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偶极环加成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309.04 KB
- 文档页数:15
秦伟艳等,手性配体金属络合物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Vol.27.No.4,2005・244・手性配体金属络合物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秦伟艳,刘波,由君(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综述了手性配体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催化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主要介绍了唑硼烷催化剂以及αα,,αα’,’-四芳基-1,3-二氧戊环-4,5-二甲醇、双唑啉、联萘二酚等手性配体的金属络合物在不同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
关键词:1,3-偶极环加反应;不对称合成;立体选择性;手性配体;络合物中图分类号:TQ426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17(2005)04-0244-041,3-DipolarCycloadditionReactionsCatalyzedbyChiralLigandsMetalComplexes QINWei-yan,LIUBoandYOUJun (CollegeofChemica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Harb in,H150080,China)Abstract:Theresearchadvancesofthechiralligandsmetalcomplexescatalysts1,3reactionsw erereviewedinthispaper.thecatalystsofoxazaborolidinoneaswellasthestereoselectiveityofplexes,,-tetraaryl-1,3-diox2alane-4,5-dimethanol(TADDOL),bisoxazoline,1,1-2-oKeywords:1,3-dipolar;;chiralligands;complexes前言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合成五元杂环化合物后,Murahash等人开始研究此类反应的不对称合成,但是不对称性是由底物的手性诱导的[2,3]。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13偶极环加成反应(13P cycloaddition)是自由基反应发生与重排的一种加成反应,它指的是当双重自由基靠近在可活性亚甲基头上发生反应,形成六原子环(具有四个硝基性中心)结构的方式。
13偶极环加成反应通常用于有机反应,以生成多种甲苯,环烷,环醇,环酯等类型的类似于柠檬烯的环状结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研究中,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发现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很方便地合成柠檬烯类衍生物,而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有机合成方法和过程。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不仅可以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而且用于分子识别和配体作用反应。
它可以把生物分子动态地固定在另一生物分子上,这种反应类似于具有复杂“自我”结构的具有脱孤岛特性的有机分子在催化剂的影响下快速“自我组装”的效果。
它们可以提供一种给定的分子模板,可以把双脱氧核苷酸等生物分子结合,以形成组成双杂交复合物的“有机结构单元(OSUs)”。
13偶极环加成反应非常受欢迎,由于它具有快速,可控,易 do 等优势,探索它的新前景也没有停止过。
最近,它已经被用于金属活化过程,生物大分子的转化,活性膜的合成,多功能组件的的合成,以及药物的合成,等等。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许多有机合成和生物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可控的化合物的合成,分子识别,金属催化,以及药物制备等方面。
可以预计,13偶极环加成反应将在未来更多地被用于药物合成,例如制备蛋白质和糖聚合物类药物,以及其他复杂结构化合物,从而为研究药物应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知识和福利。
1,3-偶极环加成分子中含有或偶极结构的分子,称为1,3-偶极分子。
这类分子都能与烯烃衍生物发生环加成反应。
常见的1,3-偶极分子如下:1,3-偶极分子与烯烃或其它不饱和化合物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含五员环的杂环化合物:1,3-偶极分子基本上是三原子体系,其分子轨道与烯丙基负离子型结构相似,π体系中含有4个电子,存在一个离域的4π电子体系。
1,3-偶极化合物可以用偶极共振的极限式来进行描述,下表列出了臭氧,重氮甲烷和叠氮化合物的偶极共振极限式。
名称分子式电子结构偶极共振的极限式臭氧重氮甲烷叠氮化物从表中可以看出,1,3-偶极化合物具有一个三原子四电子的π体系,它与烯丙基负离子具有类似的分子轨道,它的HOMO 的对称性和普通的双烯相同,因此1,3-偶极环加成反应和Diels-Alder 反应十分类似。
如果用前线轨道理论来处理1,3-偶极环加成反应,基态时它具有以下的过渡态,是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所允许的。
1,3-偶极环加成的过渡状态(点击图片将有动画表示)1,3-偶极体1,3-偶极体的种类很多,例如下面这些都是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中常用的化合物。
腈叶立德腈亚铵氧化腈甲亚铵叶立德甲亚铵亚铵氧化甲亚铵羰基叶立德亲偶极体也可以是多种含碳、氮、氧、硫的重键化合物,如:烯烃亚硝基化合物炔烃二硫化碳醛因此1,3-偶极环加成反应提供了一些极有价值的五元杂环的新合成法。
悉尼酮是首次在悉尼(Sydney)发现的,因此得名。
它是一个偶极分子,具有以下结构,代表一类化合物:不过这个偶极成为环的一部分。
它也可以和亲1,3-偶极分子发生加成作用,例如和苯乙烯加成,然后再失去二氧化碳,就得到稳定的五元二唑化合物。
1,3-偶极环加成反应逆向反应1,3-偶极环加成反应,和双烯合成相似,也可以发生逆向反应。
上面悉尼酮的加成物,失去二氧化碳,就可以看作是这样的一个逆向反应。
有几个1,3-偶极分子就是利用杂环化合物的逆向分解来制备的。
偶极环加成反应1. 引言偶极环加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通过构建偶极环结构,实现化学物质的转化和功能的增强。
本文将详细介绍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原理、机制、应用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2. 原理与机制2.1 偶极环结构偶极环是指由两个相邻原子或官能团形成的共轭体系,其中一个原子或官能团带有正电荷,另一个带有负电荷。
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活性,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反应。
2.2 加成反应偶极环加成反应是指将一个分子中的偶极环与另一个分子中的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这种反应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如酸催化、碱催化或金属催化等。
2.3 反应机制在偶极环加成反应中,通常存在两种可能的机制:电子推动机制和亲核取代机制。
•电子推动机制:在此机制下,亲核试剂与偶极环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共轭体系,并通过共轭系统中的电子重新分布实现反应的进行。
•亲核取代机制:在此机制下,亲核试剂先与偶极环中的正电荷发生反应,形成中间体,然后再通过负离子中心的亲核反应进一步生成产物。
具体的反应机制取决于底物和试剂的性质以及反应条件的选择。
3. 应用3.1 合成有机化合物偶极环加成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合成中。
通过选择不同的底物和试剂,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化学转化,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通过偶极环加成反应可以合成出含氧、含氮、含硫等不同原子或官能团的化合物。
3.2 药物研究与开发由于偶极环加成反应可以高效地构建复杂分子结构,并引入多样性官能团,因此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不同药理活性基团的引入和调整,可以改善药物的活性、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3.3 功能材料合成偶极环加成反应还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功能材料,如光电材料、传感器和催化剂等。
通过引入特定的官能团或构建特定的分子结构,可以调控材料的性能和功能,拓展其应用领域。
4. 研究进展偶极环加成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