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能力的研究与优化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备受关注。
在构件的设计和优化方面,有各种方法和技术可以利用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研究和优化方法,以提高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
首先,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管表现出了优异的抗震能力,因为它们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和剪力,即使在较大的位移下也不会断裂或破坏。
相比之下,混凝土在弯曲和剪切力下的抗力较小。
因此,运用钢管混凝土增强构件的抗震能力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
其次,在钢管混凝土构件中采用预应力钢筋同样可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通过在钢管混凝土中引入预应力钢筋,可以控制构件的形变和破坏,从而增加抗震能力。
此外,预应力钢筋强度高,可增加构件的刚度和强度,减少位移和破坏。
此举有助于改善构件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抗震性能。
第三,金属衬板的使用也是提高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能力的方法之一。
金属衬板通过强化混凝土外表面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金属衬板具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剪力和弯曲力。
此举可增加构件的整体刚度和强度,提高其抗震能力。
不过,在使用金属衬板时,必须注意其与钢管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问题,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最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应用也是一种成熟的方法来提高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
FRP具有轻重量比高、强度高、耐腐蚀性高等特点,它的应用可以增加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自重,从而提高其频率和抗震性能。
同时,FRP的使用可以增加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韧性,防止其在受到地震荷载时出现严重破坏。
总之,针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研究和优化。
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分别或者同时应用,以提高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整体抗震性能,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浅谈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摘要:本文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构件、梁柱节点、空间桁架动力性能和框架结构等方面研究结论,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
其工作实质在于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的协同互补和相互作用。
由于这种相互作用,使钢管混凝土具有一系列优越的力学行能,同时也导致了其力学性能的复杂性。
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受力过程中,由于钢管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材料本身性质得到改善,即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得到改善。
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管的稳定性。
因此,研究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不能简单的与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加减,而必须通过相应的试验研究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1.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节点型式,并从构造型式,力学性能,工作机理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但真正对节点进行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主要通过节点核心区的工作性能,不存在绝对的刚接节点,而铰接节点的原理和构造都比较简单,只要设置牛腿传递梁端剪力。
因此,下文主要针对刚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探究。
目前钢管混凝土刚性节点类型主要有:外加强环式节点,承重销式和穿心钢板式节点;肋板式节点;钢筋环绕式节点;钢筋混凝土环梁式节点。
当钢管截面尺寸较大时,还可采用内加强环式节点、锚定式节点、十字板式节点和钢筋贯通式节点等。
1.1承重销式和穿心钢板式节点根据几种不同的承重销式和穿心钢板式节点的试验研究可知,尽管各试件的破坏形态不同,但都表现出良好的延性。
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单梁暗牛腿节点的试验中,节点的破坏均发生在梁端,出现塑性铰,且两个加载方向均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滞回环饱满,成梭形,说明抗震性能良好。
因此,此类节点具有传力明确,受力安全可靠,塑性性能好,但存在着用钢量大,且管内的焊接较困难等问题。
1.2钢筋环绕式节点通过对钢筋网或环形钢筋加强钢管不直通式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类节点的特点是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在梁柱节点区不直接通过,节点区混凝土采用梁板的强度等级,由此产生的轴向承载力的下降,通过采用环梁加大节点区截面,并配置水平钢筋网或环形钢筋来加强和提高。
浅谈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摘要:简要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构件、梁柱节点、空间桁架动力性能和框架结构等方面研究结论,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steel tube concrete component, beam-column joints, space truss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frame structure research conclu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Keywords: steel tube concrete; Seismic performance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钢管混凝土逐渐用于高层建筑中,从局部采用到整体采用,发展十分迅速,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承载力高,抗压和抗剪性能好,可以减小柱的截面尺寸,节约建筑材料,增加建筑空间;塑性和韧性好,抗震性能优越,延性好,耐火性能好;钢管取材容易,制作工厂化,施工安装方便,符合现代化施工技术的要求。
在发生地震时,由于钢管的约束作用,混凝土不发生剥落或崩裂,使混凝土优越的抗压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钢管本身又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因此钢管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为了使钢管混凝土能够安全可靠的用于高层建筑,必须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1 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和滞回性能和延性[1]当钢管混凝土构件用于地震区的建筑物时,为了防止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的破坏,需进行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因此,研究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滞回性能,确定滞回曲线模型,作为结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的基础。
研究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一般在框架体系中取出一根柱子,两端固定,在上端受定值N轴心力和反复水平力P的作用,然后取出下半根柱子,在N和P的作用下,进行试验,以获得和滞回曲线。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抗震性能研究一、内容概述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优点。
