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墩身混凝土养护方案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8.23 KB
- 文档页数:9
墩柱混凝土养护方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墩柱混凝土养护方法:①高墩喷淋养护:针对高墩或无自来水区段,首先在墩顶设置塑料水箱。
随后,利用高压水泵配合运水车,通过软管向水箱注水。
最后,借助安装于墩柱上的PVC管喷淋系统,定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水养护,保持湿润环境促进混凝土强度发展。
②低墩喷淋养护:在具备自来水供应的低墩区,直接将软管连接至墩顶的PVC管喷淋装置,通过地面控制阀门调节水量,实施连续或定时喷淋,同样维持混凝土必要的湿度条件。
③垫石养护:对于墩柱底部的垫石部分,采取表面喷淋并覆盖保湿措施,同时向螺栓孔内注水,确保关键连接部位得到充分养护。
④桥墩包裹养护:为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及温度影响,拆模后立即对墩身实施双层包裹,使用保湿布或薄膜,保持内部湿度均衡,避免因温差大导致的裂缝产生。
这些方法共同确保了墩柱混凝土在硬化初期的水化反应顺利进行,提升了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养护期间还需定期检查,根据混凝土的实际硬化情况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养护策略。
技术交底记录②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为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30℃以内(高温季节30℃以下,冬期5℃以上),采取以下措施:高温季节使用土工布覆盖,尽量避开阳光直射;用水冲洗石料,降低石料温度;在拌合水中掺入适量的冰块。
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护。
③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过程中将振捣器上下抽动,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
振捣时插点均匀,插点间距一般为45~75cm,成行或交错式前进,以免过振或漏振。
每一次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缓慢拔出振动棒,以便插孔闭合不留空隙。
当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及出现浮浆并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及出现气泡时,本插点可停止振捣。
每一次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缓慢拔出振动棒,以便插孔闭合不留空隙。
为避免振捣器触碰模板、钢筋、管道、预埋件,振捣器与模板间距离为10~20cm。
④在墩身顶部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在浇注2~4小时后进行混凝土收面,这样可以较好的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纹,减少表面水分的散发,改善养护。
⑤待混凝土初凝后用土工布或塑料薄膜覆盖,进行蓄热养护。
⑥每次灌注混凝土必须按规范留足试件,进行强度检查。
二、混凝土养护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混凝土性能的不同采取具体的养护措施。
当新浇结构物与流动水接触时,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规定的养护期之内不受水的冲刷。
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不得承受外荷载。
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大于20℃时,方可拆模。
拆模后的混凝土立即使用保温保湿的无纺土工布覆盖,外贴隔水塑料薄膜,使用喷水系统不间断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三、施工缝处理因高墩身分次浇筑,应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具体要求如下:1、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松弱层,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
目录-、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2、工程气候 (3)二、编制依据 (3)三、混凝土施工温控的重要性 (3)1、混凝土的特点 (3)2、气温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4)3、夏季混凝土施工温控的重要性 (4)四、桥墩墩身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及措施 (4)1、施工准备 (4)2、控制夏季混凝土最佳浇筑时间 (5)3、浇筑 (5)4、拆模和养护 (5)五、桥墩墩身混凝土养护工艺及要求 (7)1、准备工作 (7)2、混凝土养护 (8)桥墩墩身混凝土养护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合同段起点里程桩号为K91+052.050,终点里程桩号为K97+870.000,全长6.835公里。
本合同段承担桥梁工程包括:特大桥3180m/2 座,大桥1397m/3 座,中桥44m/1 座,其中55+100+55m 刚构连续梁2座。
①1.6m 的双圆柱墩为7个、①1.8m的双圆柱墩29 个、①1.8m的三圆柱墩2个、①2.0m 的双圆柱墩26个、①2.2m的双圆柱墩18个、变截面矩形墩45个、薄壁空心墩68个,最大墩高达 95.2m。
墩柱数量统计表(JTJ041-2000 ) (JTG E30-2005 ) (JTG F80/1-2004 )2、 工程气候惠兴高速公路沿线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5.8 C,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4.9 C,极低气温-6.6 C,最热月七 月平均气温24.0 C,极端最高气温35.4 C,冬冷夏热。
