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88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测量调查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方案第一节项目技术方案一、总体技术流程本项目总体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3)确权调查工作小组,由每个村民小组选出两个人(一般是村民小组长、在本村民小组的村干部一名)和作业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确定确权调查工作小组名单(一个村民小组两份)。
各乡镇要把领导小组、确权调查工作小组及实施方案,相关人员名单、电话、职责等材料盖章上报广安区国土资源局。
(二)宣传动员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会议等传播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户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为该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农户主动参与配合到该项工作中来是搞好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减少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关键。
宣传工作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中之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作业单位1)、主管领导及项目经理与业主积极沟通宣传工作相关事宜;2)、技术人员可结合当地相关部门召开的动员会进行技术宣导,并提出相关工作配合意见及要求;2、业主单位1)、相关管理部门应提前报请当地政府开展前期宣传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辖范围内下一级政府下发协助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及使用权证发放工作的相关行文;2)、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在业主及当地政府支持下,通过报纸、电视、公告等形式进行核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宣传;3)、以镇为单位由各镇政府组织召开核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动员大会;4)、各村委对要进行登记申请发证的用地户进行统计并上报当地管理部门,在统计名单的同时给用地户下发通知单,为现场调查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5)、及时为承建单位提供工作函及工作证。
(三)收集整理资料乡镇村组干部负责收集齐全该行政辖区内资料:①、申请人(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②、农户户口簿复印件;③、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
广安区国土资源局协调作业单位收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资料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2013年末变更调查数据库。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总8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XXX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XXXXXXX测绘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九月XXX市辖区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年月日审批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日期:年月日目录1、项目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项目来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项目目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作业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项目期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项目自然地理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已有资料情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控制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图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法律与法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完整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一、项目概述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财产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测绘工作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其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确权登记发证的质量和效率。
本技术设计书旨在为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工作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成果的质量可靠。
二、作业依据1、《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2、《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3、《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4、《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6、项目所在地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三、测区概况测区位于_____,地理位置为_____,面积约为_____平方千米。
测区内地形以_____为主,地势_____,交通_____。
测区内农村居民点分布_____,房屋建筑结构以_____为主。
四、已有资料分析利用1、控制点成果:收集测区内及周边的高等级控制点成果,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作为本次测绘的起算依据。
2、地籍图、地形图:收集测区内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比对,为本次测绘提供参考。
3、其他相关资料:收集测区内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等相关资料,了解测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和规划要求。
五、主要技术指标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_____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_____。