然而由于其抗震性能的要求较高,如何提高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的抗震性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作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性能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关于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抗震性能的研究尚不充分,尤其是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开展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抗震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首先研究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的抗震性能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
通过对墙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可以为设计单位提供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同时研究结果还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制定更加严格的抗震设计标准和规范。
其次研究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的抗震性能有助于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随着我国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大力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高性能的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是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深入研究其抗震性能,对于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剪力墙体的抗震性能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建筑安全的认识。
随着地震灾害频发,公众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过研究成果的传播和普及,可以提高公众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的认知度,从而引导公众选择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产品。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将钢板和混凝土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了钢板和混凝土各自的优势。
钢板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拉性能,能够有效控制墙体的裂缝扩展;而混凝土则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随着抗震需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结构工程领域的热点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结构特点、抗震性能分析、设计方法以及工程应用案例,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并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综述。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分析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结构特点,深入了解其抗震性能;(2)探讨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其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表现;(3)总结影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为其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4)总结目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设计方法和工程应用案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5)最终旨在为提高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该结构的工程应用和发展。
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全面了解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特点,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2. 正文2.1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特点1. 混凝土核心: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主体结构是由混凝土核心和两侧外钢板组成。
混凝土核心承担主要的受力作用,通过混凝土核心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水平荷载和承受剪力力学效应。
2. 外钢板加固: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两侧外钢板起到加固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结构的耐震性能。
外钢板的加固设计可以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 结构紧凑: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紧凑,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及尺寸效应试验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1.1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重要性 (3)1.2 抗震性能研究的必要性 (5)1.3 尺寸效应研究的意义 (6)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7)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8)2.2 发展趋势与挑战 (10)二、试验方案与装置 (11)1. 试验目的与方案制定 (12)1.1 试验目的明确 (13)1.2 方案制定流程 (14)2. 试验装置与材料性能 (14)2.1 试验装置介绍 (15)2.2 材料性能参数 (16)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17)1. 试验过程与实施步骤 (18)1.1 试件制作与安装 (20)1.2 加载制度与数据收集 (20)1.3 试验现象记录与分析 (21)2. 抗震性能分析 (22)2.1 破坏形态分析 (23)2.2 承载能力分析 (25)2.3 变形性能分析 (25)四、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尺寸效应试验 (27)一、内容描述本研究旨在探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尺寸效应,通过对现有国内外相关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分析了剪力墙的设计原则、构造要求和技术措施。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新型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本研究还从尺寸效应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比不同尺寸的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揭示了尺寸效应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还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与尺寸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为优化剪力墙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新型设计方法和尺寸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验证。
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测试,验证了新型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尺寸效应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
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尺寸效应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为提高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用方法。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构造及特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将钢板和混凝土板通过配筋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单元,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墙,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更好的延性和韧性,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并且可以大幅度减小结构的自重。
