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上语文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1.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原名,字,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2)老舍,原名,字,北京人,满族。
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剧本《》《》等。
(3)泰戈尔, (国名)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我国作家于2012年也获得了这个奖项。
(4)冰心,原名,现当代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散文集《》《樱花赞》等,译有《》《泰戈尔抒情诗选》等。
“、、”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5)安徒生,(国名)作家。
代表作有童话《》《》《》等。
(6)《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主要记载至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由 (时代国名)文学家 (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7)《论语》,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合称为“四书”。
(8)《西游记》的作者是,代小说家,字,号。
(9)《狼》选自《》,作者,字,号,世称,代文学家。
2.下列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曹操——孟德——东汉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青莲居士——唐C.《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东篱——元D.《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陆游——放翁一一北宋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之并称为“五经”的还有《大学》《孟子》《中庸春秋》。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1.《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一本是长妈妈给他买的《山海经》,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叫他背的《________》,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________》。
2.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________ 集。
此集中有两篇文章,一篇是________,写自己的父亲被庸医所误,对他刺激很大,所以他后来要到日本留学,立志要用新的医学救国,另一篇是《藤野先生》,写在仙台学医期间,感受到医学也无法救国,因此选择了________的道路。
(2)《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阿长讲故事和民间文化的内容。
请根据相关文章的内容列举两件事。
3.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以《________》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其中鲁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________。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________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________》,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4.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
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
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
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
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
”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
”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
名著导读七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七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 《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无常》讽刺了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
3. 《伊索寓言》:主题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此外,还有《繁星》《春水》,主要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会存在差异,具体内容建议以教材为准进行学习。
七年级上名著导读知识点七年级上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了多部名著。
这些名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学习这些名著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的名著进行导读,带你了解这些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小说的瑰宝。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中心,展现了一个富贵世家的兴衰和女性的命运。
《红楼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是一个文化符号。
在阅读《红楼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了解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情况。
2. 熟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理解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和社会风貌。
4. 分析《红楼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探讨。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四位取经的神话小说。
《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在阅读《西游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了解唐玄宗、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宣武门之变的情况。
2. 熟悉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分析《西游记》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4. 理解取经的意义和经书的内涵。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108位梁山好汉起义反抗朝廷的小说。
《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均不可低估。
在阅读《水浒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了解南宋末年的历史背景和宋宁宗时期的治政情况。
2. 熟悉武松、宋江、晁盖、林冲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理解梁山好汉的起义原因和历史背景。
4. 分析《水浒传》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现象。
四、《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小说。
《三国演义》通过对三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动荡和英雄的风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必读名著阅读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西游记》《朝花夕拾》重要知识点整理(附练习)《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二、主题归纳1、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①《狗·猫·鼠》例如写动物们开会商议如何左迎接大象的故事和祖母跟同“我”讲述关于猫的故事,都充满童心;其中也体现“我”喜欢小动物。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儿童的乐园”③《无常》中表现“我”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④《五猖会》我对观看五猖会怀着急切兴奋的心情。
七年级上册必背文学常识(复习资料2)1《春》①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②散文家、诗人、学者。
③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济南的冬天》①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②作家。
③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等6《散步》①莫怀戚,重庆人,作家7《金色花》①泰戈尔②印度作家、诗人。
