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的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53.37 KB
- 文档页数:10
什么是关联词及其应用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以下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联词的知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可是…… ……但是……2.假设关系如果……就…… 要是……那么无论……都…… 不管…也…… 倘若……就...... 要是……就……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 即使……也…… 是……是…… 既……又……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5.选择关系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由于……因此……7.承接关系先……再……首先……然后……先……然后……接着……最后……8.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1.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2.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3.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关联词的运用技巧
关联词在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连接句子
和段落,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有条理。
下面是一些使用关联词的技巧,帮助您提升写作水平。
1. 递进关联词
递进关联词用于表示事物或观点的递进关系,可以用来展示一
系列相关的动作、想法或信息。
常见的递进关联词有:并且、不仅...而且、另外等。
使用递进关联词可以使您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为读者提供更多相关的信息。
2. 转折关联词
转折关联词用于表示对比或相反的观点,常用于引出转折、让
步或否定的句子。
常见的转折关联词有:但是、然而、尽管等。
使
用转折关联词可以使您的观点更加全面,增加文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因果关联词
因果关联词用于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可以帮助您说明事物或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常见的因果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等。
使用因果关联词可以使您的文章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
4. 强调关联词
强调关联词用于强调或突出某个观点或事实的重要性。
常见的强调关联词有:特别是、尤其是、重要的是等。
使用强调关联词可以使您的观点更加突出,引起读者的重视。
5. 总结关联词
总结关联词用于总结或归纳前面提到的观点或信息。
常见的总结关联词有: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总的来说等。
使用总结关联词可以使您的文章更具条理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关联词的一些运用技巧,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记住,在使用关联词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和适当性,避免冗余和
过度使用。
多练习使用关联词,可以提升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如何运用关联词提升文章逻辑性关联词在写作中起到了连接句子、段落和篇章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文章表达更加流畅,逻辑更加清晰。
正确运用关联词可以让文章更易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和逻辑思路。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关联词提升文章的逻辑性。
一、什么是关联词关联词是一种用于连接句子或段落之间关系的词语,可以使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但不限于:因果关系词如“因此”、“所以”、“由于”、“因为”等;转折关系词如“但是”、“然而”、“尽管”、“不过”等;并列关系词如“而且”、“另外”、“同时”、“还有”等;顺承关系词如“然后”、“接着”、“随后”、“紧接着”等。
二、关联词在提升逻辑性中的作用1. 表达因果关系:关联词能够帮助作者表达出因果关系,使得文章的逻辑性更强,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
例如,“由于……所以”,“因为……所以”等。
2. 表达转折关系: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相反的观点或者意思。
使用关联词可以将这些观点或者意思连接起来,使得文章更加丰富多样,逻辑性更强。
例如,“但是”,“然而”,“尽管……但是”等。
3. 表达并列关系:当作者需要列举一系列观点、事实或例子的时候,使用关联词可以将这些不同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得整篇文章更具条理性。
例如,“另外”,“而且”,“同时”等。
4. 表达顺承关系:有些时候,作者需要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或者阐述观点。
使用关联词可以帮助作者将这些事件或观点连接起来,使得读者更加易于理解作者的思路。
例如,“然后”,“接着”,“最后”等。
三、如何运用关联词提升文章逻辑性1. 注意上下文逻辑关系:在使用关联词之前,作者应该清楚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只有在理解了上下文之后,才能运用合适的关联词来表达这种关系。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在使用关联词时,要根据句子或段落之间的具体逻辑关系来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不同的关联词有不同的语义和用法,使用不当会导致文章表达混乱或者不准确。
关联词的种类与用法关联词的定义: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关联词的作用:关联词能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连接起来,构成复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它们用来标明分句间的抽象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特定形式的标志。
有些复句必须使用关联词语,否则就无法理解。
关联词的种类与用法(一)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
常用的关联词:既……又(能)......;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又......又...... ;不是……而是......(二)递进关系:前后分句意义上更深入、更进一层。
常用的关联词:不但(不仅、不光)……还(也、又、而且、况且、尤其);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甚至......;除了……还有......(三)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
常用的关联词:1.是…还是… 2.或者……或者… 3.不是…就是...... 4........还是…... 5.要么……要么...... 6.与其…不如……7.宁可......也(决)不......(四)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做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
