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32
2021年最新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是为探讨和分享应对复杂大环境的金融良策,由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联合成立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制作完成的,是一种公益性学术调查研究机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1年最新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供大家参考! 2021年最新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报告的发现包括,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
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是储蓄分布的差异,广大民众并不缺少消费动机,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
在住房资产方面,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远高于市场想象和世界平均水平。
城市家庭第一套住房市价与成本之比为4.4,城市住房收益可观。
该报告历时三年,对全国25个省份、80个县、320个社区进行了入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438份,调查成果将建成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领域的基础性数据库,与社会共享。
家庭金融的相关数据直接反映了家庭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行为决策,对于央行进行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是美联储投入巨资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完成的一项长期性调查。
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为直观了解美国家庭财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状况,甚至将本因2021年进行的调查提前到了2009年。
而我国,之前在此领域仍是空白。
收入前10%家庭储蓄占比74.9%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全国范围收集并统计家庭金融行为的微观信息,主要包括:住房资产和家庭金融财富、家庭负债和信贷约束、家庭保险与社会保障、家庭支出与收入等方面内容。
报告显示,中国的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
目前,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日益成为世界的焦点。
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刺激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但效果甚微。
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Q1)研究团队介绍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于2010年成立的集数据采集与数据研究于一身的公益性学术调研机构,包含中国家庭、小微企业和城乡治理三大数据库。
在数据采集上,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中心采用了分层、三阶段与规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样设计获取目标样本,结合实地走访和季度电话回访采集样本数据,并自主研发了多个计算机系统,对样本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核。
2019年,中心完成第五轮家庭金融入户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全国除新疆、西藏、港澳台外的29个省,340个县,1364个社区的34691户家庭。
样本具有全国和省级城市代表性,全面追踪家庭动态金融行为,填补了中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的空白。
此外,中心还积极运用收集到的一手数据开展相关领域的政策探讨和学术研究,服务于收入分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宏观政策和国家治理改革的智库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优势包括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家庭储蓄、消费与保险行为研究、中国家庭金融研究、中国住房市场发展研究、小微企业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国基层治理研究、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城镇化系列问题研究等,在智库建设、社会服务、学术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心将以“让中国了解自己,让世界认识中国”为宗旨,树立“学术研究国际一流,政策研究国内领先”的目标,力争成为有重大社会及业界影响力、公信力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机构。
【摘要】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不仅关乎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对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居民家庭财富变动状况,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金服研究院共同开展了中国居民家庭财富变动趋势及未来预期的调查。
该调查主要围绕家庭财富变化、未来预期及疫情对家庭决策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
报告发现,首先,疫情对低收入群体和自由职业群体的影响更大。
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Q2)【摘要】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居民家庭财富变动状况,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开展了中国居民家庭财富变动趋势及未来预期的调查。
该调查主要围绕家庭财富变化、未来预期及疫情对家庭决策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本报告主要基于二季度调研分析所得。
报告发现,首先,二季度家庭总财富和上季度基本持平,家庭资产配置趋于均衡。
