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1化学实验题
- 格式:pdf
- 大小:639.95 KB
- 文档页数:9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基础达标]1.焰色试验实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试验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物质B.钾的焰色试验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D.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进行实验C[A项,如果不这样做,会给待测元素火焰颜色带来干扰,正确;B项,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再观察,正确;C项,焰色试验应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错误;D项,铁丝与铂丝灼烧时都没有特殊焰色,可以进行焰色试验的实验,正确。
] 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均为钠盐B.受热均易分解C.焰色试验均为黄色D.均能与盐酸反应B[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3.我国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小苏打可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状态的肿瘤细胞,为治疗原发性肝癌开辟了新路径。
下列有关小苏打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于制备苏打B.可用于糕点生产中C.与H+作用易产生CO2D.可用饱和食盐水与CO2反应制得D[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可用于制备苏打,故A正确;碳酸氢钠能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于制发酵粉,可用于糕点生产中,故B、C正确;饱和食盐水与CO2不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食盐水与CO2反应制得小苏打,故D错误。
]4.某溶液中含有HCO-3、Na+、Ba2+、NO-3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数目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HCO-3B.Na+C.Ba2+D.NO-3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溶液中Na+浓度增大;由于发生反应HCO-3+OH-===H2O+CO2-3,所以溶液中HCO-3浓度减小;由于发生反应Ba2++CO2-3===BaCO3↓,所以溶液中Ba2+浓度减小;NO-3浓度基本不变,D正确。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一、化学实验安全1.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1)易燃、易爆试剂应密封保存并远离电源和火源。
(2)剧毒药品应单独专柜保存。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2.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药品取用(2)物质加热(3)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实验用剩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2)实验后的废液用废液缸收集,集中处理。
二、过滤和蒸发三、粗盐的提纯1.不溶性杂质的除去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
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若所得液体如仍浑浊则需再过滤一次。
2.可溶性杂质的除去3.加试剂的先后顺序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
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Na2CO3 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试剂的几种顺序为: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③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四、盐中2SO-的检验方法4【答案】一、1.易燃品腐蚀品2.湿布NaHCO3Na2CO3水二、固体液体可溶性固体三、1.溶解过滤蒸发(1)加速(3)搅拌、防止液体溅出2.BaCl2BaSO4↓ +2NaCl NaOH Mg(OH)2↓+2NaCl Na2CO3CaCO3↓+2NaCl四、稀盐酸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一、化学实验安全1.判断化学实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
一、选择题1.Na 2Sx 在碱性条件下可被NaClO 氧化为Na 2SO 4,而NaClO 被还原为NaCl ,若反应中Na 2S x 与NaClO 的个数比为1:16,则x 值为 A .2B .3C .4D .5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态HCl 、固态NaCl 均不导电,所以HCl 、NaCl 均是非电解质B .NH 3、CO 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 3、CO 2均是电解质C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A 24H SONaOH3CaCO2H OCaOB HCl 2Ca(OH)4NH ClCOMgOC HClOKOH3KNO 3SO23Fe OD3HNO3NH2MgCl2COCuOA .AB .BC .CD .D4.高铁酸钾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②是歧化反应,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高铁酸钾作净水剂的原因之一是其还原产物Fe 3+与水作用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B .步骤②中反应每消耗1个Cl 2分子,转移1个电子C .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 3O 4+26H ++-3NO =9Fe 3++NO 2↑+13H 2O D .由图知,氧化性:KClO >K 2FeO 45.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酸性溶液中:4NH +、K +、23CO -、Cl − B .有24SO -存在的溶液中:Na +、Mg 2+、Ba 2+、Br − C .透明溶液中:K +、Na +、Cl −、24SO -D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 +、Cl −、24SO -、3HCO -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成的M 和E 的分子个数比为1:1B .反应中,A 元素和B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D .R 和M 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分子组成不同7.反应物之间的用量不同,往往导致离子反应的书写也不相同,下列离子方程式能正确表示反应的是A .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CO 2+2OH −=2-3CO +H 2O B .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2-3CO +CO 2+H 2O =2-3HCO C .Na 2CO 3溶液中逐滴滴加少量盐酸:2-3CO +2H +=H 2O+CO 2↑D .向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 4溶液:2H ++ 2-4SO +Ba 2++2OH −=BaSO 4↓+2H 2O 8.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1)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2)取少量溶液,加入BaCl 2溶液,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3)取少量滤液,加AgNO 3和HNO 3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课时同步练习及测试卷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基础达标]1.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对试管加热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外壁有水珠不一定要擦干,加热时会自然挥发B.应握紧试管夹,大拇指按在短柄上C.试管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D.可以使试管的受热部位在火焰上方先上下移动,后集中加热2.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3.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5.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滴瓶。
