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旧时中国人缔结婚姻所 遵循的原则;是宗法家族制度的产物;民间的婚姻 模式。
2
媒人 《诗经·卫风·氓》:“匪我愆(qiān,拖延)期,子无良媒”。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早的媒人是女娲。《路史·后纪二》 记载:“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之 神。”罗苹注引《风俗通》曰:“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 因置昏姻。”《周礼》、《吕氏春秋》诸书中,也都记载上 古时于仲春之月设太牢祭礼高禖的活动。周代还设有官媒, 专司判合之事。《周礼·地官》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 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 时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4
(三)纳吉(定亲)
➢ 男方备雁礼往女方通知合婚大吉,送婚定礼(订婚礼)
(四)纳征(聘礼)
➢ 男方由媒人、押礼人将聘礼、礼单送往女家(过大礼) ➢ 女方将部分聘礼退归男方(回礼)
(五)请期(议婚期)
➢ 男方请卜人占卜婚期吉日吉时(择期仪礼) ➢ 男方备雁礼至女家通知婚期时日,协商婚期(请期礼)
5
(六)亲迎(成亲)
➢ 亲友贺喜 ➢ 迎亲(迎娶礼) ➢ 男方娶亲队伍至女家行“催妆礼” ➢ 新郎捧雁行叩拜礼,女方父母于宗祠行接见礼 ➢ 新妇着礼服登轿前接受父母训诫,行辞亲礼 ➢ 女方派亲族行“送亲礼” ➢ 新娘至男家行入门礼 ➢ 拜天地礼 ➢ 拜公婆礼、夫妻对拜、“认大小”礼 ➢ 交杯酒礼(合卺[jin3]礼) ➢ 新妇坐福礼、全福人行撒帐礼、入洞房礼
《仪礼•士婚礼》中的六礼:纳采(求婚)、问名 (合八字)、纳吉(定亲)、纳征(聘礼)、请期 (婚期)、亲迎(迎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