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系统的频域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992.00 KB
- 文档页数:8
实验一信号与系统认知一、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教育、说明考核方法。
2、学习示波器、实验箱的使用、操作知识;3、学习常用连续周期信号的波形以及常用系统的作用。
二、实验仪器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本次实验使用其自带的简易信号源,以及实验箱上的“信号通过系统”部分。
)2、示波器三、实验原理1、滤波器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系统,它的作用为阻止某些频率信号通过,或只允许某些频率的信号通过。
滤波器主要有四种:这是四种滤波器的理想状态,实际上的滤波器只能接近这些效果,因此通常的滤波器有一些常用的参数:如带宽、矩形系数等。
通带范围:与滤波器最低衰减处比,衰减在3dB以下的频率范围。
2、线性系统线性系统是现实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系统,线性也是之后课程中默认为系统都具有的一种系统性质。
系统的线性表现在可加性与齐次性上。
齐次性:输入信号增加为原来的a倍时,输出信号也增加到原来的a倍。
四、预习要求1、复习安全操作的知识。
2、学习或复习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复习典型周期信号的波形及其性质。
4、复习线性系统、滤波器的性质。
5、撰写预习报告。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讲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教育、说明考核方法2、通过示波器,读出实验箱自带信号源各种信号的频率范围(1)测试信号源1的各种信号参数,并填入表1-1。
(2)测试信号源2的各种信号参数,并填入表1-2。
3、测量滤波器根据相应测量方法,用双踪示波器测出实验箱自带的滤波器在各频率点的输入输出幅度(先把双踪示波器两个接口都接到所测系统的输入端,调节到都可以读出输入幅度值,并把两侧幅度档位调为一致,记录下这个幅度值;之后,将示波器的一侧改接入所测系统的输出端,再调节用于输入的信号源,将信号频率其调至表1-3中标示的值,并使输入信号幅度保持原幅度值不变。
观察输出波形幅度的变化,并与原来的幅度作比较,记录变化后的幅度值。
),并将相应数据计入表1-3中。
4、测量线性系统(1)齐次性的验证自选一个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输入输出信号的参数,将输入信号的幅度增强为原信号的一定倍数后,再对输入输出输出参数进行记录,对比变化前后的输出。
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三、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1、2、四、思考:2. 3.四、思考:1、代数运算符号*和.*的区别是?*是矩阵相乘,是矩阵A行元素与B的列元素相乘的和.*是数组相乘,表示数组A和数组B中的对应元素相乘实验内容实验三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一、实验内容1、已知两连续时间信号如下图所示,绘制信号f1(t)、f2(t)及卷积结果f(t)的波形;设时间变化步长dt分别取为0.5、0.1、0.01,当dt取多少时,程序的计算结果就是连续时间卷积的较好近似?2、、计算信号()()()11==-a t u e t f at 和()()t tu t f sin 2=的卷积f(t),f 1(t)、f 2(t)的时间范围取为0~10,步长值取为0.1。
绘制三个信号的波形。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1、绘制信号f 1(t)、f 2(t)及卷积结果f(t)的波形,当dt 取0.01时程序的计算结果就是连续时间卷积的较好近似程序代码如下:clear allclose allclcdt=0.01t1=0:dt:2;t2=-1:dt:1;f1=0.5*t1;f2=0.5*(t2+1);y=dt*conv(f1,f2); %计算卷积t0=t1(1)+t2(1); %计算卷积结果的非零样值的起点位置2.实验内容三、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1.2.实验内容实验五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一、实验内容1、如图5.4所示的奇谐周期方波信号,周期为T1=1,幅度为A=1,将该方波信号展开成三角形式Fourier级数并分别采用频域矩形窗和Hanning窗加权,绘制两种窗函数加权后的方波合成图像。
时间范围取为-2~2,步长值取为0.01。
2、将图5.5中的锯齿波展开为三角形式Fourier级数,按(2)式求出Fourier级数的系数,并在频域分别采用矩形窗、Hanning窗和三角窗加权,观察其Gibbs效应及其消除情况。
时间范围取为-2~2,步长值取为0.01。
matlab实验报告总结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102班 2012年12月21日实验一 MATLAB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开发环境2.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各种基本运算二、实验基本知识1.熟悉MATLAB环境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命令历史窗口、帮助信息浏览器、工作空间浏览器、文件和搜索路径浏览器。
2.掌握MATLAB常用命令变量与运算符变量命名规则如下:变量名可以由英语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变量名应以英文字母开头长度不大于31个区分大小写MATLAB中设置了一些特殊的变量与常量,列于下表。
MATLAB运算符,通过下面几个表来说明MATLAB的各种常用运算符表2 MATLAB算术运算符表3 MATLAB关系运算符表4 MATLAB逻辑运算符表5 MATLAB特殊运算的一维、二维数组的寻访表6 子数组访问与赋值常用的相关指令格式的基本运算表7 两种运算指令形式和实质内涵的异同表的常用函数表8 标准数组生成函数表9 数组操作函数三、实验内容1、新建一个文件夹2、启动,将该文件夹添加到MATLAB路径管理器中。
3、保存,关闭对话框4、学习使用help命令,例如在命令窗口输入help eye,然后根据帮助说明,学习使用指令eye5、学习使用clc、clear,观察command window、command history和workspace等窗口的变化结果。
6、初步程序的编写练习,新建M-file,保存,学习使用MATLAB的基本运算符、数组寻访指令、标准数组生成函数和数组操作函数。
注意:每一次M-file的修改后,都要存盘。
练习A:help rand,然后随机生成一个2×6的数组,观察command window、command history和workspace等窗口的变化结果。
学习使用clc、clear,了解其功能和作用。
答:clc是清除命令窗体内容 clear是清除工作区间输入C=1:2:20,则C表示什么?其中i=1,2,3,?,10。
实验六_信号与系统复频域分析报告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信号和系统的性质、特点、表示以及处理方法。