热量资源较 丰富,大部分地区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热量要求。
年降水量 1378.9毫米,降水充沛。
每年四月进入雨季,十月结束,雨季开始 早,春雨多余秋雨。
灾害天气有干旱、冰雹等。
雨季多集中于 4〜10 月,此期间为汛期,河水受降水影响明显,水位陡涨陡落,一般 11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为桥梁基础工程的良好施工期。
编制依据1、贵州省从江至兴义高速公路惠水至兴仁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三、 混凝土施工温控的重要性1、混凝土的特点 1)混凝土时脆性材料,抗拉强度小,拉伸变形也小。
墩身养护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 9603-2015;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3-2009 J946-2009;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J1155-2011;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2-2010;6、XXX铁路XXX标施工设计图、设计交底等;7、XXX高铁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汇编。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标桥梁墩身混凝土养护施工。
具体使用条件如下:(1)施工气温高于5℃;(2)现场取水较困难;(3)墩高≤26m。
三、气象特征合肥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降雨多集中在汛期即5~9月,此时段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1.4mm;多年平均气温15.7℃。
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0℃,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8.8℃。
年平均风速2.6m/s。
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27天,无冻土现象。
四、施工工艺随着桥梁墩身越来越多,墩台身混凝土养护劳动力加大,在保证安全和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做到经济、适用、简便,我部计划采用“墩身混凝土喷淋养护”系统进行墩身混凝土养护。
“墩身混凝土喷淋养护”工艺原理是通过蓄水箱、高扬程水泵、时间继电器、输水管、喷淋管组成喷淋系统(如图4-1),蓄水箱的蓄水量能够保证连续喷淋作业条件后,设定时间继电器的时间间隔和持续时间并开动喷淋系统电源,喷淋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继电器到达制定的喷淋时间后接通水泵开关,高扬程水泵从水箱内抽水送至输水管内,输水管连接喷淋管,喷淋管喷头对墩顶包裹的土工布进行喷淋洒水,通过湿润的土工布经重力自流将水幕均匀的传递到需养护的墩身混凝土面上,喷水时间达到预定的时间后,时间继电器关闭水泵开关停止喷水。
图4-1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工艺流程5.2 操作要点5.2.1 供给水箱蓄水容量不小于2m3,采用市场购置成品水箱蓄水。
墩身养护方法
现阶段,天气炎热,墩身混凝土表面需要采用厚塑料薄膜包裹,墩顶放置两个塑料桶,装水喷淋养护,但效果不好,各班组包裹的厚塑料薄膜包裹均被大风刮掉下来。
供水困难,为此,要求各位现场领工员、各工班按以下方法组织施工:
1、先用封口胶布将厚塑料薄膜粘在墩身表面,然后采用铁丝进行捆绑,要求每浇筑完成一节墩身后,在下一节墩身混凝土浇筑前,将塑料薄膜包裹好,并捆绑牢固。
2、在顶帽模板拆除完成后,将塑料桶内装3块粘土砖,然后装满水,用吊车将塑料桶吊上顶帽上,放在支承垫石两侧,在底部开小孔,让水缓慢流入塑料薄膜内。
3、在塑料桶上固定φ25塑料软管,软管向下引至墩下部。
4、采用水车运送水到墩台位置,水中放置高扬程抽水机,抽水机与φ25塑料软管相连接,向水桶中供水。
每个墩养时间以墩帽施工完成后14天为准,14天后拆除养护设施。
5、各施工班组第一次完成至第四项后,其它供水工作由作业队组一安排人统一供水。
第三作业队工程部
2011年5月3日。
高墩砼养护施工作业指导书一、使用范围适用于克塔高速公路达尔布特特大桥空心墩及实心墩养护作业。
二、技术要求1、在任意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截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
二、施工准备1、墩身保湿养护膜2、50mm宽胶带3、土工毡或安全网4、14#铁丝扎丝5、水桶及细软管6、抹布、钳子、铁锹等4个操作工人三、施工方法由于本地区地势条件恶劣,采用喷淋养护成本高。
因此结合本地地势及环境,我方考虑采用保湿养护模养护。
具体流程如下1、将水桶里装满清水,用塔吊将水桶提至墩顶。
2、采用带有操作平台的模板作为贴铺保湿养护膜的工作平台。
3、清除混凝土表面渣土颗粒、浮尘等杂物,准备好胶带,裁纸刀;4、贴铺时将带孔的一侧向混凝土面紧贴,并用力拉紧,墩帽顶端留十厘米搭接包裹,并用胶带连接,底端用胶带裹紧薄膜。
5、浇水沿着混凝土面浇水即可,待保湿膜吸水材料充分吸水后即可,浇水两个人配合,上面人浇水,下面的人在浇水的同时将膜与混凝土面的空隙扫除以使保湿膜紧贴在混凝土面上。
6、墩帽顶端用保湿膜封闭严密,封闭前将墩帽顶端适当浇水将保湿膜紧贴在混凝土墩帽平面上,钢筋笼部分用绳子或胶带拉紧;封闭严密后建议用土工布或其它材料将墩帽顶端包裹以做到防风、防雨,因为墩帽顶端的胶带一旦在阳光照射下老化以及遇到大风时易被吹开以及保湿膜保湿失去效果。
7、如果因不能及时拆除模板进行下一阶段的包裹时,应及时将可能形成进风口的部分彻底封闭,尤其是墩身中间的部位比较容易进风。
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
墩身砼养护措施
一、概况
本工程共设6墩两台,1~4#墩为4.6×9m的空心墩,最小壁厚1.0m,5#、7#为10.2×2.8m双肢实心墩。
