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的地形图的应用和分析-梅颖
- 格式:doc
- 大小:553.00 KB
- 文档页数:6
角膜地形图的应用和分析(第一讲)
陈洁;瞿佳
【期刊名称】《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0(002)001
【摘要】@@ 第一讲角膜曲率与角膜地形基础rn角膜是人眼屈光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屈光度占人眼总屈光度的2/3,角膜前表面则是角膜产生屈光作用的主要部分,因此角膜前表面的曲率成了临床上一个重要的指标.尤其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发明和开展,角膜接触镜的普及、90年代末角膜塑型术的盛行,对角膜曲率及其形态的测量和分析成了眼科学和视光学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测量角膜曲率和形态的仪器有多种,如角膜曲率计、Placido角膜镜、角膜地形图等,各类仪器在临床上各施其职、相辅相成,为临床医师了解角膜信息提供了方便.【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陈洁;瞿佳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浙江温州,325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0.43
【相关文献】
1.应用角膜地形图早期诊断圆锥角膜分析 [J], 赵晓辉;郭珊华
2.角膜地形图的应用和分析(第二讲) [J], 陈洁;瞿佳
3.角膜地形图的应用和分析(第三讲) [J], 成颖;瞿佳
4.角膜地形图的应用和分析(第四讲) [J], 瞿佳
5.角膜地形图分析在圆锥角膜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孙岩;王志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圆锥角膜圆锥角膜是以角膜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
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不伴有炎症。
本病多发生于20岁左右的青年,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原因不明。
有人认为可能是遗传性发育异常,也有人报告本病与内分泌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
疾病概述圆锥角膜(Keratoconus或缩写为KC)是以角膜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
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不伴有炎症。
本病多发生于20岁左右的青年,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原因不明。
有人认为可能是遗传性发育异常,也有人报告本病与内分泌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
形成原因确切病因不清可能为多因素所致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圆锥角膜裂隙灯发病机制1.遗传学说Ammon(1830)Jaensch(1929)Anelsdorst(1930)等人认为圆锥角膜属于隐性遗传但也有些病例可连续二代或三代出现症状对这样的病例应考虑是规律或不规律的显性遗传这种理论的拥护者提出圆锥角膜常合并其他先天异常也是此病包含有遗传因素后个佐证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蓝色巩膜无虹膜虹膜裂马凡氏综合征前极白内障角膜营养不良先天愚型等潜在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表现较多学者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Ammon(1830)报告6个家系均有不规律的病例高桥报告一家同胞3人均患此病还发现这些病例的亲代往往有近亲通婚史但有些病例可连续2或3代出现有时发生中断现象提示为外显不全这些应考虑为规律或不规律的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圆锥角膜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6q22和3q 23在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Downs综合征蓝色巩膜病和Marfan综合征等都可能合并圆锥角膜2.发育障碍学说Collins等(1925)和δарьелъ(1960)提出此病是由于角膜中央部分抵抗力下降坚韧茺差不能抵抗正常的眼内压所造成的Mihalyhegy(1954)发现圆锥角膜不仅仅改变角膜的弯曲度巩膜也有明显的改变因此他提出圆锥角膜的病因还应从间质发育不全上去找3.内分泌紊乱学说Siegrist(1912)Knapp(1929)和Stitcherska(1932)均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本病发生有重要关系Siegrist(1912)提出甲状腺机能减退是发生圆锥角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说法也被Knapp(1929)和Stitcherska(1932)所推崇Hippel(19 13)特别强调过胸腺在圆锥角膜发生上的作用4.