疫情下,家庭整体偏好中低风险类资产,对高风险类资产投资意愿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对基金的投资意愿明显高于股票,该行为不受预期驱动或收入驱动,且增投基金的群体更为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因此可能是中长期行为。
另外,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逐年增加,疫情推动了线上理财需求的增长,线上理财具有明显普惠性质。
其次,消费负债、未来预期等对家庭的日常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日常消费是家庭需要信贷的主要原因,家庭消费负债增加,消费也同步增加,消费信贷对于消费有正面作用。
虽然家庭金融资产增加也带来了消费的增加,但家庭消费受经济的未来预期也影响较大。
最后,信贷的受众群体有明显下沉,但信贷资金并未进入股市。
疫情期间的信贷政策适度宽松,二季度低收入家庭中消费贷获贷难度明显低于一季度,说明信贷受众群体有所下沉。
另外,负债增加或减少的群体都没有增投股票的意愿,说明信贷资金并未流入股市;相比股票,负债增加的人更愿意投资定存类或保险类资产。
2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报告建议:1)鼓励线上理财服务发展,满足我国家庭不断增长的线上投资理财需求。
2)重视消费信贷对于消费的正面作用,大力支持消费信贷发展,尤其是和消费场景结合紧密的消费信贷产品。
3)鼓励扩大普惠型信贷服务,提高信贷政策的针对性,继续向相对下沉市场和弱势群体倾斜,尤其是四五线城市、农村等市场。
应发挥互联网在下沉市场触达和服务客户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拓展线上业务模式,加强线上线下的机构合作。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第一篇:中国家庭金融现状分析中国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国家,家庭中的经济收支状况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家庭金融形势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本文将从收入、支出、债务、投资等方面分析中国家庭金融现状。
一、收入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家庭收入呈现出几个特点:1.平均收入不断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为43,40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8.9%和8.4%。
2.收入分配不平衡:虽然平均收入增长,但是各地收入分布存在不平衡和差距。
比较明显的是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少数人超高收入,强化了贫富分化现实。
3.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以城镇家庭为例,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所得(91.4%),其他收入(包括资本回报、转移支付和教育、医疗等福利)的贡献非常小(仅为8.6%)。
农村家庭则主要依靠农业收入。
二、支出1.基本生活费用:生活费用是家庭支出的首要内容,其中房屋、水电、食品、教育等基本开支占用了大部分家庭的支出。
2.消费结构升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高品质、高品质的生活,比如旅游、美食、休闲等,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升级。
3.高房价对支出的影响:随着房价的上涨,居民的房屋负担增加,房屋租赁费用也随之增加。
由于房屋占用了很大的家庭支出,因此导致其他支出相应减少。
三、债务1.房贷压力:中国的房价一直处于高位,购房者大多需要贷款,因此房贷压力成为大部分家庭的负担之一。
2.信用卡债务:信用卡在我国的消费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虽然其信用卡债务额度不如房贷或车贷,但其利息还款比例较高,如果不注意管理,可能会对家庭造成较大的负担。
三、投资1.资产配置不够合理:普通家庭的投资几乎全部集中在银行存款和房产上,这种资产配置结构不够合理,存在资产过度集中的风险。
2.金融知识水平较低:由于普通家庭缺少金融知识和专业投资意识,导致很多资产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保值增值,错失了很多机会。
2021家庭资产等级表百分比1. 概述家庭资产等级是指一个家庭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所处的财务状况和地位。
在社会中,家庭资产等级通常根据家庭年收入、房产、车辆、存款等财产和资产来评定。
通过对家庭资产等级进行百分比排名,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贫富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社会福利政策、税收政策等提供重要依据。
2. 家庭资产等级的定义和分类家庭资产等级可分为不同等级,通常可根据家庭的总资产和年收入来划分。
一般来说,资产等级与年收入成正比,即家庭资产等级越高,年收入也会相对较高。
在此,我们将家庭资产等级分为以下5个等级:- 贫困家庭:家庭资产较少,无车房,生活较为拮据;- 低收入家庭:家庭资产较少,家庭年收入较低;- 中等家庭:家庭资产和年收入处于社会平均水平;- 高收入家庭:家庭资产较高,年收入较高;- 富裕家庭:家庭资产丰富,年收入高出大多数家庭。
3. 2021家庭资产等级表百分比根据统计数据和社会调查,我们可以得到2021年我国家庭资产等级表百分比如下:- 贫困家庭:占总家庭数的10;- 低收入家庭:占总家庭数的20;- 中等家庭:占总家庭数的30;- 高收入家庭:占总家庭数的25;- 富裕家庭:占总家庭数的15。
通过上述百分比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家庭资产等级的占比情况。
其中,中等家庭的比例最高,占总家庭数的30;而贫困家庭占比最低,只有10。
即使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等家庭的比例仍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4. 家庭资产等级表的意义和启示家庭资产等级表的百分比数据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分布情况,对政府、学者和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政府可以根据家庭资产等级表的数据,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福利政策,更好地帮助贫困家庭,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 学者可以通过分析家庭资产等级表的数据,深入探讨社会贫富分化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为社会提供更科学的发展建议;-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了解家庭资产等级表的数据,更客观地认识社会的贫富分布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研究团队介绍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于2010年成立的集数据采集与数据研究于一身的公益性学术调研机构,包含中国家庭、小微企业和城乡治理三大数据库。