砼强度等级为C40,墩身施工时间为2004年3月底~7月中旬,墩身采用分段现浇施工,分段高度为4.5m,施工周期7天,一次砼浇筑量为115m3(1~4#墩)、243m3(5#~7#墩),砼采用商品砼泵送施工,枯水期由地面沿塔吊布管泵送到施工位置,洪期由两老桥桥台位置沿上游人行道,再经各墩塔吊泵送到施工位置(最远泵送距离500多米)。
需在中间位置设二级泵。
两要求砼坍落度为20~22cm,初凝时间10小时(现场),墩身外模采用卓良木模板(含模板支架)。
二、砼养护措施
1、每节段墩身砼浇筑完成后带模养护2~3天(顶面浇水养护),2~3天后分片拆除模板上翻进行模板安装(此过程约需1天),针对墩身断面特点分别对各墩身采用如下养护措施:
1)、1~4#墩采用模板下口安装的环形PVC水管(在水管上面向砼面的方向钻Ф2mm的小孔,间距20~30cm)进行淋水养护。
两片模板间PVC管用软胶管进行连接(软管长度5m),将养护水管连同进行通水养护,养护时间从墩身施工养护开始直至墩身施工完毕14天后结束。
2)、5#~7#墩采用帆布包裹保温、保湿养护,防止在江风吹拂下砼表面水
分发挥,而产生表面裂纹。
帆布分为四块,南北及上下游各一块,四块帆布间相互搭接1~2m,形成环形,进行封闭保温养护。
帆布长度为9~10m,即可对两节段砼进行包裹保温养护。
轨道交通燕房线(主线)工程星城站星城站-阎村站区间阎村站阎村站-大紫草坞站区间大紫草坞站混凝土养护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4年04月20日1、编制依据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轻度和耐久性,编制此方案,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19-88)《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2JQ00-SG-002-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隶属于轨道交通燕房线(主线)工程,包含星城站,星城站—阎村站区间,阎村站,阎村站—大紫草坞站区间,大紫草坞站,设计范围起于星城车站SK9+153.960,终于大紫草坞车站SK12+019.943,标段全长约2.9km。
本标段均属于高架桥梁形式铁轨路线,星城车站设置于京周路和紫燕北路中间绿化带内,站体呈东西向布置。
星城至阎村区间线路布设于京周路南侧绿化带内,沿线跨越市政路依次为健德中街、健德东街、次干一路后到达阎村车站。
阎村车站位于京周路南侧的绿化带内,呈东西向布置。
阎村至大紫草坞车站区间向北跨越京周路、玉米地和良坨铁路,穿越阎村平房区,跨越阎东路向东南方向跨越平方居民区直达大紫草坞站。
大紫草坞站设置于大件路与阎东路之间的北京奥远建材有限公司场内,呈南北向布置。
本工程承台共有182个,其中星城站24个,星城站—阎村站区间62个,阎村站24个,阎村站—大紫草坞站区间47个,大紫草坞站48个。
墩柱共有254个,其中星城站48个,星城站—阎村站区间62个,阎村站48个,阎村站—大紫草坞站区间48个,大紫草坞站48个。
墩身混凝土浇筑及养护1.混凝土浇筑1)灌注混凝土前,必需去除模板内的各种杂物。
指定专人认真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作重复性检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 4 个/m²,垫块承受高强度混凝土垫块,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严格掌握保护层厚度在3.5~5.0cm 范围内。
浇筑前对顶面洒水潮湿,但不得有积水。
2)本桥墩身混凝土入模承受泵车泵送混凝土,到承接面间的高度不得大于2m。
在灌注混凝土前机械、设备、人员必需就位。
3)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入模前,必需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入模。
4)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墩身底部先铺设一层厚约10cm 厚的砂浆,其灰砂比与混凝土一样,水灰比略小〔或铺设一层厚约30cm 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浇筑的混凝土削减10%〕,然后再接续浇筑层混凝土。
5)〕严格掌握混凝土分层厚度在30cm ,浇筑速度不超过1m/h 。
6)振捣承受φ 50 插入式振动棒。
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与模板必需保持5~10cm 的间距,振捣器移动间距为30cm ,深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为10cm ,振动连续时间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消灭气泡为度,不能漏振和过振;提起振动棒时,应缓缓提起,避开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混凝土较粘稠时,应加密振点分布。
7〕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模板工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状况,以防漏浆。
8)〕浇筑墩身时必需有足够的人力和振动棒,确保振捣到位。
9)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准时修整、抹平混凝土暴露面,待定浆后再抹其次遍并压光或拉毛。
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2.混凝土养护1〕养护时间在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对混凝土进展保水潮湿养护。
墩身混凝土所承受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和料,水胶比<0.45 ,具体养护时间依据日平均气温确定,见下表:日平均气温T(℃) 5≤T﹤1010≤T﹤20T≥20潮湿养护期限〔 d〕2114102〕养护方法①实体墩养护实体墩台拆模后即用塑料薄膜掩盖整个墩台身。
桥梁墩身养护方案我工区位于达坂城风区,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小于50%,常年有风,阳光直射,加之墩身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和料,水胶比小于0.45,日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故养护期为14天。