常用的关联词:虽然(虽是、虽说、固然)......但是(但、可是、却)......;尽管......还...... ;.尽管......可是...... ;......却...... ;然而......可是......(五)假设关系: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
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1.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2.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3.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第五节句子结构的分析方法及判断病句的方法(一)句子结构的分析方法短语: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
组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是两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是三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就是四个词。
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学校管理”和“管理学校”;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父亲的母亲”和“父亲和母亲”。
⑴、短语的种类词和词组合成短语,主要有六种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和介宾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短语称为并列短语。
例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唱歌跳舞2、偏正短语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用()表示定语,[]表示状语。
)例如:(我的)老师(清晰的)字迹(一个)顾客[激动地]说3、动宾短语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不及物动词);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及物动词),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什么是关联词语导读: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关联词,是指一个或几个词在语义上起到与上下句相关联作用的词语。
详细释义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1.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2.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3.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的好处:关联词能使文章过渡流畅,逻辑性加强,特别是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关联词令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一、知识整理: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一……就…………首先……然后…………才……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关联词语定义:是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
作用: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联接起来,构成复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它们用来标明分句间的抽象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特定形式的标志。
词性: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是在某个句子中连接不同的词,那它也不是关联词。
二是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三是短语。
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种类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都存在,且平行并列、程度相当。
“又…又…”,“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一面…一面…”,“那么…那么…”,“有时…有时…”,“…既…又…”,“…既…也…”。
【例】A: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又)高大,(又)庄严。
【例】B:现在的手机(既)美观,(也)很智能,特别受年轻人喜爱。
二、表示递进关系:表示后一种情况的程度更深一层。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仅…还(也、又、更)…”,“…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甚至…”。
除了……还有、何况、而且、况且、尤其、【例】他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品德更好。
三、表示转折关系:表示情况与预想相反,或者前后逻辑关系对立。
①情况与预想相反:如:“不是…..而是…”。
【例】她今天没到校,(不是)因为想逃学,(而是)因为病了。
②前后逻辑关系对立:“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即使…也(没有、无)…”,“…却…”,“…然而…”。
如:【例】A:这里的花(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什么是关联词语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关联词,是指一个或几个词在语义上起到与上下句相关联作用的词语。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关联词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细释义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1.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2.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3.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的'好处:关联词能使文章过渡流畅,逻辑性加强,特别是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关联词令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知识整理: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 ……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一……就…… ……首先……然后…… ……才……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关联词的作用及好处关联词是指用来连接句子、段落或文章的词语,它们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
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关联词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有逻辑性,从而提高文章的质量。
本文将从关联词的作用和好处两个方面来探讨关联词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关联词的作用1.连接句子关联词可以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例如,使用“而且”、“另外”、“然后”等关联词可以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