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要伸入试管口内,以防溶液滴到试管外B.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C.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D.滴管除了原滴瓶外,不能放别的地方6.玻璃仪器洗涤时,下列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灼热的玻璃仪器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洗涤以防炸裂B.洗涤时一般是先用水冲洗,若达不到要求再用别的方法洗涤C.凡是已洗净的仪器,要用干布或纸擦干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下列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8.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能力提高]9.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果使用不当,试管会破裂,你能说出实验中有哪些不恰当的操作会导致试管破裂吗?(至少说出四种)⑴,⑵,⑶,⑷。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钠的化合物焰色试验》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22Na O 吸收 2CO 产生 2O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4TiCl 溶液反应制取金属 Ti C .钠和钾的合金导电性能好,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D .3NaHCO 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因此常保存在水中B .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使酚酞试液变红C .碳酸钠俗称纯碱,用于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等D .碳酸氢钠与少量盐酸反应无气泡产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3.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供氧剂 B .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 .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D .纯碱:除物品上的油污4.下列关于 Na 2CO 3和 NaHCO 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均为白色固体,均溶于水 B .均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 2 C .受热均易分解D .其水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5.不能用来鉴别23Na CO 和3NaHCO 两种固体的操作是A .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 .分别测量两种固体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C .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6.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 .CO 2气体(HCl):饱和NaHCO 3溶液B .Na 2CO 3固体(NaHCO 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C.NaHCO3溶液(Na2CO3):通过量CO2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对应性且说法均正确的是A.苏打易溶于水,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B.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小苏打受热分解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制作膨松剂Na CO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D.盐碱地(含较多238.下列有关焰色试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焰色时均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排除钠元素的黄光的干扰B.取一根洁净的细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与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少量NaCl溶液,进行焰色试验K SO溶液,重复以上实验C.铂丝在做完氯化钠溶液的焰色试验后,用稀硫酸洗净,再蘸取少量的24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则该溶液中一定有+Na,没有+K9.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用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庆贺新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同步习题及答案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同步习题〖基础达标〗1.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①③⑤2.将VLHCl气体(STP)溶于水制得1000mL盐酸溶液,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V/22400mol/L B.1000V/22.4mol/LC.V/22.4mol/L D.V/11.2mol/L3.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4.某10%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6.25mol/L B.12.5mol/L C.7mol/L D.7.5mol/L5.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 )A.950mL,111.2g B.500mL,117gC.1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6.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7、在100ml水溶液里有5.85gNaCl和11.1gCaCl2,该溶液中c(Cl-)为()A. 1mol/LB. 2mol/LC. 3 mol/LD. 4mol/L8、将4g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1B.0.1mol.L-1C.0.001mol.L-1D.10mol.L-19、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A、1:3B、3:1C、5:2D、15:210、将30mL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3mol/LB、0.3mol/LC、0.05mol/LD、0.04mol/11、(1)用18mol/L 的硫酸配制100mL 1.0mol/L 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 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 容量瓶E.10mL 量筒F.胶头滴管G.50mL 烧杯H.100mL 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标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 ~3cm 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 ~3cm 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能力提升】1.300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g 溶质。
