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论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 格式:doc
- 大小:29.52 KB
- 文档页数:3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究竟是成还是败,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
辛亥革命胜利的方面有:(1)在政治方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在经济方面,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3)在思想文化方面,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4)革命领袖列宁论述资产阶级革命面临的历史任务的话:“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根据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原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革了封建帝制的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从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5)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10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分为二地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既指出其在推动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又指出了“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同时,辛亥革命也有它失败的方面:(1)辛亥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是反帝反封建。
只有完成了这一使命,革命才能算成功。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很快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窃取。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成功了又失败了答:一、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它推翻了腐朽的满清政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治空前活跃,民族精神普遍高涨,它为中国的继续前进创造了条件。
为以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大大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力实业的热潮。
对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使人们从忠君爱国走向革命救国,这是中华民族近代觉醒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过程中,维新与保守、革命与保皇经过激烈较量,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封建皇权思想受到冲击和唾弃。
辛亥革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促进了民主运动的高涨,这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空前加快。
4、辛亥革命也给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虽然资产阶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政治纲领,但正如毛泽东所说:“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自清政府垮台后,帝国主义妄图扶植新走狗,但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个接一个被中国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二、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1、由于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始终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斗争他们利用会党、新军,却不发动广大农民,在革命的高潮时期,甚至镇压农民的反封建斗争,使自己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_750字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只有领导人知道辛亥革命是干什么的,而老百姓却不知道,以为就是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从别人家拿过来。
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
而且,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清朝皇室继续保留。
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
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一些影响。
对生活的影响:“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对经济的影响: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其他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
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对思想的影响: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
随着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的第一声枪响,在中国近代具有很大历史意义的武昌起义爆发了!它爆发在满目疮痍的清末,那时候的清政府,沦落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沦为“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为了违法腐朽的统治,对内实施“新政”,从而加捐增税,勒索人民。
广大人民难以为生,民怨沸腾。
再加上帝国主义在国内的横行霸道,更是让国人感到怨恨。
种种原因,激化了清政府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抗捐抗税、抢米风潮等各种类型的抗清斗争遍布全国城乡,连绵不断。
据统计,从1902年至1911年,各地民变多达1300次。
日趋尖锐的阶级斗争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使清政府陷于困境,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客观环境和群众基础。
二是清政府一次又一次拒绝立宪要求,拒绝速开国会和成立责任内阁的请愿运动,变本加厉地加强了皇族集权,并于1911年组成被称为“皇族内阁”的“责任内阁”。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立宪派人士对清政府感到绝望,放弃了改良的幻想而投入到革命政营。
这时候,孙中山站出来了。
当他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小团体兴中会的时候,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他在1905年发起成立的中国同盟会,完整地提出以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且努力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纲领。
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后几年间,同在它影响下的其他革命团体一起,积极开展革命宣传鼓动工作,联络会党(主要是南方几个省的三合会等江湖帮会组织)和新军(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建立的、采用新式军械和新式训练的军队)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
每次起义的失败都在全国民众中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加深了人们对清政府的憎恶。
革命形势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成熟。
于是,在孙中山的带领下,辛亥革命爆发了。
随后,犹如星星之火,迅速全国都纷纷独立,解放,推翻了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这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但这里面也有很大的隐患,他们当时只是没注意。
那些有些临时改变政营的,都不是为了真正的革命,只是想为自己多捞点好处,这些革命人士都没注意这些人。
•辛亥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的影响目•辛亥革命的启示•总结录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挫败了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阴谋。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01020304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实行了三权分立、五权宪法等制度。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和爱国热情。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对世界民主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01020304开启民主共和新时代辛亥革命的失败尽管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帝国主义势力的影响。
中华民国政府仍然面临列强的干涉和威胁,如袁世凯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窃取了革命果实。
反帝方面虽然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存在,如传统观念的束缚、土地制度的改革未完成等。
这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未能真正深入人心,也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反封建方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期间掌握了大量的军政大权,他利用革命形势的混乱,通过政治手腕和军事手段,最终成功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
