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下册第十八课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4
八下历史18课笔记八下历史18课笔记第一节:秦朝的建立和发展•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通过改革,增强了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法律统一等,颁布了《律令》。
•秦朝的发展:–秦朝开展了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修筑灵渠和开拓新疆等工程。
–实行统一币制、度量衡等措施,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秦朝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字整理和统一,制定了统一的文字和字形。
•秦朝的失败:–秦朝施行苛政,广大人民受到压迫,引发了各地的起义。
–秦朝的内部矛盾加剧,导致了政权的崩溃。
第二节:汉朝的建立和发展•汉朝的建立:–刘邦建立了西汉,标志着秦朝的灭亡和汉朝的诞生。
–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汉朝的发展:–汉武帝进行了大规模的开拓战争,扩大了国土。
–汉朝实行了文帝时的科举制度,推行了和谐稳定的统治政策。
–汉朝内外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发展迅速,出现了众多文化名人和科学家。
•汉朝的衰亡:–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但很快被推翻。
–农民起义接连不断,造成社会动荡。
–匈奴入侵,对汉朝的统治形成了严重威胁。
第三节:三国鼎立•三国鼎立的背景:–董卓之乱导致东汉政权衰弱,形成了豪强割据的局面。
–曹操、刘备和孙权等领袖崛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三国鼎立的特点:–曹操建立魏国,形成中原的统一势力。
–刘备建立蜀国,重视民生、修筑水利等,深得百姓支持。
–孙权建立吴国,借助江南水网,发展海军,对抗曹魏。
•三国鼎立的结果:–长期的战乱,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曹魏最终建立了统一的北方政权,标志着三国鼎立的结束。
第四节: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南北朝的分裂:–东晋灭亡,分裂为南朝宋、南齐、南梁和南陈,以及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
–北方政权实行鲜卑族的统治,南方政权主要由汉族统治。
•南北朝的政治与经济:–北方政权实行了封建制度,推行了均田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南方政权因地理环境适宜经济发展,官府经济兴盛,手工业发达。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1)原子弹:__1964__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导弹:__1966__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3)氢弹:__1967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人造地球卫星:__1970__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东方红一号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5)代表人物:钱学森、__邓稼先__。
(6)历史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航天技术(1)1999年11月,__神舟一号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2)2003年10月,航天员__杨利伟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__三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翟志刚__实现了太空行走。
易混易错我国是第一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提示: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杂交水稻人物袁隆平,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称为“__杂交水稻之父__”成就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__籼型杂交水稻__影响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__粮食短缺__问题的战略措施2.青蒿素(1)发明:20世纪70年代,__屠呦呦__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作用: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__生理学或医学__奖。
【问题思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及启示是什么?(1)原因:国家的独立;党和政府的重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初二历史下册第十八课知识点总结学会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1、1986年3月,我国四位科学家为了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做了批示,此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
经过半年的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
2、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说的。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改革发展中的教育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增加经费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新中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说的。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特征,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艺术也发展迅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2、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
初二历史18课背诵内容
第十八课《元朝的政治制度》
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完善的政治制度之一,它以中央集权为主,以官僚制度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
一、中央集权
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央集权为主,实行“中央统治、地方分权”的政治体制。
中央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地方政府依法向
中央服务,并受中央的控制和监督。
二、官僚制度
元朝的官僚制度是以官吏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将官吏分为三等:一等是朝廷的大臣,二等是地方官吏,三等是乡绅、乡官等。
官吏的任免由朝廷主持,官吏的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由地方机构负责。
三、科举制度
元朝的科举制度是一种以考试为主要选拔方式的官僚制度,它既保证了官吏的素质,又保证了官吏的责任,使官吏有更大的积极性,为元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知识点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什么是“两弹一星”2、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第一:1945年7月16日,美国研制的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第二: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试验成功了自己的原子弹第三:1952年10月,英国在澳大利亚沿海的一艘船上试爆原子弹成功第四:1960年2月13日,法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第五: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分析归纳我国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的发展历程。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5)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作为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6)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道运行了1天。
此次飞行打破了由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7)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 火箭发射升空,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初二历史下册第十八课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二历史下册第十八课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学会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学会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1、1986年3月,我国四位科学家为了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做了批示,此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
经过半年的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
2、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说的。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一)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增加经费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新中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说的。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二)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特征,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艺术也发展迅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
体育课所列为学校重点课程。
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3、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
国门;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运动员是许海峰;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运会。
人们社会方式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鼓励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3、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在就业工作普遍得到了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最引人注目的与大多数城镇居民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出了步伐。
4、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或者简述建国以来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指出其主要原因。
国际地位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就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美国.日本关系实现正常化;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01年,中国承办了亚太经
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中国国力的不断提高。
5、建国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生活方式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⑴科技: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等。
⑵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等。
⑶文学艺术: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现.影视艺术的发展等。
⑷体育: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等。
⑸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的变迁.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