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P10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 酒精和水B 碘和四氯化碳C 水和四氯化碳D 汽油和植物油2.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应贴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的是()A B C D3.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D 向试管中加水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4.列举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
5.如果不慎将油汤洒到衣服上,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说明你依据的原理。
6.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这些性质可以检验CO32-。
设计实验检验家中的纯碱(或碎大理石)中是否含有CO32-;找一些碎的陶瓷片或玻璃片,洗净并晾干后,检验它们中是否含有CO32-。
7.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及硝酸盐。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硫酸盐,某同学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并由此得出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盐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可靠么?为什么?应该怎样检验?(提示:碳酸盐能溶于稀硝酸。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P171.在图1-16所示的体检指标中,表示总胆红素指标的物理量是()A 质量分数B 溶解度C 摩尔质量D 物质的量浓度2.在0.5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是()A 3.01×1023B 6.02×1023C 0.5D 13.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A 1:4B 1:2C 1:1D 2:14.将30ml 0.5mol/L 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 ,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3 mol/LB 0.03 mol/LC 0.05 mol/LD 0.04 mol/L5.检测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 mol/L”和“mg/dL”(1L=10dL).以“m mol/L”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1~6.11m mol/L之间。
课时训练1化学实验安全一、化学实验安全1.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解析:A项用胶头滴管滴加试剂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以防接触到试管,污染试剂;B项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是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冷凝流向热的试管或试管底部受热不均匀受冷而炸裂;D项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答案:A2.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化学危险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解析:烧碱是强腐蚀品,不属于爆炸品;甲烷是易燃气体;酒精是易燃液体;白磷能自燃,是易燃固体。
答案:A3.我们乘车前都要进行安检,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品、强氧化剂等严禁带上车。
下列物品可让旅客带上车的是( )①浓硫酸②氰化钾③水银④汽油⑤黑火药⑥白磷⑦酒精A.③④⑤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④⑦D.没有解析:凡危险品皆不可带上车,上述物品均属危险品。
答案:D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将CO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B.误食硫酸铜溶液,不可服用氢氧化钠溶液解毒C.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解析:A项,将CO中毒者移至通风处,可使其吸入新鲜空气,缓解体内组织缺氧状况;B项,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故不可服用;D项,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即可。
答案:D5.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CO2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图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氢气易燃易爆,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①正确;CO燃烧时生成无毒的CO2,②正确;铁燃烧生成的Fe3O4处于熔融状态,温度很高,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会导致集气瓶炸裂,③正确;应先通入氢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④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⑤错误。
1.配制100 mL 1.0 mol ·L-1 的Na2CO3 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 ·L-1 的Na2CO3 溶液润洗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用敞口容器称量Na2CO3 且时间过长2.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其名称为A.千克B.伏特C.安培D.摩尔3.密度为0.91g·mL-1 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
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4.将5mol ·L- 1 盐酸10mL 稀释到200mL,再取出5mL,这5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5mol ·L- 1B.0.25mol ·L- 1C.0. 1mol ·L- 1D.0.5mol ·L- 15.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备纯净水的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A.温度计B.蒸馏烧瓶C.冷凝管D.烧杯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O 和CO2 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数为N AB. 1 L 1 mol ·L- 1HCl 溶液中含有HCl 分子为N A 个C.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约含有N A 个氧原子D.28 g N2 和CO 的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7.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Na2SO4 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B.NaHCO3 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 气体C.镁粉(铝),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D.FeCl2 溶液(FeCl3),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8.