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我不能忘记祖国》(4)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我不能忘记祖国_语文S版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学目标: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进展的障碍。
许多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可怕: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那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排除幼儿恐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自由自在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适应。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爱好,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关心和鼓舞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晰,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夸奖,并要其他幼儿仿照。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识也在不断提高。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25、我不能忘记祖国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齐读课题2、“我不能忘记祖国”这句话是谁说的?3、课文写了宋庆龄的一件什么事?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一)出示自学提纲: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1、在关于历史的班级讨论会上,美国同学怎么说?宋庆龄又是怎么说的?2、从他们各自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请在书本上写一写,然后跟同学交流交流。
(二)检查学习情况1、美国的同学是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淘汰。
指导学生理解“淘汰”的意思,从而体会美国的同学对中国的轻视。
2、指导朗读美国同学的话。
3、宋庆龄是怎么反驳的?(1)检查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理解:○1中国五千年文明史;○2中国近代屈辱史。
(2)指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可庆龄认为中国所处的困境只是暂时的,这时的中国就像什么?指导学生理解“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3)庆龄为什么那么坚信祖国一定会走向独立,一定会复兴?○1理解“仁人志士”、“艰苦卓绝”。
问:清朝末年有很多仁人志士在为中国的独立和复兴奋斗着,你知道哪些?板书:仁人志士○2指导朗读排比句。
板书:有……有……有……有……有……(4)指导朗读庆龄说的第一段话。
(5)庆龄为什么能反驳得那么精彩?三、学习第三部分出示庆龄的第二段话:齐读;提问:从庆龄的这一段话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板书:对祖国充满理想和希望四、总结课文1、学了课文,你觉得庆龄是个怎样的人?2、我们祖国如今已走向伟大的复兴之路,你了解近年来中国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吗?25、我不能忘记祖国一、复习引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我不能忘记祖国”,(学生读课题)谁还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2、文章写了宋庆龄的一件什么事?(年轻的宋庆龄留学美国时,在一次班级讨论会上,有力地反驳美国学生关于“亚洲的中国被历史淘汰了”的错误言论。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25我不能忘记祖国_语文s版2.引导学生明白得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宋庆龄说的两段话的意思。
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2课时一、学习“导语”,导入新课1.学生自学“导语”部分,说说从中了解到些什么?2.由“导语”下面的插图引入,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宋庆龄。
(亦可教师介绍)(板书课题:我不能不记得祖国)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1)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感知字(词)意思。
(2)摸索: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形:(1)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翘舌音:洲平舌音:斯资索后鼻音:庆直呼音:资斯亿其他字:讨估谓淘汰忧虑(2)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错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把课文读通读顺。
(3)指名说说课文要紧讲了宋庆龄的什么故事?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摸索:课文是如何样围绕“我不能不记得祖国”这一主题把文章写具体的?(2)画出宋庆龄说的两段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读明白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把它写下来,预备和同学交流。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读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较难写,有重点地指导书写:资、索、谓、洲、淘、雅、虑。
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生字。
2.指名说说课文要紧写什么。
3.默读课文,摸索: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什么缘故?二、学习课文第二段(2~10自然段)1.指名分段阅读课文第二段,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学习收成,同学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明白得。
3.反馈学习情形:你读明白了什么?你有哪些问题呢?4.全班交流,指导学生赏读课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重点围绕宋庆龄说的话进行赏读指导。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能忘记祖国》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能忘记祖国》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能忘记祖国》,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读懂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学习“导语”,导入新课。
1、学生自学“导语”部分,说说从中了解到些什么?2、由“导语”下面的插图引入,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宋庆龄。
(亦可教师介绍)3、揭示课题:我不能忘记祖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1)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感知字(词)义;(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1)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2)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错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把课文读通读顺;(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宋庆龄的.什么故事?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是怎样围绕“我不能忘记祖国”这一主题把文章写具体的?(2)画出宋庆龄说的两段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写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3、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较难写,有侧重点地指导书写:资、索、谓、洲、淘、雅、虑。
我不能忘记祖国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汉字.tǎo()论历shǐ()yì()万yōu()久gū()计双méi()zhèn()兴yōulǜ()亚zhōu()rén()人zhì()士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不以为()艰苦卓()文明古()交口称()无忧无()自寻烦()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广阔的()勤劳的()悠久的()富饶的()优良的()文明的()热烈的()祖国的()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再读一读.1.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读课文,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时人们为什么把中国比做东方睡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为了祖国华罗庚(gēng)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1950年,他放弃优厚的生活待遇,从美国回到了祖国. 1979年,他应邀访问英国. 有一天,他接受了伯明翰(hàn)大学的邀请,出席一个酒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忽然,一位女学者走到华罗庚面前,向他敬酒并同他攀(pān)谈起来了. 那位女学者用关切的口吻说:“华教授,你不为自己回国感到后悔吗?”华罗庚面带笑容,豪爽而坚定地回答说:“不,我回到自己的祖国一点儿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图舒服. 我觉得一个人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华罗庚有力的回答,博(bó)得了在座的数学家和知名人士的阵阵掌声.1.画出华罗庚回答那位女学者的话,读一读.2.华罗庚的回答为什么博得了在座的数学家和知名人士的阵阵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不能忘记祖国》课件【三篇】导读:本文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不能忘记祖国》课件【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技能1、认识本课生字:庆、州、斯、讨估、洲、史、淘、汰、亿、仁、振、斗、忧、虑;掌握词语:讨论、资料、思索、估计、所谓、亚洲、淘汰、温文尔雅、亿万、无忧无虑。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结合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二、过程方法读、思、议、演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宋庆龄的优秀品质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宋庆龄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的真挚感情和无限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时期。