代谢障碍学说Myuhnk(1959)发现本病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Tntapeho (1978)报告本病患者血液中锌镍含量明显降低钛铅和铝的含量升高而锰的含量正常因此认为这些微量元素的变化对发生本病有一定的影响Yukobckaa等(1979)报告在本病患者的血液和房水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明显下降5.变态反应学说圆锥角膜常与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同时发病其特点是IgA反应降低IgE反应增高细胞免疫也有缺陷Boland(1963)统计本病患者中有32.6%患过花粉症有33.3%患过哮喘病Ruedeman报告本病86%的患者有过敏反应病史6.戴角膜接触镜可以诱发圆锥角膜Hartstein(1968)报告4例戴角膜接触镜后发生圆锥角膜者认为戴接触镜可能诱发此病眼球及角膜硬度降低可能是戴接触镜后发生本病的危险因素7.PRKLASIK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除术后继发圆锥角膜8.慢性眼部干燥性病变及泪液缺少时会使下方角膜变陡并产生高度角膜散光形成继发性圆锥角膜疾病分类按疾病的进展程度早期:发病缓慢,表现为近视度数不断加深,患者需要频繁更换眼镜,没有明显的其他自觉症状。
角膜地形图仪在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李云侠【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0(30)10【摘要】目的探讨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异性敏感指标.方法在拟行准分子屈光手术的患者中筛选出18例(27眼)疑似圆锥角膜和23例(41眼)亚临床圆锥角膜患者,检测其Orbscan-Ⅱ参数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疑似角膜圆锥组角膜中央屈光力、双眼角膜屈光力差值、Sim K、上/下方屈光度差值、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Diff值、3.0 mm Zone Irreg和3.0 mm Zone Astig Pwr分别为(44.96±2.47)D、(1.86±1.17)D、43.45±5.31、(0.93±0.83)D、(0.017±0.021)mm、(0.039±0.021)mm、2.12±1.67、1.75±0.86,与亚临床期角膜圆锥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最薄点分布差异表现为疑似圆锥角膜组以颞下象限(59.2%)更为多见,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多分布在鼻下象限(56.1%).结论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参数存在特异性;各参数的差异可为鉴别疑似角膜圆锥和亚临床期角膜圆锥提供一定的依据.【总页数】3页(P977-979)【作者】李云侠【作者单位】472000,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2【相关文献】1.角膜地形图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应用 [J], 范大军2.角膜地形图在筛查圆锥角膜中的应用 [J], 古学军;周文天;何承红;张友梅3.TMS-3角膜地形图仪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应用 [J], 胡晓英;郝倩4.SIRIUS3D角膜地形图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应用 [J], 邱岩;郑艳珍;翟国光;邸玉兰;李耀宇5.AstraMax角膜地形图在圆锥角膜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高原;樊郑军;陈小莉;贾泽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地形图模拟软件选择圆锥试戴片案例
梅颖
【期刊名称】《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年(卷),期】2015(000)021
【总页数】3页(P121-123)
【作者】梅颖
【作者单位】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眼镜模拟试戴下的后眼镜网络时代 [J], 王有西
2.用试戴片法验配角膜塑形镜490眼临床报告 [J], 胡忠林
3.1例反复试戴义眼片致严重眼心反射报道 [J], 杨红云;和丹;饶义
4.会计信息系统软件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成本效率——基于北京卷烟厂的案例分析[J], 陈硕;龙怡婷;冷希
5.角膜地形图软件模拟功能验配圆锥角膜接触镜效率研究 [J], 梅颖;唐志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QQ 334 228 74此项算是很专业了,比较难~!用的也比较少在角膜地形图仪问世前,对圆锥角膜的诊断需等圆锥角膜的病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得到确认。
