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原学血清学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48
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分析与细菌学检测方法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多样化且类似于其他感染性疾病,因此需要通过血清学分析和细菌学检测方法来确诊。
本文将对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分析和细菌学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血清学分析是布鲁氏菌病确诊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感染布鲁氏菌后,人体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作为免疫反应的体现。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样本中的抗体水平,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布鲁氏菌感染。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鲁斯菌血凝试验(RBPT)、红细胞沉降试验(RBT)、血凝凝集试验(CFT)、鲁斯菌凝聚试验(SAT)等。
这些血清学检测方法基于对患者血清中布鲁氏菌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
鲁斯菌血凝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初筛试验,通过观察血清与鲁斯菌悬液的凝集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布鲁氏菌。
如果血清中存在布鲁氏菌抗体,凝集反应会发生,并形成凝集现象。
红细胞沉降试验和血凝凝集试验则可以更准确地测定患者血清中布鲁氏菌抗体的滴度,用于判断感染程度。
鲁斯菌凝聚试验则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试验,通过将鲁斯菌的抗原与患者血清混合,观察是否会发生凝聚反应,来确定是否感染布鲁氏菌。
除了血清学分析,细菌学检测方法也是布鲁氏菌病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
细菌学检测方法主要通过从患者的体液(如血液、淋巴结组织等)或粪便中分离和培养布鲁氏菌,然后进行鉴定来确诊。
常用的细菌学检测方法有无菌抽取、培养和染色等步骤。
其中,无菌抽取是从患者体液或组织中取得标本,并采用无菌技术处理,以避免细菌污染。
接着,标本会被接种于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条件和条件的控制,使布鲁氏菌得以生长和繁殖。
最后,通过染色技术如格拉姆染色、新西兰染色等,可以观察和鉴定生长在培养基中的细菌是否为布鲁氏菌。
细菌学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检测布鲁氏菌的存在,并可以对感染量进行定量分析。
此外,细菌学检测还可以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该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辅助临床治疗的选择。
800份人血标本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于清利,李长明,张志慧,李福林中图分类号:R5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889(2010)04-0290-01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历史上该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曾广泛流行。
通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我国的布病疫情在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得到控制。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布病疫情死灰复燃,某些地区疫情较为严重,既威胁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又影响了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如何科学合理地采取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手段,为临床医师和流行病学医师提供可以信赖的检测结果,是实验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丰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自2009年1~10月对来自布病疫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就诊病例所采集的800份人血标本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1 材料1.1 标本从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就诊病例采集的静脉血液标本。
1.2 试剂与器材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和试管凝集抗原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提供,其他试剂与器材为实验室自备。
2 操作方法将以无菌手续采取被检者的静脉血液3m,l25 以上室温静置2h,自然析出血清,然后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分别检测,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编著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为准。
3 结果800份被检血清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387份,试管凝集试验阳性363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但试管凝集试验阴性的35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阴性作者单位: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丰宁 068350)作者简介:于清利(1966-),男(满族),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
但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的11份,见表1。
2种实验方法检测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2=12.5,P<0.05),虎红平板试验阳性率高于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表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存在假阳性。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如下:
(一) 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密切联系者。
(二) 临床表现:出现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三) 实验室检查: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小时分别观察一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0cm²以上)
(四) 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
(五) 血清学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触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诊断疑似病例:具备(一)、(二)、(三)者。
诊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四)或(五)中任何一项者。
羊布鲁氏菌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武水珍X u m u s h o u y i 羊布鲁氏菌病又被称为布病,它是由布鲁斯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发热、流产、睾丸炎症、关节肿胀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种传染性疾病除了危害羊之外,还可以危害多种反刍动物,同时也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为了更好的防范该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都需要做好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和疫情的检测筛查。
在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到等,不同的试验有着不同的操作标准,同时检测的精确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学生检测方法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效果,从流行过羊布鲁氏杆菌病的2个规模化养殖场当中采集新鲜血液200份,进行血清学检测,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获取本次研究从流行过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两个规模化养殖场中采集新鲜血液200份,将其放置在4度的温箱当中进行保存。
在检测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试剂为虎红平板凝集抗原、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羊布鲁氏杆菌病抗体检测试剂盒(EILSA )、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抗原、布鲁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标准阴性血清、绵羊红细胞。
上述材料均从正规途径采集。
在试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仪器主要包括了生化培养箱、酶标仪、全自动酶标洗板机、单多道移液器等。