③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④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荷叶·母亲》①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②作家,诗人,③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8《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①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②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③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①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②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③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①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人。
11《窃读记》①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台湾苗栗人②作家③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12《论语》十二章①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②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③《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④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①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
14《植树的牧羊人》①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②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15《走一步,再走一步》①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②选自《心理学与成长》16《诫子书》诸葛亮①诫,告诫、劝勉。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必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名著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点部分,也是难度较高的一部分,因此掌握其中的必考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下是本文总结的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必考知识点。
《小王子》1. 主题思想:本书的主题思想是人性的探寻和珍爱友情。
作者反复强调了“看不见的东西”,“眼睛的内心”,以及“洋葱皮”的概念,寓意人类需要看到内在的美好。
2. 分析人物形象:小王子、飞行员、玫瑰、蛇等都是本书中的重要人物,分别代表了童真、执着、自恋心理和死亡等不同的主题思想。
3. 重要语句:例如,“人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将你的悲伤倾诉给蒲公英,它会随风而逝,不会自己留在地上”,“不是花的长度使她珍贵,而是她与你所浪费在她身上的时光”。
《红楼梦》1. 人物形象: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物都展现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2. 社会背景:本书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描绘了清代官宦家庭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家族制度的种种弊端。
3. 常用语句: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黛玉向他道谢,宝玉他婉言相告”,“黛玉病重,众姊妹争相前来探望”。
《老人与海》1. 人物形象:古巴老人圣地亚哥是本书的主人公,年迈而又固执,一贯追求自己的目标,展现出了坚定不移和无怨无悔的精神风貌。
2. 事件分析:本书讲述了一个老渔民与一条大马林鱼长达三天三夜的斗争,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3. 重要语句:例如,“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就是希望”,“即使失败,也要继续前行”,“只要人在就有失去”。
《茶花女》1. 人物形象: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一个自由独立、优雅美丽的女子,她曾与社会的种种不公进行抗争,并不断追求使自己变得更美好的人生。
2. 社会背景:本书描绘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众多弊端和不足,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犀利的反思和揭露。
3. 常用语句:例如,“每个女人的成功成本都很高,我们既要美貌,又要有钱”,“你要做什么,别人怎么想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自己喜欢就行”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散步》—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3.《在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两个家庭》等。
本文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
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6.《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7.《春》—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本文选自《朱自清选集》。
8.《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9.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
代表作有《短歌行》《蒿里行》等。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
选自《全唐诗》。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名著导读导读: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名著导读1、《繁星》《春水》: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
这两作品是在受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作者认为: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如”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称为“哲理诗”。
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作品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一是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二是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2、《伊索寓言》:主题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如:《狼和小羊》、《猫和鸡》二是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三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
如《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一是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二是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为学生们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名著篇目。
虽然这些书籍在内容、时代背景、受众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都是近现代汉语言文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增进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抵抗时代浪潮的重要媒介。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可以为同学们更好地阅读这些名著提供帮助。
一、《草房子》1.小说背景:年代背景、主要情节。
2.小说人物:主人公及其性格、其他人物及其关系。
3.小说主题:小说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4.写作手法:通过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语言表述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创作方法。
二、《小兵张嘎》1.小说背景:主要情节、时代背景、主题。
2.小说人物:主人公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其他人物及其关系。
3.小说主题: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我们可以理解作者在写作中想要表达的意思。
