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伯特兰·罗素(1872—1970),诞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 他曾两次出任过英国首相的祖父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途多舛,但 他始终坚强地生活,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之长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 “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未来 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 认为“富有扇动天才的辩论家”。20世纪初,他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 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1950 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他在95岁 高龄时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二)我为什么而活着(节选)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辰为 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安排着万物 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绩,然而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 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期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 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 活一次。
2.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对爱情的期望 对知识的追求
我为什么而活着
这就是我的一生, 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名知识师思导维练导图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 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xìng wèi( 兴味 ),这意 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2)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 下它来xǐ dí( 洗涤 ),把它再补好。 (3)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bēi wēi( 低微 ),那样柔弱。 (4)永远的小niú dú( 牛犊 ),永远的金黄色róng máo ( 茸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