、GPS(RTK)测量的方法等;成图均利用软件进行数字成图。
在测绘带状地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地形图的走向与线路的纵向必须一致,测绘的宽度不得小于规定的距离;2•对线路区域内的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和公路、铁路、通讯线、电力线等必须测绘;地下管线必须测量埋深,注明管径、管材等;悬空管线等必须测量净高;3•对线路经由的大沟谷、河流等必须测绘沟岸、河岸、河流的水崖线和最高洪水位、沟谷的谷底等;4•对线路经由的田地、树林等,必须测绘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地类界,并要注明性质(如旱田、水田、澡泽地、经济林、苗莆等),若林地必须注明树林的平均高度;5•出图原则要求图边与线路的纵向一致,接边按对应的方格网进行接图等。
线路的定测或详测就是要将图纸上设计(初步设计或终审设计)好的线路位置测设于实地,并沿线路中线方向进行纵、横断面测量等。
若设计在个别地段存在有严重缺陷,必须提交报告,进行变更设计。
(一)线路中线的测设无论何种线路,对于中线的测设原则上分为线路交点的测设和线路中线的测设这两个阶段。
其中,对于公路、铁路线路中线的测设又分为直线段、曲线段中线的测设。
1•线路交点的测设与偏角测设(1 )线路交点与偏角图9-1线路交点与偏角线路交点:线路方向发生改变,两方向线的交点即为线路的交点,通常用JD表示。
线路偏角:线路现行进方向偏离原行进方向的水平夹角,偏离原行进方向右侧的称为右偏角,左侧的称为左偏角。
(2 )线路交点的测设测设依据:依据线路交点的设计坐标(图解或设计给定)或给定线路的分段长度及线路偏角,测设交点。
测设方法:目前多采用RTK实时定点或全站仪坐标法测设。
测设完后,需要再精确测定交点的坐标。
(3 )偏角测量若用RTK方法精确测定交点的坐标后,可利用测定的坐标进行解算偏角;若用全站仪测设交点,一般应在交点测设完后,立即进行水平角测量(一测回),然后解算偏角。
2•线路中线的测设本节主要为直线段测设,有关曲线段测设见第三节中。
直线段一般每20~50m测设一点,测设后以木桩标示点位,并用里程代以点号,如点号为DK10 + 350.00表示其距离线路起点的里程为10350.00m。
距离为规定距离整倍数的为整桩。
一般用RTK或全站仪坐标法测设。
若线路经由田地、林地、各类管线、道路、河流、沟谷等地,必须在交汇处及其重要特征点(如河堤、河岸、谷底等)处设立加桩(见图9-2 )。
X瓷—X血+ T匚。
$妬%近-cos §&二丫血+T血爲X專—X血 + E cos丫供=Fjp十E血角图9-2线路示意图(二)线路纵断面图测绘线路纵断面测量就是要利用基平测量的高程点及成果,沿着线路的中线方向测定各中桩点的地面高程,并绘制纵断面图。
纵断面测量方法:主要为工程水准测量方法(工程中又称为视线高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
1.工程水准测量方法工程水准测量方法实际上是水准测量方法与视线高法的结合,即对于水准点与转点、转点与转点间用水准测量方法,而在一站内用视线高法测定各中桩点的地面高程。
见图9-3。
2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与工程水准测量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对于长距离测量时必须考虑球气差,要加此项改正。
图9-3水准法测量纵断面另外,测站点若为非水准点时必须进行直、反觇观测,其高差较差应符合限差要求。
每日测量前必须检测竖盘指标差i,对中桩点竖直角观测一般为单镜位观测等。
线路纵断面图实际上是线路沿中线方向的剖面图,即:以线路中线为横轴、以高程为纵轴展绘各中桩点的地面高程,并将相邻点用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进行连接,如图9-4所示。
16图9-4线路纵断面图横轴比例尺与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致,一般为1/1000或1/2000,起点为线路的起点,中桩点依据其里程展绘。
纵轴比例尺视情况而定,通常为横轴比例尺的 1~10倍,且每幅图的纵轴起点可以依据幅内中桩点的高程确定,但一般均为5m 或10m 的整倍数。
每幅图内必须注明纵、横向比例尺及在纵轴上注明整百米或整十米的高程,除此之外,在纵断面图上还必须标注 其它相关的主要信息。
(三)线路横断面图测绘线路横断面即指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的断面。
并非所有的中桩点都要测横断面,一般整桩 点均要测,除此之外,重要地段的加桩点、横断面较复杂的加桩点也要测横断面。