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信号与系统复频域分析来深入了解信号和系统的特性和性质。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MATLAB软件进行了信号与系统复频域分析,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一、信号在复频域中的表达式设x(t)是一个实数信号,那么它在频域的表达式为:$$X(\omega )=\int _{-\infty }^{\infty }x(t)e^{-j\omega t}dt$$其中,$\omega $是频率,$X(\omega )$是频域中的信号,即信号的频率特性。
对于一个时不变线性系统,它在频域中的表达式为:三、信号与系统的卷积定理在时域中,两个信号$x(t)$和$h(t)$的卷积表示为:$$Y(\omega )=X(\omega )*H(\omega )$$其中,$*$表示频域中的卷积操作。
四、频域的性质频域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频率移位、对称性、线性性、时移性、共轭对称性、能量守恒等等。
这些性质可以为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提供重要的帮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使用MATLAB绘制了一个正弦波信号及其频谱图、一个方波信号及其频谱图,以及两个不同的系统频率响应曲线。
然后,我们通过信号和系统的卷积操作,绘制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及频谱图。
最后,我们通过MATLAB的FFT函数进行了离散频率响应分析,探究了系统的性质和特性。
实验中,我们通过理论知识和MATLAB软件的使用,深入了解了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实验报告篇一:控制系统频率特性实验实验名称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序号3实验时间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年级指导教师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研究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及频率的变化对被控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条件:1、台式计算机2、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ThKKL-4系列3、ThKKL仿真软件三、实验原理和内容:1.被测系统的方块图及原理被测系统的方块图及原理:图3—1被测系统方块图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g(jω)是一个复变量,可以表示成以角频率ω为参数的幅值和相角。
本实验应用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
图4—1所示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采用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表示,则式(3—2)表示为:将频率特性测试仪内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超低频正弦信号的频率从低到高变化,并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r(t)],然后分别测量相应的反馈信号[b(t)]和误差信号[e(t)]的对数幅值和相位。
频率特性测试仪测试数据经相关器件运算后在显示器中显示。
根据式(3—3)和式(3—4)分别计算出各个频率下的开环对数幅值和相位,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作出实验曲线:开环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
根据实验开环对数幅频曲线画出开环对数幅频曲线的渐近线,再根据渐近线的斜率和转角频确定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
所确定的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的正确性可以由测量的相频曲线来检验,对最小相位系统而言,实际测量所得的相频曲线必须与由确定的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所画出的理论相频曲线在一定程度上相符。
如果测量所得的相位在高频(相对于转角频率)时不等于-90°(q-p)[式中p和q分别表示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的阶次],那么,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必定是一个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频率特性。
2.被测系统的模拟电路图被测系统的模拟电路图:见图3-2注意:所测点-c(t)、-e(t)由于反相器的作用,输出均为负值,若要测其正的输出点,可分别在-c(t)、-e(t)之后串接一组1/1的比例环节,比例环节的输出即为c(t)、e(t)的正输出。
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2.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3. 熟悉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验操作和调试技巧;4.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输入、输出、反馈、控制目标等;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间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等;3.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差分方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表示等;4. 自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三、实验设备与器材1. 实验台: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台;2. 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微控制器(MCU)等;3.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4. 执行器:电动机、电磁阀、伺服阀等;5. 信号发生器:函数发生器、任意波形发生器等;6. 示波器、频率分析仪等测试仪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1)了解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台的基本结构;(2)学习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3)分析实验台上的控制系统。