4.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方式研究,可以通过分析语言、叙事风格等方面来了解。
三、《老残游记》1.小说背景:主要情节、时代背景、历史背景。
2.小说人物:主人公的形象、性格特点,其他人物的特点及与主人公的关系。
3.小说主题:主题是作者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是小说表现的核心。
4.写作手法:通过分析叙事手法、语言表述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创作技巧等。
四、《红楼梦》1.小说背景:时代背景、主要情节、文化背景。
2.小说人物:主要人物及其家族关系、性格、形象描写等方面。
3.小说主题:该小说主题十分丰富,包括宝黛之恋、富贵之梦、人情世故、女性命运等等。
4.写作手法:小说被誉为“史诗式的小说”,通过分析叙事方式、语言表述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创作技巧等。
五、《聊斋志异》1.小说背景:时代背景、众多奇异的故事情节。
2.小说人物:各种人物类型存在,有妖怪、鬼魂、妇女等等。
3.小说主题:小说集的主题是多样的,有关爱情、灵异、道德等等。
4.写作手法:通过分析叙事方式、语言表述等方面,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创作技巧等。
初一语文重要知识点总结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更是一门艺术,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在初一语文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同时,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和名著导读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对初一语文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重要知识点总结1. 修辞方法修辞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
比喻是一种运用形象感观来表达抽象事物的方法,夸张则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而进行的一种夸张手法。
拟人则是将人的特征赋予非人的事物,使其更加形象生动。
排比是一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句型的修辞方法,用来加强语气和节奏感。
2.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是汉字的正式书面形式,初一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文言文知识。
例如,学会分辨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和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虚词和实词的用法等。
3. 作文写作技巧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文的练习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一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如何选择适合的作文题目,并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合理组织文章结构、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等。
4. 文化常识了解一些文化常识对于我们的语文学习也非常有帮助。
比如,了解民间故事和传说、熟悉一些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二、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1.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指对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名著和作家等方面的了解。
在初一语文学习中,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读物,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
2. 名著导读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
初一时期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这些名著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进行名著导读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进行阅读,并参考相关的导读资料,了解背景知识、人物关系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名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共五篇)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1.冰心原名谢婉莹,是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和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
2.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3.冰心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164首、《春水》(182首;短篇小说集《超人》、《冬儿姑娘》;散文集《寄小读者》、《归来之后》、《樱花赞》等。
4.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5.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6.《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7.《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8.冰心是小诗派的代表诗人,这些诗的特点是:短小;形式自由;富含哲理。
9.诗集《繁星》、《春水》的名字的内涵是:繁星,代表着零星的思想;春水,是因为作者希望在不经意之时将思绪像春水一样流入读者心中。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1.《伊索寓言》产生于古希腊时期。
主要作者是伊索。
2.《伊索寓言》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3.《伊索寓言》的主要内容:(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①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例如:《狼和小羊》、《猫和鸡》②表现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例如:①《赫拉克勒斯和财神》(2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①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的,例如:《农夫和蛇》。
②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例如:《狐狸和山羊》③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例如:③《乌龟和老鹰》(3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④嘲笑吹牛皮说大话的,例如:《蚯蚓和狐狸》《鼹鼠》⑤讽刺好逸恶劳的,例如:《蚂蚁和蝉》⑥批评贪得无厌的,例如:《骆驼和宙斯》4.《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部编版七上语文文学常识(含名著导读)课内文学常识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
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通过写济南冬天山水的特点,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全文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4、《观沧海》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观沧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表现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6、《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作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我家的天门冬名著:一.《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1.关键词句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写人记事生动有趣感情真挚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2.消除隔膜的方法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读经典作品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
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1.名人谈西游林庚: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迷散在西游记中的童话的气氛。
也正是这样一种气氛,孙悟空才可以那么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充分自由的发展它传奇性的英雄性格与特征,并且将他性格形象的精神内涵推向了最完美的高度。
