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笔记-昨日重现(图标第一课)-脑图
- 格式:xmin
- 大小:41.39 KB
- 文档页数:1
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技巧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可以说说自己的经验,比如:1.读一本书时,你是从头到尾画一张还是多张2.读书读到哪个阶段开始绘制了开始前、读完、还是一边读一边记3.你是侧重梳理书的大纲、还是记录要点,或是记录自己联想到的想法4.你是用手绘的还是其他工具5.画完后的思维导图你如何保管电脑文件夹把纸张夹在书里6.下次再看这本书之前你会马上找以前画的思维导图来看吗1.读一本书时,你是从头到尾画一张还是多张(1)手绘的话,需要在家或公司,只有这些地方才有彩笔和A4纸,目前没有随身带着彩笔和A4纸的习惯(2)手绘完一本书,要修改很多次,基本上都是多张。
比如经常会画着画着就空间就够了,但分支错了。
用错笔了,内容重要程度分解不对,写错字了。
(3)手绘时非常花时间,有时会比我读完一本书时间还长,必须准备2小时以上,如果书比较精彩有时会花上一天或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2.读书读到哪个阶段开始绘制了开始前、读完、还是一边读一边记除了小说只读1、2遍,大多数的书只要做笔记最少读2遍,先把书看完第一遍,对全书的内容和框架有个了解,阅读第二遍或第三遍时开始做笔记。
3.你是侧重梳理书的大纲、还是记录要点,或是记录自己联想到的想法(1)整本书是思维导图笔记,看到不错的就放在思维导图里,最后从新梳理大纲,按自己的理解从新调整。
(2)针对某个细节,书中说可能会非常精彩,这时把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做成读书笔记。
(3)刚开始时是记录要点,在后期整理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阅读时的心得。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_________ 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迁都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奴隶的悲惨生活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战国时期,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的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______________, 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如:_______ 国郡守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 修的_____________, 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___工程。
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的变革.
(如:生产工具的进步使一些奴隶主开垦出大量土地并将土地出租,转化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也转化为农民。
)(显然,以土地私有制,分封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度不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改革就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制度,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战国后期各国都掀起了变法运动,以
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四、各国变法的作用
1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4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章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思维导图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2课俄国的改革
第3课美国内战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初中历史最重要的是同学们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轴和关键历史事件框架。
先把框架搭好,再慢慢熟记其中的细节要点,历史科目的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以上是一份整理的所有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的思维导图,摸透这份思维导图,就能考到90+。
用思维导图记忆知识点总结一、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来显示知识结构的图形工具。
它以中心思想为起点,通过分支和关键词来展示和组织知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更系统地组织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的作用1. 帮助记忆: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地记住和理解知识。
2. 整合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
3. 激发思考: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联系,从而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三、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1. 选取中心思想:思维导图的绘制以中心思想为起点,中心思想通常是一个关键词或短语,要能够准确地概括整个思维导图的主题。
2. 添加分支:在中心思想的周围绘制分支,分支上用关键词概括相关的知识点。
3. 分级展示: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逻辑关系,可以对分支进行分级展示,以便更清晰地展现知识结构。
4. 添加关键词和图标:在分支上添加关键词和图标,以强化记忆和理解。
四、思维导图的记忆技巧1. 简练明了:思维导图要尽量简练,用关键词概括知识点,以便更快速地理解和记忆。
2. 图文结合:在思维导图上添加图标和颜色,以加强记忆效果,让思维导图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3. 反复练习:将绘制的思维导图反复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直至熟练掌握。
五、思维导图在不同科目中的应用1. 语文:可以用思维导图整理词汇、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等知识点,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2. 数学:可以用思维导图整理公式、定理、解题方法等知识点,帮助我们更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3. 历史:可以用思维导图整理历史事件、人物、历史演变等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4.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科目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更好地整理和记忆知识点。
六、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1. 逻辑清晰:思维导图要逻辑清晰,能够清晰地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内在逻辑。
逍遥右脑速读记忆培训教案49【教学内容】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他把重点内容用图片的形式画出来,让我们对笔记内容更加容易理解。
思维导图是一种创造性的,记笔记的方法,能够用图片将你的想法画出来。
思维导图跟一般笔记最重要的不同有下面几点:1、思维导图从纸的中心开始记录,而笔记是从左上角开始的2、思维导图用关键词来进行记录,而笔记用句子来进行记录3、思维导图用一个从中心发散的,多层次线条结构来作为载体而一般的线性笔记是依照一行行的线条来进行记录的4、思维导图中充满大量图,而一般的笔记图很少,甚至没有图【教学要求】做思维导图时,它的分支是可以灵活摆放的,除了能理清思路外,还要考虑到合理利用空间,你可以在画图时思考,哪条分支的内容多一些,哪条分支的内容少一些,你可以把最多的内容的分支与内容较少的分支安排在纸的同一侧,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内容的摆放了。
整幅画看起来也会很平衡,思维导图前,要思考如何布局会更好。
每一幅思维导图虽然都有一套规则,但都能形成个人的风格【教学过程】一、放松训练约5分钟1、现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平静心情,然后深呼吸三次边呼气边全身尽量放松,在心里默念“心里特别平静”。
2、下面我们把两脚放平,宽度与肩膀平齐大腿与小腿成90度,小腿与脚成90度3、现在我们挺直后背,后背离开椅子,不要靠在椅子上注意不要使劲,不要让肌肉感觉到紧张。
4、保持腹式呼吸,尽可能慢慢呼气,同时身体各部位全部放松。
5、将意念转向眼睑,放松眼晴周围的肌肉使其松弛。
放松上额,下腭等部位的肌肉,使其整个面部松弛。
保持片刻,体会额头松弛后的愉快舒畅的感觉。
6、随着一次次的呼吸,松弛的感觉向全身蔓延,身体更加舒适。
稍停片刻,体会这种感觉,维持这种状态。
7、把手握起,松开,反复数次,清晰地去捕捉手的感觉。
把手松开,尽量伸直,睁开眼睛。
二、思维导图笔记约10分钟学校上课时间占据了我们80%左右的学习时间,可想而知,如果上课的效率提不上去,课后4个小时再怎么努力,花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够应对自如,既能记好笔记,又有时间跟着老师的讲解进度进行思考。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横向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考查角度北京人山顶洞人不同点距今时间约70万—20万年约3万年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工具制作打制打制,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火情况会使用火可能已知道人工取火相同点都生活在北京地区,都能够制造工具,都使用打制石器,都会用火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风俗通义·佚文》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各地有着很多传说。
此为我国“女娲造人”传说的记载。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而非世界上最早的古人类。
1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为什么说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1)用火烧烤食物,人类吃到了熟食,增强了自身体质。
(2)用火防寒,增强了人类同寒冷气候作斗争的能力。
(3)用火照明,改善了人类的居住条件。
(4)用火驱赶野兽,增强了人类的自卫能力。
3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1)当时周口店一带,森林茂密,野兽频繁出没,自然环境险恶,只有原始工具的北京人仅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下去。
(2)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获取困难,需要共同劳动以解决食物问题。
4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他们依靠血缘结合起来,共同劳动、集体生活。
2虽然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但其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这种仅应用于制造装饰品的技术,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5化石作为历史遗存,化石是直接史料(即第一手史料),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是我们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横向比较——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相比,河姆渡人、半坡人的进步性考查角度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食物来源采集、渔猎农耕为主生产工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居住条件住在洞穴里,不断迁移建有房屋,过定居生活产业分工没有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1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