2. 实验二: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1)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线性系统实验电路;(2)利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系统特性。
3. 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1)搭建线性系统实验电路,并连接频率分析仪;(2)进行频域实验,采集频率响应数据;(3)分析频率响应数据,得出系统特性。
4. 实验四:PID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1)学习PID控制原理;(2)根据系统特性,设计PID控制器参数;(3)搭建PID控制实验电路,并进行调试。
5. 实验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1)学习模糊控制原理;(2)根据系统特性,设计模糊控制器参数;(3)搭建模糊控制实验电路,并进行调试。
五、实验要求与评价2. 实验操作:熟悉实验设备的操作,正确进行实验;3. 数据处理:能够正确采集、处理实验数据;4. 分析与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结论;5. 课堂讨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意义 (4)2. 实验原理 (5)2.1 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7)2.2 信号的分类与表示 (8)2.3 系统的分类与表示 (9)2.4 信号与系统的运算法则 (11)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2)3.1 实验一 (13)3.1.1 实验目的 (14)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5)3.1.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6)3.2 实验二 (16)3.2.1 实验目的 (17)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8)3.2.3 实验步骤 (19)3.2.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9)3.3 实验三 (20)3.3.1 实验目的 (21)3.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3.3.3 实验步骤 (23)3.3.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24)3.4 实验四 (26)3.4.1 实验目的 (27)3.4.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7)3.4.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29)4. 结果与讨论 (29)4.1 实验结果汇总 (31)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4.3 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对比与验证 (33)1. 内容概要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回顾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所进行的实验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涵盖了信号分析、信号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响应等多个方面。
实验一:信号的基本特性与运算。
学生掌握了信号的表示方法,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规则,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实验二:信号的时间域分析。
在本实验中,学生学习了信号的波形变换、信号的卷积以及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利用MATLAB工具进行了实际的信号处理。
实验三:系统的时域分析。
学生了解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包括零状态响应、阶跃响应以及脉冲响应,并学会了利用MATLAB进行系统响应的计算和分析。
Matlab频域分析实验报告引言频域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信号的频率特性和频率成分。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Matlab进行频域分析,并通过实际的信号示例来说明其应用。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通过Matlab进行频域分析,了解信号的频率特性,并能够对信号进行频域滤波、谱估计和频域增强。
实验步骤步骤一:加载信号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加载信号数据。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load()函数来加载数据文件。
假设我们的信号数据文件名为signal.mat,则可以使用以下代码进行加载:load('signal.mat');步骤二:绘制时域波形图加载信号数据后,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时域波形图来观察信号的时域特性。
可以使用plot()函数来绘制信号的时域波形图。
以下是示例代码:plot(signal);xlabel('时间');ylabel('信号幅度');title('信号的时域波形图');步骤三:进行傅里叶变换为了将信号转换到频域,我们需要进行傅里叶变换。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fft()函数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
以下是示例代码:signal_freq = fft(signal);步骤四:绘制频域幅度谱进行傅里叶变换后,我们可以绘制信号的频域幅度谱来观察信号的频率特性。
可以使用abs()函数来计算频域幅度,并使用plot()函数来绘制频域幅度谱图。
以下是示例代码:signal_freq_amp = abs(signal_freq);plot(signal_freq_amp);xlabel('频率');ylabel('幅度');title('信号的频域幅度谱');步骤五:频域滤波频域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信号的频率特性,还可以进行频域滤波。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在频域中将低幅度的频率成分设置为0来实现低通滤波。
实验六、系统的频域分析
1实验目的
1)学会利用MATLAB 对连续系统进行频域分析;
