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辛亥革命的成败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说辛亥革命的成败

辛亥革命的成败评判,到目前为止仍是众说纷纭。成败之由皆有理。本人通过长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对此有自己之认识,认为辛亥革命乃一次成功之举。本文通过对为何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理由进行分析,结合辛亥革命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与意义,论证本人观点;并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事实上的失败与成功进行分析,最终思考辛亥革命给我们后人留下的问题

一、辛亥革命成功之由

本人一直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正是鉴于辛亥革命其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上的深远意义。

(一)、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推动了历史了进步。尽管,民主共和制度在当时的中国仅具形式,但这个形式在人们观念上引起的变革不容忽视。经过辛亥革命,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治空前活跃,民族精神普遍高涨,它为中国的继续前进创造了条件。

(二)、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大大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力实业的热潮。仅在1912至1919年间,新建厂矿四百七十多个,投资近9500万元;全国煤炭1911年产量为813万吨,1914年增至1418万吨,全国面粉厂在这一时期更是由40家增至120多家。对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辛亥革命使人们从忠君爱国走向革命救国,这是中华民族近代觉醒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个过程中,维新与保守、革命与保皇经过激烈较量,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封建皇权思想受到冲击和唾弃。辛亥革命坚决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打和批判,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因此,我说辛亥革命大大促进了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这也就是我为何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缘由了。

二、辛亥革命的影响与意义

(一)、对当时的影响与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变革就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希望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和生产力。这在当时是积极的、进步的。从三次社会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开创性、探索性的历史意义:首先是辛亥革命继承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向封建统治展开挑战,终于完成推翻清朝的历史任务;二是辛亥革命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再是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上的变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许多投身辛亥革命和反对军阀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后来也都加入到新文化运动中去。

(二)、对后世的影响与意义

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的国家最重要的关键。它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对毛泽东同志的影响。

在庄严的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一百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又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毛泽东的重要著作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思想,所主张的“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的民权主义制度,“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原则,以及“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内政外交基本政策,都为毛泽东所继承,成为毛泽东革命理论的重要来源。

这些都看得出,毛泽东同志的革命事业是对孙中山未竟的革命事业的继承、是对孙中山创立的革命主义和政策的继承、是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继承、是对孙中山革命经验的继承、是对孙中山这面旗帜的继承

2、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兴起的实业救国潮流和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进行的社会改革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辛亥革命所倡导的救国精神激励着后人为寻求救国道路而努力,对中共的诞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3、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对“五四运动”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使中国近代史进程空前加快,迅速走向“五四”运动,走向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一个重要背景。

三:辛亥革命带来的思考

(一)、由失败之处带来的思考

1、理论与实际脱离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负众望地建立了初步政权。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确立了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辛亥革命在理论上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但它在实践上却与理论背道而驰。在政治上,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它无法保护政权。然后在实践上违背了“民主”原则。南京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另外资产阶级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标榜着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但事实竟与民主主义背道而驰。就以国民党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例,代表半数是指定的;筹备过程中对方针政策上有不同意见,动辄开除;党章上明明白白写上“总理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有最后决定之权。”并把“忠诚服从领袖”写入《纪律问题决议案》。

这些都告诉我们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不仅使得政治初衷发生质的变化,还使得拥护原先政治初衷的群众失望,最终呈现一种“寡助”的现象,导致政治活动的失败。中国共产党汲取了这个教训,从建党至今始终如一地以保持着工人阶级领导国家,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

2、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辛亥革命期间的中国80%都是农民,农民数目占据大半比重,但当时的农村并没有发生真正的革命。除了地方政权形式上的变换之外,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秩序都原封未动。领导这次革命的资产阶级及其革命党人,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认识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实际上一个只重视自身资产阶级利益而轻视农民的政府,也不可能去真正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

这告诉我们:农民需要一个能与他们相处的政府,而不是高高在上,把他们视为贱民的政府。正是由于脱离了农民群众,革命力量薄弱,辛亥革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正是汲取了这个教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正是依靠人民群众才取得了今天的繁荣硕果。

3、没有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