如,患者出现不规则散光、或原规则散光向不规则散光发展,年轻近视者度数进展很快并伴有散光出现等,此时使用裂隙灯和角膜曲率计才能发现特征性临床改变,将其诊断为圆锥角膜(第Ⅰ期)。
自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后,在上述体征出现前数年就可以诊断出圆锥角膜。
因此可以说,角膜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圆锥角膜或排除圆锥角膜存在。
1 角膜地形图在圆锥角膜中的作用1.1 一旦发现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料①精确确定圆锥角膜的位置,该信息对于圆锥角膜的治疗非常重要;②帮助选择光学矫治的方法: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③一旦明确需要手术,角膜地形图资料可以帮助确定手术的合适时间和方式;④确定圆锥角膜涉及的范围,选择角膜移植植片的大小;⑤对术后的屈光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1.2 圆锥角膜手术后,角膜地形图资料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①连续观测屈光的变化;②研究和评价各种缝线法和缝线调整减低散光的效果。
1.3 可作为评价圆锥角膜及其发展程度的资料1.3.1 几何光学征象:①角膜曲率半径;②总体角膜曲率;③角膜曲率线的梯度变化图形;④Amsler角;⑤角膜曲率的散光轴位;⑥使用隐形眼镜时的荧光图;⑦角膜厚度;⑧前房深度。
1.3.2 屈光方面征象:①球性屈光不正无法矫正;②散光无法矫正。
1.3.3 与对侧眼的比较:对侧眼同时出现,但程度不一。
1.3.4 进展性体征:角膜地形图提供以上的大部分资料,主要有:精确测量角膜中央曲率和总曲率;圆锥顶点位置及偏心程度;圆锥范围;周边部的情况、散光范围和散光的规则与否;圆锥角膜的诊断还可以通过比较角膜上下部分的曲率获得进一步资料,上下曲率的差值称IS系数(I=inferior;S=superior),测量离中心3mm的下部210、240、270、300、330子午线的曲率与上部30、60、90、120、150子午线的曲率差。
快速⼊门读懂⾓膜地形图【圆锥课堂第⼀讲】本⽂将为⼤家介绍⾓膜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标是使圆友们能够读懂⾃⼰的⾓膜地形图,明⽩其中主要数据的含义。
下⼀讲中,我们将向⼤家介绍如何使⽤⾓膜地形图判断圆锥⾓膜的严重程度。
本⽂也是《圆锥讲堂》系列⽂章的第⼀篇,该系列旨在⽤通俗的语⾔为⼤家系统的介绍圆锥⾓膜相关的专业知识。
基本概念与术语⾓膜地形图的原理与普通的地理地形图⼀样,是⽤不同颜⾊来表述图中数据的⼀种⽅法。
如下⾯的中国地形图,其⽤不同颜⾊来表⽰我国不同区域的不同海拔⾼度。
⾓膜地形图即为⽤仪器采集的曲率、厚度等⼀些列⾓膜表⾯医学数据,并将其以地形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膜地形图仪器多为进⼝,因此产⽣的病理报告也多为英⽂版本。
为⽅便阅读,可参阅本节列出的简单术语。
Corneal,⾓膜;Pupil,瞳孔;Thickness,厚度;Curvature(缩写为⼤写K),曲率;Mean(缩写为m),平均值;Max,最⼤值;Min,最⼩值Front/Back,前/后;OS/OD,左眼/右眼。
图样说明⼀张⾓膜地形图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其中红⾊图表为患者与医⽣所经常关注的数据。
个⼈信息:包含你的姓名,出⽣⽇期等;综合数据:包含曲率的统计数据,厚度统计数据等;轴向曲率图(前表⾯):最常⽤到的图、即曲率图,指⽰⾓膜表⾯不同区域的曲率,⽤以判断⾓膜的圆锥程度;切向曲率图(前表⾯):指⽰圆锥的位置和⼤⼩;⾓膜厚度图:指⽰⾓膜表⾯不同区域的⾓膜厚度;相对厚度图:指⽰⾓膜表⾯不同区域⾓膜相对厚度,即与周围区域的厚度差;海拔图(前表⾯):指⽰⾓膜前表⾯各区域曲率与正常曲率之间的差值;海拔图(后表⾯):指⽰⾓膜后表⾯各区域曲率与正常曲率之间的差值;图的辨别⽅法如下,通过图题头的英⽂名称判断:如轴向曲率英⽂名称为Sagittal Curvature或Axial Curvature,⾓膜厚度英⽂名称为Corneal Thickness,此⽅法不适⽤于⾮英⽂输出的机器;通过数值范围来判断:⼀般来说轴向曲率图上数值的范围是40~90,⾓膜厚度图上数值的范围是300~600,此⽅法适⽤于使⽤英⽂困难的朋友。
圆锥角膜的地形图的应用和分析(2010-05-27 10:22:33)圆锥角膜概述圆锥角膜是青少年常见病,好发于15-25岁。
原发性圆锥角膜男:女=6:4。
80%以上是双眼先后发病。
继发性圆锥角膜常见于RK,PRK,LASIK、外伤术后。
圆锥角膜在亚洲的发病率1~2/1000,多为散发,部分阳性家族史,同一家族中可有人表现为圆锥角膜而另一些人可表现为不规则散光甚至斜轴散光。
发病原因:外胚叶在先天发育时未能从周边移行到中央所造成。
也有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或显形遗传,近年也有人认为是多基因遗传。
发病特征大多数初期的圆锥角膜都是验光的过程中发现的。
表现为矫正视力难以达到1.0;散光异常(大散光、斜轴散光)圆锥角膜的初期表现常常是散光的变化(尤其是散光轴向的变化);后期角膜病变区前突、进行性变薄,曲率增大,呈圆锥型,表现为不规则散光。
出现眼干、发痒、充血,常揉眼症状。
角膜基质条纹,前弹力膜破裂斑痕,Fleischer环,Monson’s sign等。
角膜呈圆锥型角膜病变区前突、进行性变薄,曲率增大诊断要点:通过屈光检查;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检查;裂隙灯检查发现。
其中角膜地形图是最重要的诊断工具。