2、高程系统:采用_____高程基准。
3、比例尺:地籍图比例尺为 1:500,房产图比例尺为 1:500 或1:1000。
4、精度要求界址点精度: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相邻界址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5cm。
房屋测绘精度:房屋边长测量中误差不超过±005m,房屋面积测量中误差不超过±008m²。
六、测绘仪器设备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用于控制点测量和界址点测量。
农村宅基地测绘技术设计书农村宅基地测绘技术设计书1、测绘工作内容在以上测绘范围内,按农村宅基地要求完成以下各项工作:⑴ D级GPS控制测量(满足新测1:500地形图首级控制要求);⑵ E级GPS控制测量(满足新测1:500地形图首级控制要求);⑶一、二级控制测量(满足新测1:500地形图;⑷包括D、E级GPS控制点和一级控制点的水准联测;⑸测区原有地形图块图、控制数据转换到广西控制网平差后系统;(6)编写有关文字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有关专题调查报告;2、作业技术依据2.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2.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2.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2.5《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2.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2.8《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2.10《城市测量规范》(CJJ8-1999);2.11《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DB33/T552-2005);2.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2.13《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2.14《地籍图图式》(CH5003-94);2.15《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2.16《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17797-1999);2.17《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2.18《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2.19《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土[籍]字第26号);2.20《土地登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0号,2007);2.2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土调查办发〔2007〕2.22《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2.2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2.24《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2006);2.25《技术设计书》。
xxx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xxxxxxx2012年7月xxx农村集体土地所有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2012年7月 2012年7月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批准意见:批准人:2012年7月目录1 概述 (5)1.1任务来源 (5)1.2目的、任务量 (5)1.3作业范围及内容 (6)1.4工期要求 (6)2 自然地理概况及已有资料 (6)2.1自然地理概况 (6)2.2已有资料及成果分析 (7)3 引用文件 (7)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8)4.1数学基础 (8)4.2分幅及编号 (9)4.3调查路线和方法 (9)4.4调查单元 (9)4.5宗地代码 (9)4.5计量单位 (9)5 权属调查 (11)5.1宗地划分 (11)5.2宗地编码 (11)5.3政府通告及通知指界 (12)5.4界址调查 (13)6 地籍图测绘 (16)6.1一般规定 (16)6.2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测绘 (16)6.3宗地图的编制 (16)7 成果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7)7.1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17)7.2库体建设 (18)7.3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20)8 检查与验收 (21)8.1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检查制度 (21)9 成果资料整理 (21)9.1一般规定 (21)9.2成果资料分类 (21)10、提交成果和资料清单 (22)10.1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成果 (22)10.2权属调查成果(以地籍子区为单位按宗地进行整理) (22)10.3土地调查面积统计汇总表 (22)10.4图件成果 (22)10.5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23)10.6土地登记发证档案成果 (23)10.7文字成果 (23)附录1: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告附录2:XX县(市、区)土地权属界址调查通知附录3:村民代表身份证明书附录4: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书附录5:指界委托书附录6: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附录7: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附录8:所有权宗地草图和宗地图样式附录9:所有权宗地图样式附录10:地籍调查表xxx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和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的文件精神,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发【2011】20号),为落实上级文件精神,xxx决定于2012年7月正式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XXXXXXXXXXXXXXXX房产测绘专业设计书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目录1、任务概略2、作业依照2.1 依照的规范2.2 坐标和高程系2.3 成图规格及基本精度要求2.4 控制资料3、房产面积测算3.1 一般规定3.2 房子建筑面积测算的有关规定4、房产图绘制4.1 房产分丘图测绘4.2 房产分户图的绘制5、成就资料的检查与查收6、提交成就资料受 XXXXXXX 有限企业的拜托,我院承接了XXXXXX 有限企业厂房房产面积测算,以便于为房地产的各样管理服务;为评估、收税、收费、仲裁、判定等供给基础图、表、数字、资料和有关信息。
1 、任务概略:本小区位于 XXXXXXXXX 六号路南侧。
测绘面积约 3 万平方米。