一、墩身混凝土养护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墩身混凝土浇注完8~12小时后开始对模板进行洒水养护,达坂城位于大风区,要提早洒水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
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注24~2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
2.指派专人去给模板洒水降温,要控制好洒水频率,一直洒水养护到拆模。
3.混凝土浇注后的3~4天是养护的关键。
从混凝土浇注后的12h 开始,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度升高,直到第四天混凝土水化热达到高峰期,此后内部混凝土温度开始下降。
因此在此期间洒水养护一定要及时,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0℃,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
4.墩身混凝土拆模后的养护。
墩身刚拆模没有裂纹,如果后期养护不及时、不到位,也会产生裂纹,必须洒水养护到14天。
混凝土后期水化热继续有反应,特别是墩身的迎风面必须加强覆盖洒水养护。
二、墩身模板拆除要做好以下几点:1.墩身混凝土是高性能混凝土,其配合比掺用了外加剂,水化热反应强烈。
如模板过早拆除,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过大,容易出现裂纹,且满足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按照规范要求,墩身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
2.拆模时间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浇注后的第四天为宜。
3.拆模时的环境气温一定要掌握好,一般拆模时间选择在一天气温最低值时段。
严禁大风天气拆模。
4.墩身模板拆除时,在松开模板固定螺丝后,先不要急于吊卸模板,应在模板与混凝土面的缝隙中浇透水,使整个混凝土面保持潮湿状态,然后分段拆卸模板,边拆边用潮湿潮湿土工布包裹混凝土面。
模板拆除后用吸水土工布包裹完混凝土面后,洒水使土工布吸水至饱和,再用保温橡塑海绵包裹,对墩身进行保温保湿。
技术交底记录施工单位:中铁一局宝兰客专项目经理部五工区编号:单位工程杏园李家河大桥分(部)项工程墩身工序名称墩身养护交底内容墩身养护交底部门技术室接底班组倪其祥班组交底内容:一、混凝土养护作业流程混凝土浇筑结束→养护开始→初期养护→异常情况处理→继续养护→养护材料回收→养护结束二、混凝土养护时间要求混凝土养护应尽早及时进行,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完后12小时以内开始覆盖洒水养护。
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三、养护办法墩身拆模后采取三层材料包裹洒水养护的办法。
1、第一层用节水保湿膜拆模后立即清除混凝土表面渣土颗、浮尘等杂物;用水将混凝土从上至下均匀浇透;粘贴节水保湿膜,贴膜时从上之下进行,最下端保湿膜留出10cm,施工完毕后用土压实;缠绕薄膜时注意用扫把或其它工具将保湿膜与混凝土面的空隙扫平以使保湿膜紧贴混凝土面上,保湿膜膜与膜之间的重叠宽度不少于5cm,重叠处必须用宽透明胶带沿搭接处粘牢,粘贴时须细致认真,不能虚贴铺或有缝隙。
编制审核交底日期接受交底人2、第二层用土工布用土工布将已包裹保湿膜的墩身缠绕。
3、第三层用隔水塑料薄膜用塑料薄膜缠绕已包裹的墩身,对塑料膜采用加绳箍缠绕的方式确保与墩身密贴不被风刮走。
4、洒水养护在墩身混凝土浇水养生过程中,使用pvc管或者塑料水管,不得用铁管浇水养生,同条件试件需安排专人进行养护和管理,同条件试块养护同墩身养护一起。
从顶部浇水养护,养护用水与墩身表面温差不得大于15摄氏度。
当周围大气温度与养护中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超过20℃(桥墩、梁体15℃),混凝土表面增加覆盖保温。
在混凝土养护期间随时根据对混凝土内、外混凝土的测温情况进行调整养护措施。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在混凝土升温过程中不得拆除模板;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28d。
四、质量控制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
2、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桥墩混凝土养护问题与对策摘要: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质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促进水泥充分的水化降低内部缺陷和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从而避免裂缝两个方面。
桥墩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
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洒水自然养护、喷涂薄膜养护及塑料薄膜包裹养护等几种方法。
这几种混凝土养护的机理都是保持混凝土湿润,避免失水以达到养护目的。
关键词:桥墩混凝土;养护问题;对策桥墩作为一种高耸结构,距地面高度一般较高,不易对其表面进行覆盖。
特别是在高原严寒气候条件下,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施工的桥墩混凝土,晚上便要及时进行保温养护,但此时模板还未拆除,进行保温养生难度更大。
常规的养护方式费时费力,并且后期拆除时还可能会破坏桥墩外表面,因此需要一种可以从桥墩顶部向下对桥墩进行防护的装置,但是由上方对桥墩进行防护需要将防护装置吊起,受限于高空作业,无法把防护装置准确的放置到桥墩的正上方,会影响对桥墩的防护。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调研现场实际情况,探索符合高原复杂环境下的混凝土养护最佳湿度和温度等养护条件,并设计一套智能化混凝土养护装备,用于保证混凝土能够在最佳养护条件下养护成型。