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的是( )A. 除去粗盐含有的可溶性杂质B.利用磁铁分离铁屑和沙的混合物C.利用自来水制备蒸馏水D.沙里淘金9.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水和酒精B.水和植物油C.水和醋酸D.水和蔗糖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23K CO 和2K O 都属于盐B.24H SO 和3HNO 都属于酸C.KOH 和23Na CO 都属于碱D.2Na O 和23Na SiO 都属于氧化物3.实验室配制0.20mol/L NaOH 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后直接转移到容量瓶B.洗涤烧杯后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C.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降低,继续加水至刻度线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液氨B.蔗糖C.稀硫酸D.固体氯化钠5.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 H 2O 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32g O 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1.2L 氯气所含的分子数为N AD.1L 0.1mol/L NaCl 溶液中所含的Na +为N A6.下列变化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Cu 2+→CuB.Fe 3+→Fe 2+C.2Cl -→Cl 2D.MnO 4-→MnO 27.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 3+、NH 4+、SCN -、Cl- B.Fe 2+、NH 4+、Cl -、OH- C.Ag +、NO 3-、Cl -、K+ D.Na +、H +、NO 3-、SO 42-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Na+2H 2O Na ++2OH -+H 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 -2AlO+H 2↑C.向Al 2(SO 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 3++3NH 3·H 2O =Al(OH)3↓+ 3+4NHD.铁与盐酸反应:2Fe+6H +=2Fe 3++3H 2↑9.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B.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钠原子易失电子D.钠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10.除去Na 2CO 3固体中混有的NaHCO 3固体可采取( )A.通入CO 2B.加热C.加入盐酸D.加入水11.下列氧化物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A.MgOB.CaOC.Fe 2O 3D.Al 2O 312.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 4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 3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13.在生活、生产中,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 )A.钛合金B.铜C.钢D.硬铝14.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A.盐酸B.烧碱C.氢氟酸D.纯碱15.下列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N 2B.H 2C.SO 2D.O 216.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 )A.硅B.二氧化硅C.碳化硅D.硅酸钠17.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B.氯气在自然界既有化合态也有游离态C.实验室一般用排水法收集氯气D.氯气和液氯是状态不同的两种物质18.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 +2+3+H Mg Al 、、 B. 2+3+2+Mg Al Fe 、、 C. +2+3+H Ba Al 、、 D.只有2+3+Mg Al 、19.将适量铁粉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3Fe +和2Fe +浓度相等。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选择题1.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列有关蒸发皿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C.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D.将灼热的蒸发皿放置一段时间变凉后,放在冷水中冲洗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 mL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4.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A.B.C.D.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6.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7.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B.28.4 g/mol C.71 D.71 g/mol8.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A .950 mL 111.2 gB .500 mL 117 gC .1 000 mL 117 gD .任意规格 111.2 g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必修一》 1、粗盐的提纯 P5粗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SO 42-、Mg 2+、Ca 2+以及泥沙等杂质广沉淀NaOhL N 即CO"过滤ITHCl一发.结晶二药干f 港液 二 ■*精盐试剂的添加顺序能调换吗?2、溶液中SO 42-的检验方法P6溶液中Ag +的检验方法P8注意:沸石、温度计位置、冷却水流向、收集微分的温度(弃去开始的储出液)4、萃取、分液P9操作方法:注意:查漏(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解水P13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2个)溶解 BaCb 粗盐-k——*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 P26(1)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丁达尔效应:(操作和现象)(3)浊液和胶体过滤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浊液、溶液、胶体利用半透膜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泳(P28科学视野)补充:带正电的胶粒 ;带负电的胶粒(5)NaOH(酚M )+HCl9、钠单质的性质 P47、P49(1)如何取_小块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的切割、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P16^s s 8、离子反应 P31-33(现象) (1)Na 2SO 4+KCl ______________(3)NaOH+HCl _____________(2)NaSO 4+BaCl 2(4)CuSO 4+NaOH (6)Na 2CO 3+HCl10、铝单质的性质 P48铝熔化实验中的现象:11、铁单质与水反应 P50反应方程式:注意:棉花、肥皂液、氢气的检验1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P55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如何?试管外壁如何?滴加酚酬:后如何?