2、作业依照2.1 规范依照2.1.1 建设部颁发的《城市丈量规范》CJJ 8—99 。
2.1.2 国家标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7919—1995 。
2.1.3 国家标准《房产丈量规范》GB/T17986.1-2000。
2.1.4 本技术设计书。
2.2 坐标和高程系统为青岛地方坐标系,(与北京坐标系的关系X=X北-3890000M ,Y= Y 北-300000M 。
及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以保证测绘系统的一致。
2.3 成图规格及基本精度要求:2.3.1 房产分丘图采纳比率尺为1:1000 。
2.3.2 基本精度:2.3.2.1 展画图廓线、方格网和控制点,各项偏差不超出表 1 的规定:表 1 图廓线、方格网、控制点的展绘限差mm方格网长度与理图廓对角线长度控制点间图上长仪器论长度之差与理论长度之差度与坐标反算长度之差仪器展点0.150.20.2格网尺展点0.20.30.3图根点点位中偏差有关于开端控制点不得大于图上0.1mm 。
2.3.2.3 图上地物点的精度有关于周边控制点而言,不超出分幅图上±0.5 mm ,地物点间距中偏差不大于图上0.4mm 。
XXX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1概述1.1目的任务1.1.1工作目的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豫发〔2010〕1号)以及《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意见的通知》(豫政〔2011〕77号)的有关要求,XXX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于全县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参与经济宏观调控,落实各项土地严管措施,强化集约用地,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作用。
1.1.2工作任务XXX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中地籍总调查和《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中土地总登记的规定,依据《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要求,以XXX域为单位,完成每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根据县级人民政府的确认文件,开展集体土地宅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核发土地证书,确认集体土地使用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提升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管理水平。
1.2测区概况XXX位于河南省中部,汝河中游,隶属平顶山市,地处北纬33°39′~34°02′,东经112°43′~113°18′。
全县面积为730.30平方公里,东、西部多山,中部平原,与丘陵相间。
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为贯彻落实《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全力保障不动产登记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规定了不动产权籍调查的内容、技术路线、基本方法、调查程序、成果要求和数据库建设等。
本方案适用于房屋等定着物的不动产权籍调查。
二、调查内容以宗地为单位,查清宗地及其房屋等定着物组成的不动产单元状况,包括宗地信息、房屋(建、构筑物)信息等。
(一)宗地信息。
查清宗地的权利人、权利类型、权利性质、土地用途、四至、面积等土地状况.(二)房屋等构(建)筑物信息。
查清房屋权利人、坐落、项目名称、房屋性质、构(建)筑物类型、共有情况、用途、规划用途、幢号、户号、总套数、总层数、所在层次、建筑结构、建成年份、建筑面积、专有建筑面积、分摊建筑面积等内容。
针对宗地内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有部分,还应查清其权利人、构(建)筑物名称、构(建)筑物数量或者面积、分摊土地面积等.三、技术路线与方法(一)主要技术依据GB/T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TD/T 1001 地籍调查规程GB/ T17986.1 房产测量规范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NY/T253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HY/T 124 海籍调查规范国务院令第656号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国土资源部关于启用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25号)(二)技术路线以地(海)籍调查为基础,以宗地(海)为依托,以满足不动产登记要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已有不动产权籍调查、登记以及前期审批、交易、竣工验收等成果资料,采用已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城镇地籍图、村庄地籍图、海籍图、地形图、影像图等图件做工作底图,通过内外业核实、实地调查测量的方法,完成不动产权属调查和不动产测量等工作。
(三)调查的基本方法1。
不动产单元的设定与编码。
应按照附录A的要求,设定不动产单元,编制不动产单元代码(即不动产单元号)。
XXXXXXXXXXXXXXXX 【2 】房产测绘专业设计书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目录1、义务概况2、功课根据2.1 根据的规范2.2 坐标和高程系2.3 成图规格及根本精度请求2.4 掌握材料3、房产面积测算3.1 一般划定3.2 衡宇建筑面积测算的有关划定4、房产图绘制4.1房产分丘图测绘4.2房产分户图的绘制5.成果材料的检讨与验收6.提交成果材料受XXX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接了XXXXXX有限公司厂房房产面积测算,以便于为房地产的各类治理办事;为评估.征税.收费.仲裁.判定等供给基本图.表.数字.材料和相干信息.1.义务概况:本小区位于XXXXXXXXX六号路南侧.测绘面积约3万平方米.2.功课根据2.1 规范根据2.1.1扶植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2.1.2 国度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7919—1995.2.1.3国度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2.1.4本技巧设计书.2.2 坐标和高程体系为青岛地方坐标系,(与北京坐标系的关系X=X北-3890000M,Y= Y北-300000M.及1985国度高程基准).以确保测绘体系的同一.2.3 成图规格及根本精度请求:2.3.1房产分丘图采用比例尺为1:1000.2.3.2根本精度:2.3.2.1展画图廓线.方格网和掌握点,各项误差不超过表1的划定:表1图廓线.方格网.掌握点的展绘限差 mm2.3.2.2图根点点位中误差相对于肇端掌握点不得大于图上0.1mm.2.3.2.3图上地物点的精度相对于邻近掌握点而言,不超过火幅图上±0.5 mm,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2.3.2.4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3mm.2.4掌握材料为知足本测图义务的须要,决议以牛岛.显浪.烟崮墩三个D级GPS点为起算点,为求得GPS点的高程,网中应有散布平均.密度恰当的若干个高程联测点,联测应采用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或其精度相当的办法进行.联测的高程点不宜少于5个点.