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3
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诊断【目的要求】通过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试管凝集反应和玻板凝集反应及变态反应的操作,掌握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方法。
【设备与材料】器材恒温箱、灭菌试管、采血用注射器及针头、皮内注射器及针头、小试管及试管架、各种刻度吸管、平板凝集试验箱、酒精灯、火柴、玻璃板、蜡笔、牙签、洗耳球、工作衣帽、废弃缸。
药品来苏儿或新洁尔灭、0.5%石炭酸生理盐水或5%~10%盐水、生理盐水、布氏杆菌试管凝集抗原和玻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水解素、布病阳性和阴性血清、70%酒精棉球、5%碘酊棉球等。
【方法步骤】一.血清凝集反应试验采血及血清的分离:被检牛、羊颈静脉无菌操作采血10~15mL,于灭菌试管中,倾斜放置10~12h,待血清析出后,用毛细吸管吸取血清于标有畜号的灭菌试管内,封存被检。
1.试管凝集反应(1)操作方法:①取洁净小试管7支编号后于试管架上,分别按表1-1,加入0.5%石炭酸生理盐水(第1管加1.15 mL,第2~5管加入0. 5 mL,第6、7管不加)。
②吸取被检血清0.1mL加入第1管中,混匀后吸出0.25mL弃入废弃缸内,再吸入0.5mL加入第2管中,混匀,吸取0.5mL加入第3管,以此类推至第4管中,混匀后吸出0.5mL弃入废弃缸内,使1~4管均为0.5 mL,而被检血清递减稀释到1:200倍。
对照组第5管中不加血清,第6管中加入1:25稀释的布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0.5mL,第7管中加入1:25稀释的布氏杆菌标准阴性血清0.5mL。
③每管加入0.5mL1:20稀释抗原(用0.5%石炭酸生理盐水将布氏杆菌试管凝集抗原进行1:20的稀释)。
④加样完毕,振荡使被检血清和抗原充分混合后,置于37℃恒温箱中12~18h,取出后在室温中静置2~4h。
观察并判定结果。
(2)结果判定++++:细菌100%凝集,呈伞状沉淀于管底,上层液清亮透明。
+++:细菌75%凝集,凝集现象同上,上层液稍混浊。
++:细菌50%凝集,管底有中等量沉淀,上层液半透明。
502023.10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要点及防控措施刘先萍(青海省甘德县青珍乡畜牧兽医站,青海 甘德 814100)牛羊布氏杆菌病是牛羊常见疾病,其能直接影响母畜繁育,降低幼畜存活率,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了解该病的诊断技术要点,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实现对该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对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牛羊布氏杆菌病常见症状牛羊布氏杆菌病属于隐性感染疾病,其主要表现症状为流产。
怀孕三个月左右的牛羊若患有布氏杆菌病,则极有可能出现流产现象。
在患病母畜流产前期,会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者是坐立不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患子宫内膜炎,阴道还会排出污秽物。
此外,通过调研可以发现,部分牛羊在患有布氏杆菌病后会患上乳腺炎、关节炎等多种并发症,部分公畜在患病后还会患上严重的附睾炎与睾丸炎,导致其无法正常繁育。
因此必须要认识到该种疾病的严重性,并全面加大研究投入,以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在疾病发生时要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有效保障牛羊健康。
2 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技术要点在发现牛羊出现上述症状时,养殖户可初步判断牛羊患有布氏杆菌病。
如要确诊,则必须在实验室实施检查,进而精准判断牛羊所患疾病,以免对后续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检查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2.1 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查是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常见诊断技术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需先在无菌状态下对流产牛羊胎儿的胎衣、胃内容物、淋巴结、患病母牛羊的脓肿脓汁及阴道分泌物等进行采集,并结合规范要求将采集的样本制作为涂片。
然后,对涂片进行干燥处理。
利用火焰对其固定,用2%的沙黄进行加温染色。
在完成水洗操作后,用1%的孔雀绿水溶液进行复染。
在确认上述各项操作均符合要求后,应及时开展涂片的清洗与镜检工作。
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涂片呈蓝色,即代表牛羊患有其他疾病;若发现呈红色,即代表牛羊患有布鲁氏杆菌病。
2.2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对已有的布鲁氏杆菌抗原检测被检牛羊血清中存在的抗体进行利用,以此判断牛羊是否患有布氏杆菌病。
羊布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羊布病(scrapie)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主要影响绵羊和山羊。
目前,病症的确诊主要依靠羊布病血清学诊断方法。
下面将对羊布病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理学观察病理学观察是羊布病诊断的关键。
在动物死亡或者丧失活力的状况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的检查。
主要包括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1. 病理切片:将组织标本进行固定、切片和染色,观察细胞异常变化。
羊布病的典型病理改变是神经元丢失、星形胶质细胞变性和淀粉样斑块(amyloid plaques)的形成。
2. 免疫组化染色:采用抗体与相关蛋白质反应,通过组织染色来检测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比如通过对PrPSc(Prion Protein Scrapie)的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羊布病相关蛋白质的沉积情况。