鲁迅:神魔小说林庚:童心之作2.关键词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很有趣的书——内容: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故事引人入胜——前7回: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8回到12回:介绍唐僧交代喜提先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
第13回到第100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故事引人入胜——情节曲折生动、扣人心弦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
善于塑造人物——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
他本领高强会72变,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权威。
取经路上出生入死,忠诚不二,制服无数妖魔鬼怪,立下悍马功劳。
猪八戒,天蓬元帅。
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说谎贪恋女色,遇到困难就散伙忠勇善良。
勇猛战斗,不怕脏,不怕累,憨厚淳朴,知错就改,喜剧形象。
西游记是一部励志故事: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文学常识1.《春》选自《朱自清选集》,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为自清,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3.《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史称“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与杜甫并称“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5.《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
6.《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作者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笔记》,长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6.散文诗《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国王与王后》等。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7.散文诗《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当代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七年级上语文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文学常识与名着导读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填空1.《春》,作者,原名,号,字,现代家,,,江苏扬州人。
着有诗文集,散文集。
带春字的成语:,,,,。
带春字的诗句:,,,。
2.《济南的冬天》,作者,原名,字,北京人,族,现代作家。
作者有光荣称号。
主要作品有小说,,戏剧,。
写雪的诗句至少两首(只写上下句):3.《雨的四季》作者。
写出关于雨的诗句:。
4.曹操,字,(朝代)家,家。
诗风。
代表诗作有,,,。
5.李白,字,号。
我国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尊称为,与杜甫并称。
李白诗风。
6.王湾,(地方)人,(朝代)诗人。
7.马致远,号,大都人,代家家。
与,,,并称“元曲四大家”。
散曲中《天净沙.秋思》被誉为,“天净沙”是,“秋思”是。
8.《咏雪》选自《》,是由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编者朝宋临川王。
9.《秋天的怀念》,选自,作者,代表小说有,,。
散文,,。
10.《散步》,作者,人(地方)家。
11.《金色花》选自,作者国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
获1913年奖。
12.《荷叶母亲》,作者,原名,福建长乐人,家。
着有诗集,,散文集,。
她作品的三大主题是,,。
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作者,原名字,我国伟大的家家家,现代文学的人。
他被国民誉为。
代表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
他发表了我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14.《再塑生命的人》选自作者,,国家家家。
1964年被授予。
16.《纪念白求恩》,选自,作者,字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人家代表作品,,。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国共产党员,着名的医生。
17.《植树的牧羊人》,作者,国家家18.《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作者国家家。
19.《诫子书》,选自作者,字,时蜀汉,家家与他有关的故事有,,。
20.《猫》选自,作者,笔名福建长乐人,家家家。
文学常识与名着导读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春》,作者,原名,号,字,现代家,,,江苏扬州人。
着有诗文集,散文集。
带春字的成语:,,,,。
带春字的诗句:,,
,。
,。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国共产党员,着名的医生。
17.《植树的牧羊人》,作者,国家家
18.《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作者国家家。
19.《诫子书》,选自作者,字,时蜀汉,家家与他有关的故事有,,。
20.《猫》选自,作者,笔名福建长乐人,家家家。
21.《动物笑谈》选自作者,,国家家。
获1973年诺贝尔。
22.《狼》选自,作者,字,一字,号,世称。
代文学家,着有文言小说集
23.《皇帝的新装》选自作者,,国家。
代表作有童话,,。
24.《天上的街市》,选自,作者,原名。
四川乐山人,家,家,家。
代表作有诗集《》《》,历史
剧《》《》《》。
25.《女娲造人》,选自,作者,四川新都人,家。
着有,。
26.《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与狮子》选自,作者,国
家,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
27.《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先秦家代表着作。
(朝代)秦相,共同编写而成。
28.《杞人忧天》选自,《列子》旧题为着,作者相传为时的家人物,(国)人。
今本八篇,内
容多为,,。
二、名着阅读知识填空
参见期中考试发的复习材料。
1.《三国演义》作者,(朝代)人。
主要讲三国鼎立的形成发展及结束。
2.
3.
4.
5
6
7
8
9.
10.
11.
在,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短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B.泰戈尔,英国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飞鸟集》《园丁集》等。
C.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D.《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C.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识破骗子的阴谋诡计
D.李白被称为诗仙,其诗洋溢着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这部作品。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着作。
C.《西游记》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承恩
D.《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猫》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一篇小说,表达了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思自我的过失的主题。
B.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的《西游记》围绕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四、文学常识及名着阅读选段及简答题
1.阅读下面文学名着选段完成填空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擦擦,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文中的她是(人物)。
2.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背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中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是。
3.阅读下面文学名着选段完成填空
甲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俺去看来。
”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
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
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
甲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本文段选自名着。
文中的甲是。
在原着中下面事件与甲无主要关联的一项是。
A.智取红孩儿。
B.高老庄娶亲C.智借芭蕉扇。
D.赌胜车迟国
4.
A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