由于钢板的加入,还可以提高结构的抗剪性能和抗弯刚度,增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二、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1. 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和建筑研究机构都进行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在地震模拟台上对不同尺寸、不同配筋方式、不同钢板厚度等参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拟静力试验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试验,获得了丰富的试验数据。
试验结果表明,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荷载下保持较好的整体稳定性,有着较好的抗震能力。
2. 数值模拟分析除了试验研究外,很多研究者还通过有限元模型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更加全面地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变形特点,进一步优化结构的设计方案。
数值模拟分析可以辅助试验研究,为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更为详尽的理论分析依据。
三、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发展趋势1. 优化设计目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设计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受力性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连接处的构造设计不够合理等。
未来的研究应当进一步优化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设计方案,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
2. 工程应用随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潜力也越来越大。
未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将有望在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工业厂房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结构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承载能力强、刚度大、耐久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地震区的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一种常用的抗震构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抗震能力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本文旨在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为相关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二、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1.试验材料本试验选取了5个不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试验研究,其中包括了不同墙厚和不同配筋率的剪力墙。
试验材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335级别的钢筋。
2.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了静力加载试验方法,即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置于试验台上,通过加荷器施加恒定的水平力进行加载,测定其变形和承载力等参数。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单墙试验结果通过单墙试验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剪力墙的破坏形态主要为剪切破坏和挤压破坏,其中剪切破坏发生在墙板周围,挤压破坏发生在墙板内部。
(2)剪力墙的承载力主要受到墙板的抗剪承载力和剪力墙纵向加劲筋的约束作用,其中抗剪承载力是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3)剪力墙的承载力与墙板厚度、钢筋配筋率、纵向加劲筋的数量和间距等因素有关,其中墙板厚度和钢筋配筋率的增加可以提高墙体的承载力,而纵向加劲筋数量和间距的增加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2.组合墙试验结果通过组合墙试验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组合墙的抗震性能优于单墙,主要原因是组合墙的竖向加劲筋可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刚度,从而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2)组合墙的墙板厚度、钢筋配筋率、纵向加劲筋数量和间距等因素对其抗震性能有明显影响,其中墙板厚度和钢筋配筋率的增加可以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刚度,而纵向加劲筋数量和间距的增加可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四、结论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优良,其承载力主要受到墙板的抗剪承载力和剪力墙纵向加劲筋的约束作用。
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近年来,地震灾害时有发生,给各种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追求抗震性能更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是一种结构型号,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在防止或减少地震灾害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是一种结构形式,它由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
型钢混凝土梁、柱和框架具有优良的抗弯性能,可以抵御巨大的弯矩,而剪力墙可以抵抗弯矩和剪切力,从而起到阻止结构折叠的作用。
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取决于受力的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其他构件的抗震性能。
其次,要提高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可以采取许多重要措施。
首先,应该采用质量优良的混凝土和钢材,保证剪力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其他构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其次,应注意合理设计和施工,提高构件的质量,合理布置剪力墙,并采用相应的防震设施。
此外,对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研究各种地震类型对结构的影响,如何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在地震作用下如何减少结构损坏的方法等。
科学家和工程师应该认真探究,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害。
综上所述,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是一种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结构型号,既可以防止或减少地震灾害,又可以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通过采用质量优良的材料、合理设计施工以及防震设施等措施,可以提高其的抗震性能,而相应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抵御地震灾害。
《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作为新型结构体系,因其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和结构性能,在高层建筑、桥梁等大型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该结构体系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特点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墙体与M型钢组成,具有以下特点:1. 良好的抗震性能:M型钢的加入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 优越的结构性能:M型钢与混凝土共同作用,使得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
3. 施工方便:M型钢与混凝土可以同时浇筑,施工方便快捷。
三、有限元分析方法有限元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将连续体离散化,将复杂的结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问题。
本文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建模和分析。
