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企业财务会计》第八章经济业务核算分录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4
对口高考《会计基础》基本经济业务核算常见会计分录汇总在对口高考《会计基础》的考试中,会计分录占着较大的比重,强烈要求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烂记下列我整理总结的会计分录!听我没错的!一、筹集资金的核算1.收到投资借:固定资产 (设备、房屋)或:银行存款 (货币资金)或 无形资产(专利权等) 贷:实收资本注: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2.向银行借入借款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一年及一年以内) 或:长期借款 (一年以上) 3.短期借款利息、本金:4.长期借款利息、本金5.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借: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贷:实收资本(股本)二、企业供应过程的核算4. (一般纳税人)购进材料,材料未入库(实际成本核算)借:在途物资——XX 材料(包括运杂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合理损耗等)(如直接入库记 借:原材料——XX 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付款或支票包括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或:应付票据 (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1) 预提: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偿还本金: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2)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1)利息的计提:借:在建工程 等 贷:长期借款(2)长期借款本金、利息的支付: 借:长期借款(本金、利息)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款、银行本票、外埠存款)应付账款(款未付)预付账款☆注:(1)如运费考虑进项税额7%,纳税人支付运输费用,可以根据运费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不包括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乘以7%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其计算公式为: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运费×扣除率(2)如题目中叙述的是价税合计应将进项税额单独求出。
公式:进项税额=价税合计/(1+17%)*17%(3)如是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5.材料入库借:原材料——XX材料贷:在途物资——XX材料6.偿还欠款或商业汇票到期付款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补充:如按计划成本核算,把“在途物资”科目换成“材料采购”(1)购进材料,材料未入库借:材料采购(包括运杂费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付款或支票)或:应付票据(商业汇票)应付账款(款未付)(2)材料入库借:原材料——XX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三、生产过程的核算7.从仓库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A产品(A产品领用材料)——B产品(B产品领用材料)制造费用(车间一般性耗用材料)管理费用(管理部门领用材料)贷:原材料——XX材料8.计算(结转)本月工资和计提职工福利费(工资的14%)借:生产成本——A产品(A产品工人工资)——B产品(B产品工人工资)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厂部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含财务人员)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职工福利9.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10.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现金11.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借:制造费用(车间设备折旧)管理费用(厂部固定资产折旧)销售费用(销售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贷:累计折旧12.职工报销药费借:应付职工薪酬(在职职工)管理费用(退休人员,退休人员工资也通过管理费用核算)贷:库存现金13.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借:管理费用(管理部门办公用)制造费用(车间办公用、车间人员差旅费、劳动保护费)贷:库存现金14.出差人员借支差旅费借:其他应收款——XX贷:库存现金15.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多借.退回余款)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报销的金额)库存现金(退回的款项)贷:其他应收款——XX (原来借支的金额)16.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少借.补足款项)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报销的金额)贷:其他应付收款—XX (原来借支的金额)库存现金(补足的现金)17.月末,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期末无余额)借:生产成本——A产品——B产品贷:制造费用注:制造费用如按工时分配,分配率=制造费用/(A产品工时+B产品工时),A产品承担的制造费用=A产品工时*分配率,B产品类推如分配分配率除不尽用倒挤法18.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借:库存商品——XX产品贷:生产成本——XX产品注:(1)生产成本月末余额表明是尚未完工的在产品金额(2)完工产品的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合计-期末在产品成本四、销售过程的核算19.销售产品,取得收入借:银行存款(收到支票或存款存入银行)或:应收票据(收到商业汇票)或:应收账款(未收到款项)贷:主营业务收入——XX产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销售产品,用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借:应收账款——XX单位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代垫的运杂费)注:如销售方承担运杂费则要借:销售费用21.