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18秋离线软件设计模式B张天成
- 格式:doc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11
RGV动态调度模型摘要:RGV是智能加工系统的中间环节,控制RGV的动态调度也就是控制了智能加工系统的工作流程。
需要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对RGV进行调度分析:单工序、单工序有故障、双工序、双工序无故障。
单工序的情况下建立了三个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单工序局部最优模型。
数学规划模型将第i件物料的上料时间、下料时间、CNC编号等设为自变量,以RGV的15个初始状态、一台CNC上相邻处理的两件物料的上料时间关系等因素作为约束条件,以最后一件物料的上料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
但因为求解这种模型的程序时间复杂度较高,准确度较低,又建立了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和单工序局部最优模型,用算法模拟该智能加工系统的工作流程。
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中,RGV每次判断执行请求的次序时,都会预先模拟系统向下选择两次,找到效率最高的一种方案。
单工序局部最优模型是以发出请求的CNC与RGV之间的距离为衡量指标,优先选择距离最近的请求,如果距离一样,优先选择CNC编号为奇数的请求。
三种模型的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数学规划模型、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单工序局部最优模型。
但是数学规划模型只能算出前88件物料所用时间,8个小时内可以加工的总物料数目只能推测出来,准确度有待验证。
因此判定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是三个模型中最优的模型,该模型下得到的第1组、第2组、第3组在8小时内分别可以完成的物料数目为357件、364件、344件。
单工序有故障的情况下,我们在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将1%的故障率转化为每秒钟CNC发生故障的概率,然后产生一个[10,20]间的随机数作为CNC的维修时间,其他算法步骤与无故障的相同。
得到的第1组、第2组、第3组在8小时内分别可以完成的物料数目为307件、336件、319件。
双工序的情况下,我们依然采用局部最优模型。
与单工序不同的是,双工序模型中,当一个物料加工完第一道工序时,发出的请求不是下料而是加工第二道工序。
• 35•基于云课堂及OJ系统的编程语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东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侯 帅 张立立针对高校传统编程语言类实验课程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
通过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形式变革两个方向,将云课堂技术和OJ系统引入到编程实验课程中。
在实践中打造出可以灵活部署,高效维护的实验环境,集高强度训练,高效管理,科学测评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对编程语言类课程实验教学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各类计算机编程语言课是大学本科计算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基础。
当前,传统的编程语言类课程采用课堂学习语法理论与实验课编程练习相结合的形式。
该形式在教师实验授课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两个方面都有不足之处。
首先,专注与兴趣是各种编程语言学习的关键,进行大量的针对性练习是熟练掌握编程语言的必要途径。
由于实验时间和学生人数规模等因素,实验课上规定题目的练习方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有限。
因此,引入更具互动性的教学模式,更为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方向。
其次,在传统计算机实验硬件教学环境下,各类编译软件、教学软件都需要安装在同一终端下,不同软件的版本管理,更新维护,功能使用都受到单一主机终端性能的限制,同时这也是改进实验教学模式的环境制约因素。
针对以上痛点问题,我们引入云课堂技术突破硬件环境性能瓶颈,在此基础上,以OJ系统为平台革新教学形式。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云课堂系统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OJ系统下的教学改革需要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及一定的硬件性能作为支撑才能实现。
实验中心引入了完整的云课堂解决方案,对专门的教学场地进行改造升级。
采用多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向实体终端推送虚拟教学环境的架构。
建设成了集虚拟化终端,云端数据管理、师生高效互动于一体的云课堂教室。
1.1 虚拟化的终端云课堂系统彻底解决了单一实体主机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维护困难,更新管理不便的难题。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软件设计模式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福建南平奥鹏学习中心院校学号:C03599011730067姓名:王华仁(共页)1.以下标识符中,正确的是:A、_total B 3abc C while D class2.在c#程序中,入口函数的正确声明为:A. static int main(){…..}B. static void Main(){……}C. static void main(){……}D. void Main(){……}3.C#中MyClass 为一自定义类,其中有以下方法定义public void Hello(){..}使用以下语句创建了该类的对象,并使变量obj 引用该对象:MyClass obj = new MyClass();那么,可如何访问类MyClass 的Hello 方法?A. obj.Hello();B. obj::Hello();C. MyClass.Hello();D. MyClass::Hello();4.在C#中,表示一个字符串的变量应使用以下哪条语句定义?A. CString str;B. string str;C. Dim str as stringD. char * str;5.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结构是:A. 顺序结构、if结构、for结构B. if结构、if…else结构、else if结构C. while结构、do…while结构、foreach结构D.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6.能正确表示逻辑关系“a>=10 或a<=0”的C#语言表达式是:A. a>=10 or a<=0B. a>=10|a<=0C. a>=10&&a<=0D. a>=10||a<=07.分析下列C#语句,注意类MyClass 没有访问修饰符:namespace ClassLibrary1{class MyClass{public class subclass{int i;}}}若必须为类MyClass 添加访问修饰符,并使MyClass 的可访问域保持不变,则应选择:A. privateB. protectedC. internalD. public8.在类的外部可以被访问的成员是:A. public成员B. private成员C. protected成员D. protected internal成员9.在定义类时,如果希望类的某个方法能够在派生类中进一步进行改进,以处理不同的派生类的需要,则应将该方法声明成:A. sealed 方法B. public 方法C. visual 方法D. override 方法10.C#中,回车字符对应的转义字符为:A. \rB. \fC. \nD. \a11.判断下列类MyClass 的定义中哪些是合法的抽象类?A. abstract class MyClass { public abstract int getCount(); }B. abstract class MyClass { abstract int getCount(); }C. private abstract class MyClass { abstract int getCount(); }D. sealed abstract class MyClass { abstract int getCount(); }12.已知a、b、c的值分别是4、5、6,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判断变量n的值为:int a,b,c,n;if (c < b)n = a + b + c;else if (a + b < c)n = c - a - b;elsen = a + b;A. 3B. -3C. 9D. 1513.MyClass为一个自定义的类,则下列语句创建了多少个类MyClass的对象?MyClass[ , ] myArray = new MyClass[2][3];A. 0B. 2C. 3D. 614.下面是几条动态初始化二维数组的语句,指出其中正确的:A. int arr5[][]=new int[4,5];B. int[][] arr6 = new int[4, 5];C. int arr7[,]=new int[4,5];D. int[,] arr8=new int[4,5];15.下面有关析构函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析构函数中不可以包含return语句B. 一个类中只能有一个析构函数C. 析构函数在对象被撤销时,被自动调用D. 用户可以定义有参析构函数16.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 不需要定义类,就能创建对象B. 属性可以定义为抽象的C. 对象中必须有属性和方法D. 常量不能作为类成员17.下面有关静态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静态方法属于类,不属于实例B. 静态方法可以直接用类名调用C. 静态方法中,可以访问非静态的局部变量D. 静态方法中,可以访问静态的变量18.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在C++中支持抽象类,但在C#中不支持抽象类。
