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向量的函数的分布与数学期望
- 格式:pptx
- 大小:467.91 KB
- 文档页数: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第二章知识点:1.离散型随机变量:设X 是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它全部可能的取值只有有限个或可数无穷个,则称X 为一个离散随机变量。
2.常用离散型分布:(1)两点分布(0-1分布): 若一个随机变量X 只有两个可能取值,且其分布为12{},{}1(01)P X x p P X x p p ====-<<,则称X 服从12,x x 处参数为p 的两点分布。
两点分布的概率分布:12{},{}1(01)P X x p P X x pp ====-<<两点分布的期望:()E X p =;两点分布的方差:()(1)D X p p =-(2)二项分布:若一个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由式{}(1),0,1,...,.k kn k n P x k C p p k n -==-=给出,则称X 服从参数为n,p 的二项分布。
记为X~b(n,p)(或B(n,p)).两点分布的概率分布:{}(1),0,1,...,.k k n kn P x k C p p k n -==-= 二项分布的期望:()E X np =;二项分布的方差:()(1)D X np p =-(3)泊松分布:若一个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0,0,1,2,...!kP X k ek k λλλ-==>=,则称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记为X~P (λ)泊松分布的概率分布:{},0,0,1,2,...!kP X k ek k λλλ-==>=泊松分布的期望:()E X λ=;泊松分布的方差:()D X λ=4.连续型随机变量:如果对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F(x),存在非负可积函数()f x ,使得对于任意实数x ,有(){}()xF x P X x f t dt-∞=≤=⎰,则称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称()f x 为X 的概率密度函数,简称为概率密度函数。
5.常用的连续型分布: (1)均匀分布: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其它,0,1)(bx a a b x f ,则称X 在区间(a,b )上服从均匀分布,记为X~U(a,b)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其它,0,1)(b x a a b x f 均匀分布的期望:()2a bE X +=;均匀分布的方差:2()()12b a D X -= (2)指数分布: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00()0xe xf x λλλ-⎧>>=⎨⎩,则称X 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记为X~e (λ)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00()0xe xf x λλλ-⎧>>=⎨⎩指数分布的期望:1()E X λ=;指数分布的方差:21()D X λ=(3)正态分布: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22()2()x f x x μσ--=-∞<<+∞则称X 服从参数为μ和2σ的正态分布,记为X~N(μ,2σ)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22()2()x f x x μσ--=-∞<<+∞正态分布的期望:()E X μ=;正态分布的方差:2()D X σ=(4)标准正态分布:20,1μσ==,2222()()x t xx x e dtϕφ---∞=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 (1)()1()x x x φφ<=--(2)~(0,1){}{}{}{}()()X N P a x b P a x b P a x b P a x b b a φφ<≤=≤≤=≤<=<<=-(3)2~(,),~(0,1),X X N Y N μμσσ-=故(){}{}()X x x F x P X x P μμμφσσσ---=≤=≤={}{}()()a b b a P a X b P Y μμμμφφσσσσ----<≤=≤≤=-定理1: 设X~N(μ,2σ),则~(0,1)X Y N μσ-=6.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设X 是一个随机变量,称(){}F x P X x =≤为X 的分布函数。
大学概率论习题四详解(A)1、设随机向量),(Y X 的分布函数为),(y x F ,对任意d c b a ,,,(d c b a <<,),证明:),(),(),(),(),(c a F c b F d a F d b F d Y c b X a P +--=≤<≤<。
解 ),(),(),(d y c a X P d Y c b X P d Y c b X a P ≤<≤-≤<≤=≤<≤<),(),(),(),(c a F c b F d a F d b F +--=2、一台仪表由二个部件组成,以X 和Y 分别表示这二个部件的寿命(单位:小时),设),(Y X 的分布函数为⎩⎨⎧>>+--=+---其他00010*******y x e e e y x F y x y x ,,),()(...求二个部件的寿命同时超过120小时的概率。