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P56(1)外观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的温度变化(3)滴加酚Mt 溶液的现象(4)热分解实验(大管套小管)(5)与酸反应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14、焰色反应P57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氢氧化铝的性质 P58 (1) Al 2(SO 4)3溶液中滴加氨水(2) Al(OH) 3加稀盐酸和NaOH 溶液碳酸氢钠澄清石灰水16、铁的氢氧化物P60⑴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2) Fe(OH)2 的制备沉淀在空气中放置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设计实验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17、Fe3+ 的检验P61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Fe2+的检验方法:(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Fe2+和Fe3+的相互转化P61FeCl3溶液中加Fe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 2溶液中滴加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FeCb酸性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P62现象、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硅酸的制备P76饱和Na2SiO3溶液(按1 : 2或1: 3稀释)+酚M+稀盐酸,至红色变浅接近消失。
课时作业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一、选择题1.图标所警示的是()A.当心火灾——氧化物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解析】图标画的是火苗的形状,因此表示易燃物质,当心火灾。
【答案】 B2.根据中国民航总局规定,旅客乘坐飞机时,可以较大量随身携带的物质是()A.硫黄B.氯酸钾C.硝酸钾D.碘盐【解析】硫黄是易燃品,氯酸钾、硝酸钾是易爆品。
易燃、易爆、腐蚀品等是旅客乘坐飞机时的禁带物品。
【答案】 D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如果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D.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解析】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先用柔软的布或纸拭去,然后再用大量水冲先,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如果先用水冲洗,则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灼伤皮肤。
【答案】 C4.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A.试管、蒸发皿B.试管、烧杯C.试管、平底烧瓶D.蒸发皿、圆底烧瓶【解析】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均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需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答案】 A5.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其第一步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
该过程中将使用到:①试管、②瓷坩埚、③坩埚钳、④泥三角、⑤酒精灯、⑥烧杯、⑦量筒中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A.⑤⑥B.①⑤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灼烧固体要用到坩埚,而坩埚要放在泥三角上,此外还需要用酒精灯加热。
坩埚钳为金属仪器。
【答案】 D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拿,A选项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C选项错误;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接触托盘,且只能精确到0.1 g,D 选项错误。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A.NaOH溶液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石灰水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的原理。
2.(2021山东聊城高一检测)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盐酸及如图装置制备Cl2。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氯气D.④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尾气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避免盐酸挥发,气体逸出,同时便于控制反应速率,A正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需要加热才能反应生成氯气,需要添加加热装置,B正确;NaOH溶液吸收氯气,不能净化氯气,可以用饱和食盐水净化氯气,C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可以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D 正确。
3.(2021辽宁阜新高一检测)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并回收氯化锰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收集氯气并防止污染空气D.用装置丁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MnO2、浓盐酸共热制取Cl2,A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室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是通过饱和氯化钠溶液,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氯气有毒,需对尾气进行处理,一般用碱液吸收,C能达到实验目的;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锰溶于水,采用过滤法分离,D能达到实验目的。
4.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 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
所得的氯气()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解析由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知,参加反应的MnO2与HCl的质量比为87∶146,但是由于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所以含有146 g HCl的浓盐酸不能与MnO2完全反应,但87 g MnO2可与足量的浓盐酸完全反应,所以方法②产生的氯气多。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基础达标]1.自来水是用Cl2杀菌消毒的,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鉴别()A.酚酞溶液B.FeCl3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C[自来水用Cl2杀菌消毒后会含有Cl-,加入AgNO3溶液后会产生白色沉淀而变浑浊。
]2.(2021·山东利津统考)下列常用的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氯气的是()A.浓硫酸B.碱石灰C.无水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与氯气反应。
]3.(2021·山东济阳段考)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图甲生成Cl2B.图乙净化Cl2C.图丙收集Cl2D.图丁吸收Cl2尾气D[A.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图中缺少加热装置,故A错误;B.碱石灰能吸收氯气,不能用碱石灰净化氯气,故B错误;C.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应长进短出,故C错误;D.氯气能与碱反应,可用浓碱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故D正确。