2)学会利用MATLAB 分析离散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时域特性的关系;
3)学会利用MATLAB 进行离散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2实验原理及实例分析
(实验原理见教材的第五章、第六章及第七章)
2.1 连续LTI 系统的频率特性
例1:已知连续LTI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7)(13)(5)(8)(10)(t x t x t y t y t y t y +'=+'+''+'''
求该系统的频率响应,并用MATLAB 绘出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图。
解:MATLAB 程序如下:
clc
close all
clear all
b = [13 7];
a = [1 10 8 5];
w = -3*pi:0.01:3*pi;
H = freqs(b,a,w);
subplot(211);
plot(w,abs(H),'Linewidth',2);grid;
xlabel('\omega(rad/s)');
title('|H(j\omega)|');
subplot(212);
plot(w,angle(H),'Linewidth',2);grid;
xlabel('\omega(rad/s)');
title('\phi(\omega)');
程序产生的图形如图1所示。
2.2连续LTI 系统的频域分析
例2:设系统的频率响应为2
31)(2++-=ωωωj j H ,若输入信号为)10cos(2)cos(5)(t t t f +=,用MATLAB 命令求其稳态响应)(t y ss 。
解:MATLAB 程序如下:
clc
close all
clear all
t = 0:0.01:20;
w1 = 1;
w2 = 10;
H1 = 1 / (-w1^2 + j*3*w1 + 2);
H2 = 1 / (-w2^2 + j*3*w2 + 2);
f = 5 * cos(t) + 2 * cos(10*t);
yss = abs(H1)*cos(w1*t+angle(H1))+abs(H2)*cos(w2*t+angle(H2)); subplot(211);
plot(t,f,'Linewidth',2);grid;
xlabel('t(sec)');title('f(t)');
subplot(212);
plot(t,yss,'Linewidth',2);grid;
xlabel('t(sec)');title('y_s_s(t)');
程序产生的图形如图2所示。
2.3离散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其时域特性的关系
例3:用MATLAB 命令绘出下列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以及对应的时域单位取样响应)(n h 的波形图,并分析系统函数的极点对时域波形的影响。
1)8.0)(1+=z z z H 2)72
.02.1)(22+-=z z z z H 3)1)(3-=z z z H 4)16.1)(24+-=
z z z z H 5)2.1)(5-=z z z H 6)36.12)(26+-=z z z z H 解:MATLAB 程序如下:
clc
close all
clear all
b1 = [1 0]; a1 = [1 0.8];
subplot(221);zplane(b1,a1);
subplot(222);impz(b1,a1,30);grid;
b2 = [1 0]; a2 = [1 -1.2 0.72];
subplot(223);zplane(b2,a2);
subplot(224);impz(b2,a2,30);grid;
figure
b3 = [1 0]; a3 = [1 -1];
subplot(221);zplane(b3,a3);
subplot(222);impz(b3,a3,30);grid;
b4 = [1 0]; a4 = [1 -1.6 1];
subplot(223);zplane(b4,a4);
subplot(224);impz(b4,a4,30);grid;
figure
b5 = [1 0]; a5 = [1 -1.2];
subplot(221);zplane(b5,a5);
subplot(222);impz(b5,a5,30);grid;
b6 = [1 0]; a6 = [1 -2 1.36];
subplot(223);zplane(b6,a6);
subplot(224);impz(b6,a6,30);grid;程序产生的图形如图3所示。
2.4离散LTI 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例4:用MATLAB 命令绘制离散系统
8109.056.19028
.096.0)(22+-+-=z z z z z H
的频率响应曲线。
解:MATLAB程序如下:
clc
close all
clear all
b = [1 -0.96 0.9028];
a = [1 -1.56 0.8109];
[H,w] = freqz(b,a,600,'whole');
subplot(211);
plot(w-pi,abs(H),'Linewidth',2);grid;
xlabel('\omega(rad/s)');
title('|H(j\omega)|');
subplot(212);
plot(w-pi,angle(H),'Linewidth',2);grid;
xlabel('\omega(rad/s)');
title('\phi(\omega)');
程序产生的图形如图所示。
3实验报告与要求
在实验报告中,请简要说明相关的基本原理。
并完成下列各题:
1)观察例2的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高频分量削弱,低频分量基本不变,说明该系统是低通滤波
2)观察例3的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从例2的图可知,当极点位于单位圆内时,h(n)为衰减序列,当极点位于单位圆上时,h(n)为等幅序列;当极点位于单位圆外时,h(n)为增幅序列。
若h(n)有一阶实数极点,则h(n)为指数序列;若h(n)有一阶共轭极点,则h(n)为指数震荡序列,若h(n)的极点位于虚轴右边,则h(n)按一正一负的规律交替变化。
3)设系统的微分方程为)(2)()(3)(2)(t f t f t y t y t y +'-=+'+'',若输入信号为
)5cos()2cos(3)(t t t f ++=,如何用MATLAB 命令求其稳态响应)(t y ss ? 解:变换得到
)(2)()()(3)()(2)(2jw F jw F jw jw Y jw Y jw jw Y jw +-=++)(
32)(2)(Y H(jw)2+++-==jw jw jw jw F jw )( MATLAB 程序如下:
clc
close all
clear all
t = 0:0.01:20;
w1 = 2;
w2 = 5;
H1 = -j*w1+2 / (j*w1^2 + j*2*w1 + 3);
H2 = -j*w1+2/ (j*w2^2 + j*2*w2 + 3);
f =3+ 2 * cos(2*t) + cos(5*t);
yss = abs(H1)*cos(w1*t+angle(H1))+abs(H2)*cos(w2*t+angle(H2));
subplot(211);
plot(t,f,'Linewidth',2);grid;
xlabel('t(sec)');title('f(t)');
subplot(212);
plot(t,yss,'Linewidth',2);grid;
xlabel('t(sec)');title('y_s_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