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一中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7
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班级姓名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宵柝.(tuò)嫉.妒(jí)果脯.(fǔ) 悄.声细语(qiǎo)B.呜咽.(yè) 教坊.(fǎng)匙箸..(chízhù)敛声屏.气(bǐng)C.舵把.(bǎ)盥.沐(ɡuàn) 症.(zhēng)结穿红着.绿(zhuó)D.甬.路(yǒng)砧.板(zhēn)颦蹙(...píng cù)冠.冕堂皇(guā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贬谪沧茫追溯蘖根祸种B. 九洲敕造歆享字字珠矶C. 膏梁红绡琐碎百无了赖D. 寒暄漂沦纨袴不经之谈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齐白石画展在开幕后,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D.由于王熙凤出生于高贵而复杂的大家庭,小时候曾被当做男孩子教养,使她接触广泛,见识丰富。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的历害,得换一个活塞了……②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③每一幅照片都有人心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机杼(jīzhù)天姥(tiānlǎo)稼穑(jiàsè)庇护(bìhù)B青荇(qīngxìng)侮辱(wǔrǔ)芳菲(fāngfēi)慰藉(jiè)C纶巾(lúnjīn)青苔(qīngtái)雾霭(ǎi)追溯(zhuīsù)D荆棘(jīngjí)纤细(xiānxì)贾人(jiǎrén)将(qiāng)子无怒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燃烧脑筋河畔铜枝铁干B.榆阴斑斓荡漾儒子牛C.蝙蝠咒骂典压斑斑点点D.青苔荆芨辉皇周游世界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葛优已经成为冯小刚影片的招牌,它既是不可或缺的喜剧元素,也是冯氏贺岁片吸引人眼球的屡试不爽的招数。
B在人民币汇率尚属适度的情况下,人为地贬值将被视为以邻为壑的做法,这不利于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
C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他都横眉冷对,毫不妥协。
D学生遇到问题有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要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孩子是陈师兄的一条根,是革命的后代。
我要把她――――成人,继承革命!②火箭输给了爵士,休斯敦媒体对此评价说:“实力差距太过明显,纵然拼命也——。
”③杜丽娘看到大自然万紫千红、一片生机,青春萌动,感慨不已。
自思美好年华被——,忽然扫兴,怏怏而归。
A.抚养枉然埋没B.扶养惘然埋没C.扶养惘然淹没D.抚养枉然淹没5、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他开创的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B王维,唐诗人、画家。
深研佛理,人称“诗仙”。
北宋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过关(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ɡě)给.予(gěi) 彷.徨(pánɡ)惆怅.(chànɡ)B.方遒.(qiú) 颓圮.(pǐ) 芳菲.(fēi) 跫.(qióng)音C.浪遏.(â) 跂.而望(qǐ) 跬.步(kuì) 漫溯.(shuò)D.虔.诚(qián) 慰藉.(jì) 深邃.(suì) 勒.紧(lēi)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上阙碣石仓桑风华正茂B.坚苦春帷窗扉金壁辉煌C.沉缅眷恋急燥引吭高歌D.漂泊诽闻跫音欢呼鹊跃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艾青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余秋雨出版《文化苦旅》之后,没料到却给他带来了不虞之誉....,被视为学者型作家,受到华语文学界的称赞,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D.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父辈、祖辈不仅爱读伟人毛泽东的诗词,而且青年人也喜欢毛泽东诗词中磅礴的气势,广阔的胸怀。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试题语文考试试题选择题:一、基础知识(1---5题,每题3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罗绮.(qǐ) 埋.(mái)怨佝偻..(gōu lóu) 贾.(gǔ)人B.跫.(qióng)音倾圮.(pǐ) 呻吟..(shēn yín) 爪.(zhuǎ)牙C.雾霭.(ǎi) 慰藉.(jì) 踟蹰..(chí chú) 衣钵.(bō)D.眷.(juàn)属河畔.(pàn) 漪沦..(yī lún) 缒.绳(zhuì)2.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 )A.辽廓意气淤滩改弦更章b. 漫溯攀缘侵蚀渲宾夺主C.窗扉紧掩翔实查言观色D.枯槁彷徨涌现终身相依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两小无猜....,形影不离,18岁时又一同进入军营。
B.天边飘来一朵乌云,不一会儿就铺满了整个天空。
忽然间雷厉风行....,大雨如注。
C.非典之后,中国应该总结医疗卫生乃至政府运作方面的教训,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D.袁夫人一听,顿时笑得花枝招展....,她的声音又尖又利,听起来如同北风穿过墙缝的嘶鸣。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装疯、自虐、甚至想自杀的“笨孩子”马玥,经过李圣珍老师的调教,不但考入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而且还恢复了常态,成为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干部。
B.国务院召开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C.经过美国的连续轰炸打击,使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已基本土崩瓦解。