《积木模式编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积木模式编程的第一课时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思维,熟悉编程环境,并能够运用积木式编程工具进行简单的程序搭建。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编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学习积木模式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环境介绍及操作界面介绍。
2. 基础练习:完成一组基础的积木编程操作练习,包括但不限于:认识各种类型的积木、理解积木的功能与作用、尝试搭建简单的程序。
3. 实践任务: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一个功能(如:闪烁的灯光、移动的图形等),并记录搭建过程中的思考与问题。
4. 团队协作:学生需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利用积木模式编程设计一个创意小游戏(如接苹果、消消乐等),并明确各自在团队中的职责。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确保对积木模式编程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2. 基础练习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如有疑问,可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 实践任务中,学生需记录详细的搭建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4. 团队协作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后与小组成员充分沟通,明确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游戏的设计与制作中。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评价将从理论掌握程度、操作准确性、实践创新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小组展示进行评价,并结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进行综合打分。
3. 反馈方式: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学生的作业成绩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会议日程安排10月21日1.研究生学术辅导1(第四教学楼)--李青9:00-10:00--裴健10:15-11:152.午餐3.研究生学术辅导2(第四教学楼)--Jeffrey Yu, Hong Cheng:1:30-3:00--林学民,张文杰:3:15-4:454.程序委员会会议10月22日1.开幕式(8:30-9:00)(逸夫科技楼主会场)2.拍照和休息(9:00-9:30)3.大会报告1(09:30-11:10)(逸夫科技楼主会场)--王海勋、周立柱4.休息(11:10-11:30)5.新技术报告1(11:30-12:30)(逸夫科技楼主会场)--刁妍蕾、陈雷6.午餐(12:00-13:30)7.大会报告1(13:30-15:10)(逸夫科技楼主会场)--Wang Min、Boualem Benatallah8.休息(15:10-15:30)9.分组报告1(15:30-17:30)(第四教学楼)9.系统演示(15:30-17:30)(逸夫科技楼2楼多功能厅)10.分组报告1的集中展示(17:30-18:15) (逸夫科技楼2楼多功能厅)论文的展板编号参加分组报告111.晚宴(18:30-20:00)12.专业委员会会议(20:00开始)(正大卿云楼二楼多功能厅)10月23日1.分组报告2(8:30-10:00)2.休息(10:00-10:15)3.分组报告3(10:15-11:45)4.分组报告2、3的集中展示(11:45-12:30) (逸夫科技楼2楼多功能厅)论文的展板编号参加分组报告2,35.午餐(12:30-13:30)6.新技术报告2(13:30-15:00)--黄燕、禹晓辉、朱扬勇7.休息(15:00-15:20)8.企业技术报告 (15:20-16:20)(逸夫科技楼主会场)9.休息(16:20-16:30)10.闭幕式(16:30-17:30)(逸夫科技楼主会场)。
基于WebGIS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姓名:张三一指导教师:李四二教授单位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东北大学2008年6月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ebGIS-Bas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by ZHANG SanyiSupervisor: Professor LI SierNortheastern UniversityJune 2008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基于WebGIS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提高,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的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营中,基于GIS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在对WebGIS技术和物流企业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具体特点,设计了一套扩展性较强的基于WebGIS的物流信息系统。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企业管理人员与运输车辆之间通过服务器连接起来,实现物流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系统采用B/S架构,服务器端通过网络与车辆终端通信,向车辆发送控制信息并获取车辆的当前状态。
同时它还和Web客户端进行交互,向客户端提供地图服务,并执行Web客户端的请求。
Web客户端采用Ajax 技术与服务器端进行通信,通过动态地图监控车辆。
它还实现了发送货物、编辑线路、发送消息等功能。
考虑到可扩展性,系统重点实现了服务器端进行消息中转的消息队列,建立了Web客户端到车辆终端之间的消息通路,并可以随时更新消息队列中消息处理方式。
本系统实现了物流系统的主要功能,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本文首先进行了系统的需求获取和业务分析。
然后,采用分层的方法对系统进行设计,叙述了消息队列框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并叙述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COMSOL 使用技巧中仿科技公司CnTech Co.,Ltd目录一、1.11.21.31.41.51.6二、2.12.22.32.4三、3.13.23.33.43.5四、4.14.24.34.44.5五、5.15.25.3六、6.16.26.36.46.5七、几何建模................................................................................................................................. - 1 -组合体和装配体................................................................................................................. - 1 -隐藏部分几何..................................................................................................................... - 2 -工作面................................................................................................................................. - 3 -修整导入的几何结构......................................................................................................... - 4 -端盖面............................................................................................................................... - 11 -虚拟几何........................................................................................................................... - 12 -网格剖分............................................................................................................................... - 14 -交互式网格剖分............................................................................................................... - 14 -角细化............................................................................................................................... - 16 -自适应网格....................................................................................................................... - 16 -自动重新剖分网格........................................................................................................... - 18 -模型设定............................................................................................................................... - 19 -循序渐进地建模............................................................................................................... - 19 -开启物理符号................................................................................................................... - 19 -利用装配体....................................................................................................................... - 21 -调整方程形式................................................................................................................... - 22 -修改底层方程................................................................................................................... - 23 -求解器设定........................................................................................................................... - 25 -调整非线性求解器........................................................................................................... - 25 -确定瞬态求解的步长....................................................................................................... - 26 -停止条件........................................................................................................................... - 27 -边求解边绘图................................................................................................................... - 28 -绘制探针图....................................................................................................................... - 29 -弱约束的应用技巧............................................................................................................... - 31 -一个边界上多个约束....................................................................................................... - 31 -约束总量不变................................................................................................................... - 32 -自定义本构方程............................................................................................................... - 34 -后处理技巧........................................................................................................................... - 36 -组合图形........................................................................................................................... - 36 -显示内部结果................................................................................................................... - 37 -绘制变形图....................................................................................................................... - 38 -数据集组合....................................................................................................................... - 39 -导出数据........................................................................................................................... - 39 -函数使用技巧....................................................................................................................... - 43 -7.17.27.37.4八、8.18.2九、9.19.2十、10.110.210.310.4十一、11.111.211.311.411.511.6随机函数........................................................................................................................... - 43 -周期性函数....................................................................................................................... - 44 -高程函数........................................................................................................................... - 45 -内插函数........................................................................................................................... - 46 -耦合变量的使用技巧........................................................................................................... - 48 -积分耦合变量................................................................................................................... - 48 -拉伸耦合变量................................................................................................................... - 49 -ODE 的使用技巧................................................................................................................... - 50 -模拟不可逆形态变化....................................................................................................... - 50 -反向工程约束................................................................................................................... - 51 -MATLAB 实时链接................................................................................................................ - 52 -同时打开两种程序GUI................................................................................................. - 52 -在COMSOL 中使用MATLAB 脚本................................................................................ - 52 -在MATLAB 中编写GUI ................................................................................................. - 53 -常用脚本指令................................................................................................................ - 54 -其他................................................................................................................................... - 56 -局部坐标系.................................................................................................................... - 56 -应力集中问题................................................................................................................ - 56 -灵活应用案例库............................................................................................................ - 57 -经常看看在线帮助........................................................................................................ - 57 -临时文件........................................................................................................................ - 58 -物理场开发器................................................................................................................ - 59 -一、几何建模COMSOL Multiphysics 提供丰富的工具,供用户在图形化界面中构建自己的几何模型,例如1D 中通过点、线,2D 中可以通过点、线、矩形、圆/椭圆、贝塞尔曲线等,3D 中通过球/椭球、立方体、台、点、线等构建几何结构,另外,通过镜像、复制、移动、比例缩放等工具对几何对象进行高级操作,还可以通过布尔运算方式进行几何结构之间的切割、粘合等操作。
封面(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皮上打印相应的内容,以下为填写举例)论文题目 论文主标题(主副标题总字数不大于25)姓名 学生名学 院 软件学院专 业 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备 注25)――论文子标题(可选)作者姓名:张松奇校内指导教师:柳洪义教授校外指导教师:张军工程师单位名称:软件学院专业名称:软件工程东北大学20XX年6月game-experience announcing subsystem insocial network site for game playersby Zhang SongqiNortheastern UniversityJune 20xxSupervisor: Professor Liu Hongyi Associate Supervisor: Engineer Zhang Jun摘 要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东北大学论文格式制定此规范,本规范专为我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打印时使用。
本文主要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排版及打印规范,关于论文的撰写原则及内容指导请参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一文。
学位论文主要部分由前头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组成。
前头部分主要包括:封面、中文题名页、英文题名页、任务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
主体部分主要包括:绪论、正文、总结及展望。
结尾部分包括:参考文献、致谢、附录(限必要时添加)。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使同学们能够了解掌握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排版及打印规范,并认真执行。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排版,论文打印,页面布局,段落格式,字体格式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V oIP (VInternet. But IP network provides data transmitting service only in a “best effort” manner, i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to VoIP, as a real-time service. Then, QoS(Quality of Servi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V oIP, and it’s also a study focus to computer network for a long time.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QoS architecture, the principle of V oIP and the two related protocols: H.323, SIP. And then, introduce some QoS control mechanisms: packet classifi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QoS route and queue management.………………………………………………………………………………………………………………………………………………………………………………………………………………………………………………………………………………………………………………………………………………………………………………………………………………………………………………………………………………………………………………………………………………………………………………………………………………………………………………………………………………………………………….Key words: V oIP, QoS, H.323, SIP, RSVP, Diffserv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论文排版总体要求 (1)1.1.1 打印 (1)1.1.2 页码编排 (1)1.1.3 页眉设置 (1)1.1.4 装订 (1)1.2 论文主要部分 (2)1.2.1 前头部分 (2)1.2.2 主体部分 (2)1.2.3 结尾部分 (3)1.3 本文结构 (3)第2章论文前头部分 (5)2.1 封面 (5)2.1.1 论文题目 (5)2.1.2 姓名 (5)2.1.3 论文封面日期 (5)2.2 中英文题名页 (5)2.2.1 题目 (6)2.2.2 姓名 (6)2.2.3 学校与日期 (6)2.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6)2.3.1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6)2.3.2 基本内容 (6)2.3.3 毕业设计(论文)专题部分 (6)2.3.4 学生接受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日期 (6)2.4 中英文摘要 (7)2.4.1 题目 (7)2.4.2 摘要 (7)2.4.3 摘要内容 (7)2.4.4 关键词 (7)2.5 目录 (7)2.5.1 目录 (7)2.5.2 索引条目 (7)第3章正文部分 (9)3.1 各级标题 (9)3.2 正文 (9)3.3 图 (9)3.4 表 (10)3.5 程序代码 (11)3.6 公式 (11)第4章结尾部分 (12)4.1 参考文献 (12)4.2 参考文献格式 (12)4.3 参考文献举例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第1章 绪 论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过程。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软件课程设计报告小游戏《读心术》的MATLAB实现系别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号7090308姓名李建辉指导教师郭静梅姜玉山成绩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2011年1月8日1 MATLAB简介1.1 MATLAB介绍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