解 ),(∞<<∞<<Y X P 120120090701111120120120120424221212121.)()()(),(),(),(),(......==+--+----=+∞-∞-∞∞=------e e e e e e F F F F 3、设X 等可能的取1,2,3,4中的一个,Y 等可能的取1,… ,X 中的一个,求),(Y X 的联合分布及关于Y 的边缘分布列。
解 易见,X 和Y 的取值都是1,2,3,4,且X 取i 的概率为41,此时Y 取i ,, 1中一数j 的概率为i1,因此ij Y i X P 41===),(,而当j i <时0===),(j Y i X P 。
于是得到),(Y X 的联合分布:关于Y 的边缘分布列:4、某射手,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p )10(<<p ,射击进行到第二次击中目标为止,设i X 表示第i次击中目标时所射击的次数)2,1(=i ,求),(21X X 的联合分布列、边缘分布。
《多元统计分析》MOOC2.1 多元分布王学民一、多元概率分布函数v随机向量:一个向量,若它的分量都是随机变量。
v 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v 随机变量x 1和x 2的联合分布函数:v 随机向量的分布函数:v本课程主要讨论连续型的分布。
()12,,,p x x x '=x ()()F a P x a =≤()()121122,,,,,,p p p F a a a P x a x a x a =≤≤≤ ()()121122,,F a a P x a x a =≤≤二、多元概率密度函数v一元的情形:v二元的情形:vp 元的情形:v概率密度函数,简称概率密度或密度函数或密度。
()()d a F a f x x -∞=⎰12121212(,)(,)d d a a F a a f x x x x -∞-∞=⎰⎰1111(,,)(,,)d d pa a p p pF a a f x x x x -∞-∞=⎰⎰分布函数的概念主要用于理论上的讨论,本课程仅在此提一下,后面将不再提及。
分布用密度来描述较为方便。
概率密度的性质v一元密度f (x )的性质:v多元密度f (x 1,⋯,x p )的性质:1111(,,)0,,(,,)d d 1p p p p f x x x x f x x x x ∞∞-∞-∞≥=⎰⎰(1),对一切实数;(2)。
()0()d 1f x x f x x ∞-∞≥=⎰(1),对一切实数;(2)。
三、边缘分布v 边缘分布:p 维随机向量 的任意子向量的分布。
v边缘分布可以是关于一个变量,两个变量,…,p −1个变量的边缘分布。
()12,,,p x x x '=x四、条件分布v条件分布:在一些已知条件下的分布。
v例1研究某人群,x1——身高,x2——体重,该人群中x2的分布为f(x2)。
如果已知某人的x1=1.80(米),则对该人体重的推断应依据f(x2|x1=1.80),而不是f(x2)。
上课材料之三:第二节 分布函数(Distribution function),数学期望(Expectation)与方差(Variance)本节主要介绍概率及其分布函数,数学期望,方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概率(Probability)1、概率定义(Definition of Probability)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有着两类不同的现象,一类是决定性现象,其特征是在一定条件必然会发生的现象;另一类是随机现象,其特征是在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观察到或试验的结果会不同。
换句话说,就个别的试验或观察而言,它会时而出现这种结果,时而出现那样结果,呈现出一种偶然情况,这种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有其偶然性的一面,也有其必然性的一面,这种必然性表现为大量试验中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的稳定性,即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常在某了固定的常数附近变动,这种规律性我们称之为统计规律性。
频率的稳定性说明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是随机事件本身固定的,不随人们意志而改变的一种客观属性,因此可以对它进行度量。
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 ,用一个数P (A )来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个数P (A )就称为随机事件A 的概率,因此,概率度量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对于随机现象,光知道它可能出现什么结果,价值不大,而指出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则具有很大的意义。
有了概率的概念,就使我们能对随机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由此建立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概率论。
概率的定义定义在事件域F 上的一个集合函数P 称为概率,如果它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i )P (A )≥0,对一切∈A F (ii )P (Ω)=1;(iii )若∈i A ,i=1,2…,且两两互不相容,则∑∑∞=∞==⎪⎭⎫ ⎝⎛11)(i i i i A P A P 性质(iii )称为可列可加性(conformable addition )或完全可加性。
推论1:对任何事件A 有)(1)(A P A P -=;推论2: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即0)(=φP ; 推论3:)()()()(AB P B P A P B A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