在数据采集上,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中心采用了分层、三阶段与规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样设计获取目标样本,结合实地走访和季度电话回访采集样本数据,并自主研发了多个计算机系统,对样本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核。
2019年,中心完成第五轮家庭金融入户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全国除新疆、西藏、港澳台外的29个省,340个县,1364个社区的34691户家庭。
样本具有全国和省级城市代表性,全面追踪家庭动态金融行为,填补了中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的空白。
此外,中心还积极运用收集到的一手数据开展相关领域的政策探讨和学术研究,服务于收入分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宏观政策和国家治理改革的智库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优势包括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家庭储蓄、消费与保险行为研究、中国家庭金融研究、中国住房市场发展研究、小微企业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国基层治理研究、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城镇化系列问题研究等,在智库建设、社会服务、学术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心将以“让中国了解自己,让世界认识中国”为宗旨,树立“学术研究国际一流,政策研究国内领先”的目标,力争成为有重大社会及业界影响力、公信力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机构。
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是蚂蚁金服集团内部战略分析和学术研究机构,围绕普惠金融行业发展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重大问题,以及数字金融理论和行业发展趋势,开展战略分析、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等工作。
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广泛与国内外政策和学术界展开数字金融前沿性联合研究,通过大数据建立一系列指数产品和分析模型,构建以数据实验室为主体的研究开放平台,为学术研究提供实证分析支持,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理论思考,为公共决策提供量化分析参考。
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Q2)【摘要】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居民家庭财富变动状况,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开展了中国居民家庭财富变动趋势及未来预期的调查。
该调查主要围绕家庭财富变化、未来预期及疫情对家庭决策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本报告主要基于二季度调研分析所得。
报告发现,首先,二季度家庭总财富和上季度基本持平,家庭资产配置趋于均衡。
疫情下,家庭整体偏好中低风险类资产,对高风险类资产投资意愿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对基金的投资意愿明显高于股票,该行为不受预期驱动或收入驱动,且增投基金的群体更为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因此可能是中长期行为。
另外,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逐年增加,疫情推动了线上理财需求的增长,线上理财具有明显普惠性质。
其次,消费负债、未来预期等对家庭的日常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日常消费是家庭需要信贷的主要原因,家庭消费负债增加,消费也同步增加,消费信贷对于消费有正面作用。
虽然家庭金融资产增加也带来了消费的增加,但家庭消费受经济的未来预期也影响较大。
最后,信贷的受众群体有明显下沉,但信贷资金并未进入股市。
疫情期间的信贷政策适度宽松,二季度低收入家庭中消费贷获贷难度明显低于一季度,说明信贷受众群体有所下沉。
另外,负债增加或减少的群体都没有增投股票的意愿,说明信贷资金并未流入股市;相比股票,负债增加的人更愿意投资定存类或保险类资产。
2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报告建议:1)鼓励线上理财服务发展,满足我国家庭不断增长的线上投资理财需求。
2)重视消费信贷对于消费的正面作用,大力支持消费信贷发展,尤其是和消费场景结合紧密的消费信贷产品。
3)鼓励扩大普惠型信贷服务,提高信贷政策的针对性,继续向相对下沉市场和弱势群体倾斜,尤其是四五线城市、农村等市场。
应发挥互联网在下沉市场触达和服务客户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拓展线上业务模式,加强线上线下的机构合作。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私人财富也迅速增长。
本文将对中国私人财富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私人财富的总体规模。
根据中国亿万富翁报告,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总财富达到95.4万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了12.8%。
这个数字令人印象深刻,说明中国的私人财富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
中国私人财富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个人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机会。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其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民间投资和创业,这也为个人财富的积累提供了支持。
最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私人财富的增长提供了机会。
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市场的繁荣使得个人可以通过投资实现财富的增值。
然而,中国私人财富的分配不均问题也日益凸显。
尽管中国拥有众多亿万富翁,但大部分财富仍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根据报告,中国拥有超过10亿人民币的富豪数量为1863人,相较于总人口数来说是一个微小的比例。
这表明财富的分配不平衡问题仍然严重。
