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通过对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前三节的内容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距离远,教学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类比、推测、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及信息,同时尝试运用本节课知识对一些相关生活现象进行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细胞中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逐步建立“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同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教学难点】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植物工厂-无土栽培入,引出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引出“细胞的生活”这个教学的主题。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列举花生、鸡蛋、西瓜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推测。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展示)flash动画展示蔗糖溶解的过程——蔗糖在水中溶解时分子运动摸拟图得出:物质可以根据分子进行分类2.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再区别观看演示实验:种子燃烧。
思考:燃烧的是什么,剩下的灰烬是学生把花生拿到纸上按压,看看出现什么现象。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举例说明细胞膜的作用。
3.解释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能力目标运用类比和推理的方法,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指导预习二、检查预习细胞的生活要靠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工协作。
请将下列结构与相应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①细胞膜A遗传信息库②叶绿体B动力车间③线粒体C控制物质进出④细胞核D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导入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故事的片段:在下着雪的大年夜,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又擦了一根,仿佛看见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桌子上里摆满了苹果和梅子,烤鹅也正在冒着香气。
火柴又灭了,烤鹅也不见了。
最后,卖火柴的小女孩冻饿而死。
怎样才能改变故事的结局呢?同学们心中可能已经有了答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当我们觉得冷,觉得饿得没力气的时候,是身体里缺少了能量,我们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我们的体温和体力。
而当吃了足够的食物的时候,除了觉得有力气了,同时也觉得暖和了。
可见,食物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也转化成了热量维持了体温。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归根到底是在细胞中进行的,因此,我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的生活都是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植物以及植物细胞的生活同样也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中的物质1.问题探究:请根据下列问题或事实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1)吃西瓜或苹果等水果时,你有什么感觉?(2)小麦磨制后能得到面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细胞中所含的物质2.认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细胞中物质的认知和对细胞能量转化的理解,认同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3.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2.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三.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师:出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细胞由什么构成呢?举例:当你吃一颗荔枝,会觉得荔枝很甜;当吃杨梅,会觉得杨梅很酸。
为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他们具有这些特征是由于含有各种物质,一切生物都由物质构成。
(二)互动探究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1)生物基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细胞也是由物质构成,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1(2)提问:物质由什么构成?(3)演示实验:将蔗糖加入清水中,不断搅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相关内容,得出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结论。
(4)引导学生完成表格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过渡:所以,细胞都由物质构成,细胞的生活也需要吸收和排出物质。
这些物质进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1)阅读书本P50-P51页的教材,结合导学案上两个例子:①将萎蔫的菠菜浸泡到水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这说明了什么?②有材料显示,海藻细胞中的镁浓度仅为周围海水中的镁浓度的万分之一,这说明了什么?思考:细胞膜是完全封闭或完全开放的吗?(2)观看动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理解这个过程。
并将细胞膜与安检门对比。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过渡:细胞中需要的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那么细胞到底是怎样利用这些物质来为自身提供能量的呢?(1)以汽车运动、人运动、人吃食物举例,得出“能量存在多种形式”以及“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的结论。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2、描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方式。
3、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和能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初步形成生命体物质与能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教具准备]苹果与苹果干,红糖等,多媒体幻灯片,相关视频材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二章认识细胞第四节细胞的生活课程导入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怎样才能让培养瓶中的这些细胞活下去呢?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哪些物质?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这节新课吧。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
新课展开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师提问:什么物质?教师演示蔗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教师总结:蔗糖在水中溶解,其实就是一个个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散开来。
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盐和有机物。
教师提问:细胞需要的物质怎么进入细胞的呢?多媒体播放“菠菜在清水中浸泡,清水不变绿,被煮熟后清水变绿”和“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的视频,并提问:学生根据视频及日常生活中自己听闻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菠菜在清水中不变绿,被煮熟后清水变绿,这是什么原因?(2)细胞膜怎样控制物质进出?【总结】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有害的或者不需要的物质排出细胞,无用的物质阻挡在细胞之外。
若细胞已死亡,则有用的、有害的物质均可随意进出细胞。
教师过渡:能量有哪些存在形式?细胞生活需要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生活中有关能量的来源,请同学们举些例子。
教师讲解: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比如,汽油、柴油、食物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阳光的能量属于光能;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热能。
学生观看视频后进行讨论回答。
教师多媒体播放“蜡烛燃烧”的实验,并提问: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吗?教师讲解:蜡烛燃烧时,蜡烛中的化学能就转变成光能和热能。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3-34,回答问题:1.植物和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的作用是什么?2.动物有没有叶绿体?教师讲解: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线粒体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发动机靠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对生物学研究对象——细胞的基本认识。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的发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等,是学生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的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细胞这一生命基本单位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2.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教学难点】:1.细胞结构的微观性和复杂性。
2.细胞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的生物学背景知识。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限。
因此,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实验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
2.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切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2.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共同特征,自然过渡到细胞的话题。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通过对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前三节的内容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距离远,教学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类比、推测、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及信息,同时尝试运用本节课知识对一些相关生活现象进行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细胞中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逐步建立“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同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教学难点】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创设
情境,导入
新课
利用植物工厂-无土栽培入,引出
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
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激发其学习兴趣,
并引出“细胞的生活”
这个教学的主题。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列举花生、鸡
蛋、西瓜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推测。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展示)flash动画展示蔗糖溶解的过程
——蔗糖在水中溶解时分子运动摸拟
图
得出:物质可以根据分子进行分类
2.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再区别
观看演示实验:种子燃烧。
思考:燃烧的是什么,剩下的灰烬是
学生把花
生拿到纸上按
压,看看出现什
么现象。
此环节能引导学
生在观察分析中,了解
到组成细胞的物质分
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再
结合生活中常吃的食
物,引导学生说出其中
含有的物质,了解有机
物和无机物常见的种
类。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细胞的生物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逐渐引导学生掌握细胞生
活需要的物质和通过动画演示细胞膜的作用。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
需要
能量
换器是以食物链为辅助来讲解的。
不足之处:学生在按压花生的时候,有说到可能是富含水分,要跟学生表明如果是水分,过段时间会蒸发,不会留下印迹。
学生说到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可能来自与土壤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看下营养液成分,这里面主要是无机盐,一般不含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