3.电子显微镜检查: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样本中存在的羊布病相关蛋白质结构,进一步确认诊断。
二、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主要利用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与病原体相关抗原发生反应,来确定感染羊布病的存在。
目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1.免疫荧光:采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待检测的样本进行反应,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是否发出荧光信号。
该方法可用于检测待测样本中的PrPSc 蛋白。
2.ELISA:通过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将待测样本中的PrPSc蛋白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然后加入酶标记的二抗,测定其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阳性。
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
3.免疫印迹:将待测样本中的PrPSc蛋白通过电泳分离,然后转移到膜上,再用特异性抗体与其结合,通过相关酶的作用而显示出条带。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确认PrPSc蛋白的存在。
以上免疫学检测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结起来,羊布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理学观察和免疫学检测两大方面。
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史,还需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1、流行病学史: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史极为重要,患者多有病牛、病羊的接触史,或者从事畜牧业工作,有与病牛、病羊的密切接触,比如挤牛奶、生吃牛肉、羊肉等途径。
2、典型的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长期的低热,或者患者出现多汗、乏力、全身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或者患者出现睾丸炎、附睾炎等临床表现。
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感染性的心内膜炎、脑炎,都需要高度怀疑布氏杆菌病。
3、实验室检查:布氏杆菌病的病原学检查阳性,患者进行布氏杆菌血清学试验发现布氏杆菌抗体阳性,或者患者进行血培养、组织培养,培养出布氏杆菌。
总之,需要上述三条共同存在时,可以确诊为布氏杆菌病。
患者确诊为布氏杆菌病后,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可以选择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或者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进行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武水珍X u m u s h o u y i 羊布鲁氏菌病又被称为布病,它是由布鲁斯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发热、流产、睾丸炎症、关节肿胀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种传染性疾病除了危害羊之外,还可以危害多种反刍动物,同时也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为了更好的防范该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都需要做好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和疫情的检测筛查。
在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到等,不同的试验有着不同的操作标准,同时检测的精确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学生检测方法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效果,从流行过羊布鲁氏杆菌病的2个规模化养殖场当中采集新鲜血液200份,进行血清学检测,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获取本次研究从流行过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两个规模化养殖场中采集新鲜血液200份,将其放置在4度的温箱当中进行保存。
在检测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试剂为虎红平板凝集抗原、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羊布鲁氏杆菌病抗体检测试剂盒(EILSA )、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抗原、布鲁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标准阴性血清、绵羊红细胞。
上述材料均从正规途径采集。
在试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仪器主要包括了生化培养箱、酶标仪、全自动酶标洗板机、单多道移液器等。
2、试验方法在试验操作过程中,首先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得到的血清进行编号处理。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的检测和判定按照布鲁氏杆菌诊断技术标准进行。
羊布鲁氏杆菌抗体检测试验,按照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相关说明进行严格的操作,并进行阳性阴性判断。