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展览费、销售过程运杂费等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22.收回欠款或商业汇票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XX单位或:应收票据(商业汇票)23.结转已销售产品的销售(生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XX产品24.销售材料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注:不是进项税额转出)25.结转出售材料的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原材料——XX材料26.计算销售税金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XX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注:(1)城建税及教育附加是按需要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之和*税率去算(2)所得税计入所得税费用科目(3)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计入管理费用,如金额大按待摊处理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注意不通过应交税费核算)(4)增值税按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差额缴纳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27.上缴各种税费借:应交税费——应交XX税贷:银行存款28.预付账款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29.预收销货款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五、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30.收到现金捐赠.罚款收入或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借: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贷:营业外收入31.罚款支出或对外捐赠现金支出借:营业外支出贷:银行存款32.每月结转损益类账户A.每月结转收入类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盈利)贷:本年利润B.每月结转费用,成本类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在计算所得税后做)投资收益(亏损)资产减值准备33.计算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4.年末,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配”账户。
(财务会计)企业会计分录大全企业会计分录大全企业会计分录大全壹、资产类壹、现金1、备用金a、发生时: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直接设备用金科目)贷:现金b、报销时:借:管理费用(等费用科目)贷:现金2、现金清查a、盈余借: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查明原因: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其它应付款壹应付X单位或个人b、短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现金查明原因: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承担责任)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X公司赔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3、接受捐赠借:现金贷:待转资产价值-接收货币性资产价值缴纳所得税借:待转资产价值-接收货币性资产价值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二、银行存款A、货款交存银行借:银行存款贷:现金B、提取现金借:现金贷:银行存款三、其他货币资金A、取得: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等)贷:银行存款B、购买原材料: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其他货币资金-(明细)C、取得投资:借:短期投资贷:其他货币资金-(明细)四、应收票据A、收到银行承兑票据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B、带息商业汇票计息借:应收票据贷:财务费用(壹般在中期末和年末计息)C、申请贴现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贴现息-本期计提票据利息)贷:应收票据(帐面数)D、已贴现票据到期承兑人拒付(1)银行划付贴现人银行帐户资金借:应收账款-XX公司贷:银行存款(2)X公司银行帐户资金不足借:应收账款-XX公司贷:银行存款短期借款(帐户资金不足部分)E、到期托收入帐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F、承兑人到期拒付借: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贷:应收票据G、转让、背书票据(购原料)借: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应收票据五、应收账款A、发生:借:应收账款-XX公司(扣除商业折扣额)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B、发生现金折扣:借:银行存款(入帐总价-现金折扣)财务费用贷:应收账款-XX公司(总价)C、发生销售折让:借: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贷:应收账款D、计提坏账准备(备抵法)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贷:坏账准备注:如计提前有借方余额,应提数=借方余额+本期应提数;如计提前有贷方余额,应提数=本期应提数-贷方余额(负数为帐面多冲减管理费用)。