袁世凯通过与帝国主义势力的勾结、收买革命派人士、打压异己等方式,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中华民国的实际掌控者。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政治手段个人野心民主共和未真正实现虽然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但中国的政治制度并没有完全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和后来的军阀割据,使得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民主制度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社会观念传统的封建思想仍然束缚着广大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观念接受程度有限。
这使得民主制度在社会层面难以得到广泛推广和落实。
辛亥革命的影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0102030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开启了新篇章。
辛亥革命激发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000作文:论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武昌起义的那声枪响,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也提前为清政府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但是因为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注定会导致革命的失败。
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作文:【1000字,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抗争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强烈地激动过一代国人的心灵。
这场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想谈谈我的认识。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是败?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有他成功的一面,但是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根本目标并没有实现。
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在历史终极意义上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历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若在高中,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它是失败的,而现在我认为其失败与成功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从辛亥革命的性质以及任务角度分析辛亥革命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其根本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但最终,辛亥革命只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并未真正的将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去除,也未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
连革命最终的果实也未袁世凯说夺取,袁世凯假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人民涂炭,山河破碎,因此可以说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其根本的任务,从根本意义上没有成功。
这也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
二、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来说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五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同时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也深入人心,为日后资产阶级在中国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从袁世凯称帝近3个月后就狼狈下台,到张勋复辟失败,都无一例外。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即使并未完全驱除,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也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从溥仪到汪精卫,从伪满洲国到汪伪南京政府。
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同时也催生了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清末状元张謇便实业救国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为日后的抵制日货运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同时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各地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抗争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强烈地激动过一代国人的心灵。
这场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想谈谈我的认识。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是败?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有他成功的一面,但是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根本目标并没有实现。
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在历史终极意义上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所谓终极意义,是指最后的结果和影响;所谓历史终极意义,是指某一历史事件所产生的最后的结果和影响。
我们必须从历史终极意义的角度来定性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史、抗争史上的地位。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集团攫取,孙中山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中华民国仅挂了一个空招牌。
浅谈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000字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社会政治变革,它是以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的革命运动。
虽然辛亥革命中出现过一些成功的地方,但它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将就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作一些浅谈。
一、辛亥革命的成功1.更新思想观念首先,辛亥革命的成功在于它更新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革命先驱梁启超等人先后创办了《新民丛报》等一批思想启蒙的刊物,呼吁民众走向民主自由的前进道路。
同时,梁启超等一些学者也积极推进史学研究的进程,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重新认识的机会。
2. 开始民主改革其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改革。
辛亥革命中正式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被选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了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新政治文化开始在中国发展。
这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和大众的政治参与。
3. 促进国家现代化最后,辛亥革命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开始向现代化迈进,不仅在教育、科学技术、经济等领域得到发展,还有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等领域的进步。
二、辛亥革命的失败1. 缺乏组织首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高效有序的组织。
虽然失去了组织和领导方向,但革命却意外得以顺利的成功。
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无象制度和社会结构对于革命的困境。
2. 国内外列强势力其次,辛亥革命的失败还受到外部列强势力的干涉。
当时的列强国家(尤其是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五国。
)对于中国的弱势状态非常清楚,他们利用中国内部的动乱局势,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困境。
3. 官僚主义普遍盛行再者,辛亥革命的失败也与当时中国官僚主义普遍盛行有关。
官僚主义制度的存在,让许多腐败政治人物占据了权力,致使革命运动无法得到有效的推进和实施。
此外,中国还存在着严重的封建思想、落后的生产方式、文化习惯等一系列影响发展的问题,使中国社会面临的局面更加严峻。
总结:综上所述,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于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及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这就足够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论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进入20世纪,中国的民族危机深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
他们组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纲领,同改良派展开了论战,发动了一次一次的武装起义。
1911年的辛亥革命成为这场革命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在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又屡遭失败。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这个革命是由新军士兵和下士组成的两个革命团体所领导的。