2.连接段落关联词还可以用来连接不同段落之间的内容,使文章更加连贯。
例如,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关联词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
3.连接文章关联词还可以用来连接整篇文章,使文章的内容更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例如,使用“因此”、“总之”、“综上所述”等关联词可以使文章的结论更加明确,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关联词的好处1.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使用恰当的关联词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从而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如果文章中没有关联词,读者就很难理解文章的意思,甚至会感到困惑和疲惫。
2.增强文章的逻辑性使用恰当的关联词可以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更加清晰,从而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如果文章中的句子和段落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词,读者就很难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甚至会感到混乱和无助。
3.提高文章的质量使用恰当的关联词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有逻辑性,从而提高文章的质量。
如果文章中的句子和段落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词,读者就很难理解文章的意思,甚至会感到无聊和枯燥。
关联词在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
因此,在写作中一定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关联词,从而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关联词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转折的作用、表示并列的作用、表示因果关系的作用等。
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1
1.作为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都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2.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将分句连起来,使它变为通顺、完整的一个句子。
2
1.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2.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4.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5.不要乱用关联词。
常见关联词和100道关联词习题带问题详解关联词在写作和表达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能够使文章更加连贯且流畅。
掌握常见的关联词以及它们的用法,对我们提升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关联词,并提供100道关联词习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
一、并列关联词1. 并列关联词的作用并列关联词主要用于连接意义相近的词、短语、句子或者段落,起到并列和连贯的作用。
2. 常见的并列关联词1) 和:表示两个事物或者概念的并列关系。
2) 而:表示对比或者转折的关系。
3) 又:表示进一步增加的内容。
4) 或:表示选择或者并列的关系。
3. 并列关联词的用法示例a) 我喜欢吃水果,和蔬菜也是我的最爱。
b) 他工作努力,而他的成绩却不理想。
c) 我每天早上跑步锻炼,又做一些力量训练。
d) 这个周末我可以去看电影,或者参加朋友的聚会。
二、因果关联词1. 因果关联词的作用因果关联词用于表达原因、结果或者推理的关系。
2. 常见的因果关联词1) 因为:表示原因。
2) 所以:表示结果。
3) 由于:表示由某个原因引起的结果。
4) 因此:表示推理或者总结。
3. 因果关联词的用法示例a) 我晚上没有睡好,因为邻居开了个派对。
b) 我设计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所以我顺利完成了任务。
c)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一个小时。
d) 我们制定了合理的战略,因此我们胜利了。
三、转折关联词1. 转折关联词的作用转折关联词用于表示对比、让步、递进或者转折的关系。
2. 常见的转折关联词1) 但是:表示对比或者转折。
2) 然而:表示转折或者递进。
3) 尽管:表示让步。
4) 反而:表示出乎意料的转折。
3. 转折关联词的用法示例a) 我很累,但是我还是坚持完成了工作。
b) 我们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然而我们终究取得了成功。
c) 尽管下雨了,但是我们还是去了郊游。
d) 这个新产品没有获得大家的喜爱,反而引起了一些负面评论。
四、让步关联词1. 让步关联词的作用让步关联词用于表示虽然有一定情况存在,但是仍然得出某个结论。
关联词的作用关联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之间关系的词汇。
它们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和连贯地表达意思。
以下是关联词的几种常见作用:表示因果关系关联词可以用来表示因果关系,即一个事物导致另一个事物发生或产生影响的关系。
常见的因果关联词有:- 因为:表示原因,例如:“我迟到了,因为交通堵塞。
”- 所以:表示结果,例如:“路上堵车,所以我迟到了。
”- 由于:表示原因,例如:“比赛延期了,由于天气原因。
”- 以致:表示结果,例如:“他精神不集中,以致考试没通过。
”- 所致:表示结果,例如:“错误的判断所致,导致了失败。
”表示转折关系关联词还可以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即在描述某个情况时,出现了相反或者对比的情况。
常见的转折关联词有:- 但是:表示转折,例如:“他很聪明,但是研究成绩不好。
”- 然而:表示对比,例如:“这个项目很有潜力,然而现在还没有获得资金支持。
”- 反而:表示相反,例如:“他本来应该赢得比赛,结果反而输了。
”- 而是:表示替代,例如:“我不喜欢吃肉,而是喜欢吃蔬菜。
”表示并列关系关联词还可以用来表示并列关系,即两个或多个事物在同一层面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地位或特点。
常见的并列关联词有:- 和:表示并列,例如:“我喜欢读书和旅行。
”- 与:表示并列,例如:“他聪明与勤奋。
”- 同样:表示相同,例如:“他们同样热爱运动。
”- 不仅:表示增加,例如:“这个公司不仅有好的产品,还有优秀的团队。
”通过运用不同的关联词,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不同的句子关系和含义。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关联词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和易于理解。