《企业财务会计》——经济业务核算——分录结构列示[注:主要金额以“Z”/“P”/“Q”表示][第二章:货币资金]一、库存现金的核算:1、提取现金:借:库存现金[Z]贷:银行存款[Z]2、销售材料收取现金:借:库存现金[Z + Z X 17%] 贷:其他业务收入[Z]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Z X 17%] 3、出差预借差旅费:借:其他应收款—XXX [Z]贷:库存现金[Z]4、报销差旅费:借:管理费用[差旅费:P] (库存现金[Z – P] )贷:其他应收款—XXX [Z](库存现金[P – Z ] )5、支付相关费用: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Z]贷:库存现金[Z]6、现金存银行:借:银行存款[Z]贷:库存现金[Z]二、银行存款核算:1、交税费:借:应交税费—应交XX税(等)[Z]贷:银行存款[Z]2、销售商品、材料等:借:银行存款[Z + Z X 17%] 贷:主营业务收入—XX产品/其他业务收入—XX材料[Z]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Z X 17%] 3、支付相关费用: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Z]贷:银行存款[Z]4、购料:借:在途物资—XX材料/原材料—XX材料[Q:买价P + 采购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P X 17%]贷:银行存款[Q + P X 17%]5、购设备收普通发票:借:固定资产[Z]贷:银行存款[Z]三、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1、取得其他货币资金:借:其他货币资金—XXX [Z]贷:银行存款[Z]2、使用其他货币资金支付货款:借:在途物资—XXX(等)[Q:买价P + 采购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P X 17%]贷:其他货币资金—XXX [Q + P X 17%]3、退回多余其他货币资金:借:银行存款[Z –(Q + P X 17%)] 贷:其他货币资金—XXX [Z –(Q + P X 17%)] 4、销货取得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未交银行/ 已交银行:借:其他货币资金—XXX / 银行存款[Z + Z X 17%] 贷:主营业务收入—XX商品[Z]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Z X 17%]四、货币资金清查:1、盘亏:申批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Z]贷:库存现金[Z]申批后:借:其他应收款—XXX /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Z]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Z]2、盘盈:申批前:借:库存现金[Z]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Z]申批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Z]贷:其他应付款—XXX / 营业外收入[Z]。
《企业财务会计》——经济业务核算
——分录结构示意
[注:主要金额以“Z”/“P”/“Q”表示]
[第八章:所有者权益]
一、收到投资:
借:银行存款[Z1] 原材料—XX [Z2]
无形资产[Z3]
固定资产[Z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P:增值税发票] 贷:实收资本[Z+P] 二、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等)[Z]
贷:实收资本[M]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Z – M]
三、盈余公积:
1、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Z1]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Z2]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Z1]
—任意盈余公积[Z2]
2、盈余公积补亏: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Z]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Z]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Z]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Z]
3、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P]
贷:实收资本—XX股东[P1]
—XX股东[P2]
*4、盈余公积发放股利:
借:盈余公积[Z]
贷:应付股利[Z]。
中级财务会计各章分录第八章流动负债(一)流动负债一、短期借款⑴借款时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⑵预提利息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⑶支付利息时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二、应付票据1)签发票据时借:原材料 PS:当银行承兑汇票无力支付时应交税费借:应付票据贷:应付票据贷:短期借款(支付罚息计入财务费用)当商业承兑汇票无力支付时2)支付时借:应付票据借:应付票据贷: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三、.应付账款1)购入原材料时借:原材料应交税费贷:应付账款2)支付账款时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财务费用(有现金折扣时)四、应付职工薪酬(一)应付工资1)如果用将现金发放工资,按应发现金提取现金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2)实际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库存现金3)如果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银行存款4)结转代扣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其他应付款(等其他项目)5)结转代扣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应交税费月份终了进行分配,计入有关费用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制造费用(车间或分厂管理人员)管理费用(厂部行政管理人员)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贷:应付工资(二)、应付福利费1)发生福利费支出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2)分配时: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三)应付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1)应由职工负担部分,扣除职工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其他应付款2)由企业负担,按照用途分配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3)缴纳时借: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贷:银行存款(四)应付非货币性福利【视同销售,按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的,按公允价值】1)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销项税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2)提供住房等资产使用时,根据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确定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福利贷:累计折旧3)租赁住房等资产提供给员工使用的,根据租金确定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银行存款4)分配【同上】五、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5.