直接布设GPS点,作为本测区的首级掌握.为知足测图精度,直接应用新布设的GPS点作为图根点,以知足测图请求.3.房产面积测算:3.1一般划定:3.1.1房产面积测算的内容面积测算系指程度面积测算.分为衡宇面积和用地面积测算两类,个中衡宇面积测算包括衡宇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产权面积.应用面积等测算.3.1.2衡宇的建筑面积衡宇的建筑面积系指衡宇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程度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构造稳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远性建筑.3.1.3衡宇的应用面积衡宇应用面积系指衡宇户内全体可供应用的空间面积,按衡宇的内墙面程度投影盘算.3.1.4衡宇的产权面积衡宇产权面积系指产权主依法失去衡宇所有权的衡宇建筑面积.衡宇产权面积由直辖市.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确权认定.3.1.5衡宇的共有建筑面积衡宇的共有建筑面积系指产权主配合占领或配合应用的建筑面积.3.1.6面积测算的请求各类面积测算必须自力测算两次,其较差应在划定的限差以内,取中数作为最后成果.量距应应用经检定及格的卷尺或其他能达到响应精度的仪器和对象.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至0.01m2.房产面积的精度等级为二级,它的限差请求为0.04√S+0.002S,中误差请求为0.02√S+0.001S(注:S为房产面积,m2).3.2 衡宇建筑面积测算的有关划定3.2.1盘算全体建筑面积的规模a)永远性构造的单层衡宇,按一层盘算建筑面积;多层衡宇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盘算.b)衡宇内的夹层.插层.技巧层及其梯间.电梯间等其高度在2.20m以上部位盘算建筑面积.c)穿过衡宇的通道,衡宇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盘算面积.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在2.20m以上的,按其程度投影面积盘算.d)楼梯间.电梯(不雅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照衡宇天然层盘算面积.e)衡宇天面上,属永远性建筑,层高在2.20m以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及斜面构造屋顶高度在2.20m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盘算.f)挑楼.全关闭的阳台按其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盘算.g)属永远性构造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程度投影面积盘算.h)与衡宇相连的有柱走廊,两衡宇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均按其柱的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盘算.i)衡宇间永远性的关闭的架空通廊,按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盘算.j)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响应出进口,层高在 2.20m以上的,按其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破坏墙)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盘算.k)有柱或有围护构造的门廊.门斗,按其柱或围护构造的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盘算.l)玻璃幕墙等作为衡宇外墙的,按其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盘算.m)属永远性建筑有柱的车棚.货棚等按柱的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盘算.n)依坡地建筑的衡宇,应用吊脚作架空层,有围护构造的,按其高度在2.20m以上部位的外围程度面及盘算.o)有伸缩缝的衡宇,若其与室内相通的,伸缩缝盘算建筑面积.3.2.2 盘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规模a)与衡宇相连有上盖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围护构造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的一半盘算.b)自力柱.单排柱的门廊.车棚.货棚等属永远性建筑的,按其上盖程度投影面积的一半盘算.c)未关闭的阳台.挑廊,按其围护构造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的一半盘算.d)无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程度投影面积的一半盘算.e)有顶盖不关闭的永远性的架空通廊,按外围程度投影面积的一半盘算.3.2.3 不盘算建筑面积的规模a)层高小于 2.20m以下夹层.插层.技巧层和层高小于2.20m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b)凸起衡宇墙面的构件.配件.装潢柱的玻璃幕墙.垛.勒脚.台阶.无柱雨棚等.c)衡宇之间无上盖的架空通廊.d)衡宇的天面.挑台.天面上的花圃.泳池.e)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应用建筑物的空间安置箱.罐的平台.f)骑楼.过街楼的底层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g)运动衡宇.暂时衡宇.简略单纯衡宇.h)自力烟囱.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线.i)与衡宇室内不相通的衡宇间伸缩缝.4.房产图绘制4.1房产分丘图绘制4.1.1分丘图的规格4.1.1.1分丘图的幅面采用787mm×1092mm.4.1.1.2根据丘的面积,拟定分丘图比例尺为1:1000.4.1.2分丘图的技巧请求4.1.2.1展画图廓线,方格网和掌握点的各项误差不超过表1中的划定.4.1.2.2图上房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掌握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不超过表2的划定;间距超过50m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下式的盘算成果:△D=±(m j+0.02 m j D)式中:m—响应等级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m;D—相邻界址点的距离,m;△-- D界址点坐标盘算边长与实量边长较差的限差,m.4.2房产分户图的会制4.2.1分户图的技巧请求4.2.1.1分户图的方位应使衡宇的重要边线与图框边线平行,按衡宇偏向横放,并在图纸右上角加绘指北针.4.2.1.2分户图的幅面选用210mm×297mm.4.2.1.3分户图的比例尺拟定采取1:200-1:300.4.2.1.4分户图的精度请求房产分户图只是图上的描写精度不请求图上的点位精度.因为衡宇产权面积都是按实量数据(边长)盘算,房产面积的精度分为三级,其面积盘算精度与边长精度有关.精度请求如表3:注:表中S为房产面积,㎡.4.2.2分户图的文字注记4.2.2.1衡宇产权面积包括套内建筑面积和共有分摊面积,标注在分户图框内.4.2.2.2本户地点的丘号.户号.幢号.构造.层数.层次标注在分户图框内.4.2.2.3楼梯.走道.等共有部位,需在规模内加简注.5.成果材料的检讨与验收本小区房产测绘成果实施二级检讨一级验收轨制.自查由功课组完成,互查由组间完成,专查分一.二级检讨.一级检讨在周全自查.互查的基本上,由专职检讨人员对产品德量实施进程检讨.二级检讨将在一级检讨的基本上,由开辟区房产治理处的专职检讨人员对产品德量实施最终检讨.检讨严厉按照《房产测量规范》中的相干划定履行.5.1自查各项目负责人对仪器.装备要进行严厉的磨练和校订,确保处于最佳的机能状况.功课人员在全部操作进程中应当经常检讨本身的功课办法.对每一天完成的义务要当天查,一旦发明漏掉或错误,必须立刻补上或纠正,把漏掉或错误祛除在临盆第一线.在上交成果以前要周全地作最后检讨.5.2互查在周全自查的基本上,功课人员之间互相委托检讨的办法.被委托的互检人员要对测绘成果进行周全的检讨.5.3一级检讨在功课人员自查互检的基本上,按房产测量规范.临盆义务技巧设计书和有关的技巧划定,对功课组临盆的产品进行周全检讨.5.4二级检讨在一级检讨的基本上,对功课组临盆的产品进行再一次的检讨.重要由开辟区房管处的专职人员对成果进行详查.5.5验收工作验收工作在测绘产品最终检讨及格落后行.由井冈山房地产开辟部组织实施.6.提交成果材料1房地产测量技巧设计书;2房地产原图和图形数据成果;3衡宇面积测算技巧报告书;第11页,-共11页。