在角膜地形图问世前,圆锥角膜的诊断需等圆锥角膜的病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得到确认。
如患者出现不规则散光或原规则散光向不规则散光发展,年轻近视者度数进展很快并伴有散光出现等,此时使用裂隙灯和角膜曲率计才能发现特征性临床改变。
自应用角膜地形图后,在上述体征出现前数年就可以诊断出圆锥角膜。
因此角膜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圆锥角膜或排除圆锥角膜存在。
一旦发现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料:1、精确确定圆锥角膜的位置,该信息对于圆锥角膜的治疗非常重要;2、帮助选择光学矫治的方法,硬性隐形眼镜的设计;3、一旦明确需要手术,角膜地形图资料可以帮助确定手术的合适时间和方式;4、确定圆锥角膜涉及的范围,选择角膜移植植片的大小;对术后的屈光疗效有一定的预测性。
圆锥角膜检影临床表现分析杜献芳【摘要】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检影的影像特征,评价检影对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意义和价值,为早期诊断圆锥角膜提供客观依据.对角膜屈光术前病人进行严格筛选,提高手术的预测性,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确诊为圆锥角膜30例(60只眼)患者的检影表现、裂隙灯显微镜表现、角膜地形图,中央角膜厚度和临床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复性近视散光(非圆锥角膜)患者30例(60只眼)进行同样的检查,比较2组之间检影表现、裂隙灯显微镜表现、角膜地形图的差异.结果 30例(60眼)早期圆锥角膜患者中,裂隙灯检查异常(F氏环,Vogit线和M氏征)18眼(30%),裂隙灯检查无异常42眼(70%).异常18眼中15(83.3%)眼加镜片中和前为冲突状旋涡式,加镜片中和后影动中间为逆动,周围暗影,再周围环形亮区、顺动,中间逆动影不能中和;3(16.7%)眼表现为影动慢、暗,中间为圆形暗影,周边顺动,不能完全中和.裂隙灯检查无异常的42眼中,影动为剪刀状(剪刀中心为暗影)者18眼(42.9%),涡轮状者18眼(42.9%),完全中和者6眼(14.2%).60眼中,影动为剪刀状者18眼(30%),涡轮状者33眼(55%),完全中和者6眼(10%),其他3眼(5%).角膜曲率<48D的23例,48D~52D的5例,>52D的7例.角膜散光1D~3D的8例,3D~5D的24例,>5D的3例.复性近视散光(非圆锥角膜)患者30例(60只眼)中,冲突状漩涡式(涡轮状)0例,剪刀影2例4眼(6.7%),其余均完全中和.与正常组比较,早期圆锥角膜的检影影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圆锥角膜检影表现特殊,与角膜地形图结合可有效提高检出率,为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及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手段.【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2(018)005【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检影;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作者】杜献芳【作者单位】河南安阳市眼科医院,安阳,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2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变薄呈圆锥形并产生高度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1]。
Pentacam系统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Pentacam角膜地形图特点,为圆锥角膜的早期筛查提供参考。
方法依照Rabinowitz诊断标准,选取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18例20眼,临床期圆锥角膜组26例33眼,正常对照组25例30眼。
使用Pentacam测量各组角膜前后表面最大高度、角膜前后表面最适球面屈光度及角膜最薄厚度,统计分析各指标的组间差异。
结果临床期、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角膜平均后表面最大高度分别为(99±36)μm;(34±17)μm;(15±5)μm。
平均前表面最大高度分别为(46±20)μm;(15±8)μm;(8±4)μm。
平均后表面最适球面屈光度分别为(56.7±4.6)D;(53.1±1.6)D;(51.2±1.8)D。
平均前表面最适球面屈光度分别为(46.2±2.6)D;(43.3±1.2)D;(42.1±1.4)D,平均角膜最薄厚度分别为(432±40)μm;(490±19)μm;(540±25)μm。
以上参数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后表面最大高度、后表面最适球面屈光度、前表面最大高度、前表面最适球面屈光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785,0.765,0.736。
