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四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7.44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健康教育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及性状。
2、掌握常用抗生素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
3、掌握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4、了解常用抗生素药物的用法、规格、制剂和用量。
5、理解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及分类6、熟悉抗生素的种类、分类和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1、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及性状2、常用抗生素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生素的种类、分类和作用机制。
3.常用抗微生物药的使用和应用。
教学难点:1、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2、药物的相互作用教学课时16课时教学过程:一、抗微生物药物包括化学治疗药(凡能有选择性的作用于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发挥抑制和杀灭病原体而对机体毒性较小的药物。
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消毒防腐药。
抗生素曾名抗菌素,是由某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在生命繁殖过程产生的,能以低微浓度选择性地抑杀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目前主要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生产,有的可以化学合成,或将提取的抗生素经分子结构改造后制成各种半合成抗生素。
二、理想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应具备的条件:1、选择性高2、不易产生抗药性3、毒付作用小4、优良的药动学特性5、性状稳定6、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三、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类为:1、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2、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类、庆大霉素等;3、四环素类,如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4、氯霉素类,如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4、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
四、抗生素的作用机理:1、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细菌细胞壁有维持细菌的形状、保护细菌不受周围环境渗透压的影响和机械损伤的作用。
青霉素类可以阻碍它的合成,影响细菌的生长。
2、改变细胞的通透性细胞膜是渗透压的屏障受到损伤后使细菌的主要成分流出,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死亡。
3、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如氯lv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4、改变细菌的核酸代谢病菌抗药性产生的机制一、抗药性1、天然抗药性2、获得性抗药性抗药性可以通过染色体或质粒而传给子代。
“生活中常见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教学设计吕颖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在日常生活中,抗微生物药的使用非常普遍,因此这一节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使用药物应以安全、有效、经济为前提”教材设计思想。
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而教师的作用以引导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分析讨论,获得抗微生物药合理使用的相关知识。
一、教学目标1.说明抗微生物药在生活中治疗感染性疾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掌握常用抗微生物药的药理作用。
3.列举生活中滥用抗微生物药的例子,讨论、分析不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危害。
4.如何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中滥用抗微生物药的实例及滥用抗微生物药的危害,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
教学难点:滥用抗微生物药的实例及滥用抗微生物药的危害。
三、课前准备学生活动:课前搜集各种抗微生物药的使用说明,抗微生物药滥用的相关报道。
教师活动:搜集抗微生物药使用的各种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首先多媒体课件展示《新民周刊》封面文章《泛滥抗微生物药》的主要内容: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微生物药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微生物药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与抗微生物药滥用的相关资料。
这些内容足可以令学生震惊,教学气氛达到第一个高潮。
这时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抗微生物药滥用会导致如此危害呢?进而引入本节课的题目《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
设计思想:新课标下教学的重点不在是教师教知识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课前收集资料,既学习了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通过在班上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讲授新课(1)讲授抗微生物药发展史提问:第一种被发现的抗微生物药是什么?是由谁发现的?是怎么发现的?学生活动:利用课本和搜集的资料简述青霉素的发现史以及抗微生物药目前的发展情况。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一、抗菌药物(一)为什么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
1.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抗菌药物的发展速度、品种、产量及销售量均处于所有药品中的第一位。