四、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1. 模型建立: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建立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2. 参数设置:设定地震波、地震烈度、材料参数等,以便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抗震性能分析。
五、结果分析1. 位移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情况。
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位移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减少结构位移。
2. 应力分析:分析M型钢和混凝土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M型钢与混凝土共同作用,应力分布均匀,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 耗能能力分析:通过能量耗散曲线和滞回曲线等数据,分析该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
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能够有效吸收地震能量。
4. 不同参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参数(如M型钢的截面尺寸、配筋率等)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合理设置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性能研究综述【摘要】对国内外的钢管混凝土边框的组合剪力墙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包括组合剪力墙的整体抗震性能和墙板与边框柱的连接,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关键词】剪力墙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作为一种抵抗侧向力的结构单元,抗侧刚度大,是抗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
高层中的纯剪力墙结构,可以和框架组合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核心筒也是由剪力墙组成,因此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多层和高层结构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钢管混凝土边框的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以往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发现,若在墙板边缘设置边框,边框将承担相当一部分的剪力,同时边框对墙板的约束也可提高墙板的抗剪能力;此外边框的存在还可以改善剪力墙的延性.而采用带边框的组合剪力墙,将不同形式的边框和墙板结合起来可以发挥组合效应,进一步提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
1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1]对进行了2 个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7个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以及2个设置不同形式抗剪连接键的剪力墙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并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不同剪跨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等设计参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试验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
建立了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及筒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文献[2]对1个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3个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模型按1/4缩尺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各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建立了该新型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
研究表明这种剪力墙可有效地组合混凝土剪力墙与钢管混凝土边框柱的优势,抗震效果良好。
文献[3]进行了6片高宽比在2-2.17的圆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和1片对照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高轴压比和往复水平力作用下的试验。
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1引言
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是现代建筑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在抗震和抗拔性能上的表现十分重要。
因此,钢筋混凝土强度增强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了当今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2钢筋混凝土在抗震中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其钢筋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竖向力,使建筑物顺着地震形变趋势伸展,抵消地震能量,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结构的作用。
同时,其高弹性材料可以改变纯钢结构在高热与高冷程度下的特性,减少成型结构的应变,改善钢结构的抗震能力,使其抗震性能更加坚固稳定。
3钢筋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抗剪性能、钢筋配筋率以及混凝土受拉强度。
其中,混凝土抗剪能力受其强度性能影响较大,而强度与混凝土受拉强度密切相关。
另外,钢筋的配筋率也会影响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此外,地震抗震钢筋的强度和细微结构等也会影响到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4结论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取决于混凝土的受拉强度、钢筋的配筋率和地震抗震钢筋的强度等因素,因此,若
要提高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应进行适当的增强,以保证其稳定性能。
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Research Review on Seismic Behavior of Shear Wall Structure姓名:刘季班级:土建研1303学号:1049721302417指导老师:陈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刘季(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剪力墙结构,由于其抗侧刚度大,能有效地减小侧移,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使其成为现代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体系。
尤其是其抗震方面的性能,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对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发展过程与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组合剪力墙和剪力墙体系在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状况与进展,阐述了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组合剪力墙Research Review on Seismic Behavior of Shear Wall StructureLiu ji(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high-rise buildings is becoming the trend of modern urban architecture. Because of its large lateral stiffness, shear wall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ateral and has better seismic performance,which makes it widely used in high-rise buildings.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seismic performance,it gets a lot of attention and research.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shear wall structure.It mia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and progress on composite shear wall and shear walls system in terms of seismic performance,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shear wall structure.Key words: shear wall structure; seismic behavior;composite shear wall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通常由梁、柱、楼板和剪力墙以及筒体构成,剪力墙和由剪力墙组成的筒体是高层建筑抗震的核心抗侧力部件,其抗震性能对于高层建筑的安全可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对该类型剪力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提出当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刚度延性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其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