上述购进货物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6.购入征收消费税的小汽车的增值税进项税不得抵扣1)例:购进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买价100000 增值税17000 运杂费500 借:固定资产 117500贷:银行存款等 1175002)购进原材料借:原材料注:运输费7%可以抵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3)一般纳税人购入免税农产品、废旧物资借:原材料(买价*87%)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13%)贷:银行存款等4)进项税转出借:(有关科目)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例:自建房屋领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自然灾害毁损产品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二)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除销项税额、代扣代缴的消费税以及代垫运杂费以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企业财务会计》——经济业务核算——分录结构示意[注:主要金额以“Z”/“P”/“Q”表示][第九章:收入、费用和利润]一、]收入:一)商品销售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Q:Z+P] 贷:主营业务收入[Z: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Z X 17%] 2、销售费用:借:销售费用[L]贷:银行存款(等)[L]3、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M]贷:库存商品[M:成本] 二)销售折扣、折让、退回:[售前折扣;售后折让、退回]1、销售折扣:(商业折扣、现金折扣)1)商业折扣:(按折后价确认收入,即打折)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Q:Z+P] 贷:主营业务收入[Z:折后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Z X 17%] 2)现金折扣:(折扣期内收款给予付款方按售价计算的一定折扣,列为“财务费用”)[销售确认时:]借:应收账款—XXX [Q:Z+P] 贷:主营业务收入[Z: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Z X 17%] [收款时:]借:银行存款[Q – N] (财务费用[N:Z X 折扣率])贷:应收账款—XXX [Q]2、销售折让:(售后因质量、规格不符等原因而给予一定的减让,销项税减少)1)销售实现时:借:应收账款—XXX [Q:Z+P] 贷:主营业务收入[Z: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Z X 17%] 2)确认销售折让:借:主营业务收入[L:折让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应收账款—XXX [L X(1 + 17%)] 3)实际收款:借:银行存款[Q - L X(1 + 17%)] 贷:应收账款—XXX [Q - L X(1 + 17%)] 3、销售退回:(售后因质量、规格不符等原因而退回)1)销售实现时: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XXX [Q:Z+P]贷:主营业务收入[Z: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Z X 17%]2)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M]贷:库存商品[M:成本]3)销售退回:借:主营业务收入[Z:售价]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XXX [Q:Z+P]借:库存商品[M]贷:主营业务成本[M]三)代销商品:1、视同买断:(受托方能自定价格销售)[委托方:]1)发出商品:借:发出商品—XXX企业[M:成本]贷:库存商品—XX商品[M:成本]2)收到代销清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XXX [Q:Z+P]贷:主营业务收入[Z: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Z X 17%]借:主营业务成本[M]贷:发出商品—XXX企业[M:成本]3)收款:借:银行存款[Q]贷:应收账款—XXX [Q:Z+P][受托方:]1)收到委托代销商品:借:受托代销商品—XX企业[Z2:协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XX企业[Z2:协议价]2)实际销售时:借:银行存款[Q1:Z1+P1] 贷:主营业务收入[Z1:实际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1:Z1 X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Z2:协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XX企业[Z2:协议价]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XX企业[Z2:协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P2:Z2 X 17%]贷:应付账款—XX企业[Q2:Z2 + P2] 3)按协议付款:借:应付账款—XX企业[Q2:Z2 + P2] 贷:银行存款[Q2:Z2 + P2]2、收取手续费方式:(受托方按协议规定价格销售)[委托方:]1)发出商品:借:发出商品—XX企业[M:成本] 贷:库存商品—XX商品[M:成本]2)收到代销清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XX企业[Q:Z+P] 贷:主营业务收入[Z: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Z X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M]贷:发出商品—XXX企业[M:成本]借:销售费用—代销手续费[N]贷:应收账款—XX企业[N]3)收款:借:银行存款[Q - N]贷:应收账款—XXX [Q - N][受托方:]1)收到委托代销商品:借:受托代销商品—XX企业[Z:协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XX企业[Z:协议价] 2)实际销售时:借:银行存款[Q:Z+P] 贷:应付账款—XX企业[Z:协议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Z X 17%]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P:Z X 17%] 贷:应付账款—XX企业[P:Z X 