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260亿美元,各大制药企业投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使抗生素新品不断出现。
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为200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30%,全国6700国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000多家生产各类抗生素,竞争十分激烈。
我国抗生素产品种类齐全,在抗生素/抗菌素领域,我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是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螺旋霉素以及磺胺类产品,其中青霉素规模最大,我国青霉素年产量超过2.2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70%。
我国青霉素产品基本上集中于华药、哈药、石药和鲁抗四家,四家产品占国内青霉素总产量的75%。
四环素、氯霉素、土窃案、链霉素等产品,由于欧洲主要生产商已经停止生产,因此国际上主要产设集中在我国,但由于这些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应用于人群,而且由于毒副作用在畜牧市场也受到限制,所以市场需求并不大。
我国抗生素行业呈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原料药的生产销售在全球占较大比重,主要竞争对手是印度,但在高端产品上落后于发达国家。
抗生素行业在全球已是一个成熟行业,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8%。
但不同的品种在成长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差别较大,如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大多已处于衰退期,而头孢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总体上仍处于成长期。
发展速度、品种1907年发现磺胺药物,1929年发现青霉素G生物来源天然的抗生素衍生物9000种人工化学半合成的抗菌药衍生物10万多种每年以200-300种速度递增世界抗生素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8%临床实际应用的抗菌药只有200多种年产量70年代年产量1.2万吨,80年代年产量2.5万吨90年代年产量4~5万吨,2000年产量7万吨年销售量1982年世界药品销售800亿美元,其中抗菌药为110亿美元,占12.5%。
《动物药理》教案本门课。
☆ 新授内容(时间 70min ,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第二篇抗病原体药物模块一抗微生物药物单元三合成抗菌药(氟喹诺酮)三、氟喹诺酮类(20min)(一)概述1.发展历程2.特点3.作用机制4.抗菌谱5.注意事项(二)常用药物1.诺氟沙星(氟哌酸)2.环丙沙星3.恩诺沙星(动物专用)4.二氟沙星四、硝基咪唑类(5min)1.甲硝唑(灭滴灵)2.地美硝唑(二甲硝咪)单元四抗病毒药(5min)常用药物:穿心莲、板兰根、大青叶、干扰素等。
金刚烷胺、吗啉胍、利巴韦林等食品动物禁用。
单元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40min) 1.严格掌握适应症——准确选药2.采用合理的用药方案3.正确地联合用药4.防止配伍禁忌5.采用综合治疗措施☆课堂小结与教学效果检测(3min)针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机抽点学生回答,并记录学习平时成绩。
大家共同讨论纠错,并总结。
☆ 布置作业(2min)※ 拓与展查阅资料自学,巩固相关知识。
※ 练与做(1)案例分析2010 年12 月5 日,某养猪专业户王某家中饲养的 65 头猪中有 16 头发病,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
其中有 4 头仔猪症状比较严重,当天早晨已死亡 2 头。
检查发现 2 头比较严重的仔猪头低耳耷,卧伏在地;呼吸增快,70~130 次/min,有明显的腹式呼吸,病猪呼吸困难,张口呼吸, 有喘鸣声,有时有痉挛性阵咳,有白色泡沫状液体鼻液;体温41℃,废食。
其它病猪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痉挛性咳嗽,现明显的腹式呼吸,早晨喂饲和剧烈运动后咳嗽特别严重。
据主人讲,猪场一直有气喘病存在。
拟订一种治疗用药方案。
提示:○1 依据临床症状及特征性的呼吸表现,结合猪场过去发病实际,可以诊断为猪气喘病急性爆发。
○2 该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
查阅教材及课程网站等资料,至少列出 5 种敏感药物。
(2)浏览《动物药理》精品课程网站的相关内容。
《动物药理》教案
本门课。
☆ 新授内容(时间 70min ,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
第二篇抗病原体药物
模块一抗微生物药物
单元三合成抗菌药(氟喹诺酮)
三、氟喹诺酮类(20min)
(一)概述
1.发展历程
2.特点
3.作用机制
4.抗菌谱
5.注意事项
(二)常用药物
1.诺氟沙星(氟哌酸)
2.环丙沙星
3.恩诺沙星(动物专用)
4.二氟沙星
四、硝基咪唑类(5min)
1.甲硝唑(灭滴灵)
2.地美硝唑(二甲硝咪)
单元四抗病毒药(5min)
常用药物:穿心莲、板兰根、大青叶、干扰素等。
金刚烷胺、吗啉胍、利巴韦林等食品动物禁用。
单元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40min) 1.严格掌握适应症——准确选药
2.采用合理的用药方案
3.正确地联合用药
4.防止配伍禁忌
5.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课堂小结与教学效果检测(3min)
针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机抽点学生回答,并记录学习平时成绩。
大家共同讨论纠错,并总结。
☆ 布置作业(2min)
※ 拓与展
查阅资料自学,巩固相关知识。
※ 练与做
(1)案例分析
2010 年12 月5 日,某养猪专业户王某家中饲养的 65 头猪中有 16 头发病,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
其中有 4 头仔猪症状比较严重,当天早晨已死亡 2 头。
检查发现 2 头比较严重的仔猪头低耳耷,卧伏在地;呼吸增快,70~130 次/min,有明显的腹式呼吸,病猪呼吸困难,张口呼吸, 有喘鸣声,有时有痉挛性阵咳,有白色泡沫状液体鼻液;体温41℃,废食。
其它病猪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痉挛性咳嗽,现明显的腹式呼吸,早晨喂饲和剧烈运动后咳嗽特别严重。
据主人讲,猪场一直有气喘病存在。
拟订一种治疗用药方案。
提示:
○1 依据临床症状及特征性的呼吸表现,结合猪场过去发病实际,可以诊断为猪气喘病急性爆发。
○2 该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
查阅教材及课程网站等资料,至少列出 5 种敏感药物。
(2)浏览《动物药理》精品课程网站的相关内容。
※ 思与议
(1)复习题
○1 如何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2 如何预防耐药性的出现?