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然而……、……可是……2.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那么无论……都…… 、不管…也……、倘若……就、要是……就……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即使……也……、是……是……、既……又……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5.选择关系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7.承接关系先……再……、首先……然后……、先……然后……接着……最后……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关联词,是就其语法意义而言的,是指一个或几个词在语义上起到与上下句相关联作用的词语.关联词是不是词?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从构成形式上来说,关联词有两种:一种是由词组成的关联词,如那么、因而等;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使也等.这两种形式的关联词之中,我们见的最多的是成对出现的,即第二种形式.显然,第一种是词,而第二种则不是.组成关联词的词,常常是连词或副词.举例说明: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它错判成递进关系、选择关系或转折关系.究其原因不是而是这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与递进、选择、转折三种关系之间存在着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的因素.如不细加分析,则难以辩证.一、不是而是不同于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但而且前后分句意义上有更深入、更进一层的关系,但它们在肯定否定上是一致的.正因为一致,才能比较其在意义上是否更深入、更进一层.不是而是这种复句,它前一句否定一种意思,后一句肯定另一种意思,肯定否定不一致.因此,就无法比较其在意义上是否进了一层.①王昭君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昭君墓不是一座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碑.②一个球的输赢,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声誉,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例句①否定王昭君是一个人物,肯定她是一个象征;否定昭君墓是一座坟墓,肯定它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碑.前后分句否定肯定不一致,所以不能说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例句②前后两分句都表示肯定,而关系到祖国的荣誉比关系到个人的声誉在意义上更进一层.通过这样比较分析,不是而是与不但而且这两组关联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十分明确了.例句①是并列关系,例句②是递进关系.二、不是而是不同于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不是就是有两者必居其一、非此即彼的意思,其结论是不确定的,两个选言肢可供选择.不是而是否定一个,肯定一个,其结论是确定的,不供我们选择.例如:③蜜蜂酿蜜,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④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例句③否定蜜蜂为自己酿蜜,肯定它为人类酿蜜,结论十分肯定,不供我们选择.例句④提出两种可能性,它的结论是不确定的,可供我们选择.即不是我们战胜帝国主义,就是帝国主义战胜我们,二者非此即彼,绝没有调和的余地.毛泽东同志用这个选择复句,意在告诫我们:不能对帝国主义抱有任何幻想,要坚决同它们进行斗争,因为帝国主义决不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三、不是而是不同于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虽然但是前后两个分句其意义上相反或者相对,不是顺着一个方面说的.不是而是前后两个分句在意义上并不相反相对,没有转化.一个否定一种意思,一个就肯定另一种意思,在句式上是肯定否定的,但在意义上则是一致的.例如:⑤他不是坏人,而是好人.⑥王兵同学虽然文化课成绩较差,但体育很突出.例句⑥后一分句在意义上转向了前一分句的反面,前一分句指出王兵同学学习上的弱点,后一分句转而赞扬他在体育上的特长与成绩.例句⑤前一分句否定他是坏人,后一分句肯定他是好人.不是坏人与是好人在意义上是一致的,并不相反相对.它在意义上没有发生转化,所以不能把它看成转折关系.这样一比较,例句⑤是并列关系,例句⑥是转折关系,就非常清楚明了.以上对不是而是与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的区别作了简要的分析,认识还是粗浅的,愿与读者诸君共同商榷.。
引用 8种关系详解关联词的应用在写作中,关联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将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关联词的八种关系及用法。
1.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句子、短语或单词在意义上是相同或相似的,它们之间用并列连词连接。
常见的并列连词有“和”、“或”、“但是”、“然而”等。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但是我不喜欢吃香蕉。
他可以选择去旅游或者去看电影。
2.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前后两个句子、短语或单词之间的意义是递进的,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或补充。
常用的递进连词有“而且”、“更”、“甚至”等。
例如: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技能,更需要耐心和毅力。
3.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指前后两个句子、短语或单词之间的意义相反或转变。
常见的转折连词有“但是”、“然而”、“虽然”等。
例如:我很喜欢这个城市,但是它的交通太拥挤了。
虽然她很忙,但是她还是抽时间陪我聊天。
4.解释说明关系解释说明关系是指后面的句子或短语是对前面的句子或短语进行解释或说明。
常用的解释说明连词有“也就是说”、“例如”、“也包括”等。
例如:她喜欢运动,例如跑步和游泳。
这个项目需要很多技能,也包括沟通和组织能力。
5.原因关系原因关系是指后面的句子或短语是前面的句子或短语的原因或解释。
常用的原因连词有“因为”、“由于”、“所以”等。
例如:由于下雨,他没有去上班。
我很累,所以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6.条件关系条件关系是指前面的句子或短语是后面的句子或短语的条件或前提。
常用的条件连词有“如果”、“除非”、“只有”等。
例如:如果你想学好英语,就需要多听多说。
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7.比较关系比较关系是指前后两个句子、短语或单词之间的意义是比较的。
常用的比较连词有“比”、“像”、“与其”等。
例如:我比他更喜欢看电影。
与其抱怨,不如想想解决办法。
8.目的关系目的关系是指后面的句子或短语是为了实现前面的句子或短语的目的。
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关联词,是指一个或几个词在语义上起到与上下句相关联作用的词语。
详细释义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1.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2.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3.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的好处:关联词能使文章过渡流畅,逻辑性加强,特别是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关联词令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一、知识整理: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一……就…………首先……然后…………才……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关联词的作用和分类
1. 嘿,关联词的作用可大啦!像胶水一样把句子紧密连接起来呢!比如说“因为……所以……”,“因为下雨了,所以我带了伞”,瞧,这就把原因和结果说得明明白白啦!
2. 关联词还能表示并列关系呢!就像左右两只手一样,相互配合。
比如“一边……一边……”,“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哎呀,多形象呀!