研制抗震性能好的剪力墙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
1 综述背景为克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工作中的缺点,提高其抗震能力,国内外学者针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许多研究。
其中,开缝剪力墙主要包括:同济大学吕西林提出的填充氯丁橡胶带的带缝剪力墙[1];东南大学李爱群提出的采用摩阻式控制装置的带缝剪力墙[2];清华大学叶列平提出的双功能带缝剪力墙[3]。
研究资料表明带缝剪力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墙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
1905年日本建造了第一个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的结构,1950年后,日本主要研究了型钢混凝土(SRC)梁的抗弯性能、SRC柱的偏压性能、SRC梁和柱的剪切性能、SRC梁柱节点抗剪性能及钢管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等[4]。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SRC结构,近年来日渐增多[5][6]。
90年代初清华大学对SRC剪力墙进行了抗弯性能试验研究[7],随后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8],研究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控制剪力墙中裂缝的发展,形成较完备的耗能机制,起到了良好的二道设防作用,使结构的抗震能力明显提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9]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不同剪跨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等设计参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组合剪力墙及筒体可有效地将混凝土剪力墙侧向刚度和承载力大的优势与钢管混凝土柱抗震延性好的优势组合,钢管混凝土边框柱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抗剪连接键能可靠工作,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文献[10]研究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抗震性能,对不同轴压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剪力墙抗剪抗震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五篇)第一篇:剪力墙抗剪抗震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摘要:自我国迈入21世纪以来,城市建设的步伐愈发紧凑,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而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其主要的建筑结构。
本文分别先研究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剪、抗震,在明确剪力墙中各组成要素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剪力墙的施工技术要点,为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建筑技术科学;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0引言现代高层的剪力墙结构主要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由于高层建筑物的自重大、质量要求高,而且在底部承受复杂的剪力和轴力等,所以底部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要求非常高。
剪力墙又是整个建筑承受荷载、风力或其他不可抗力的构件,所以对其抗剪性能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设计满足以上两点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施工来达到设计的效果,这就要求施工技术过关。
所以,无论是设计的抗震、抗剪性能,还是施工的技术问题,都要严格要求,从而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安全。
1剪力墙的抗震性研究1.1地震对剪力墙的影响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两个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在地震发生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承担约80%的水平地震作用。
但是剪力墙过少与过多都会影响到结构的抗震性能———剪力墙过少,将难以承担地震时的水平作用,但剪力墙过多,又会加大地震的额相应作用。
所以在设计时,根据抗震等级,如何优化剪力墙的数量,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问。
即使剪力墙的设计按照“强剪弱弯”的原则设计,但是当一些强地震突发,地震力足够大,造成剪力墙某一部位产生几种破坏。
因此剪力墙地段的变形和耗能水平必须成为重点参考目标。
1.2剪力墙优化我们先研究一下C60混凝土下,100厘米墙和150厘米墙以及墙内部是否安装钢板(3.5%的配置率)的轴压比在使用C60级别混凝土以及墙厚100厘米时候,在楼层接近80层时,剪力墙的轴压比已经超出了0.5,已经危及到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经济性,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了设计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类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探讨。
二、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特点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由M型钢和混凝土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组成的复合结构。
其具有较好的延性、较高的承载能力和优越的抗震性能。
此外,M型钢的加入增强了剪力墙的抗弯、抗剪能力,使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有限元分析方法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划分网格、施加荷载等步骤,对结构进行精确的力学分析。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建模和分析。
四、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在有限元分析中,模型的建立和参数设置是关键。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中的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尺寸和材料性能,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M型钢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连接方式等因素。
同时,根据实际工程中的荷载情况,设置了相应的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
五、分析结果通过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我们得到了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分布、位移变化和破坏模式等数据。
结果表明,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
此外,M型钢的加入增强了剪力墙的抗弯、抗剪能力,使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六、结论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
结果表明,M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