]4.某化学小组用图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B.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C.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D.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D[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图中缺少加热装置,实验时一般不用长颈漏斗,氯气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有尾气吸收装置,A、B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淀粉遇碘变蓝色,C正确;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中的收集方法正确,D错误。
]5.(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湿润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实验室通常用_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科学探究【B01-26】1.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 CuSO4溶液和25mL泥水。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思考作答〗⑴CuSO4溶液和泥水分别属于哪种分散系?⑵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作答〗该实验说明了什么?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作答〗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2-1、2-2、2-3【B01-31】1.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稀NaCl溶液。
2.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 BaCl2溶液。
3.向盛有2mL NaOH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4.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 BaCl2溶液。
5.向盛有2mL 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6.向盛有2mL 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 盐酸。
〖思考作答〗以上实验,能发生化学反应的,请写出离子方程式:实验3-1【B01-47】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
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思考作答〗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会变成什么?二.科学探究【B01-48】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2.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必修1课本实验实验1-1 题目:过滤食盐和泥沙蒸发食盐水实验目的:粗盐的提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分离出来操作步骤及现象: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Ca2+用碳酸根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实验1-2:题目:除杂: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原理: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镁除去氢氧根步骤:(加的试剂及化学方程式)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CO2↑蒸发溶液,析出NaCl晶体。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实验题汇总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1)图中有处错误,分别为 A BC D E(2)分液漏斗中应加入(填代号)A.稀HNO3B.H2OC.浓HClD.稀HCl圆底烧瓶中应加入(填代号)A.浓H2SO4B.MnO2固体C.KmnO4固体(3)写出制气装置中浓HCl与MnO2反应的方程式(4)用双线桥标出(3)中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5)标准状态下若有VLCl2生成,则被氧化的n HCl mol2、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 ,使集气瓶中充满 ,这种烟实际上是 ,反应为 ,CuCl2溶于少量水后,溶液呈.3、新制的氯水显色,说明氯水中有分子存在。
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立即有生成,说明氯水中有存在。
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
氯水经光照后,黄绿色消失,并放出无色的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室用 2.0 mol/L NaCl溶液配制100mL 0.50 mol/L NaCl溶液。
(1)配制上述溶液,需要 2.0 mol/L NaCl溶液 mL。
(2)配制上述溶液除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3)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变”)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③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5、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
其流程是,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2(不收集),后试验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
试回答:(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 a 接,接,接,接,接。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D装置的作用是,E装置的作用是,F装置的作用是。
(4)C瓶中的现象是,B瓶中的现象是。
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6、根据如下装置回答问题:(1)A中的现象是___(2)B中出现浑浊,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3)C中收集的气体是7、现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再用铜粉和氯气制取少量CuCl2 ,其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上图中“→”表示气流方向。
请完成下列填空。
(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中选用的试剂是。
(3)D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E中的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择:KOH溶液、纯水、KMnO4溶液、稀盐酸、浓硫酸,饱和石灰水,你认为应选择的试剂是,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8、右图是加热分解碳酸氢钠的实验装置图。
(1)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试管中不再出现气泡时,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是(3)证明试验中碳酸氢钠已完全分解的方法是(4)实验结束时发现烧杯中又重新变成透明澄清的溶液,写出烧杯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9、化学课本中有许多实验,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化学规律。