这一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因素,需要中国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未来,中国私人财富的发展将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关键。
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仍然广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其次,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将对私人财富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正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和创新科技产业的转变。
这将为更多人提供创富机会,同时也可能改变财富的分配格局。
此外,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将为私人财富的增长提供新的机遇。
为了实现私人财富的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增长,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改革和创新政策。
首先,加强贫富差距的调控,通过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得财富的增长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
其次,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个人投资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环境。
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4年1月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摘要我国最富有10%家庭拥有社会总财富%,资产分布严重不均。
虽然,过去两年,中等资产阶层财富增长明显高于其他阶层,但其占社会总财富的比重仍然很低。
中等资产阶层财富增长主要是因房产。
房产价值的增长对家庭财富增加的贡献超过70%。
在对我国富裕家庭的研究中发现,前1%富裕家庭的总资产、净资产、年收入均远高于前5%富裕家庭。
也就是说,财富更多的集中在少数家庭中。
与普通家庭相比,前5%资产富裕家庭的收入主要来自工商业经营,其家庭消费是普通家庭的倍,但在教育支出上的差距则高达5倍以上。
富裕家庭资产构成中,工商业资产占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金融市场的参与上,富裕家庭的参与率和有贷款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并且在借出款市场上也非常活跃。
1.家庭财富的分布中国家庭资产分布极为不均。
每个分位数上资产说明有多少百分比的家庭低于此资产。
例如,从表1,2013年全国资产10分位数为万,表明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万,或90%的家庭资产高于万元。
在50分位数上的资产值即为中位数,表明有一半的家庭资产低于该数,另有一半的家庭资产高于此。
2013年全国资产中位数为万。
表1报告了10-90分位数上的全国及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资产情况。
从全国来看,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万。
对资产最多的家庭而言,有10%的家庭资产多于万。
最高的90分位数家庭资产是最低的10分位数家庭资产的倍,是中位数家庭资产的倍,可以看出我国家庭资产分布非常不均。
其中,城市地区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万,而有10%的城市家庭资产多万,中位数为万。
农村地区10%的家庭资产低于万;10%的家庭资产高于62万,中位数13万。
表1 各分位家庭资产状况2013年2011年全国城市农村全国城市农村10分位17,35022,40014,00018,565 22,100 15,400 20分位50,750104,40031,25046,250 90,650 30,650 30分位103,900203,69956,55091,800 151,100 55,700 40分位169,300306,67190,900135,300 213,410 87,805 50分位252,200422,950129,600191,700 310,950 117,65060分位362,680577,955180,400276,930 454,600 161,80070分位523,200808,015248,450404,650 755,500 222,750 80分位812,2501,205,900362,000718,900 1,231,900 320,000 90分位1,542,0102,224,850619,8291,647,350 2,616,850 536,480表1同时给出资产在2011年的分位数情况,来比较各分位数上资产变化情况。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投资理财平均收益率及未来经济趋势分析一、家庭财富指数中国家庭财富指数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103.7下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103.2;家庭收入指数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103.1下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102.4;工作稳定性指数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98.4下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98.2。
从家庭财富水平看,年收入10-30万家庭的财富指数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116.2下降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112.2;年收入30万及以上家庭的财富指数从132.1下降到2021年第一季度130.5;年收入在5-10万的家庭的财富指数由2020年第四季度的102.6下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98.3;年收入5万及以下家庭的财富指数由2020年第四季度的72.4下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为70.9。
从家庭收入水平看,年收入30万及以上家庭的收入水平持续增加,收入指数从2020年一季度的110.9增加到127.6;年收入10-30万家庭的收入水平也开始正向增长,收入指数从2020年一季度的96.9增加到111.4;年收入5-10万家庭的收入指数从2020年一季度的85.1增加到98;年收入5万及以下家庭的收入指数从2020年一季度的62.0增加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72.6。