将空间多自由度自动伸缩理念应用于桥墩混凝土养护措施中,研发相应的基于空间多自由度自动伸缩理念的桥墩混凝土养护罩,保证桥墩混凝土养护质量、效率的同时,降低实施难度,以实现桥墩混凝土养护作业自动化、标准化,规避桥墩混凝土养护施工工序存在的高空作业,最终达到提高桥墩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回弹强度,降低桥墩混凝土养护成本费用和施工风险的目标。
XXX工程WZ-LQ01标桥墩夏季砼养护措施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WZ-LQ01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五年五月WZ-LQ01标墩柱砼养护措施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XXXXXX工程西起吴中大道与小石湖路交叉口西,沿吴中大道向东,经过现状东吴南路与南湖路交叉口南侧后,沿南湖路继续向东,终点于双祺路交叉口东侧接苏州市东环快速路南延二期(吴中区段)工程,项目设计范围为K1+280~K6+071.870,全长4.792km,共设置4对上下匝道。
吴中大道与西环高架南延节点设置吴中枢纽,吴中枢纽西环高架南延工程范围为NK5+049.761~NK6+499.743,拆除吴中大道北侧上下匝道,在澄湖路与北蠡墅街之间新增一对上下匝道,西环高架南延工程范围为NK4+480.000~NK4+955.000。
本标段为WZNH-LQ01标段,西起吴中大道与小石湖路交叉口西侧,向东沿吴中大道,东至苏蠡路交叉口西侧,设计桩号范围为K1+280~K2+349.483,长1069.483米,与友新高架相交设置吴中枢纽,友新路桩号范围为:NK5+049.761~NK6+499.641,友新高架北侧新增上下匝道桩号范围为NK4+480~NK4+700。
包括高架快速路及吴中枢纽立交6条转向匝道,友新高架北侧新增上下A、B匝道,吴中大道地面道路及相交道路(友新高架地面道路)交叉口渠化改造。
项目工程造价为3 4039.1371万元。
2、桥墩墩柱概况本标段全线主线桥、匝道桥共有桥墩墩柱177个。
主线桥桥墩主要采用双柱花瓶墩(外侧30cm×60cm椭圆型倒角),墩柱根部截面尺寸为1.6m×1.8m,墩柱顶采用系梁连接,花瓶墩系梁张拉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双柱式直立墩形式(双侧30cm×60cm椭圆型倒角),边墩墩柱在顶部顺桥向展开,以满足支座搁置的要求;主线桥最高墩柱(Z18)为15.349m。
匝道桥桥墩主要采用实体花瓶墩,20cm×20cm 倒角,墩柱根部尺寸按照墩柱高度分为:1.6×1.8m、1.8×1.8m、2. 0×1.8m;局部桥面加宽段采用双柱式桥墩,局部条件受限段采用独柱式桥墩,墩柱平面尺寸为1.6×1.6m;A、B匝道桥采用1.6×1.6m实体花瓶墩,20cm×20cm倒角;匝道桥最高墩柱(ES16)为21.21m。
轨道交通燕房线(主线)工程星城站星城站-阎村站区间阎村站阎村站-大紫草坞站区间大紫草坞站混凝土养护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4年04月20日1、编制依据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轻度和耐久性,编制此方案,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19-88)《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2JQ00-SG-002-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隶属于轨道交通燕房线(主线)工程,包含星城站,星城站—阎村站区间,阎村站,阎村站—大紫草坞站区间,大紫草坞站,设计范围起于星城车站SK9+153.960,终于大紫草坞车站SK12+019.943,标段全长约2.9km。
本标段均属于高架桥梁形式铁轨路线,星城车站设置于京周路和紫燕北路中间绿化带内,站体呈东西向布置。
星城至阎村区间线路布设于京周路南侧绿化带内,沿线跨越市政路依次为健德中街、健德东街、次干一路后到达阎村车站。
阎村车站位于京周路南侧的绿化带内,呈东西向布置。
阎村至大紫草坞车站区间向北跨越京周路、玉米地和良坨铁路,穿越阎村平房区,跨越阎东路向东南方向跨越平方居民区直达大紫草坞站。
大紫草坞站设置于大件路与阎东路之间的北京奥远建材有限公司场内,呈南北向布置。
本工程承台共有182个,其中星城站24个,星城站—阎村站区间62个,阎村站24个,阎村站—大紫草坞站区间47个,大紫草坞站48个。
墩柱共有254个,其中星城站48个,星城站—阎村站区间62个,阎村站48个,阎村站—大紫草坞站区间48个,大紫草坞站48个。
混凝土桥墩养护施工方案1. 引言混凝土桥墩是承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桥墩的长期使用寿命和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对桥墩进行养护施工。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桥墩养护施工方案,包括养护期间的监测方法和具体的养护措施。
2. 养护期间的监测方法在混凝土桥墩养护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以确保桥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以下是常用的监测方法:2.1 观察法通过人工观察桥墩表面是否存在裂缝、鼓包等异常情况,以及有无渗水、渗漏现象。
观察法是最基本的监测方法,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2 环境温度监测利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监测桥墩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可能对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产生影响,通过监测环境温度可以及时调整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硬化。
2.3 桥墩变形监测利用位移传感器等设备,监测桥墩的变形情况。
桥墩的变形可能是由于外力作用或者结构问题导致的,通过监测桥墩的变形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避免进一步扩大。