XXXXXXXXXXXXXXXX房产测绘专业设计书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目录1、任务概况2、作业依据2.1 依据的规范2.2 坐标和高程系2.3 成图规格及基本精度要求2.4 控制资料3、房产面积测算3.1 一般规定3.2 房屋建筑面积测算的有关规定4、房产图绘制4.1房产分丘图测绘4.2房产分户图的绘制5、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6、提交成果资料受XXX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接了XXXXXX有限公司厂房房产面积测算,以便于为房地产的各种管理服务;为评估、征税、收费、仲裁、鉴定等提供基础图、表、数字、资料和相关信息。
1、任务概况:本小区位于XXXXXXXXX六号路南侧。
测绘面积约3万平方米。
2、作业依据2.1 规范依据2.1.1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2.1.2 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7919—1995。
2.1.3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
2.1.4本技术设计书。
2.2 坐标和高程系统为青岛地方坐标系,(与北京坐标系的关系X=X北-3890000M,Y= Y北-300000M。
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
以确保测绘系统的统一。
2.3 成图规格及基本精度要求:2.3.1房产分丘图采用比例尺为1:1000。
2.3.2基本精度:2.3.2.1展绘图廓线、方格网和控制点,各项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表1图廓线、方格网、控制点的展绘限差mm仪器方格网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图廓对角线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控制点间图上长度与坐标反算长度之差仪器展点0.15 0.2 0.2格网尺展点0.2 0.3 0.32.3.2.2图根点点位中误差相对于起始控制点不得大于图上0.1mm。
2.3.2.3图上地物点的精度相对于邻近控制点而言,不超过分幅图上±0.5 mm,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
XXXXXXXXXXXXXXX 房地产测绘专业设计书目录1、任务概述2、工作基础2.1按规定2.2坐标和高程系统2.3 图纸规格及基本精度要求2.4 控制数据3、房地产面积计算3.1 一般规定3.2 建筑面积计量的相关规定4、房地产地图绘制4.1 房地产分形图测绘4.2 房地产户型图绘制5、结果数据的验收6.提交结果我院受XXXXXX委托,承担了XXXXXX车间楼盘面积的测量工作,为楼盘提供各项管理服务,为评估、税务、收费、仲裁、评估等一、任务概述:本小区位于XXXXXXXXX 6路南侧。
测绘面积约3万平方米。
2.工作基础2.1 监管依据2.1.1《城市调查条例》CJJ 8-99 建设部发布。
2.1.2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式》GB7919-1995。
2.1.3国家标准《房地产测量规程》GB/T17986.1-2000。
2.1.4这本技术设计书。
2.2 坐标高程系为局部坐标系,(与坐标系X=X North-3890000M,Y=YNorth-300000M的关系。
与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面的关系)。
确保测绘系统的统一。
2.3 图纸规格及基本精度要求:2.3.1房地产饼图的比例为 1:1000。
2.3.2基本精度:2.3.2.1 制定图纸剖面、网格和控制点,每一项的误差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表 1 等高线、网格和控制点的绘制公差,单位为mm2.3.2图表上不应大于0.1mm 。
2.3.2分割图上相邻控制点的精度不应超过±0.5 mm,地图上物点之间的距离误差不应超过0.4 mm 。
2.3.2地图上不应大于0.3mm 。
2.4 控制数据为满足本次测绘任务的需要,决定以牛岛、仙浪、盐谷三个D级GPS 点为起点。
对于联合高程测量点,联合测量应采用不低于四级水准测量或其等效精度的方法进行。
联测标高点不少于5个点。
直接布置 GPS 点作为本测区的主要控制点。
为满足测绘精度,直接将新铺设的GPS点作为地图根点,满足测绘要求。
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技术设计书武汉联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26日1目录一、概述 (7)1.1任务来源 (7)1.2工作目标 (7)1.3工作区域和范围 (8)1.4工作任务 (8)1.41权属调查 (8)1.42审核公示 (8)1.43完善农村土地合同 (8)1.44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 (8)1.45颁发承包经营权证 (9)1.46成果整理与验收 (9)2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9)2.1自然地理概况 (9)2.2石首市行政划区 (9)2.3已有资料情况分析 (10)2.3.1基础测绘资料 (10)2.3.2其他资料 (10)3引用的技术文件 (11)3.1地籍调查与登记发证依据 (11)3.2引用规范 (12)4设计方案 (13)4.1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 (13)4.1.1数学基础 (13)4.1.2技术路线 (14)24.1.3工艺流程 (14)4.1.4工作流程图 (17)4.2宣传、动员 (18)4.3技术准备 (18)4.3.1编制技术设计书 (18)4.3.2专业队伍的准入审核 (18)4.3.3人员业务培训及试点 (18)4.4资料准备 (19)4.4.1作业区概况信息收集 (19)4.4.2收集整理有关测绘数据 (19)4.5硬件和软件准备 (19)4.5.1仪器、工具设备准备 (19)4.5.2硬件配置要求 (19)4.5.3软件设备配置 (19)5权属调查 (20)5.1权属调查的内容 (20)5.1.1发包方调查 (20)5.1.2承包方调查 (20)5.1.3承包地块调查表 (20)5.1.4权属调查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20)5.1.5权属调查资料的检查 (21)5.2制作工作底图 (22)5.3图上指界与初次公示 (22)35.4编码说明 (23)5.4.1发包方编码 (23)5.4.2承包方编码 (24)5.4.3承包地块编码 (24)5.4.4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代码结构 (24)5.5地块测量 (25)5.5.1地块控制测量 (25)5.5.2地块界址测量 (27)6内业处理 (32)6.1面积计算 (32)6.2公示材料的编制 (32)6.2.1地块分布图编制 (32)6.2.2地块图编制 (33)6.2.3信息公示表 (34)7审核公示与合同签订 (34)7.1审核公示 (34)7.2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35)8数据库建设 (35)8.1数据库建库内容 (35)8.2数据库建库基本要求 (35)8.3数据库建库流程 (36)8.3.1资料收集 (37)8.3.2数据接收与检查 (37)48.3.3数据处理 (38)8.3.4档案资料扫描 (38)8.3.5面积汇总 (38)8.4数据交换 (38)9登记发证 (39)9.1建立登记簿 (39)9.2颁发承包经营权证 (39)10成果整理与检查验收 (40)10.1成果整理 (40)10.2质量控制措施 (40)10.2.1任务承担单位资质及仪器设备保障 (40)10.2.2技术设计和技术培训保障 (41)10.2.3首批成果及过程成果质量控制 (41)10.2.4质量控制程序 (42)10.3检查验收 (42)附录1发包方调查表 (44)附录2承包方调查表 (45)附录3承包地块调查表 (47)附录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 (50)附录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 (53)附录6土地承包合同(样本1) (58)附录7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样本2) (64)附录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样本) (70)附录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样本) (75)附录10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86)5附录11 指界通知书 (87)附录12 指界委托书 (88)附录13 属性录入模版 (89)附录14 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表 (90)附录15 层名称以及各层要素 (92)附录16权属数据表 (93)附录17数据库属性表结构-图形数据 (94)附录18数据库表结构-属性表格数据 (100)附录19字典表 (106)附录20 矢量数据元数据 (113)附录21 地块分布图 (117)6一、概述1.1任务来源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XXX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XXXXXXX测绘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九月XXX市辖区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年月日审批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日期:年月日目录1、项目概述 (1)1.1项目来源 (1)1.2项目目的 (1)1.3作业范围 (1)1.4项目期限 (1)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2)2.1项目自然地理概况 (2)2.2已有资料情况 (2)2.2.1控制点 (2)2.2.2图件 (2)3、引用文件 (3)3.1法律与法规 (3)3.2行政规章 (3)3.3技术规程及标准 (3)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5)4.1坐标系统 (5)4.1.1平面系统与投影方法 (5)4.1.2高程系统 (5)4.2比例尺 (5)4.3分幅与编号 (5)4.4 地籍编号 (6)4.4.1 宗地代码 (6)4.4.2 界址点编号 (6)4.5 界址点精度 (7)4.6计量单位及精度 (7)5、设计方案 (8)5.1 软、硬件配置要求 (8)5.1.1 硬件配置要求 (8)5.1.2 软件配置要求 (8)5.2 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 (9)5.2.1 技术路线 (9)5.2.2 工作流程 (10)5.3 前期准备 (14)5.3.1 组织建设 (14)5.3.2 工作计划 (14)5.3.3 资料收集 (14)5.3.4 表册准备 (15)5.3.5 软硬件准备 (15)5.3.6 宣传培训 (15)5.4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 (16)5.5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 (16)5.5.2 地籍图编绘 (23)5.5.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 (27)5.5.4 土地登记发证 (32)5.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35)5.6.1 地籍控制测量 (35)5.6.2 1:1000地形要素图测绘 (38)5.6.3权属调查 (47)5.6.4 地籍测量 (52)5.6.5 农村地籍数据库建设 (55)5.6.6 成果数据整理 (59)5.7房屋调查与测量 (59)5.7.1作业方法 (59)5.7.2房产平面图要素测量 (60)5.7.3数据处理与图形编辑 (60)5.7.4房屋调查 (63)5.7.5房屋面积计算 (65)5.8成果提交 (68)5.8.1控制测量成果 (68)5.8.2权属调查成果 (68)5.8.3注册登记发证成果 (69)5.8.4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信息系统成果 (69)5.8.5其他表格和文字成果 (69)5.8.6数据成果 (70)5.9 质量保障措施 (70)5.9.1 组织管理措施 (70)5.9.3 质量控制措施 (72)5.9.4 数据安全措施 (74)5.10 进度安排 (74)5.11 安全生产 (77)5.12 附录 (77)1、项目概述1.1项目来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及XXXX省国土资源厅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实现农村地籍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马鞍山实际情况,在XXX市辖区选取4个行政村(34.41平方公里),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地籍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XXX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XXXXXXX测绘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九月XXX市辖区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年月日审批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日期:年月日目录1、项目概述 (1)1.1项目来源 (1)1.2项目目的 (1)1.3作业范围 (1)1.4项目期限 (1)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2)2.1项目自然地理概况 (2)2.2已有资料情况 (2)2.2.1控制点 (2)2.2.2图件 (2)3、引用文件 (2)3.1法律与法规 (2)3.2行政规章 (3)3.3技术规程及标准 (3)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4)4.1坐标系统 (4)4.1.1平面系统与投影方法 (4)4.1.2高程系统 (4)4.2比例尺 (4)4.3分幅与编号 (4)4.4 地籍编号 (5)4.4.1 宗地代码 (5)4.4.2 界址点编号 (5)4.5 界址点精度 (5)4.6计量单位及精度 (6)5、设计方案 (6)5.1 软、硬件配置要求 (6)5.1.1 硬件配置要求 (6)5.1.2 软件配置要求 (7)5.2 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 (7)5.2.1 技术路线 (7)5.2.2 工作流程 (8)5.3 前期准备 (11)5.3.1 组织建设 (11)5.3.2 工作计划 (11)5.3.3 资料收集 (11)5.3.4 表册准备 (11)5.3.5 软硬件准备 (12)5.3.6 宣传培训 (12)5.4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 (12)5.5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 (13)5.5.1 权属调查 (13)5.5.2 地籍图编绘 (17)5.5.