从工作稳定性看,30万及以上家庭工作稳定性指数从2020年第四季度118.2回落至2021年第一季度113.0;年收入10-30万家庭工作稳定性指数从2020年第四季度107.8回落至106.3;收入5万及以下家庭的工作稳定性指数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81.7增加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84.2。
二、财富增长原因家庭财富增加的因素主要包括住房资产、金融投资、工商业经营、可支配现金四个方面,其中,住房资产增加家庭财富贡献率76.7%,金融投资增加家庭财富贡献率16.2%,工商业经营增加家庭财富贡献率1.5%,可支配现金增加家庭财富贡献率5.6%。
2021年家庭金融调查三篇调查,是汉语词语,拼音是dio ch,意思是进行了解;考查。
我的公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21年家庭金融调查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年家庭金融调查一篇前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北京金融街正式发布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该报告是西南财大与中国人民银行联手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xx年,其权威性和详实的内容填补了行业空白。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表示: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的出炉,不仅为目前对家庭消费金融行为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还将为政府和监管层制定重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城市家庭平均资产247.60万元高收入家庭储蓄占总额74.9%77%的炒股家庭没从股市赚钱80后大学毕业比例19%硕士最赚钱投资兴业家庭比例是美国1倍城市家庭年进账70876元人情支出远大于人情收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均值是51569元,城市70876元,农村22278元。
从数据中发现有0.5%的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有150万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10%的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整个社会总收入的57%,说明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等的现象已经较为严重。
报告还显示了中国家庭人情往来的收支情况。
数据显示,中国家庭人情支出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6051元,占总收入比的22.1%。
城市平均为7837元,占总收入比的25.5%。
中国家庭人情收入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1944元,占总收入比的7.1%。
城市平均为2305元,占总收入比的7.5%。
城市家庭资产远高于农村10%家庭储蓄占总额74.9%报告显示,截至xx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
城市家庭中,金融资产11.2万元、其他非金融资产145.7万元、住房资产93万元,负债10.1万元、净资产237.5万元。
2021年5月第39卷第3期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May. 2021V ol. 39No.3家庭财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基于C F P S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余丹\孙群力 '周镖1(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研宄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査(CFPS)2014年与2016年的数据,采用有序P ro b it模型分析了家庭财 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研宄发现:首先,家庭净财富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居民自评健康水平,且家庭财富与居民自评健康之间呈倒“U型”关系;居民健康异质性检验发现,家庭财富的提高更有利于农村居民、有房者和未参加医疗保险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善。
其次,家庭财富构成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家庭房产净值和金融资产的增加都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但房产净值与健康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金融资产与健康之间则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最后,随着家庭财富水平的提高,居民慢性疾病患病率逐渐下降,但当财富值超过临界值后,家庭财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之提高,即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带来慢性病问题,使得居民自评健康下降。
[关键词]家庭财富;财富构成;居民健康;倒“U”关系[中图分类号]F 124.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1710(2021)03-0071-11一、引言健康是重要的人力资本,健康状况的改善,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特别 是C0VID-19的爆发,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齐良书认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收入不断提高、生 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气在Grossman提出的健康生产函数中,健康 需求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WiU d ns〇n和Marmot认为个人健康与其社会经济地位紧密相关且收入是非常 重要的一个因素®。
一、引言家庭投资管理是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子女是家庭投资行为的重要影响机制之一,父母对子女的重视程度、期望不同以致采取不同的投资偏好。
中国自古有“养儿防老”的文化传统,折射出父母将抚养子女视为一种“投资”行为,且潜意识认为抚养男孩会获得更多的回报,因此成年个体会针对家庭人口结构调整家庭资产配置以期获得家庭财富最大化。
据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指出,房产对财富增加的贡献不断下降,金融投资对财富增加的贡献不断上升,家庭财富配置更加均衡稳定,由此可见疫情使家庭更注重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意识也有所加强,直接体现为投资方式上更加多元,线上理财需求增加,信贷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种手段,受到家庭投资者青睐的同时也受到学者的关注。