它于辛亥年10月10日以武昌的军事政变开始。
事实上,存在着一个推翻政府的密谋。
不过,湖北的图谋者跟同盟会只有薄弱的联系。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通过一个社团来进行活动的。
在孙中山的政策问题上,这个社团已和同盟会明显地决裂了。
更为重要的是,在军队中的革命党人虽然从1904年起就表现主动,但到辛亥年为止,一直没有达到足够的数量以形成一支真正的威慑力量。
1911年,一系列的因素:(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他们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深感到民族危机的加深,这种不满,最后集矢于中国的最高当局——满清王朝。
在辛亥年的新的不满心情中,军队革命党人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同样重要的是,所有各阶级的不满,产生了一个普遍信念,那就是,清王朝已临崩溃边缘。
辛亥革命史突然爆发的、意外地不流血的。
它从武昌起义的一次军事政变开始,扩大到湖北的府城,然后到县城,并波及其他各省省会和通商口岸。
到11月底为止,通过一般几乎不流血的政变,15个省宣布了对中央政府的独立。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摘要:自我国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我国甚至在清政府领导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并且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随着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我国全范围内大面积爆发起义运动,但只有孙中山推动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君主专制,为我国独立和民主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关键词: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影响清朝入关之后,清政府经过一段时间的蓬勃发展逐渐走向腐朽,慈禧掌权更是为清政府敲响了丧钟。
伴随帝国主义侵略情况日益严峻,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萌芽,辛亥革命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该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推翻清政府统治,挽救岌岌可危的国家。
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长达两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制度,让人民在政治与思想方面得到了解放,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深根植在百姓心中。
一、辛亥革命爆发历史背景(一)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戊戌维新运动彻底失败之后,以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派在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运动。
而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在当时我国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
当时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日渐严重,《辛丑条约》签订,几乎让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列强在我国经济势力不断扩大。
在中外反动派的重重压迫下,各阶层人民为救国掀起一场场斗争[1]。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辛亥革命爆发前,清政府已经内外交困,尤其是《辛丑条约》更是表明慈禧掌权的清政府完全放弃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成为列强“傀儡”,人民要求变革呼声越来越大,清政府为此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始施行“新政”。
此后又宣布实行“预备仿行宪政”。
但该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政府,反而进一步激化了严重的社会矛盾。
在此情况下,革命已经成为在弦之箭,一触即发。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与骨干力量我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主要是以孙中山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发动的。
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之际,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其中革命派骨干主要是资产阶级以及一些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推荐: /v_show/id_XNDA yMjgxODE2.html /yangaijialing/ihome/ihomefeed#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一直以来是诸多历史学者探讨的课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下面请欣赏我们的探讨结果:从客观、长远角度来看辛亥革命是失败的,理由如下:(1)帝国主义的阴谋破坏: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不仅将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统治,而且还会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威胁帝国主义在整个东方的殖民统治,甚至震撼帝国主义制度本身。
表现:1)政治上:不承认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1月11日、17日、19日外交总长王宠惠接二连三的要求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予以承认,但列强均置之不答。
列强一方面继续承认袁世凯掌管下的清朝政府,另一方面又极力宣传希望袁世凯能解决“南北争端”、“对于共和制的承认自然要等待这个解决的结果”。
2)财政上:进行封锁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
“每日到陆军部取饷银者数十起……前敌之士,犹时有哗溃之势”。
革命党人不能自行解决财政问题,就只好把借贷外债当作不二法门。
但帝国主义对南京临时政府的困难抱着落井下石的态度,存心对它进行财政封锁,而且还傲慢的宣布“中华民国必须事先得到列强的承认才可以与他们商洽借款”。
3)军事上:威胁恫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武力恫吓。
12月5日,沙皇俄国借口“防卫”租界,拍前陆军一个中队闯入汉口。
随后,英日也强行进入汉口。
1912年1月4日,英、美、日、德、法等帝国主义援引《辛丑条约》第九款的规定,悍然决定向京奉铁路京榆段沿线派侵略军。
19日,美国即从菲律宾派侵略军抵制秦皇岛,抽派日军驻京榆段唐山一带。
4)外交上:孤立不承认临时政府又不给予南京临时政府任何帮助。
反而给予袁世凯财政支持“倘使他(袁)得不到钱,他不能镇压革命,欧洲将首先受害。
”5)舆论上:制造反革命舆论“中国大多数人民皆有君主观念……民权自由等说,不过最近几年留学生所倡”,以此“改造数千年之古国,不能无疑。
1000 作文:论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武昌起义的那声枪响, 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也提前为清政府的灭亡敲 响了丧钟。
但是因为资产阶级自身 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注定会导致革命的失败。
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作文 : 【1000 字,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 运而奋起抗争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完全意义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强烈地激动过一代国人的心灵。
这场 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想谈谈我的认识。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是败?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 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 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 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 自由的权 利, 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 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使反动 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 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有他成功的一面,但是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根本目标 并没有实现。
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 场在历史终极意义上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成功的原因:推翻了中国延续的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传播传播到了中国,是中国近代在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探索,是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其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中第一次提出了民生。
可以说,辛亥革命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失败的原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两半社会的命运(注意“推翻了中国延续的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并不能说明反封建成功,其只在政治上完成,但经济并没有,封建制度最终瓦解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革命)也没有彻底发动群众,(这便是中共领导的革命会胜利的原因,后者在革命中广泛发动群众)最后,革命的成果还被袁世凯等人窃取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以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民主派当时领导人民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广泛地传播了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一次深刻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