横断面的宽度视要求和断面情况而定,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单向宽度一般为 50~150m ,般公路和管线、送变电线路等为20~50m 。
线路横断面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水准仪法(适用于平坦地区)、经纬仪法、花杆皮尺法 (适用于低精度断面测量)、全站仪测量法、RTK 测量方法等。
11 101斗・tra -r- e苗肖场軒 地(to 曲料16在测量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 •横断面方向必须垂直于中线方向;2 •以线路前进方向为准分左、右两侧,有关数据必须记录清楚是左侧的,还是右侧的;断面编号为中桩点号;3•对于不在横断面上且又近于横断面上的地物、重要地形点也必须测定,列入断面点;4•左侧和右侧距中桩最远断面点不得小于规定的要求,并应适当增加1~2点。
线路横断面图是以垂直线路中线方向为横轴、以高程为纵轴展绘断面点的地面高程,并将相邻点用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进行连接。
纵轴、横轴比例尺一致,一般为1/100或1/200,编号为中桩点里程号。
绘图时中桩点居中,分别依比例尺展绘左侧、右侧断面点,再用直线或光滑曲线连接。
见图9-5。
图9-5线路横断面图(四)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横断面图画好后,经路基设计,现在透明纸上按与横断面图相同的比例尺分别绘制出路堑、路堤和半填半挖的路基设计线称为标准断面图,然后按纵断面图上该中桩的设计高程把标准断面图套到该实测的横断面图上,俗称蚩帽子It图9-6路基横断面图也可将路基断面设计线直接画在横断图上,绘制成路基断面图。
图9-6所示为半填半挖的路基断面图,通过计算断面图的填、挖断面面积及相邻中桩间的距离,便可以计算出施工的土石方量。
1 .横断面面积的计算路基填、挖面积,就是横断面图上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
横断面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计算方法有积距法、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坐标法和方格法等。
常用的有积距法和几何图形法,现做简单介绍:(1)积距法积距法是单位横宽b把横断面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条块,见图9-7, 则每一个小条块的近似面积等于其平均高度h i乘以横距b i,断面积总和等于各条面积的总和,即图9-7积距法计算横断面面积通常横断面图都是测绘在方格纸上,一般可取粗线间距1cm为单位,如测图比例尺为1:500,则单位横距b即为5m,按上式即可求得断面面积。
平均高差总和2hi可用-卡规I求得,如填挖断面较大时,可改用纸条,即用厘米方格纸折成在条作为量尺量得。
该法计算迅速,简单方便,可直接得出填挖面积。
(2)几何图形法几何图形法是当横断面地面较规则时,可分成几个规则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等,然后分别计算面积,即可得出总面积值。
另外,计算横断面面积时,应注意:①将填方面积At和挖方面积Aw分别计算;②计算挖方面积时,边沟在一定条件下是定值,故边沟面积可单独计算出直接加在挖方面积内,而不必连同挖方面积一并卡积距;③ 横断面面积计算取值到0.1mm2,算出后可填写在横断面图上,以便计算土石方量。
2 .路基土石方量计算(1 )通常为计算方便,一般均采用平均断面法,并近似采用下式,即■_! (9-2)式中“—丄--• 一 - I、匚1 ――分别为相邻两桩号的断面面积;(2)当L 一 -£ - ?,- : _ - 1和’:]相差很大时,所求体积则与棱柱体更为接近,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尬二S-d)-[(bp+E 山卜(_d)-(b-c)—比例系数 图9-8填挖过度地段土方计算 ]——相邻断面-1'-\ 的距离(3)对于填挖过渡地段(见图 9-8)为精确计算其土石方体积,应确定其中挖方或填方面积正好为零的断面位置。
设 填断面A t 到零挖断面Aw 的距离,则此路段锥体的体积为$、 F 广£in(^=2^_4&y ' 3840?cost —) — 1 ---- r H ------- r ——2/ &2 釜4」当道路的方向发生改变时,需要用曲线予以连接。
曲线测设是道路工程测量最主要的内容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