二、结果分析1、不同血清检测方法200份血清样品当中的阳性率在进行血清学检测过程中,根据布鲁斯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对于普通平板检测为阳性,但试管凝集检测为阴性的血清,应该在试验结束30天之后,再次采集该头患病羊的新鲜血液进行一次检测,如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检测结果再次为阳性,则可以判断该血清为阳性,否则判断为阴性。
羊布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羊布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传染病,以母羊不孕、流产、产死胎或弱胎,公羊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等临床特征。
羊布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Test)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可用于检测布氏杆菌的特异性抗体。
该方法是将细菌悬液与待测血清混合,观察其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如果待测血清中含有布氏杆菌的特异性抗体,会与细菌产生凝集反应,从而间接检测出布氏杆菌感染。
2.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补体结合试验可以检测布氏杆菌的抗原和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该方法是将待测血清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再加入补体,观察是否发生补体结合反应。
如果待测血清中含有布氏杆菌的抗体,会与抗原结合并激活补体,从而间接检测出布氏杆菌感染。
3.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布氏杆菌抗原和抗体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特异性抗体与荧光染料标记,再与待测样本中的抗原反应,观察是否有荧光信号产生。
如果有荧光信号产生,说明待测样本中含有布氏杆菌抗原。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该方法是将特异性抗原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再与待测血清中的抗体反应,加入酶标二抗后显色反应,用酶标仪测定光密度值,从而检测出布氏杆菌抗体。
5.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assay)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该方法是将特异性抗原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再加入胶体金标记的抗体,形成金标复合物,利用胶体金颜色变化产生的颜色信号来判断待测样本中是否存在布氏杆菌抗原或抗体。
以上是羊布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各种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方法.-养羊技术羊布氏杆菌病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生殖系统。
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
羊布氏杆菌病也和牛布氏杆菌病一样,可根据羊群的流产情况和病羊的症状来诊断。
应当注意炎症的鉴别,因为还有许多原因可使母羊发生流产。
此外羊还有孤菌性流产、沙门氏杆菌性流产、病毒性流产等。
这些传染性流产的流行情况和症状与布氏杆菌流产很相似,应注意区别。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方法.1、细菌学诊断采取羊的流产胎儿、胎盘、阴道分泌物、奶汁等作为细菌学检查。
奶的检查尤其有意义,因为慢性病例一般都由奶汁排菌。
检查方法是采用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接种豚鼠等。
从羊奶中分离布氏杆菌时,由于羊奶的脂肪球太小,菌不容易随着奶脂上浮,应进行离心沉淀,取沉淀物进行分离培养,以提高培养的阳性率。
血液培养对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可能有些意义。
可用液体固体双重培养及进行检验,发现试验动物在菌血症时期血液培养的阳性率很高。
2、血清学和变态反应诊断目前,我国以凝集反应和变态反应作为诊断羊布氏杆菌的基本方法。
补体结合反应和羊奶凝集素的检查只作为辅助方法。
这几种反应的出现规律,与牛布氏杆菌病大致相同,但羊布氏杆菌病的变态反应一般在病愈后6~12个月消失。
凝集反应对羊布氏杆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它的出现和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病情的发展和停息。
羊出现凝集反应的早晚,与感染剂量有密切关系。
根据兽医工作者实验观察,给羊感染以较大剂量的羊种布氏杆菌,后经过4~7天既出现凝集反应。
如感染以30~40个感染量,通常经过7~14天出现凝集反应。
健康羊于病羊混居后出现凝集反应很不一致,最早的经过14~20天就可出现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的持续期也与感染剂量有密切关系,给羊感染1~5个最小感染量的羊种菌后,之后经过35天,凝集价由1∶200~1∶400下降到1∶50~1∶100;而感染以较大的剂量时,凝集反应可以保持8~9个月,甚至1年。
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核心思路牛布氏杆菌病是由牛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它能感染许多动物和人类,其中包括马、狗、猫、家禽、家畜以及人类等,疾病的死亡率极高,对于动物畜牧业和公共卫生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牛布氏杆菌病的及时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牛布氏杆菌病的确切诊断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用于确立牛布氏杆菌病的常见实验室测试:1、培养实验:在培养基中证实牛布氏杆菌的存在是一种最常见的诊断方法。
这项测试需要将患者血液或其他组织样本置于培养皿中,使其在温床上生长,以确定是否出现牛布氏杆菌为主的细菌菌群。
2、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用于检测人类或动物的血清对牛布氏杆菌抗原的反应。