它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但是,辛亥革命也有它失败的一面。
这次革命虽然赶走了清朝皇帝,建立了共和国,却没有能够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以致使中国人民在辛亥革命后仍然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迫之下。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它在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上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同时,这次革命对亚洲的觉醒,以及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当着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伟大的列宁就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决议中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的世界意义”,并且对中国的革命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同情。
1913年5月18日列宁又在《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这篇著名的文章中写道:“在亚洲,到处都有强大的民主运动在增长、扩大和加强。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之火,将腐朽的王朝燃烧。
辛亥革命之光,把中华的暗夜照亮。
光明的中国,又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0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立100周年。
岁月更迭,历史远去。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可以说,辛亥革命既是一场胜利的革命,又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革命”一词,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常用,以往人民的反抗斗争,都叫“造反”。
真正使革命风行起来,震撼了近代中国人的,应该归功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宣传。
邹容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他在自己的名著《革命军》中写道:“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于是,当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相继失败,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之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生。
190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联合各地革命者,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后他又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极大地推动力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成立革命政府,清朝统治迅速瓦解。
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因为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民主派当时领导人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论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进入20世纪,中国的民族危机深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
他们组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纲领,同改良派展开了论战,发动了一次一次的武装起义。
1911年的辛亥革命成为这场革命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在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又屡遭失败。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这个革命是由新军士兵和下士组成的两个革命团体所领导的。
它于辛亥年10月10日以武昌的军事政变开始。
事实上,存在着一个推翻政府的密谋。
不过,湖北的图谋者跟同盟会只有薄弱的联系。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通过一个社团来进行活动的。
在孙中山的政策问题上,这个社团已和同盟会明显地决裂了。
更为重要的是,在军队中的革命党人虽然从1904年起就表现主动,但到辛亥年为止,一直没有达到足够的数量以形成一支真正的威慑力量。
1911年,一系列的因素: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他们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深感到民族危机的加深,
这种不满,最后集矢于中国的最高当局——满清王朝。
在辛亥年的新的不满心情中,军队革命党人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同样重要的是,所有各阶级的不满,产生了一个普遍信念,那就是,清王朝已临崩溃边缘。
辛亥革命史突然爆发的、意外地不流血的。
它从武昌起义的一次军事政变开始,扩大到湖北的府城,然后到县城,并波及其他各省省会和通商口岸。
到11月底为止,通过一般几乎不流血的政变,15个省宣布了对中央政府的独立。
1911年的军事活动,基本上是效忠清王朝的北洋军和长江诸省及山西省的革命军之间的内战。
革命暴力并不多见。
反之而起的是,在武昌首义、湖北的文职和军界上流阶层,进行密谋和谈判,终于依附了革命。
而武昌起义时这次革命的高潮:
武昌起义
随着四川保路运动声势日盛,革命党也确定在武昌起事。
相当于自发而起的武昌举义,如此轻易获得成功,暴露出清王朝统治已如枯木朽株一推即倒,其他地区的革命党人马上群起呼应。
武昌起义的第二天,汉口、汉阳的新军也起义占领了两镇,同日,武昌还成立了军政府。
接着,清政府派出最精锐的袁世凯旧部北洋两个军南下镇压,经激战夺回汉口,全国的革命风潮却无法压制。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国历史就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武昌起义固然有种种历史遗憾,但以它为标志形成高潮的辛亥革命,却在中国结束了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
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辛亥革命成功的因素有:
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0世纪初,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朽没落,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满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全国人民在斗争的失败中看到了革命是唯一的出路。
2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
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革命指导思想,其反帝、反封建的方针是正确的
3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辛亥革命把革命的目标直指清王朝,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4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以孙中山、黄兴、陆皓东、林觉民等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长期不懈的努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杀开了一条血路。
革命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不惜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
5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革命党人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鼓吹革命,再加上清政府连续失败,民主革命的思想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成功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清王朝是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通知,从而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第二、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德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精神解放。
第五、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辛亥革命并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与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改朝换代事件相比,仅仅只是改变了家国共构,皇帝世袭,皇权并没有转变成为国民的权力而被国民掌管,却落入
到一小撮军阀和政客的赌局中。
穿龙袍的皇帝被穿西装的政治流氓所取代。
这帮人更加暴虐和野蛮,不但没有废除封建统治,而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封建制度,使中国社会更加黑暗,开始了政治流氓执政的时代。
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民主的宪法,统治者必然是暴戾恣睢的。
宪法是对民主的确认和保障,是对统治权力的一种限制。
因此,一切统治者都不愿意有宪法束缚自己。
但是,由于民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要求通过制定宪法实施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这也就意味着,法制社会到来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