3. 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桥墩的养护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桥墩的安全和稳定性。
以下是常用的养护措施:3.1 湿润养护湿润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保持充分的湿润环境,促进混凝土的正常硬化。
具体措施包括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润物品(如湿布、草帘等),或者进行喷水养护,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3.2 防止渗水在混凝土桥墩的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渗水的问题。
渗水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受损,严重影响桥墩的安全性。
可以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严密的隔水措施,以及及时修补渗水点,以防止渗水的发生。
3.3 定期维护混凝土桥墩的养护不仅仅是在施工过程中的一次性工作,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
定期维护包括定期观察桥墩的状况、除去桥墩表面的污物和杂物、修复裂缝和损伤等。
定期维护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延长桥墩的使用寿命。
4. 总结混凝土桥墩的养护是确保桥梁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工作。
技术交底书编制单位:XXXX)项目部因本段承台、墩身均为实体大体积混凝土根据规范要求,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不得超过15C,为避免混凝土在水泥水化放热、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作用下发生开裂,在混凝土养护时必须在承台、墩身内布设散热管,通过冷却水循环带走混凝土内部的多余热量,同时将此多余热量提供给位于外侧温度较低的混凝土,以达到提高外部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混凝土内外部温差的目的。
3、冷却水循环降温措施3.1冷却水管安装(1)冷却水管网采用壁厚2mm直径①30mm勺薄壁钢管。
竖向布置水管网1层,承台厚度2.2m,墩身厚度2〜2.3m,水管网沿竖向布置在承台、墩身中央,最外层水管距离混凝土最近边1m,进出水口引出混凝土面1.2m。
(2)布管时,水管与承台、墩身主筋错开,当局部管段错开有困难时,可适当移动水管位置。
(3)水管与钢筋骨架或架立钢筋绑扎牢靠,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管变形或接头脱落而发生堵水或漏水。
(4)水管安装完成后,将进、出水管口与进出水总管、水泵接通,进行通水试验,保证水管畅通且不漏水。
承台冷却管布置图墩身冷却管布置图H4墩身冷却管布置示意图(横桥向)O (X J T —O 3 T<O OJ +工% 、O O墩身冷却管布置示意图(顺桥向)3.2测温管埋设⑴为了准确测量、监控混凝土内部温度,指导混凝土养护,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承台、墩身混凝土内埋设温度测量装置。
⑵采用埋设测温管方法进行测温,为保证测温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混凝土测温孔按不大于25mn 一个孔的原则布置。
⑶测温管用DN20铁管+20mmPV管制作,底部用铁板封死,埋入混凝土内1650mm上部外露50mm 表面测温点预埋100mn长测温管,埋入混凝土内50mm外露50mm⑷待底板钢筋绑扎好后,将测温孔的铁管点焊在排架钢筋上,上部管口用塑料袋包住以防灌进混凝土。
⑸根据测温管布设位置对测温管进行编号,测温管口在测温和不测温时,都要用棉花⑴冷却水管在被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毕,即可在该层冷却水管内通水。
墩柱混凝土养护方案一、混凝土养护工艺及要求1.1混凝土养护的作用及其目的混凝土浇筑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目的,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硬化;二是防止混凝土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纹等破损现象。
1.2准备工作混凝土养护前做好环境的调查,如水源、水质,电力设施,养护线路等情况,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形式和设计规范要求,针对墩柱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提前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养护方案,同时安排人员负责。
1.3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养护时间要求本段使用的混凝土水胶比不大于0.45,且胶凝材料中掺有粉煤灰。
日平均气温不低于5℃时,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按下表执行;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采用喷涂养护液的方式进行养护。
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2)墩柱混凝土养护A、夏季桥墩养护养护的三大要素为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时间,因此对浇筑完的混凝土暴露面采取遮阳、挡风和保温措施,以控制温度和干热风的影响。
墩柱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洒水覆盖养护,在墩柱拆模后,立即用塑料布覆盖,用自来水接软管从顶部浇水养护,养护用水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浇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准。
对塑料布采用加强绳箍的方式保证与混凝土面密贴和不被风刮破。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