甘犁等(2020)研究发现逾四分之一家庭信贷需求增加,低收入群体信贷获取难度下降,刺激未来家庭信贷规模的增加。
颜志杰等(2005)实证分析得出上学子女数越多,农户获得非正规贷款的可能性越高,这是由于子女教育费用促使农户提高借款成功率。
张雅淋等(2020)从住房负债与非住房负债视角研究负债与消费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负债家庭拥有显著的消费相对剥夺,负债越高,抑制性越强。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积极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张海峰(2019)研究表明生育政策的放开会影响家庭经济决策,具体表现为子女数量与家庭储蓄显著子女性别影响家庭的借贷行为吗?——来自CHFS的经验证据◎杨丽莹毛壹文齐春宇〔内容提要〕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子女性别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并使用首胎子女性别作为工作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
研究发现,在城市和农村,有男孩的家庭比只有女孩的家庭均持有更高的负债,平均高出31%-38%,且代际关联度与家庭负债水平呈负相关,进一步通过Tobit回归和更换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所得结果与基准回归方向一致。
2020年最新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本文是关于2020年最新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中国家庭的金融情况怎么样呢,为大家整理了2篇关于中国家庭金融的调查报告范文,大家查看!篇一: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范文前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北京金融街正式发布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该报告是西南财大与中国人民银行联手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
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问世,共历时三年,其权威性和详实的内容填补了行业空白。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表示:“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的出炉,不仅为目前对家庭消费金融行为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还将为政府和监管层制定重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城市家庭平均资产247.60万元高收入家庭储蓄占总额74.9% 77%的炒股家庭没从股市赚钱80后大学毕业比例19%硕士最赚钱投资兴业家庭比例是美国1倍城市家庭年进账70876元人情支出远大于人情收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均值是51569元,城市70876元,农村22278元。
从数据中发现有0.5%的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有150万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10%的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整个社会总收入的57%,说明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等的现象已经较为严重。
报告还显示了中国家庭人情往来的收支情况。
数据显示,中国家庭人情支出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6051元,占总收入比的22.1%。
城市平均为7837元,占总收入比的25.5%。
中国家庭人情收入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1944元,占总收入比的7.1%。
城市平均为2305元,占总收入比的7.5%。
城市家庭资产远高于农村 10%家庭储蓄占总额74.9%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
2021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21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给大家介绍2021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能够帮助。
2021中国家庭金融行业调查报告中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近日引来广泛争论和质疑。
报告称:中国家庭巨量总资产高出美国家庭21%,城市户口家庭的平均资产已达247万元,全国的全国性自有住宅拥有率高达89.68%。
这些数据是如何出炉的,为何中国家庭资产会超出美国?欧美之声近日专访了《报告》团队领军人、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处处长、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甘犁。
采访中甘犁说,不曾想到一份《报告》的发布会引起如此广泛的惹来争论和质疑。
他首先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数据结果来自全国性的抽样调查。
甘犁:抽样方式和美国美联储抽样方式是一样的。
第一,我们在全国随机抽了8438户进行入户调查,在很多宏观数据上为,我们都进行了非常。
第二是数据的资产投资,包括了所有资产,有房产、家庭的金融资产,就是银行存款、股票市场、各种债券基金甚至黄金等。
还包括了家庭的汽车、家庭的工商业、土地。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资产总量的描述。
我们的资产描述跟美国的资产描述也是具有可比性的。
在质疑者看来,尽管中国的健康发展有目共睹,但要说中国家庭净资产比美国高出两成合计,他们并不认同了。
对此,甘犁的解释,中国家庭总资产超越美国,很大程度之上来自房产的估值。
甘犁:中国家庭的房产占总资产比例小家庭的70%,美国只有30%。
我们爱买房子,房产又涨的比较快,而美国在新西兰经济衰退以后房产缩水比例很高。
所以美国的优质资产在缩水,我们私宅的资产因为房产的原因在于在增加。
然后我们的家庭妇女人口越多,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全国起来家庭资产加所有超过了美国全国所有家庭加起来的资产的总额,四分之一但是城镇居民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
中国家庭流动资产中金融资产只有5%,而美国是38%;反过来,中国家庭总资产70%都是房产,而美国却只有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