2、试验方法在试验操作过程中,首先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得到的血清进行编号处理。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的检测和判定按照布鲁氏杆菌诊断技术标准进行。
羊布鲁氏杆菌抗体检测试验,按照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相关说明进行严格的操作,并进行阳性阴性判断。
二、结果分析1、不同血清检测方法200份血清样品当中的阳性率在进行血清学检测过程中,根据布鲁斯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对于普通平板检测为阳性,但试管凝集检测为阴性的血清,应该在试验结束30天之后,再次采集该头患病羊的新鲜血液进行一次检测,如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检测结果再次为阳性,则可以判断该血清为阳性,否则判断为阴性。
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典型临床症状是发热、关节炎和肝脾肿大等。
布病的血清学检测常用于病人的确诊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同时也作为疫情监测和动物检测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10个关于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知识点,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描述,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布病血清学检测方面提供帮助。
1. 血清学检测的基本原理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或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来诊断布病的方法。
布鲁氏菌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其中IgM抗体出现早,提示感染处于急性期;IgG抗体是延迟性出现的,可持续存在多年,提示感染史或暴露史。
2.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常用的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微量补体结合试验(MCT)、血凝试验(CFT)等。
3. ELISA的操作原理ELISA是目前常用的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将特异性抗原或抗原多糖修饰物与酶标记的抗体配对,加入待测血清,通过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并被酶标记抗体检测,最后加入发色底物观察反应结果。
4. MCT的操作原理MCT是检测布病血清中补体结合作用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血清与布鲁氏菌抗原混合,加入补体和乳胶颗粒,观察补体是否被激活结合乳胶颗粒形成凝集现象。
5. CFT的操作原理CFT是以血清中的抗体与抗原生成凝集反应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将特异性抗原与待测血清混合形成颗粒复合物,加入补体,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6. ELISA的优点ELISA具有操作简便、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临床应用广泛等优点,能够在10分钟到3小时内得到结果,对于急性期感染的评估及治疗效果的监测具有较高价值。
7. MCT的优点MCT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重现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筛查疫区人群以及大批量动物血清的检测,但其灵敏度与特异性不如ELISA。
8. CFT的优点CFT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结果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布病血清学研究、动物检测及疫情监测中,但其灵敏度与特异性低于ELISA。
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标准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上症状多样,易被误诊,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病患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1.急性期,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寒战、高热、出汗等。
2.慢性期,患者可出现长期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关节炎等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检查,包括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结
果有助于诊断。
2.细菌学检查,从患者的血液、骨髓、脑脊液、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有助于确诊。
3.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助于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肝脾肿大、骨关节损害等特征性改变,
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四、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的职业、生活环境、接触史等,对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也具有一定辅
助作用。
五、其他辅助检查。
包括血培养、骨髓培养、尿培养等,有助于发现患者体内的布鲁氏菌。
综上所述,布鲁氏菌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流行病学史等多方面信息,以确保准确诊断。
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日发现和治疗该疾病,减少病患的痛苦和传播的风险。
希望本文对临床医生在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上有所帮助,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
诊断水平,为病患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血清学技术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评价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能在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这种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场所。
家畜染上布病不仅会对畜牧业带来一定的危害,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目前医学上对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技术。
本文将对血清学技术在布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评价进行研究。
标签: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技术;现状1.凝集实验(1)试管凝集实验(SAT)。
试管凝集实验可以在早期对发生在人类和动物身上的布病进行诊断,并且可以检测出人类和动物感染布病获得免疫后身体出现的血清抗体。
SAT具有稳定性和特异性,主要检测人和动物体内的IgG2和IgM 型抗体,其中检测IgM的敏感程度大于IgG2。
如果单一使用,会造成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2)平板凝集实验(PAT)。
PAT也是布病常规的血清学诊断方式,可以对布病进行普查,实验过程简易方便,敏感程度高于SAT,但有的情况下会发生非特异性凝集。
(3)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
RBPT可抑制非特异性反应的IgM与IgG 的活化,实验成本不高,适用布病的大范围检疫;不足之处是不能鉴定布病的发生是人工免疫还是自然感染的结果。
(4)乳胶凝集实验(LAT)。
采用改良后的LAT诊断布病存在95%的阳性率,和SAT与PAT比较,符合程度较高,适合在基层应用和推广。
(5)间接血凝反应(IHAT)。
在用凝集反应、补体参与反应和沉淀反应不能检测出布氏菌抗体的情况下,IHAT可以检测出微量的布氏菌抗体,从而诊断出布病。
不足的是IHAT抗原的制备比较复杂。
(6)抗球蛋白实验(AGT)。
AGT可检测人和动物体内的IgG、IgM和IgA 型抗体,可应用于布病的初期诊断,对慢性期布病的诊断价值更明显。
2.沉淀实验应用于诊断布病的沉淀实验有环状沉淀实验(RPT)、絮状沉淀实验(FPT)和琼脂扩散实验(GDT),其中GDT应用比较广泛。
牛布鲁氏菌四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任璐;周晓翠;范伟兴;武瑞【摘要】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serological test method for bovine brucellosis in clinical detection,4 serological tests for bovine brucellosis detec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294 bovine serum samples were tested by Rose 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T),Serum Agglutination Test(SAT),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and Complement FixationTest(CFT),respectively. The coincidence rate and Kappa were compared between RBT and ELISA,SAT and CFT,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4 tests were compared using CFT as a standar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RBT and ELISA,SAT and CFT was over 95% as well as the Kappa values > 0.75. Taking CFT as a standard,the sensitivity of RBT and ELISA was better,but it exised a certain false positive. The specificity of SAT was better,but it existed a certain false negative. ELISA had bett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an RBT and SAT. RBT and ELISA were suitable for screening,and CFT was suitable for definite diagnosing in clinical detection. It was better to choose more than two tests for diagnosis of bovine brucellosis.%[目的]为在布鲁氏菌病临床检疫中选择可靠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布鲁氏杆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病例检查1. 确认病史。