D.深圳交管局提出了“保住底线,不触高压线;抓住主线,不走偏线”,要求全市交警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5.下面是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问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与解析)第I卷(选择题 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歆.享(xīn)间.或一轮(jiàn )数.见不鲜(shuò)B、悚.然(sǒnɡ) 吞噬.(shì)皮开肉绽.(zhàn)翘.足而待(qiáo)C、惫.懒(bèi)蹂躏.(lìn)少不更.事(ɡēnɡ)模棱.两可(lénɡ)D、朱拓.(tà)祷.告(dǎo)心广体胖.(pànɡ)厚古薄.今(báo)2.下列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膏粱眩目寒暄苍皇失措 B.感喟伶俐辩论不记其数C.蹒跚放诞抱歉哀声叹气 D.咀嚼窈陷执拗纷至沓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___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_______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 B.遏制秩序擅长C.遏止秩序擅长 D.遏止次序善于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未散去,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李家的肠子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座老城。
B.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
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日历上,还是行走的窗前的时光上?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习近平新春谈家风一周年之际,人民网今日推出《学习有方·“家风”系列报道》。
D.一位手持鲜花的民众告诉记者,自己一家三代人都是阎肃先生的粉丝,“从我老父亲开始,还有我,我的孩子,都非常喜欢阎肃老师。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月考试卷高一必修一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上学期月考试卷高一语文说明:所有答案一律写到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卷。
试题卷同学们应注意保存,以便评卷使用。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各项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熬(āo)白菜隽(juàn)永翘(qiáo)首繁芜(wú)丛杂B.气氛(fèn)蓼(liǎo)蓝比(bì)及义愤填膺(yīng)C.可憎(zèng)跬(kǔi)步浪遏(jiē)锲(qiè)而不舍D.数(cù)罟酗(xiōng)酒伺(sì)机杀一儆(jǐng)百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是A.凋蔽绿阴肆业按部就班B.翩然坍圮布署直接了当C.铭记釉子攀缘头昏脑涨D.倾轧描摹宏扬永保青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现在社会上经常听到老师、家长孩子“太不听话了”。
(2)在众多的证明中,所述的这个证明极其明了。
(3)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A.报怨简捷卑劣B.抱怨简洁卑鄙C.抱怨简捷卑劣D.报怨简洁卑鄙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今天去呢?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B.“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C.“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神话是世代相承的口头文学,其中不少创作于有历史记载以前。
B.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C.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着它的意义和道理。
D.这类文章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领域多,往往令读者俯拾皆是。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抄袭等不良学风。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②、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四、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3、14题(12分,每小题3分)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
13、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夜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色。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
他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4、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的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的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影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描写的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淮村兵后戴复古(南宋)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5、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简要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高一(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D(A.tóng——dòng,cǔ——zǔ;B.bēn——bèn;C.yǔn——shǔn)2.C(蔼——霭;奇——其)3.C(妨碍——侧重于阻碍;妨害——有害于/彰显——鲜明地显示;显示——明显地表现/震撼——震动,摇撼;振动——不断作往复运动)4.D(A.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B.琴瑟失调:比喻夫妻不和;C.沸反盈天:嘈杂,喧哗)5.B(A.①滥用介词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删掉“随着”;②“思考”与“理念”搭配不当。
C.①语序不当,将“首次”提到“成为”前;②“综合素质”与“成为录取条件”搭配不当。
D.搭配不当,“蓝牙是……手段”。
)6.D(依照逻辑关系)7.B(《祝福》节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8.A(B概念偷换,“地球发育的”应为“地表发育的”;C外加信息,“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寒区”,为外来信息,原文只说到“我国冰冻圈分布广泛”。
D.以偏概全,“以冰川、冻土和积雪为核心要素构成的冰冻圈”,原文为“以冰川、冻土和积雪为核心要素构成的我国..冰冻圈”。
)9.B(A据文意,冰川萎缩有短期的加速萎缩、后期的大幅度萎缩两种,不能笼统地说“冰川萎缩”,轻度的“冰川萎缩”其影响不会大。
C.据文意,是“冰冻圈的扩展或萎缩导致参与局地、区域或全球能水循环的能量和水量减少或增加”,直接原因不是“气候与冰冻圈的变化相互作用”,且原文是“能水循环”,而不仅仅是“水循环”。
D.据文意,“冰川的加速融化和冻土的退化”,本身不是“冰冻圈灾害”。
)10.D(“加强冰冻圈研究”与“消弭各类冰冻圈灾害”之间强加因果。
