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 _第2节_通过激素的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41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一素调节的发现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1)实验假设:胰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节。
(2)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3)实验步骤及现象①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腔内――→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②直接把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没有引起胰液分泌。
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保留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引起胰液分泌。
(4)实验结果分析: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
2.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验证实验(1)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①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②实验步骤及现象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引起胰液分泌(本实验是和沃泰默的实验②作对照)。
③实验结果分析:小肠黏膜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
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3)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一些化学物质的调节。
知识点二动物体内的主要激素1.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血糖平衡的调节知识点三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的来源与去路1 、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1)“三来”——)(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三去”——氧化分解2.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A细胞。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②作用: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
③这是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胰岛素(2) 细胞。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B②作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必修3·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1、发现历程①沃泰默:胰液的分泌是神经反射②贝利斯和斯他林:胰液的分泌是受某种化学物质——促胰液素调节。
(他们采纳了同事哈代(W.B.Hardy)的建议,创用了源于希腊文的一个字“激素”(hormone,“刺激”的意思)这个名称(1905)。
促胰液素便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
这样,产生了“激素调节”这个概念,以及通过血液循环传递激素的“内分泌”方式,从而建立了“内分泌学”这个领域。
)③巴甫洛夫:胰液的分泌属于神经反射→促胰液素2、促胰液素的化学本质: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一种碱性多肽。
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11种不同氨基酸。
二、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对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1、腺体: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构成,存在于器官内或存在的器官。
(1)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的组织或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
如唾液腺、胃腺、肠腺、汗腺、皮脂腺、乳腺、泪腺、肝脏、胰腺(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大属于外分泌部,但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
(2)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各细胞、组织或器官中,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织器官的活动。
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胸腺、胰岛。
2、动物激素的种类三、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路和去路(2)血糖浓度①正常值:80—120mg/dL(0.8—1.2g/L)②低血糖:<60mg/dL③高血糖:>130mg/dL④尿糖:>160mg/dL(3)糖尿病①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②诊断:持续高血糖且有糖尿③防治:基因治疗、药物治疗、饮食习惯、锻炼④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三多一少”现象)尿糖是指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这是从成分上进行考虑的;糖尿是指具有糖尿病症状的人,这是从症状上进行考虑的。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态度观念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3.能力方面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教学模式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参考课时一课时三、教学策略1.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关于激素调节,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已学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激素调节的发现前,先让学生回忆激素的概念;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也可先让学生回顾;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也可先由学生分析。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例如,促胰液素的发现、血糖平衡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可由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活动由学生先阅读理解,然后分小组进行活动和讨论;激素调节的特点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的评价,既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详见教学案例),也可以事先从媒体上收集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3.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料本节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例,这些材料是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很好的素材。
“问题探讨”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马拉松长跑中血糖的平衡问题,如果能将它与实例一中血糖代谢途径相结合,可以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创设联系实际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不仅蕴含了科学发现的思想与方法,而且通过分析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组织好模型建构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认识模型建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平行班)庞婷【课标要求及分析】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1.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明确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
2.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3.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通过激素的调节》是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二节课。
本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的延续。
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稳定,除了与神经调节密切相关外,激素调节也是很重要的调节方式。
如何通过激素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这一问题就在本节中解决。
同时学生可以认识到,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建立稳态调节网络必不可少的一步。
本节内容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以及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四部分内容,大约需要二课时。
【学情分析】关于激素调节,学生已经在初中生物课上有了印象,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知识。
同时,在学习稳态的调节机制时老师已经给学生浅要的介绍了几种调节方法,并且在上一节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学习了“通过神经的调节”,知道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在学生认识了神经的调节机制之后,再学习激素的调节,这样更符合人们对生命活动调节的认识发展史,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掌握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机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内分泌腺及其产生的各类激素(2)描述血糖平衡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2.能力目标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3.情感目标(1)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2)通过激素类药物的应用的利与弊的学习,建立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关爱身边有相关疾病的人【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动物和人体的主要的腺体及其分泌的激素和功能3.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采用启发式,同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新颖性。
必修三 2.2-2通过激素的调节【学习目标】1.简述甲状腺激素对发育与代谢的调节。
2.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的特点。
【自主学习讨论】㈠激素调节的实例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人体受到寒冷等刺激,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中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
此激素又能刺激合成并分泌,从而促进细胞,增加产热,使机体抵御寒冷。
2.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反过来抑制和的活动,使和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
3.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低时,对和的抑制作用,使和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
4.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反过来又作为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它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对于具有重要意义。
㈡激素调节的特点1.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通过,作用于。
2.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
激素一经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的动态平衡。
3.激素既不,又不,也不起作用,而是随到达,使靶细胞原有的发生变化。
【巩固检测】(1-8题为A级题,9-13题为B级题)1.促胰液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分别是( )A.肠黏膜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B.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C.肝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D.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2.给成年大鼠连续3周饲喂甲状腺激素后,与对照组比较,会出现( )A.体重增加 B.嗜睡 C.耗氧量下降 D.对低氧环境耐受能力下降3.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mg·mL-1~1.4×10-4mg·mL-1,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 )A.通过体液运输 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D.微量和高效的特点4.下列关于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 B.甲状腺激素为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调控5.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高血糖素6.下列有关激素的阐述,错误的是( )A.特定的激素有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B.激素被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将立即转移并作用于其他靶细胞C.激素在机体内含量极少,但能维持自身含量的动态平衡D.激素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7.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状腺的活动8.生物体内细胞间通讯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所示:图中的“化学物质”指的是什么( ) A.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激素 B.细胞膜上受体所识别的酶C.DNA调节细胞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D.生物体吸收的食物分子9.下图为激素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 B.激素③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10.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