○3 联合用药的目的有哪些?
(2)习题及在线测试:《动物药理》精品课程网站的相关内容。
4.【参考资料及来源】
《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上册(第五篇兽医药理学)编写组编写,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动物药理》赵明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动物药理与毒理》梁运霞宋冶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动物药理》李春雨贺生中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动物药理》江苏省精品课程网站。
5 【课后总结】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设计
☆ 复习提问
1、为什么磺胺药和抗菌增效剂合用抑菌作用增强?
2、如何预防磺胺药的不良反应?
☆ 导入
让学生列举常见药物,及日常生活何种情况下会用到药物。
引入本门课。
☆ 新授内容
第二篇抗病原体药物
模块一抗微生物药物
单元三合成抗菌药(第二部分)
三、氟喹诺酮类
(一)概述
1.发展历程
第一代喹诺酮类:萘啶酸1962 合成
第二代喹诺酮类:吡哌酸1974 合成
第三代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1979 合成
临床常用有: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
恩诺沙星、单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沙拉沙星等。
2.特点
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抗菌作用独特;吸收快,体内分布广;与其他抗
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
3.作用机制
抑制 DNA 螺旋酶作用,阻碍 DNA 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4.抗菌谱
G -菌:大肠、沙门氏、巴氏、变形、绿脓、嗜血杆菌等。
G
+菌:金葡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
霉形体,对耐青霉素、磺胺、TMP、庆大、霉形体细菌均有效。
5.注意事项
不与利福平(RNA 抑制剂)、氯霉素联用,否则药效降低。
(二)常用药物
1.诺氟沙星(氟哌酸)
作用:对 G-菌作用较强,对 G+菌、霉形体有效,对厌氧菌不敏感。
应用:①用于敏感菌(大肠、巴氏、沙门氏、绿脓杆菌等)引起的消化、呼吸、泌尿道感染;②用于支原体病的治疗。
2.环丙沙星
作用:对 G-菌的抗菌作用是目前氟喹诺酮类中较强的一种;对 G+菌作用也较强;对厌氧菌,绿脓杆菌作用较强。
应用: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感染,对消、呼、泌、皮肤及支原体感染均有良效。
3.恩诺沙星(动物专用)
应用:对支原体有特效。
牛: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败血症,溶血性巴氏,牛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伤门氏菌感染、乳腺炎等。
猪:链球菌病,仔猪白痢、黄痢、水肿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支原体性肺炎等。
禽:各种支原体感染,大肠、沙氏、嗜血杆菌感染等。
犬、猫:由细菌、支原体引起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感染。
4.二氟沙星
应用:用于慢性呼吸道、气管炎、肺炎、霍乱、链球菌病、伤寒等疾病。
尤其是:鸡大肠杆菌,仔猪红、黄、白痢有特效。
四、硝基咪唑类
作用:抗原虫、抗菌、抗厌氧菌。
1.甲硝唑(灭滴灵)
作用:对多数专性厌氧菌(拟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产气荚膜梭菌、粪球菌)作用较强。
应用:用于①阿米巴痢疾,毛滴虫等原虫;②手术后感染;③肠道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