)三.(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小题。
11.B(烈:功业)12.A(均译为“……的原因”。
B .前者为“凭借、就着”,后者为“趁着”。
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第Ⅰ卷(39分)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刀俎.(zǔ)孱.头(càn)苍颉.(jié)车辙.(zhé)B.埋.怨(mái)发髻.(jì)冠.冕(guān)甬.道(yǒng)C.莞.尔(wǎn)搭讪.(shàn)颤.抖(chàn)胡诌.(zhōu)D.讥诮.(qiào)蹩.进(bié)自诩.(xǔ)牲醴.(lǐ)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谄媚嗔目沸反盈天唉声叹气B.畏葸国萃战战兢兢残羹冷炙C.睥睨歆享牛山濯濯流觞曲水D.盘桓窈陷驰娉疆场礼尚往来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时下,一些娱乐新闻成了“愚乐新闻”,有些娱乐记者被视为“狗仔队”,人们不禁要问我们需要怎样的娱乐新闻?B.出版社在200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
(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C.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
”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钱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是否因为莫罗阿曾把王尔德比作“一头在窟中的野兔”,他就这样滑稽地自比?D.中国农大博士刘红霞在青海省人才招聘会上留下了简历。
她说,她是甘肃人,喜欢西部;还认为只要摆脱掉“大城市、高薪水、舒适岗位”等想法的局限,就业空间还是很大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终至孤单。
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
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亟需加以规范。
③朋友是一把伞,不能遏制狂风恶浪,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 疏离权限虽然/但B. 疏离权利即使/可C. 疏远权利虽然/但D. 疏远权限即使/可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新年伊始,中央一再号召各级党组织务真求实,让广大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德清一中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I卷(共45分,每小题3分)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瞭.望(liáo)罡.风(gāng)潜.藏(qián)层峦叠嶂.(zhàng)B.绯.红(fěi)蹂躏.(lìn)诋.毁(dǐ)冠冕.堂皇(miǎn)C.湮.没(yān)攻讦.(jiã)自诩.(yǔ)刎颈.之交(jǐng)D.吝啬.(sâ)叱.责(chì)园圃(pǔ)睚眦.必报(zì)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取缔凑和翠锦斑斓一泄千里震耳欲聋B.愧怍倔起激流澎湃层峦叠嶂全付精力C.匮乏坐落历尽沧桑别出心裁销声匿迹D.度假抱歉礼上往来雕虫小技决无仅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B.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C.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
D.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是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生态城市应该纳入整个国土生态平衡的。
②“海尔”独特的营销使其在国内市场更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
③个人幸福从物质生活得到的快乐和幸福,包括从精神生活得到的快乐。
A、范围方式不仅是/也B、范围模式不是/而是C、范畴模式不仅是/也D、范畴方式不是/而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阿Q”、“WTO”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仅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B.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政府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其中。
C.“大部制”改革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增强其服务能力。
D.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6.给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那么,主人是新主人。
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⑤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③② C.③②④⑤① D.①③②⑤④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人墓碑记》一文,起始部分的主题并不明确,行文至结尾才明确地将主题表达出来,那就是“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B.肖邦的音乐,始终渗透着民族的精神和爱国的情感。
无论是在波兰遭受异族侵略的时候,还是在人们失意落寞的时候,只要听到肖邦的音乐,人们总会获得对波兰、对人生的信心。
所以,作者多次说,听肖邦的音乐,便是在同他“促膝谈心”。
C.从屈原的《离骚(节选)》来看,他崇尚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所以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
D.艾青的《北方》写于1938年初,诗前小引中“北方是悲哀的”一句,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忧郁、悲哀、沉重。
8.下面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现代诗人,早年加入文学社团“新月社”。
他的诗歌感情激烈,形式精美。
内容上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作品有《死水》《红烛》等。
B. 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它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这五部分组成,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的历史。
C. 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楚辞》,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D.文天祥,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指南录》取名于“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每小题3分,共9分)中国戏曲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