结论Pentacam角膜地形图检测是圆锥角膜早期诊断的高度敏感性分析的可靠方法,其中后表面最大高度的改变在圆锥角膜筛查过程中尤为重要。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clinical keratoconus measured by Pentacam. Methods 20 eyes from 18 subclinical keratoconus patients, 33 eyes from 26 keratoconus patients(Rabinowitz diagnosis standards)and 30 eyes from 25 healthy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search. All of them were examined with Pentacam measurement, the posterior and anterior surface maximum elevation, the refractive power of posterior and anterior surface BFS, the corneal thickness was recorded. The correlation of several parameter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three groups(keratoconus, subclinical keratoconus and normal corneas), the maximum elevation of posterior surface was(99±36)μm,(34±17)μm,(15±5)μm. The maximum elevation of anterior surface was(46±20)μm,(15±8)μm,(8±4)μm. The refractive power of posterior surface BFS was(56.7±4.6)D,(53.1±1.6)D,(51.2±1.8)D. The refractive power of anterior surface BFS was (46.2±2.6)D,(43.3±1.2)D,(42.1D±1.4)D. The thickness of corneal thinnest point was (432±40)μm;(490±19)μm;(540±25)μm.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the parameters among three groups (P<0.01). In subclinical keratoconus group, the 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s of the posterior surface maximum elevation, the refractive power of posterior surface BFS, the anterior surface maximum elevation, the refractive power of anterior surface BFS was 0.908,0.785,0.765,0.73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entaca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screening of early keratoconus, especially the change of posterior surface maximum elevation.【Key words】Keratoconus;Subclinical;Pentacam圆锥角膜是一种原发性、非炎症性角膜变性疾病,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表现为角膜中央区或近中央区逐渐变薄,并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产生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
为什么有时睫状肌麻痹验光后近视度数更高了?梅颖【期刊名称】《中国眼镜科技杂志》【年(卷),期】2018(000)021【总页数】3页(P94-96)【作者】梅颖【作者单位】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美视美景眼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美视美景眼科中心业务院长,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早稻田眼镜职业培训学校名誉校长。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资深会员(FIAO)、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资深(SIAOA)会员、美国视觉训练和发展学会(COVD)会员。
眼视光英才计划“明日之星”成员。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专栏作者。
《中职教接触镜验配技术》副主编,《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编者。
专著《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案例图解》《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跟我学》《视光医生门诊笔记》《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跟我学第2版》。