在病例检查中,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病史,包括与动物接触史、生活环境等相关信息。
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方法优缺点对比王 刚1,范伟兴2,刘 坤2,田丽华3,温建新1(1.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2.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3. 青岛西海岸新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青岛 266400)摘 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严重危害畜牧养殖业安全和人类健康,而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为布病的预防、检测和净化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针对布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全乳环状实验(MR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偏振测定法(FPA)、补体结合试验(CFT)以及琼脂扩散试验(NH-GD)等。
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RBT操作简便,敏感性较高,但环境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ELISA敏感性较高,可一次性检测多个样本,但对仪器要求较高;FPA短时间内能够检测大量样品,操作简单,特异性和敏感性与ELISA相似,但需要专业的荧光偏振仪器;SAT特异性较强,但敏感性不高,操作步骤繁琐;CF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于SAT,但试验较为繁琐,耗时长;MRT一般只用于牛奶样本检测,无需采血,特异性强,但对牛奶的质量有一定要求;NH-GD对疫苗免疫样本和野毒感染样本具有鉴别诊断能力,但抗原纯度要求高。
因此,RBT、MRT、ELISA、FAP和NH-GD更适合用于布病初筛,而SAT和CFT更加适用于布病复核。
未来应探索更多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如荧光微球法、半抗原鉴别诊断方法等,以便为布病检测提供更优选择。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方法;优缺点对比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44X(2021)05-0072-04DOI:10.3969/j.issn.1005-944X.2021.05.016Comparison on the Serological Detection Methods for BrucellosisWang Gang1,Fan Weixing2,Liu Kun2,Tian Lihua3,Wen Jianxin1(1.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109,China;2.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gdao,Shandong 266032,China;3. Qingdao West-Coast Economic New Area 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Qingdao,Shandong 266400,China)Abstract:The animal husbandry safety and human health have been seriously endangered by brucellosis,against which,the prevention,detection and purification could be technically supported by an effective detection method. Current serological detection methods mainly include 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T),standard-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whole milk ring test(MRT),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test(ELISA),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ssay(FPA),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and native hapten-gel diffusion test(NH-GD),which are with differ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follows:RBT is user-friendly with high sensitivity,but is subject to environment to some extent;ELISA can detect several samples at one time with high sensitivity,but advanced device will be required;FPA can detect a large number of samples in a short time with similar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as ELISA,but a specific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nstrument will be required;SAT is with good specificity but lower sensitivity and complicated operation steps;CFT is with higher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compared to SAT,but is收稿日期:2021-02-07 修回日期:2021-02-26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种经济动物创新团队项目(SDAIT-21)通信作者:温建新。
布鲁氏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流行。
布病给人造成了大量损失和痛苦。
近年由于布病的散发病例的增多,患者多无明确接触史,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因此其实验室检测至关重要。
目前布氏菌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分三类:布氏菌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细菌学检测周期长、阳性率低、感染风险高等特点,分子生物学对仪器、人员、技术的要求较高使得这两类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上不是很普遍,应用最多的还是布氏菌的血清学检测。
本文现就布氏菌的血清学的检测进行如下综述。
布氏菌血清学方法可以分为:凝集法、补体结合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荧光偏振法、胶体金层析法等。
其中凝集法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颗粒性抗原结合产生凝集的血清学实验,现应用最多的为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试管凝集实验、二巯基乙醇试管凝集实验、抗人球蛋白抗体实验等。
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A)其抗原系用抗原性良好的牛种布氏菌株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收获菌体, 经加热灭活, 离心后用虎红染料染色, 悬浮于乳酸缓冲液(PH3.6-3.7)制成。
它能抑制非特异性反应的IgM和增强特异性IgG 的活性, 其反应敏感稳定, 特异性优于试管凝集实验。
因此PBPA在很多国家推广使用, 是我国常规的诊断方法之一。
RBPA操作简单,不需要大型精密的仪器,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和检测点应用。
因有很高的灵敏性且能在短时间内完成,RBPA常用于初筛实验。
其有很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当检测1:4稀释血清标本阳性时其诊断的特异性更高【1】。
但RBPA也有局限性,纤维蛋白原可与虎红染料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形成假阳性【2】,急性病人早期,体内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RBPA可能检测为阴性。
试管凝集实验(SAT)又称莱特试验是1897年由Wright发明,其方法简便,特异性强,可半定量检布鲁氏菌抗体滴度,因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至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我国布病诊断标准中当SAT滴度≥1:100可确诊是活动性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