三年级孩子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断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书面语言水平逐步增强。
教学策略:启发式提问、关键词句和句子的分析与点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跨越式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我不能忘记祖国》。
1、复习文中生词:讨论历史双眉亿万大众振兴悠久仁人志士无忧无虑2、复习课文梗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5岁的宋庆龄在美国留学的几件事?是哪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宋庆龄有力地反驳了一位美国学生的发言;第二件事是她愉快地回答了同学的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件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1到10自然段,看看宋庆龄是怎样反驳美国学生的,稍后我们来演一演。
二、朗读指导,理解课文内容(一)品语言,悟真情,感受赤子情1、演一演。
师:请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宋庆龄15岁那年。
我不能忘记祖国(S版三年级第六册25-28课教案)25、我不能忘记祖国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庆、资”等9个字,会写“庆斯讨”等14个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一、学习“导语”,导入新课1、学生自学“导语”部分,说说从中了解到些什么?2、由“导语”下面的插图引入,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宋庆龄。
3、揭示课题:我不能忘记祖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1)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感知字(词)义;(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1)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2)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错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把课文读通读顺;(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宋庆龄的什么故事?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是怎样围绕“我不能忘记祖国”这一主题把文章写具体的?(2)画出宋庆龄说的两段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写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读生字(词),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3、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较难写,有侧重点地指导书写:索、谓、洲、淘、雅、虑。
五、作业:1、朗读课文;2、书写生字。
六、课堂作业:比一比,再组词。
斯()姿()估()淘()忧()虑()期()资()故()掏()优()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二、学习课文第二段(2—10自然段)1、指名分段读课文第二段,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导语】语⽂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门重点教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是语⾔⽂化,其运⾏的形式也是语⾔⽂化。
语⽂能⼒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门重要的⼈⽂社会科学,是⼈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具。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我不能忘记祖国》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我不能忘记祖国》原⽂ 宋庆龄⼗五岁那年,被⽗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安⼥⼦学院。
她是⼀个⽂静⽽喜欢思考的⼥孩⼦,学习⾮常勤奋。
有⼀天,班⾥要讨论历史⽅⾯的问题,她⼴泛收集资料,认真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
讨论的时候,⼀位美国学⽣站起来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
⼈类的希望在美洲,在我们这⾥……” 坐在第⼀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紧锁着双眉,耐⼼地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
班长微笑着对宋庆龄说:“宋庆龄同学,请你讲讲吧!”热闹的教室⾥⼀下⼦安静下来。
宋庆龄虽然有些激动,但仍然温⽂尔雅地站起来,声调柔和地说: “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众。
拥有五千年⽂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说她像⼀头沉睡的狮⼦,但她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有多少仁⼈志⼠正在为她的振兴进⾏着艰苦卓绝的⽃争啊!有⼀天,东⽅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她有⼴阔的⼟地,有勤劳的⼈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 哗——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家交⼝称赞: “说得好,有道理!” “这些有⼒的句⼦,漂亮极了……” ⼀次,有⼀位同学问她: “亲爱的宋庆龄,我们⼥孩⼦年纪轻轻的,应该⽆忧⽆虑地尽情享乐,你为什么总是想着祖国啊、⼤众啊?你不觉得这是⾃寻烦恼吗?” 宋庆龄听了,眨了眨那宝⽯般明亮的⼤眼睛,抿着嘴笑了笑,说:“我⾃⼰觉得⾮常愉快。
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个⼈,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该是多么没有趣味呀!” 【篇⼆】⼩学三年级语⽂《我不能忘记祖国》教案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以及由⽣字组成的词语。
我不能忘记祖国
一、说教材
课文记叙了15岁的宋庆龄到美国留学时,在一次讨论历史方面问题的班会上,以自己对祖国的真挚情感有力地驳斥一位美国学生关于“……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的谬论,表达了宋庆龄对祖国的未来充满着信心,充满着理想和希望。
课文故事内容具体、感人,语言优美、生动,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感受语文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课文,从宋庆龄说的两段话中,体会宋庆龄的爱国之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说编写意图一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
二是学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中心思想的方法。
三、说教法
1.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课后扩展
四、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象边体会,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朗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1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不能忘记祖国》。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通过读课文自学了生字词,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2 举起右手和老师共同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 我不能忘记祖国]。
3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大家的学习激情都很高,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去自由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2 好,读完的同学坐端正,向老师发出信息。
爱读书的孩子肯定在书中找到答案了,谁想给大家交流一下呢?
3 学生反馈。
(三)品语言,悟真情,感受赤子心
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2 学生反复品读宋庆龄在讨论历史问题时说的那一段话,想想自己都读懂了什么。
学生可围绕问题思考,再交流感悟所得。
3 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情况理解“东方睡狮”以及了解为什么把中国称为睡狮的原因,进而深入理解其内容。
4 抓住这段话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省略了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增
强自信心。
5 引导学生感悟这段话中蕴含着的宋庆龄的赤子之心———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充满自豪。
6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四)析外表,明内心,感悟人格美
1.从宋庆龄发言前后的外表描写中,我们又能读懂什么呢?让学生找出有关语段感悟理解。
2.引导学生朗读并联系语境适时理解句子中的“文静、思考、不以为然、温文尔雅、柔和”等词,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五)寻爱根,述赤诚,体验爱国情
1 宋庆龄在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2 从这段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宋庆龄说的两段话,深刻体验宋庆龄炽热的爱国之情。
(六)知识拓展。
1 出示梁启超说的话。
?
2回到板书,让我们一起对祖国妈妈说,我爱祖国,祖国也爱我;我对祖国充满了希望,祖国也对我充满了希望
六、说板书设计
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服务学生。
爱我不能忘记祖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