B、冬季桥墩养护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浇注前,先将四周利用直径48钢管搭设暖棚骨架,在四周用蓬布围起,只留下顶部混凝土入模,同时在棚内放置蒸汽炉,浇注过程中,经常检测温度,保证混凝土的温度不低于5℃,浇筑完毕后,将暖棚顶部用蓬布密闭,为了防止风将蓬布刮起损失暖棚热量,将蓬布利用18#-22#铁丝将蓬布与暖棚骨架脚手架绑扎在一起。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简介 (2)
2、工程气候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混凝土施工温控的重要性 (3)
1、混凝土的特点 (3)
2、气温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4)
3、夏季混凝土施工温控的重要性 (4)
四、桥墩墩身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及措施 (4)
1、施工准备 (4)
2、控制夏季混凝土最佳浇筑时间 (4)
3、浇筑 (5)
4、拆模和养护 (5)
五、桥墩墩身混凝土养护工艺及要求 (7)
1、准备工作 (7)
2、混凝土养护 (7)
桥墩墩身混凝土养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合同段起点里程桩号为K91+052.050,终点里程桩号为K97+870.000,全长6.835公里。
本合同段承担桥梁工程包括:特大桥3180m/2座,大桥1397m/3座,中桥44m/1座,其中55+100+55m 刚构连续梁2座。
Ф1.6m的双圆柱墩为7个、Ф1.8m的双圆柱墩29个、Ф1.8m的三圆柱墩2个、Ф2.0m的双圆柱墩26个、Ф2.2m的双圆柱墩18个、变截面矩形墩45个、薄壁空心墩68个,最大墩高达95.2m。
2、工程气候
惠兴高速公路沿线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5.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4.9℃,极低气温-6.6℃,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0℃,极端最高气温35.4℃,冬冷夏热。
热量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热量要求。
年降水量1378.9毫米,降水充沛。
每年四月进入雨季,十月结束,雨季开始早,春雨多余秋雨。
灾害天气有干旱、冰雹等。
雨季多集中于4~10月,此期间为汛期,河水受降水影响明显,水位陡涨陡落,一般11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为桥梁基础工程的良好施工期。
二、编制依据
1、贵州省从江至兴义高速公路惠水至兴仁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三、混凝土施工温控的重要性
1、混凝土的特点
1)混凝土时脆性材料,抗拉强度小,拉伸变形也小。
2)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但
随着龄期增长温度下降,混凝土表面下降更为明显。
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
3)由于混凝土长期裸露,表面与空气或水接触,易产生拉应力。
2、气温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在夏季,昼夜温差很大,中午在太阳照射下室外地面温度可达50~60℃,夜间温度在25~30℃。
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促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60℃以上,乃至更高。
因此,在夏季浇筑混凝土,由于温度过高易产生表面干缩裂缝。
随气候转变,气温日渐下降,混凝土内部热量不易散发,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梯度大,混凝土极易产生裂缝。
3、夏季混凝土施工温控的重要性
混凝土裂缝一般可分为贯穿、深层、表面三类。
如因结构物温差梯度过大而造成贯穿裂缝,将危及结构物整体性和稳定性,因此,做好夏季混凝土施工的温控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四、桥墩墩身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及措施
1、施工准备
提前进行施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经验,拟定原材料降温及成品保温措施。
并提交外加剂种类、数量等夏季施工材料需求计划。
准备砂石料降温棚及混凝土罐车包裹保温降温物资等,做好养护设备的配置,现场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定时洒水养护。
2、控制夏季混凝土最佳浇筑时间
合理安排夏季混凝土浇筑时间,最好安排在夜间浇筑混凝土,避免在当天的最高温期施工,以此控制混凝土内外以及与环境温差。
3、浇筑
1)混凝土浇筑根据施工方量选择在夜间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在
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以及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测量。
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30℃。
2)夏季浇筑混凝土前,做好充分施工准备,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性,
缩短混凝土从搅拌机到入模的传递时间及浇筑时间。
3)钢模板拼装到位后,模板周围采取遮阳措施,防止钢模板被阳光
直射。
在浇筑之前,采用冷水淋洒降温。
4)钢筋绑扎完毕后,尽量避免在阳光下长期暴晒,在浇筑混凝土前,
采用冷水淋洒钢筋骨架,对非模板介质的接触面也彻底淋湿。
在浇筑时控制不能有附水。
这不仅能够使钢筋骨架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还能够使由吸收和蒸发引起的混凝土水蒸气的损失降到最低。
5)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于混凝土的裸露面,及时采取覆盖塑料
