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21-2016年固定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完整
- 格式:doc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5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 总则1.1目的为了保障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使用,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1.2 固定式压力容器固定式压力容器是指安装在固定位置使用的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压力容器,注1-1)。
注1-1:对于为了某一特定用途、仅在装置或者场区内部搬动、使用的压力容器,以及可移动式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等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装置中作为工艺设备的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的余热锅炉依据本规程进行监督管理。
1.3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压力容器:(1)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注1-2);(2)容积大于或者等于0.03m3并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注1-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注1-4)。
注1-2:工作压力,是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压力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表压力)。
注1-3: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且圆整。
一般需要扣除永久连接在压力容器内部的内件的体积。
注1-4:容器内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时,如果气相空间的容积大于或者等于0.03m3时,也属于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参照本规程第7章“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实施本条范围内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1.4.1 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材料、设计、制造要求的压力容器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以下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本规程第1章至第4章的规定:(1)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过程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2)盛装第二组介质(注1-5)的无壳体的套管热交换器;(3)超高压管式反应器。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第1号修改单(对2016年2月第1版的修改)1.将1.9条修改为:“1.9不符合本规程时的特殊处理规定“有关单位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与本规程不一致,或者本规程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应当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投入生产、使用。
”2.将2.1.1(4)项修改为:“(4)压力容器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向材料使用单位提供质量证明书,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印制可以追溯的信息化标识,加盖材料制造单位质量检验章;可以追溯的信息包括材料制造单位名称、材料牌号、规格、炉批号、交货状态、质量证明书签发日期等内容;可以追溯的信息化标识包括二维码、条码等。
”3.将2.1.2.1(6)项修改为:“(6)主要受压元件采用未列入本规程协调标准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低合金钢,或者用于设计温度低于-40℃的低合金钢,应当按照本规程2.1.3.2(1)和(2)的要求证明其各项性能指标能够满足本规程和相应标准的要求。
”4.将2.1.3.1条修改为:“2.1.3.1未列入本规程协调标准的材料“2.1.3.1.1未列入压力容器或者承压设备专用材料标准的材料“主要受压元件采用的材料,未列入本规程协调标准,也未列入压力容器或者承压设备专用钢板、锻件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应当经过市场监管总局核准的压力容器型式试验机构的试验验证,并且出具型式试验报告后,按照本规程1.9的规定进行新材料技术评审。
“2.1.3.1.2已列入压力容器或者承压设备专用材料标准的材料“主要受压元件采用的材料,未列入本规程协调标准,但已列入压力容器或者承压设备专用钢板、锻件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材料研制单位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向社会公示,提供必要的材料数据(包括化学成分、拉伸性能、疲劳试验数据、断裂韧性以及其他满足该材料使用范围要求的性能参数)。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21—2016 (释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fetyTechnology for Stationary PressureVessel2016年2月22日《大容规》制定的基本原则• 1.以原有的压力容器七个规范为基础,进行合并以及逻辑关系上的理顺,统一并且进一步明确基本安全要求,形成关于固定式压力容器的综合规范。
• 2.根据特种设备目录,调整适用范围,统一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分类。
• 3.根据行政许可改革的情况,调整各环节有关的行政许可要求。
• 4.整理国家质检总局近年来针对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有关文件,汇总《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宣贯、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收集网上咨询意见,增补相应内容,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 5.扩展材料范围,重点解决铸钢、铸铁压力容器材料技术要求(安全系数、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适用范围),增加非焊接瓶式容器高强钢材料技术要求。
• 6.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各环节分章进行描述,每个环节的边界尽可能清晰,明确相应的主体责任(如明确耐压试验介质、压力、温度,无损检测方法、比例,热处理等技术要求由设计者提出并且放到相应设计章节)。
•7.理顺法规与标准的关系,整合、凝练固定式压力容器基本安全要求,将一些详细的技术内容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中去规定。
目录•1总则 (1)•2材料 (4)•3设计 (13)•4制造 (30)•5安装、改造与修理 (45)•6监督检验 (46)•7使用管理 (61)•8在用检验 (70)•9安全附件及仪表 (94)•10附则 (97)•附件A压力容器分类 (98)•附件B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 (102)•附表b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 (103)•附件C压力容器产品铭牌 (104)•附件D特种设备代码编号方法 (106)•附件E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联络单 (108)•附件F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意见通知书 (109)•附件G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证书 (110)•附件H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115)•附件J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 (116)•附件K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意见通知书 (118)•相关规章和规范历次制(修)订情况 (120)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总则• 1.1目的•为了保障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使用,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对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的要求6.1监督检验通用要求6.1.1 监督检验含义压力容器的监督检验(以下称监检)应当在压力容器制造、改造与重大修理过程中进行(★压力容器的安装不实施监督检验)。
监检是在压力容器制造、改造、修理单位(以下简称受检单位)的质量检验、检查与试验(以下简称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过程监督和满足基本安全要求的符合性验证。
监检工作不能代替受检单位的自检。
★解析:压力容器监督检验不能代替受检单位的自检;★质量源于过程管理与控制,主要内涵在于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生存条件,质量控制是以保证产品安全可靠为核心。
监督检验是法律规定的必须依规强制执行的工作。
★何谓检验?检验是对目的对象物的预期目标进行检查、鉴定、度量、测定、分析、测量、检测等具体质量活动的各项工作,称为检验。
其目的是决定产品是否满足符合规定的要求。
★何谓监督检验?简称监检。
是国家依法授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对特种设备产品为保证其安全性能而强制进行产品安全质量的基本性能进得符合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法定检验方式。
它是在企业自检合格基础上的第三方检验,并且不能代替受检单位的“自检”。
6.1.2 适用范围6.1.2.1制造监检适用范围制造监检适用于以下产品的制造:(1) 整体出厂的压力容器;(2) 现场制造、现场组焊、现场粘接的压力容器;(3)单独出厂并且具有焊缝的筒节、封头及球壳板,或者采用焊接方法连接的压力容器承压部件及换热管束。
★本条之规定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精简行政许可的决定要求。
★分段(片)〖制造〗出厂的压力容器部件属于(3)款规定内容。
6.1.2.2实施监检的改造与重大修理改造与重大修理监检适用于以下情况:(1)改变主要受压元件结构或者改变使用条件(运行参数、盛装介质、用途),并且需要进行耐压试验的改造;(2)主要受压元件的更换、矫形、挖补,以及壳体对接接头的补焊或者粘接,并且需要重新进行焊后热处理或者耐压试验的重大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