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8岁儿童前来眼科中心检查,验光师为其作了快速扩瞳验光,得到验光数据为-0.75D,验光师告知患儿家长孩子属于真性近视。
家长无法接受孩子近视事实,于是在药效消失后又带孩子去眼镜店作了验光检查,所得数据为1.0,眼镜店告知孩子父母,孩子无近视现象,可以不用配戴眼镜,于是,孩子的家长跑来中心投诉,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为家长解释呢?一般来说,正确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会将调节功能完全麻痹,而当药效消失后,被消除的基本的生理性调节张力也会恢复,所以理论上睫状肌麻痹验光会比复光后验光更“正”一些,即近视度数会更低一些,但是临床工作中的确会观察到有相反的情况。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点:1 扩瞳后瞳孔直径变化造成屈光变化使用睫状肌麻痹会带来瞳孔扩大的效应,瞳孔扩大会造成眼球像差变大,引入高阶像差,即使对屈光不正进行全矫正,矫正视力也可能会下降。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视力是1.5的人来说,进行扩瞳验光,视力也会下降。
此外,随着瞳孔的不断变大,角膜周边的屈光也需参与“工作”,这样便造成了睫状肌麻痹后度数发生了变化。
什么是圆锥角膜?圆锥角膜侧面图圆锥角膜是一种表现为局限性角膜圆锥样突起,伴凸起区角膜基质层变薄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可伴有其他眼部先天性疾患,如:高度近视、不规则散光和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
圆锥角膜是一种非感染性进行性角膜变薄的疾病,是最常见的角膜形态异常。
典型圆锥角膜的临床症状为进行性视力下降伴散光增大,后期矫正视力下降等。
体征有角膜局部变薄、圆锥状前突、V ogt线、Fleischer环、角膜瘢痕等。
但在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出现之前,应用裂隙灯和角膜曲率计难以进行早期诊断。
角膜地形图检查的应用,使早期诊断圆锥角膜成为可能。
典型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表现为:局部区域变陡峭,形成一局限性圆锥;圆锥顶点多偏离视轴,以下方或颞下方为多见。
主要分为角膜中央陡峭的中央型和向角膜缘方向变陡峭的周边型;从圆锥的形状表现,划分为蝶形:对称碟形29%,非对称蝶形13%;乳头形19%;圆球形16%;卵圆形15%;不规则形8%等。
圆锥角膜的地形图诊断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①角膜中央曲率明显高于正常,≥47.00D;②同一个体双眼角膜曲率差值≥2.50D;③角膜下方与上方的曲率差值>1.00D.圆锥角膜的简单分型:可疑圆锥角膜SK>47.00D;轻度圆锥角膜SK>50.00D;中度圆锥角膜SK>55.00D;重度圆锥角膜SK>60.00D。
可疑圆锥角膜就像可疑青光眼一样,是对临床有圆锥角膜发展趋向,但不一定最后发展成圆锥角膜症候群的总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圆锥角膜家族史。
(2)一眼已确诊为圆锥角膜,对侧眼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发现角膜某一象限轻度变陡。
(3)无任何临床症状,视力或矫正视力尚好。
(4)无明显圆锥角膜体征,但存在以下情况者:1)高度角膜散光。
2)Simk >47.00D。
3)角膜规则性轻度下降。
4)当近视、散光进行性增长,高度角膜散光和角膜曲率较正常人群高时。
、目前治疗圆锥角膜的方法,以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为主,手术方法所需设备条件很高,需有供体材料,纯熟的手术技巧,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免疫排斥反应,仍然存留一高度不规则性屈光不正,往往在临床上不易施行,疗效不稳定,视力矫正欠佳。
圆锥角膜诊断金标准
圆锥角膜的诊断金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角膜地形图检查:通过使用角膜地形图仪对角膜形态进行详细测量和分析,可以观察到角膜中央区域是否呈现圆锥状变形,同时还可以评估角膜曲率的变化程度。
这是诊断圆锥角膜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
2.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角膜的透明度和各层的结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角膜后表面异常等现象。
这些变化可以提示圆锥角膜的存在。
3. 视力检查和矫正试验:圆锥角膜患者通常会出现矫正视力不良的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视力检查和矫正试验来确诊。
4. 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需要结合多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圆锥角膜,请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