17%]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XX企业[Z:协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XX企业[Z:协议价]3)归还货款并扣手续费:借:应付账款—XX企业[Q:Z+ P] 贷:银行存款[Q - N] 主营业务收入[N:手续费]四)分期收款发出商品:1、发出商品:借:发出商品[M:成本]贷:库存商品[M;成本]2、到合同约定时间分批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Q1:Z1+P1] 贷:主营业务收入[Z1:应确认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1:Z1 X 17%] 3、按比例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M1:应确认成本] 贷:发出商品[M1:应确认成本] 五)材料转让:1、确认销售: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Q:Z+P]贷: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Z: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P:Z X 17%]2、销售费用:借:其他业务成本[L]贷:银行存款(等)[L]3、结转销售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M + N]贷:原材料—XX材料[M: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N:差异转出])六)劳务收入:1、按劳务完成时间确认收入:1)预收费用:借:银行存款[Z]贷:预收账款—XX企业[Z]2)支付相关支出:借:劳务成本[P]贷:银行存款[P]3)劳务结束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Q - Z]预收账款—XX企业[Z]贷:主营业务收入[Q]借:主营业成本[P]贷:劳务成本[P]2、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年末止劳务完成程度 = 实际已发生成本数额÷估计总成本数额本年确认的收入 = 劳务总收入×本年末止劳务完成程度–以前年度已确认收入本年确认的费用 = 劳务总成本×本年末止劳务完成程度–以前年度已确认费用1)预收部分货款:借:银行存款[Z]贷:预收账款—XX企业[Z]2)实际发生成本:借:劳务成本[P]贷:银行存款[P]3)年末确认收入:借:预收账款—XX企业[Q]贷:主营业务收入[Q]4)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P]贷:劳务成本[P]七)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1、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Z]贷:其他业务收入[Z]2、结转成本、相关费用借:其他业务成本[P]贷:累计摊销/银行存款(等)[P] 二、]费用:一、期间费用:一)销售费用:1、发生相关费用:借:销售费用[Z]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累计折旧(等)[Z]2、结转销售费用:借:本年利润[P]贷:销售费用[P]二)财务费用:1、发生相关利息、手续费用:借:财务费用[Z]贷:银行存款/应付利息[Z]*2、利息收入:借:银行存款[X]贷:财务费用[X]3、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 [R] 贷:财务费用[R]三)管理费用: 1、发生相关费用: 借:管理费用[Z]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Z]2、结转管理费用: 借:本年利润 [Q] 贷:管理费用[Q]二、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发生相关费用: 借:制造费用[Z] 贷:原材料/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Z]2、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标准之和待分配制造费用总额制造费用分配率=该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用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借:生产成本—XX 产品 [Z 1] —XX 产品 [Z 2] 贷:制造费用[Z]三、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材料消耗: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X 产品)[Z 1] —辅助生产成本(XX 车间)[Z 2] 制造费用 [Z 3] 管理费用[Z 4] 贷:原材料—XX 材料 [Z]2、工资分配: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X 产品)[P 1] —辅助生产成本(XX 车间)[P 2] 制造费用 [P 3] 管理费用[P 4]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职工福利)[P]3、燃料动力费用:(参照材料消耗) 1)支付费用:借:应付账款—电费(等) [Q] 贷:银行存款[Q]2)分配相关费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X 产品) [Q 1]—辅助生产成本(XX 车间) [Q 2]制造费用 [Q 3] 管理费用 [Q 4] 贷:应付账款 [Q] 4、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X 产品) [R 1]—基本生产成本(XX 产品) [R 2]管理费用 [R 3]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XX 车间) [L 1]—辅助生产成本(XX 车间) [L 2]5、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本月生产费用即完工产品成本(适用月末在产品很少的产品)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本月生产费用即完工产品成本(适用月末在产品相差不多的产品) *3)约当产量法:(适用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变化较大的产品)[一般采用]()程度投料完工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数量本月发生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各项费用分配率++=各项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完工产品费用⨯=[]即余额公式完工产品费用本月发生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A 、加工费完工程度的确定:1]若在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相差不多,可将全部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估计为50%; 2]若在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相差较大,所在工序的完工程度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