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
- 格式:pptx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22
海陆分布一、海洋的分布1. 海洋的分布范围世界上大约71的地表被海洋覆盖。
海洋分布在地球的各个大洋中,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极洋等。
2. 海洋的地理特点海洋由许多海域组成,包括海峡、海湾、海角和海岛等。
海洋的水深度不一,有的地方很浅,有的地方则非常深,甚至超过10,000米。
3.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海洋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另外,海洋中还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以用于生产淡水。
二、陆地的分布1. 陆地的分布范围陆地是指地球表面的大片固体地面,主要包括七大洲以及岛屿等。
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 陆地的地理特点陆地地理特点多样,有高山、丘陵、平原、河流、湖泊、荒漠和森林等。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北美洲的五大湖等。
3. 陆地对人类的影响陆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
人类在陆地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城市和村庄,开垦了许多农田和草场,发展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
陆地还是重要的资源供给地,提供了丰富的粮食、森林、矿产和水资源。
三、海陆交界处的特点1. 海陆交界处的地理特点海陆交界处有许多特殊的地形地貌,如沿海平原、海岸线、海角、海沟和海底山脉等。
2. 海陆交界处的气候特点海陆交界处的气候条件多样,受海洋和陆地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靠近海洋的地区夏季凉爽,冬季温和,而靠近内陆的地区则气候干燥,温差大。
3. 海陆交界处的生态特点海陆交界处的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多样,有各种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相结合的特殊生态环境。
这些地区也是各种野生生物的栖息地。
四、总结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掌握海陆分布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1.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海陆分布2.海陆比例: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3.海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
但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二、七大洲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三、四大洋1.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3.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第二节世界的地形一、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2.陆地地形之最地形类型地形区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盆地刚果盆地二、海底地形1.五种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第三节海陆变迁一、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二、大陆漂移学说1.提出者:魏格纳2.大陆漂移说主要依据:(1)大陆轮廓吻合(2)古老地层相似性(3)古生物一致性3.基本内容:几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运动1.板块构造学说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六大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3.板块运动:分为碰撞挤压和张裂;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裂谷和海洋;碰撞挤压运动时,形成山脉。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必背知识点一、海陆分布1. 海陆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
形象地称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二、大洲和大洋1. 七大洲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面积排序:亚洲 (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
位置及特点:东半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西半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大洲:北美洲、欧洲、亚洲(大部分)。
南半球大洲:南极洲、南美洲 (大部分)、非洲 (部分)、大洋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部分)。
2. 四大洋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特点:太平洋:面积最大,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呈 “S”形,位于南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
印度洋:位于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之间。
北冰洋:面积最小,位于北极圈内。
三、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四、海陆变迁1. 变迁方式地壳运动: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证明地壳在运动。
海平面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古河道遗迹,说明海平面发生过变化。
人类活动:如荷兰的围海造陆,改变了局部海陆分布。
2. 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大陆在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五、重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东非高原等。
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西西伯利亚平原、北美大平原等。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海洋与陆地第一节:海陆分布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亚欧大陆,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北美洲、南美洲分布在西半球,还有亚洲的一小部分,大洋洲中的新西兰。
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节:海陆变迁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衡,几乎三分之二的地球表面是覆盖着水的海洋,而其余的三分之一则是陆地。
在地球的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有特点。
一、海洋分布
1. 大洋分布
地球上有五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其中太平洋是最大的。
这些大洋之间有着深浅不一的海沟和海山,也有一些海峡和海湾。
2. 海岸线
地球上的海岸线非常长,也非常复杂。
海岸线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大陆的大小,还取决于海洋流的影响。
在一些地方,海岸线是低洼的,同时也有岩石嶙峋的悬崖和沙滩。
3. 海洋生物
海洋是丰富的生物家园,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生物,如海藻、珊瑚、海星、鱼类、海豚、鲨鱼等。
大多数的海洋生物都在浅海的边缘,也有少数的大型生物如鲸鱼等栖息在较深的海洋中。
二、陆地分布
1. 大陆分布
地球上的大陆共有七块,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大多数的城市和农村都建在陆地上。
2. 山脉和高地
陆地上除了平原外,还分布着大量的山脉和高地。
平原是人口密集的区域,而高山和高地则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地球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之上。
3. 陆地生物
陆地生物也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陆地上的生态系统也非常庞大。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动植物都成为了人类的食物来源。
总之,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同时,人类要承担起保护和维护这些生态系统的责任,让我们更好地享受这些资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海陆分布》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海陆分布的特点,以及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等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海陆分布方面的知识可能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还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难点:对于海陆分布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及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球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堂讲解:(1)讲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2)分析一些具体的地理实例,如沿海地区的气候、海洋资源的利用等,引导学生了解海陆分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探讨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海陆分布
1、全球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5、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最小、最浅的大洋。
6、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7、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穿过的大
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欧洲。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非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