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部解剖和功能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27 MB
- 文档页数:55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足部固有肌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第二层:跖方肌、蚓状肌第三层:拇短屈肌、拇收肌、小趾短屈肌第四层:骨间背侧肌、骨间足底肌第四层:骨间背侧肌、骨间足底肌第三层:拇短屈肌、拇收肌、小趾短屈肌第二层:跖方肌、蚓状肌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五、神经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支配足底内侧部肌、关节、足底内侧半及内侧三个半趾足底面的皮肤。
足底外侧神经:支配足底外侧部肌、关节、足底内侧半及外侧一个半趾足底的皮肤。
六、血管足背A于伸肌上支持带下缘续于胫前A,在踝关节前方行于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位置表浅,易于摸到搏动。
主干继续沿拇短伸肌内缘和深缘前行。
沿途发出3个分支。
足底A分为足底内侧A和足底外侧A七、特殊结构1、踝管: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和内踝之间围成踝管。
踝管有四条通道:①胫骨后肌腱②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③趾长屈肌腱④拇长屈肌腱2、踝穴踝穴是胫腓骨下端(内、外踝)形成的空隙,容纳距骨。
3、伸肌上、下支持带伸肌上支持带:又称小腿横韧带,呈宽带状位于踝关节上方,连于胫腓骨下端之间。
深面有两个空隙,内侧者通过胫骨前肌腱、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
外侧者通过拇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
伸肌下支持带:又称小腿十字韧带,位于踝关节前方的足背区,外侧附于跟骨外侧面,内侧端分叉附于内踝及足内缘。
4、腓骨肌上、下支持带外踝后下方的筋膜增厚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腓骨肌上支持带连于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之间,可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后下方;腓骨肌下支持带前端续于伸肌下支持带,后端止于跟骨外侧面前部。
作用:固定腓骨长、短肌腱于跟骨外侧面。
5、足弓由跗骨与跖骨借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
分为:(1)内侧足弓:由跟骨、距骨、足舟骨、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及其连结共同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