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需。
戏曲的市场化道路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戏曲也越来越显示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
中国戏曲,继承并发展了清中叶戏曲的传统,强烈地张扬着大众娱乐精神,成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
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体系中,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使得中国戏曲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步入当代,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
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记忆,残留的不过是斑驳、风蚀的剧场大石头和点点滴滴的遗响。
邻国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等也主要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而存在。
中国戏曲不然,它依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尽管今天的时空环境已非昨日的生态环境。
但是,从古典向当代迈进,迥异于古典时期不同阶段与朝代的代谢、嬗变,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不仅是戏曲的追求,也是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目标,而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使得实现这一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
中国戏曲在当下,面对着流行艺术的趋同,在发展创新和个性追求中呈现出复杂的特征。
这就要求中国戏曲在摆脱了传统束缚之后,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需要中国戏曲拥有进入观众生活的活力和力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将戏曲从业人员及剧团的艺术创造,与时代风尚、观众审美结合起来,逐渐营造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品类,以避免流行时尚带来的实时消费和消极影响。
我们还应在努力保持中国戏曲遗产性的同时,积极地寻求建立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中,将中国戏曲文化遗产中属于“博物馆艺术”的部分,充分保护,并将其潜在的历史、文物、旅游等价值发挥出来,这既有效地保护了那些没有市场生存能力的戏曲遗产,也稳妥地找到了戏曲艺术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定位。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已经实现了由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
B.当下,中国戏曲要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就必须摆脱传统的束缚。
C.将演员和剧团推向市场,任其生灭,让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戏曲市场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D.当下的中国戏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沿用流行文化发展的模式,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结合起来。
10.中国戏曲具有“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的特征,不属于...这一特征的一项是A.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显著标志,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
B.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代谢机能穿越时空,千百年不衰,其生命由古代延续至今。
C.因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不同,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
D.中国戏曲仍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在当代文艺舞台上仍占有重要的席位。
11.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博物馆艺术”的内涵。
(3分)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5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曰:“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12、下列说法中有错的一项是A.众不能堪.(忍受)吴之民方.(正)痛心焉B.卒.(终于)与尸合呼中丞之名而詈.(骂)之C.诗书..(指军队)之间..(泛指经书)之训编伍D.复有株连..(假托皇帝的命令)纷出..(牵连治罪)矫诏13、比较下面句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②敛赀财以.送其行③于是乘其厉声以.呵④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C、①②③④都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同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苏州市民反抗精神的一组是①敛赀财以送其行②抶而仆之③则噪而相逐④哭声震动天地⑤呼中丞之名而詈之⑥颜色不少变A.①③⑥ B.①④⑥ C .②③⑤ D.③④⑤15、对第一、二两段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被逮捕时,颜佩韦等五人悲痛地为他送行,并殴打抓人的缇骑,追逐毛一鹭,结果惨遭杀害。
B.周公被逮捕时,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先是殴打抓人的缇骑,继而大喊着追赶江苏巡抚,以及五人英勇就义后的情况。
C.颜佩韦等五人临刑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经苏州市民敛赀财买其脰,五人终得全尸安葬。
D.五义士为保护苏州群众,投案自首,与阉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英勇就义,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
第II卷(105分)四、古文翻译、诗歌阅读、默写15、翻译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