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 (21)5.5.4 土地登记发证 (24)5.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26)5.6.1 地籍控制测量 (27)5.6.2 1:1000地形要素图测绘 (29)5.6.3权属调查 (36)5.6.4 地籍测量 (39)5.6.5 农村地籍数据库建设 (42)5.6.6 成果数据整理 (44)5.7房屋调查与测量 (45)5.7.1作业方法 (45)5.7.2房产平面图要素测量 (45)5.7.3数据处理与图形编辑 (46)5.7.4房屋调查 (48)5.7.5房屋面积计算 (49)5.8成果提交 (51)5.8.1控制测量成果 (51)5.8.2权属调查成果 (52)5.8.3注册登记发证成果 (52)5.8.4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信息系统成果 (52)5.8.5其他表格和文字成果 (52)5.8.6数据成果 (53)5.9 质量保障措施 (53)5.9.1 组织管理措施 (53)5.9.2 资源保证措施 (54)5.9.3 质量控制措施 (55)5.9.4 数据安全措施 (56)5.10 进度安排 (56)5.11 安全生产 (59)5.12 附录 (59)1、项目概述1.1项目来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及XXXX省国土资源厅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实现农村地籍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马鞍山实际情况,在XXX市辖区选取4个行政村(34.41平方公里),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地籍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XXX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XXXXXXX测绘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九月XXX市辖区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年月日审批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日期:年月日目录1、项目概述 (1)1.1项目来源 (1)1.2项目目的 (1)1.3作业范围 (1)1.4项目期限 (1)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2)2.1项目自然地理概况 (2)2.2已有资料情况 (2)2.2.1控制点 (2)2.2.2图件 (2)3、引用文件 (2)3.1法律与法规 (2)3.2行政规章 (3)3.3技术规程及标准 (3)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4)4.1坐标系统 (4)4.1.1平面系统与投影方法 (4)4.1.2高程系统 (4)4.2比例尺 (4)4.3分幅与编号 (4)4.4 地籍编号 (5)4.4.1 宗地代码 (5)4.4.2 界址点编号 (5)4.5 界址点精度 (5)4.6计量单位及精度 (6)5、设计方案 (6)5.1 软、硬件配置要求 (6)5.1.1 硬件配置要求 (6)5.1.2 软件配置要求 (7)5.2 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 (7)5.2.1 技术路线 (7)5.2.2 工作流程 (8)5.3 前期准备 (11)5.3.1 组织建设 (11)5.3.2 工作计划 (11)5.3.3 资料收集 (11)5.3.4 表册准备 (11)5.3.5 软硬件准备 (12)5.3.6 宣传培训 (12)5.4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 (12)5.5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 (13)5.5.1 权属调查 (13)5.5.2 地籍图编绘 (17)5.5.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 (21)5.5.4 土地登记发证 (24)5.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26)5.6.1 地籍控制测量 (27)5.6.2 1:1000地形要素图测绘 (29)5.6.3权属调查 (36)5.6.4 地籍测量 (39)5.6.5 农村地籍数据库建设 (42)5.6.6 成果数据整理 (44)5.7房屋调查与测量 (45)5.7.1作业方法 (45)5.7.2房产平面图要素测量 (45)5.7.3数据处理与图形编辑 (46)5.7.4房屋调查 (48)5.7.5房屋面积计算 (49)5.8成果提交 (51)5.8.1控制测量成果 (51)5.8.2权属调查成果 (52)5.8.3注册登记发证成果 (52)5.8.4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信息系统成果 (52)5.8.5其他表格和文字成果 (52)5.8.6数据成果 (53)5.9 质量保障措施 (53)5.9.1 组织管理措施 (53)5.9.2 资源保证措施 (54)5.9.3 质量控制措施 (55)5.9.4 数据安全措施 (56)5.10 进度安排 (56)5.11 安全生产 (59)5.12 附录 (59)1、项目概述1.1项目来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及XXXX省国土资源厅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实现农村地籍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马鞍山实际情况,在XXX市辖区选取4个行政村(34.41平方公里),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地籍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我单位通过参加XXX市国土资源局公开招标的《XXX市辖区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村地籍调查测绘服务》项目,并中标第二标段暨XXX市XXX区XXXXX镇XXXX 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村庄地籍调查(试点)项目。
1.2项目目的完成XXXX村区域范围内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宅基地使用权调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村庄房屋调查,建立村庄地籍数据库。
为XXXX村区域内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提供二年技术跟踪服务(自本项目最终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1.3作业范围XXXX村隶属于XXX市XXXX区XXX镇,面积约13.01平方公里。
1.4项目期限(1)合同签订之日起120日内完成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形成外业调查成果;(2)合同签订之日起150日内完成外业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3)合同签订之日起210日内完成数据库建设与检查验收;(4)合同签订之日起240日内完成数据资料整理归档与移交工作;(5)合同签订之日起300日内配合各区政府完成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2.1项目自然地理概况本项目第二标段XXXX村隶属于XXXX省XXX市XXXX区XXX镇,位于XXX镇西南,南部为姑溪河水域,境内水网交错,地形主要以水塘和田地为主。