(1)为了探究钠跟非金属的反应,课本中设计了实验2-2:观察用刀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把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多种现象,获得多种结论,从钠的化学性质角度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可得出的主要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钠跟水的反应,高一化学教材中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2-3: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黄豆大的一块钠投入小烧杯中。
实验2-4:切一块绿豆大的钠,用铝箔(事先用针剌一些小孔)包好,再用镊子夹住,放在试管口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待试管中气体集满时,小心取出试管把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检验生成的气体。
根据实验2-3现象可判断,钠跟水反应后的产物之一是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2-4现象判断,钠跟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综合起来可得出钠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10、某食盐样品中混有NaBr杂质,为了测定该食盐样品的纯度,可设计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图1阅读上述实验过程,完成下列填空:(1)请你从图2中选用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完成向溶液A中通人过量Cl2的实验,将所选装置的选项字母填人方框,并在括号中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A)(B)(C)(D)图2C()(饱和食盐水)(溶液A)()(2)为了证明溶液D中几乎不存在Br-,可选用的试剂为()(A)碘水(B)淀粉碘化钾溶液(C)新制氯水(D)食盐水(3)依据图1在萃取操作中应选取的有机溶剂为()(A)酒精(B)苯(C)四氯化碳(D)汽油(4)加热蒸发溶液D时,除需带有铁圈的铁架台、坩埚钳和火柴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11、用98%(密度为 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50mL1mol?L-1稀硫酸,请按要求填空:(1)下列各步实验操作顺序不对,正确顺序应为(写序号)______________。
①取用约30mL蒸馏水洗涤烧杯_______次,洗涤液沿_________注入________中,并振荡。
②将量取得的浓硫酸沿____________慢慢注入盛有约50mL的水的_________里,并不断搅拌。
③将已冷却的硫酸溶液沿_________注入________mL的_________中。
④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⑤改用__________加入蒸馏水,使溶液凹池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⑥继续往________中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cm处。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引起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向容量瓶中倾倒溶液,有少量溶液流到瓶外②没有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③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进行读取④俯视观察容量瓶刻度线12、在实验中用MnO2与浓盐酸制取干燥纯净的Cl2。
某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B 中为浓H2SO4,C中为水(或饱和食盐水)(1)指出此装置图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可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或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盛有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判断Cl2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某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CO2反应),设计用下图的仪器来制取O2,并测量O2的体积。
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C中放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学生已经知道氯水的成分后,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趣味实验:把一朵带露的红玫瑰放到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红玫瑰很快变成“白”玫瑰。
学生对此进行了猜测。
猜测一:氯气具有漂白性,能使红玫瑰褪色猜测二:氯气与玫瑰上的水分作用,产生的盐酸使红玫瑰褪色(1)(2分)你认为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如果你不同意以上两种猜测,请给出你的猜测。
(2) (4分)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观点.提供的实验用品有:带露的玫瑰、风干的玫瑰、:盐酸、干燥的氯气、氯水、蒸馏水,仪器自选。
实验方案:15、过氧乙酸(cH3C000H)是预防“非典”常用的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工业品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15%、密度为1.15g/cm3,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剂时通常先用水稀释工业品过氧乙酸,然后用喷雾法对空气与地面进行消毒。
(1)工业品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如果你想在家配制500mLO.05mol/L的过氧乙酸溶液,你想向实验室申请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及▲、▲。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导致结果偏高的是A.溶解后所用玻璃棒未洗净 B.定容时俯视液面C.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了刻度线 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4)过氧乙酸易分解,要避光保存。
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半小时内会完全分解成乙酸(CH3COOH)及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500mLO.5mol/L 的过氧乙酸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16、据报载,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中打扫卫生,为了获得更强的去污能力,把洁厕灵与漂白粉等洗涤用品混用,结果导致氯气中毒死亡。
洁厕剂是用盐酸勾兑成的。
(1)如果你不慎把浩厕剂与漂白粉等混用,你判断密氯气逸出的理由是:▲。
如果你不逃离现场,、那么你打算采取的措施是。
(假设室内有NaHC03溶液、肥皂水、水、NaBr溶液、NaOH溶液等) ▲(2)请写出洁厕剂与漂白粉混合产生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用化学式表示),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1.204×l023,则被氧化的HCI的质量是▲ g17、将少量稀盐酸滴加到盛有碳酸钙的U形管(右下图)中,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脱脂棉剧烈燃烧。
(1)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从脱脂棉的燃烧可以推出Na202与C02反应的结论是a、.b、(3)Na202与C02反应的方程式是。
还原剂是18、下图表示在没有通风橱收集纯净的氯气时设计的装置图,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铁夹。
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
,(1)仪器A的名称是▲。
(2)水槽中应盛放的液体是▲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3)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简述操作过程:(刚产生氯气)在收集氯气之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