3. 还有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呢!就像是上楼梯,一步步深入。
像“不但……而且……”,“他不但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是不是让你对他的了解更进了一步呀?
4. 选择关系的关联词也很有趣哟!就像是在岔路口做选择一样。
比如“要么……要么……”,“周末你要么去爬山,要么去看电影”,这多干脆呀!
5. 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呢,就好像在幻想不同的情景。
“如果……就……”,“如果明天是晴天,我们就去野餐”,充满了期待呢!
6. 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可有意思啦!就像突然来个大转弯。
“虽然……但是……”,“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太理想”,这就是现实呀!
7. 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会给你设定一些前提哦!“只有……才……”,“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多直白的道理呀!总之呢,关联词的分类和作用丰富多彩,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观点结论:关联词真的是太重要啦,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家可得认真对待哟!。
关联词的作用
关联词的作用:关联词能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连接起来,构成复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关联词的分类
关联词语是在句中起着关联作用的词语。
根据构成句子的类别,可以分为八类。
每类关联词常用词语
1.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常用关联词语
又……又……
既……又……
一边……一边……
那么……那么……
是……也是(不是)……
不是……而是……
即……也……
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例句:
(1)我们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
(2)领导一方面肯定了他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的缺点。
(3)这个商场的东西价格又贵,质量又差。
(4)老王既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养到这么大。
(5)这本书不是我的,而是他的。
2.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不仅……而且……
不但……还……
不仅……还……
……更(还)……
……甚至……
不光……也……
例句:
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他不但平时不休息,而且周末也工作。
他不仅自己完成了任务,还帮助了其他同学。
他不光自己完成了任务,还帮助了其他同学。
他不但自己完成了任务,还帮助了其他同学。
3.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常用的关联词语还可以分成三小类,分别是:
1.3.1两者中选其中一个
不是……就是……
或者……或者……
是……还是……
要么……要么……
例句:
要么他来,要么我去,明天总得当面谈一谈。
.这个周末我不是去故宫,就是去长城。
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1.3.2两者中选前一个
宁可……也不……
宁愿……也不……
例句
我宁愿走着去,也不坐你的车。
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潜伏部队。
1.3.3两者中选后一个
与其……不如……
例句
与其坐公共汽车去,不如骑车去。
4.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
……然而……
……却……
虽然……可是……
尽管……还是……
例句:
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虽然你是好意,但是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尽管很多人不理解,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
这孩子尽管年纪不大,可是懂得的东西却不少。
尽管天气很冷,可是爷爷还依然坚持早锻炼。
5.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因为(由于)……所以……
……因而(因此)……
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
例句:
(1)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我就不再重复了。
(前因后果)
(2)我之所以不再重复了,是因为你们都知道了。
(前果后因)(3)之所以没人违抗哈尔威船长的意志,是因为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前果后因)
(4)由于有了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因此小明的学习进步很快。
(5)因为有了同学们的热情帮助,所以小明的学习进步很快。
(6)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6.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两类:
1.6.1假设与结果相一致:
如果……就……
假如……就……
要是……那么……
要是……就……
例句:
(1)如果那本书写得精彩,大家就喜欢看。
(2).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3)假如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4)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1.6.2假设与结果不一致
即使……也……
即便……也……
哪怕……也……
例句:
(1)哪怕明天下雨,运动会也照常举行。
(2)即使遇到更大更多的困难,我也一定要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7.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
无论(不管/不论)……也(都)……
只有……才……
凡是……都……
除非……才……
例句:
(1)只要有机会,我就练习说英语。
(2)只有多听多说,才能学好英语。
(3)不管你有没有道理,你都不应该骂人。
(4)无论你有没有道理,你都不应该骂人。
(5)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8.承接关系: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一……就……
起先……后来……
……接着……
……就……
……于是……
……便……
例句:
(1)小明一考试就偷看别人的试卷。
(2)起先他还很认真,后来就把妈妈的话全忘了。
(3)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关联词重点难点解析
1.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例如: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详解:第一句是因果关系,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第三句是条件关系。
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2.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详解: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
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例如:
(1)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小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详解:第一句,“却”表示转折并没有错,可是,全句不通顺。
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4.不能缺少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
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
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意思也会表达不清。
例如:
(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详解:第一句有递进的关系,但缺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读上去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不清楚。
如果在“增进了”前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
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
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5.不要乱用关联词。
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
乱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第二句,乱用“但是”,应删去。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