居民地约由19个自然村组成,分布较散,居民地周围树木较多,境内道路错综复杂主要由薛花乡村公路、村村通水泥路和乡间小路组成,作业正值夏季,雨水较多,给调查和测量带来很大困难。
2.2已有资料情况2.2.1控制点选取了测区附近已有的XXX市D级控制点5个(GD047、GD048、GD049、GD050、GD057)作为首级控制点,经我单位实地检查,控制点埋石保存良好,无损坏现象,通过我单位的检验,可以利用。
坐标为1980西安坐标系(利用已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通过XXX市坐标转换系统转换获得)。
2.2.2图件XXXX省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2000正射影像图,套合行政村界线作为本次集体土地所有权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3、引用文件3.1法律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XX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5)《XXXX省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6)《土地调查条例》。
3.2行政规章(1)《土地登记办法》(2007,国土资源部第40号令)等;(2)《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26号);(3)《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国土资源部17号;(4)《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01号);(5)《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土资厅发[2012]54号);(6)《XXXX省集体土地范围内民宅登记发证工作指导意见》(建房[2011]260号)。
3.3技术规程及标准(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2007,TD/1014-2007);(2)《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3)《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H/T1004-2005);(6)《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H/T1001-2005);(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2010);(8)《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9)《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10)《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试行)》(2015.5)(11)《地籍测绘规范》(1994,CH5002-94);(12)《地籍图图式》(1994,CH5003-94);(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4,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6)《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国土资厅发〔2011〕57号);(1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18)《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19)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国土部最新颁布标准);(20)《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21)《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2)《XXXX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方案》;(23)经批准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4.1坐标系统4.1.1平面系统与投影方法平面坐标系统(1)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采用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3)宅基地使用权调查采用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4)房屋调查采用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宅基地调查、房屋调查成果,利用市国土局提供的XXX 市坐标转换参数,将已有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相应的转换。
投影方法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117°00′。
4.1.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比例尺(1)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采用1:5000比例尺。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图采用1:1000比例尺。
(3)宅基地使用权地籍图采用1:1000比例尺。
4.3分幅与编号(1)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采用标准分幅,其图幅编号、图名在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基础上进行细化。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图采用正方形分幅(50cm×50cm)。
图幅编号按照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 坐标在前,Y 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图内的主要村民小组名称为图名。
村民小组被分割为多个图幅时加顺序号表示,如:陶墅1、陶墅2……。
(3)宅基地使用权地籍图采用正方形分幅(50cm×50cm)。
图幅编号按照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 坐标在前,Y 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图内的主要村民小组名称为图名。
村民小组被分割为多个图幅时加顺序号表示,如:陶墅1、陶墅2……。
(4)房屋调查成果包含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成果和宅基地使用权成果中。
4.4 地籍编号4.4.1 宗地代码(1)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顺序号。
(2)编码方法按照《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执行。
4.4.2 界址点编号(1)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地籍数据库中界址点编号在地籍子区范围内统一编号,界址点编号采用1、2…表示,并保证界址点号唯一,如果为实测界址点,加前缀J表示,如为图解界址点,加前缀T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