此外,M型钢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剪力墙的抗弯、抗剪能力,使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作者:齐红甲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03期
【摘要】本文对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对该类型剪力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提出当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抗震刚度延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其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
研制抗震性能好的剪力墙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
1 综述背景
为克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工作中的缺点,提高其抗震能力,国内外学者针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许多研究。
其中,开缝剪力墙主要包括:同济大学吕西林提出的填充氯丁橡胶带的带缝剪力墙[1];东南大学李爱群提出的采用摩阻式控制装置的带缝剪力墙[2];清华大学叶列平提出的双功能带缝剪力墙[3]。
研究资料表明带缝剪力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墙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
1905年日本建造了第一个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的结构,1950年后,日本主要研究了型钢混凝土(SRC)梁的抗弯性能、SRC柱的偏压性能、SRC梁和柱的剪切性能、SRC梁柱节点抗剪性能及钢管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等[4]。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SRC结构,近年来日渐增多[5][6]。
90年代初清华大学对SRC剪力墙进行了抗弯性能试验研究[7],随后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8],研究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控制剪力墙中裂缝的发展,形成较完备的耗能机制,起到了良好的二道设防作用,使结构的抗震能力明显提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献[9]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不同剪跨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等设计参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组合剪力墙及筒体可有效地将混凝土剪力墙侧向刚度和承载力大的优势与钢管混凝土柱抗震延性好的优势组合,钢管混凝土边框柱与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抗剪连接键能可靠工作,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文献[10]研究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抗震性能,对不同轴压比、不同强弱抗剪连接键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研究表明这种剪力墙可有效地组合混凝土剪力墙与钢管混凝土边框柱的优势,抗震效果良好。
文献[11]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带框剪力墙用SAP2000软件做了有限元的弹性分析。
该研究认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12]中将作用于带框混凝土剪力墙的整体
弯矩全部由钢管混凝土柱中产生的轴向拉力或压力承担,不考虑柱和剪力墙的局部弯矩的规定是符合该类结构特点的。
文献[13]试验结果表明,带钢管混凝土边框的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受剪性能和钢板梁类似。
在层间位移角为0.006之前两试件都处于弹性阶段,超过这一值后,钢板剪力墙沿着受压对角线屈曲,并且沿着受拉对角线拉区开始发展,钢管混凝土柱在试验的过程中基本保持在弹性阶段,水平工字形钢梁和钢管柱的抗弯连接表现出很好的延性。
文献[14]对钢框架填充单侧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开缝的剪力墙比不开缝的普通剪力墙具有更好的延性,由于缝隙的存在,混凝土墙在位移较大的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比不开缝的普通剪力墙要轻得多。
3 结论和研究中的问题
3.1 组合剪力墙的优点
设置钢管混凝土边框对提高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不仅耗能能力大大增强,其强度也有所提高。
钢管混凝土叠合边框内藏钢桁架剪力墙比普通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剪力墙承载力高,刚度退化慢,延性好,抗震耗能能力强。
3.2 组合剪力墙研究的问题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目前国内外文献对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报道还不多。
3.3 钢管边框剪力墙研究的展望
各种类型的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构件整体性能的试验研究不多,当前国内外文献的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拟静力加载实验,但拟静力加载实验无法模拟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的反应。
参考文献
[1]吕西林,孟良.一种新型抗震耗能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1995,11(2):22-26,39.
[2]李爱群,曹征良,丁大钧.带摩阻装置钢筋砼低剪力墙极限承载力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1994,24(3):70-74.
[3]叶列平,康胜,曾勇.双功能带缝剪力墙的弹性受力性能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1999,39(12):79-81.
[4]YAMADA Minoru.Steel panel encased R C composite shear walls[C].Composite Construction in Steel and Concrete Ⅱ.New York: ASCE,1992:899-912.
[5]刘维亚.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与计算手册[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6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27卷.
[6]ANWAR Hossain K M. Design aspects of double skin profiled composite framed shear walls in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tages[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4,101(1):94-102.
[7]王志浩,方鄂华,钱稼茹.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抗弯性能[J].建筑结构,1998,28(2):13-16.
[8]金树达,苏幼坡,刘天适.钢筋混凝土薄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极限荷载[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6,18(3):76—80.
[9]曹万林,王敏,王绍合,张建伟,曾彬.矩形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研究[J].工程力学,2008,25(SI):58-69.
[10]曹万林,王敏,张建伟,王立长,朱兴刚.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抗震试验及承载力计算[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31(12):1291-1297.
[11]夏汉强,刘嘉祥,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带框剪力墙的应用及受力分析.2005(01).
[12]CECSl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13]Astaneh2Asl A,Zhao Qiuhong.Cyclic behavior of steel shear wall systems[C].Annual Stability Conference.Seattle:Structural Stability Research Council,Bethlehem,PA,18015-3191,United States.2002,21-36.
[14]Zhao Qiuhong,Astaneh2AslA.Cyclic behavior of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composite shear walls[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4,130(2):27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