薄膜、覆盖土工布反复洒水保湿,并保持湿润,防止塑性裂纹的产生。
4、拆模和养护
1)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时刻关注外界环境及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变
化,控制好混凝土降温梯度,避免出现裂纹。
2)拆模前养护期间在膜拜外侧搭设遮阳设施,防止阳光直射模板。
外露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湿,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7d,并做好养护过程的记录。
3)养护期间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如我标段主墩墩身混
凝土施工。
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控制一般混凝土芯部最高温度不超过65℃,通过对混凝土的温度监控,掌握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最高温升值和混凝土中心至表面的温度梯度,确保在拆除结构模板时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小于20℃及降温速率采用V≤1~1.5℃/d。
4)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可拆除模板,拆模前进行温度测量。
一般
情况,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进行拆模。
为防止气候骤然变化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除模板。
5)延缓温度梯度与降温梯度的措施:墩身采用覆盖薄膜保湿措施,
专人负责,覆盖于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做到前7d坚持洒水保持湿润,拆模后湿养不间断,确保不形成干湿循环。
停止养护时采取逐渐干燥的方法,这样可以利用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对温度及干缩应力起到“卸荷”作用,避免裂缝的发生。
在进行洒水保湿养护时严格控制养护水温,当混凝土表面温度较高时。
严禁用冷水直接浇洒混凝土表面。
6)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及时对环境的气温、相对湿度等参数进行测
量,并做好测温记录;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
不得承受外荷载。
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表面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时,方可拆模。
7)混凝土夏季高温施工,除应留标准条件下养护的试件外,还应制
取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28d的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在最高气温条件下,混凝土分层浇筑的覆盖试件,施工时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缓凝剂的掺量,并检查混凝土的凝固试件,以防因缓凝剂掺量不准造成危害。
施工时,及时观测环境温度,采取相应措施,使之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确保其工程质量。
五、桥墩墩身混凝土养护工艺及要求
1、准备工作
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做好施工环境调查,包括水源、水质、电力设施、交通条件等情况。
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形式和设计及规范要求等,结合现场条件,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养护方案,混凝土施工前组织材料和设备进场,同时安排好负责人员,制定养护制度和管理办法。
提前按养护方案敷设好有关线路,并检查是否畅通。
注意养护管线的标志和保护。
2、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养护的作用
混凝土浇筑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场,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
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
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
2)混凝土养护的一般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而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土工布、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3)混凝土自然养护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
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混凝土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取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塑料薄膜包覆,且保证包覆物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
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4)混凝土养护时间
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可参照下表的规定执行。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
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