该测试通常包括测量特定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这些值可能不同于健康动物和人群中的参考值。
3、PCR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牛布氏杆菌病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该技术利用特定的引物扩增病原体的DNA,确立是否存在牛布氏杆菌。
1、预防预防牛布氏杆菌病的最佳方法是通过了解它们的传播方式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例如,正确的处理和储存食品,减少与家禽、家畜等接触以及对失去应对能力的家禽和家畜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都是预防牛布氏杆菌病的关键。
2、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牛布氏杆菌病病人的存活率。
该疾病的治疗建议通常包括抗生素和抗炎症药物。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支持疗法来保持液体、电解质平衡以及其他专业治疗手段来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3、控制当发生牛布氏杆菌病疫情时,必须迅速采取控制措施以阻止疾病的传播。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隔离受感染动物、消毒和清洁密切接触的地方、禁止买卖传染源以及加强动物和人的卫生和健康管理。
对于重症病人,需要指导家属和周围家禽、家畜等人进行接触防护,以减少继续感染其他人的概率。
总之,牛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治疗和控制。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动物和人的卫生和健康管理以及对牛布氏杆菌病的深入了解都是防治牛布氏杆菌病的重要手段。
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诊断
【目的要求】
通过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试管凝集反应和玻板凝集反应及变态反应的操作,掌握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方法。
【设备与材料】
器材恒温箱、灭菌试管、采血用注射器及针头、皮内注射器及针头、小试管及试管架、各种刻度吸管、平板凝集试验箱、酒精灯、火柴、玻璃板、蜡笔、牙签、洗耳球、工作衣帽、废弃缸。
药品来苏儿或新洁尔灭、0.5%石炭酸生理盐水或5%~10%盐水、生理盐水、布氏杆菌试管凝集抗原和玻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水解素、布病阳性和阴性血清、70%酒精棉球、5%碘酊棉球等。
【方法步骤】
一.血清凝集反应试验
采血及血清的分离:被检牛、羊颈静脉无菌操作采血10~15mL,于灭菌试管中,倾斜放置10~12h,待血清析出后,用毛细吸管吸取血清于标有畜号的灭菌试管内,封存被检。
1.试管凝集反应
(1)操作方法:
①取洁净小试管7支编号后于试管架上,分别按表1-1,加入0.5%石炭酸生理盐水(第1管加1.15 mL,第2~5管加入0. 5 mL,第6、7管不加)。
②吸取被检血清0.1mL加入第1管中,混匀后吸出0.25mL弃入废弃缸内,再吸入
0.5mL加入第2管中,混匀,吸取0.5mL加入第3管,以此类推至第4管中,混匀后吸出0.5mL弃入废弃缸内,使1~4管均为0.5 mL,而被检血清递减稀释到1:200倍。
对照组第5管中不加血清,第6管中加入1:25稀释的布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
0.5mL,第7管中加入1:25稀释的布氏杆菌标准阴性血清0.5mL。
③每管加入0.5mL1:20稀释抗原(用0.5%石炭酸生理盐水将布氏杆菌试管凝集抗原进行1:20的稀释)。
④加样完毕,振荡使被检血清和抗原充分混合后,置于37℃恒温箱中12~18h,取出后在室温中静置2~4h。
观察并判定结果。
(2)结果判定
++++:细菌100%凝集,呈伞状沉淀于管底,上层液清亮透明。
+++:细菌75%凝集,凝集现象同上,上层液稍混浊。
++:细菌50%凝集,管底有中等量沉淀,上层液半透明。
+:细菌25%凝集,管底有少量沉淀,上层液混浊,不透明。
-:无凝集现象,液体完全混浊。
但细菌呈圆点状沉于管底,振荡时均匀混浊。
表1~1 试管凝集反应表
单位:mL
1.15
+”判定为疑似。
羊1:50 “++”或以上判定为阳性,1:25 “++”判定
为疑似。
疑似反应家畜,再过半个月重检。
仍可疑,则依畜群中有阳性畜定性。
2.玻板凝集试验
(1)操作方法:取洁净玻板一块,用蜡笔划成4个约3cm2方格,用0.2 ml
吸管吸取被检血清分别滴加0.08ml,0.04ml,0.02ml,0.01m于1~4个方格内,
然后在每个方格中加入布氏杆菌玻板凝集抗原0.03ml。
每格用1根牙签分别从
0.01至0.08血清量依次搅拌混匀。
如表1~2。
表1~2 平板凝集反应表单位:ml 方格号 1 2 3 4 阳性血清对照阴性血清对照抗原对照
被检血清(ml) 0.08 0.04 0.02 0.01 阳性血清0.03 阴性血清0.03 生理盐水0.03 平板抗原(ml)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相当于试管凝集价 1:25 1:50 1:100 1:200
判定结果
(2)结果判定
++++:细菌100%凝集,出现大凝集片或小的颗粒,液体完全清亮透明。
+++:细菌75%凝集,有明显的凝集片,液体基本透明。
++:细菌50%凝集,有可见的凝集片,液体不太透明。
+:细菌25%凝集,仅有可见的颗粒物,液体混浊。
-:无凝集现象,液体均匀混浊。
(3)判定标准
玻板凝集试验0.08ml,0.04ml,0.02ml,0.01m血清量相当于试管凝集试验
1:25,1:50,1:100,1:200,的凝集价,判定标准参照试管凝集试验。
二.变态反应布氏杆菌水解素皮内注射变态反应,用于绵羊和山羊布氏杆菌
病的检疫。
1.试验方法在羊尾根皱褶或肘关节后方无毛处,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皮内注
射0.2 ml布氏杆菌水解素,注射后24h、48h各检查一次。
以反应最强的一次作
为判定依据。
2.判定标准
阳性反应(+):注射部位明显水肿,肉眼可见者。
可疑反应(±):肿胀不明显,通过触诊和与对侧比较来判断。
阴性反应(-):注射部位无反应或仅有个小的硬结者。
【实训报告】将操作情况和观察结果写一份实训报告。
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诊断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