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
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
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1.2GUI介绍用户图形界面(GUI)是程序的图形化界面。
一个好的GUI 能够使程序更加容易的使用。
它提供用户一个常见的界面,还提供一些控件,例如,按钮,列表框,滑块,菜单等。
用户图形界面应当是易理解且操作是可以预告的,所以当用户进行某一项操作,它知道如何去做。
例如,当鼠标在一个按钮上发生了单击事件,用户图形界面初始化它的操作,并在按钮的标签上对这个操作进行描述。
创建MATLAB 用户图形界面必须由三个基本元素:(1)组件:在matlab GUI中的每一个项目(按钮,标签,编辑框等)都是一个图形化组件。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
苑春苗;张靖林;丁世勋;张浩楠
【期刊名称】《高教学刊》
【年(卷),期】2024(10)2
【摘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模式正面临着重大改革。
为提高相似理论与相似方法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该文构建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前学习、课上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后辅导等方面对混合式教学进行综合的论述,通过教学反思,对教学模式提出相应建议与心得,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改革分享经验。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苑春苗;张靖林;丁世勋;张浩楠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东北大学PBL教学创新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浅析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2.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以《制药过程检测与控制》为例3.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析——以《绘本设计》课程教学为例4.基于词达人线上学习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5.基于虚拟仿真和翻转课堂的药物分析实验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模糊控制表离线生成算法的改进
戴春林;张利辉
【期刊名称】《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5)001
【摘要】通过对模糊运算过程的机理分析,定义了"模糊曲线"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模糊曲线的控制表离线生成算法.实现了在原始规则库不变的前提下,可靠、方便地生成具有足够精细度的模糊控制表的设想.为改善简单型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品质和各类增强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页数】4页(P59-62)
【作者】戴春林;张利辉
【作者单位】吉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吉林,吉林,132012;东北电力学院自动化系,吉林,吉林,132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
【相关文献】
1.改进的T T�R MS调度表生成算法 [J], 张超;南建国;褚文奎;代西超
2.改进的决策树生成算法及条件决策表的创建 [J], 李艾华;屈梁生
3.中轴生成算法和自适应有限元模糊控制(Ⅰ)——中轴生成算法与应用 [J], 刘旺玉;魏勤学;欧元贤
4.基于MATLAB生成模糊控制规则离线查询表 [J], 刘淑荣;金波
5.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的覆盖表生成算法 [J], 刘向婷;曹小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设计∗万鸾飞【期刊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3)006【摘要】设计了一个多机器人协作系统离线编程软件,首先对多机器人协作运动时的约束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一般的多机器人协作系统离线编程软件设计了软件框架与类结构;并根据实验室现有项目作了一个具体软件实现;最后,对典型协作运动的离线规划与仿真执行以及仿真与真实系统中同一个Job文件的执行效果对比。
%This paper designs an off⁃line programming software for multi⁃robot cooperation system, firstly analyzes the restriction relation when multiple robots cooperatively move, based on this, designs software framework and class structure for the off⁃line programming of general multi⁃robot cooperation system, then conducts a real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according to present items in the laboratory and finally compares the executive effect for a Job file in off⁃line planning and simulation in typical cooperation motion as well as in simulating and real system.【总页数】4页(P94-97)【作者】万鸾飞【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相关文献】1.多机器人汽车焊接生产线离线编程系统设计 [J], 孟正大;郝立;纪晨2.基于XNA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系统设计 [J], 林君健;张晓瑾;林粤科;梅雪川;葛光军3.多机器人三维仿真与离线编程系统设计 [J], 李东威;徐祥4.基于ROS的UR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设计与开发 [J], 陆政;韩昊一;纪良;郭毓5.基于叠加同步协作的多机器人离线编程的研究与实现 [J], 万鸾飞;陈慧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软件设计模式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姓名
(共页)
一:单选题(共40分,20小题,每小题2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以下标识符中,正确的是:A
A、_total B 3abc C while D class
2.在c#程序中,入口函数的正确声明为:B
A. static int main(){…..}
B. static void Main(){……}
C. static void main(){……}
D. void Main(){……}
3.C#中MyClass 为一自定义类,其中有以下方法定义public void Hello(){..}使用以下语句创
建了该类的对象,并使变量obj 引用该对象:MyClass obj = new MyClass();那么,可如何访问类MyClass 的Hello 方法?A
A. obj.Hello();
B. obj::Hello();
C. MyClass.Hello();
D. MyClass::Hello();
4.在C#中,表示一个字符串的变量应使用以下哪条语句定义?B
A. CString str;
课程名称: 软件设计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