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安全现状及有效防范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
信息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攻击威胁、恶意程序传播、数据泄露、网络监控、虚拟空间管理不力等。
网络攻击威胁是网络安全的首要威胁之一。
网络黑客通过利用网络安全漏洞、恶意软件和病毒等手段,对我国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系统发起攻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恶意程序传播也是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
恶意程序通过各种途径在网络中传播,不仅会损害用户的计算机设备,还会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
数据泄露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企业的商业机密等数据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泄露,给用户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网络监控和虚拟空间管理不力也是一个问题,对网络世界的监管不严格,容易造成网络空间秩序混乱和网络犯罪活动的滋生。
针对上述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规制度和管理机制,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产业监管,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使网络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开发先进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产品,提高我国网络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网络安全人才,提高网络安全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坚强的保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建立和完善国际网络安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网络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宣传,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作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本文将从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网络黑客攻击问题:网络黑客攻击是指一些非法分子通过网络对网站、服务器、计算机等进行攻击、入侵和破坏,以获取所需信息或者实施破坏行为。
我国网络黑客攻击现象屡见不鲜,给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2. 网络钓鱼、诈骗问题:网络钓鱼、诈骗是指攻击者伪装成合法的机构或者个人,通过网络途径发送虚假信息,诱骗用户暴露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法犯罪。
这种网络犯罪行为在我国也十分猖獗,给广大网络用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 数据泄露问题:我国许多企业和机构存在着严重的数据泄露问题,一旦敏感数据泄露出去,将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失。
4. 网络监管不力:我国网络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导致一些违法违规的信息大肆传播,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5.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我国很多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网络安全问题的了解和防范意识,容易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
二、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1. 加强技术防范:加强对网络系统、服务器、数据库等关键设施的安全防护,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遏制黑客攻击。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严惩,保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
3. 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广大网络用户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
4. 建立网络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和制度,加大网络安全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
5. 完善网络技术标准:加强网络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提高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能,阻止黑客攻击。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现状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现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和问题。
网络攻击日益频繁,黑客利用漏洞进行网络攻击事件屡见不鲜,给我国网络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增加,随着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应用的普及,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也在增加。
我国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滞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导致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足。
网络安全教育不足,大多数人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和知识,容易成为网络安全漏洞的破坏对象。
网络监管不到位,监管机构和措施存在漏洞,无法有效监管网络空间,造成网络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1.2 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日益频繁,各种网络病毒、木马、勒索软件等威胁不断涌现,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不断增加,随着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广泛应用,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我国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滞后,网络安全教育不足,网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也造成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要解决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推动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强化网络监管措施,才能有效应对当前网络安全形势的严峻挑战。
2. 正文2.1 网络攻击日益频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日益频繁成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网络攻击者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网络系统、数据和个人信息进行侵入和破坏,给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主要表现在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网络钓鱼等多种形式。
黑客攻击常常利用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病毒传播会造成大量数据丢失和系统瘫痪,网络钓鱼则是通过虚假网站获取用户信息进行欺诈。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有效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问题分析1.网络犯罪频发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犯罪的频发成为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
网络犯罪形式多样,包括网络盗窃、网络欺诈、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等,给广大网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信息泄露严重我国网络信息泄露严重,个人隐私、企业商业机密等信息屡遭泄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泄露问题更加突出,手机APP、社交媒体等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3.网络攻击层出不穷网络攻击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木马程序等网络攻击手段层出不穷,对我国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国家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
4.网络监管不力我国网络监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互联网上存在大量淫秽色情、虚假信息、非法广告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手段。
二、对策建议1.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针对网络犯罪问题,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大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主体,规范网络信息的流通和利用,提高网络空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2.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能力。
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防护和监控,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率。
完善网络安全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建立网络安全技术专家团队,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3.强化网络攻击防范加强网络攻击的防范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意识。
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对网络攻击的应对速度和效率,及时消除网络安全隐患。
4.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建立健全的互联网内容管理制度,加大对互联网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网络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网络病毒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网络黑客攻击网络黑客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黑客通过入侵系统、窃取用户信息、篡改网页等手段对网络进行攻击,严重危害了网络的安全。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网络黑客攻击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
二、数据泄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数据被上传至网络。
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保护和加密手段,数据泄露事件屡禁不止。
近年来,一些知名企业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三、网络病毒问题网络病毒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恶意代码,它会破坏数据、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窃取用户信息等,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我国的许多企业和个人用户都曾遭遇过网络病毒攻击,导致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了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
一、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我们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我国需要加快网络安全技术的攻关和创新步伐,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尤其是在网络入侵检测、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方面进行加强。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水平。
二、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当前,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仍有待加强。
我们应该及时修订并完善相关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安全行为,加大对网络攻击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四、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和协作我们还应该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和协作,形成网络安全的合力。
浅析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状况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信息网络安全已成为高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对高校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资源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升级和高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高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本文将就当前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状况分析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的分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包括安全意识、技术水平、管理制度、安全工具等多个方面。
高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较低。
由于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不够,很多师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风险认识不足,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
部分师生存在掩耳盗铃的心态,认为自己不会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因而忽视网络安全问题。
高校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信息系统过时、安全漏洞较多,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
而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虽然较为先进,但由于技术人员的水平不够,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也容易受到网络攻击的威胁。
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尚不够完善。
一些高校缺乏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导致信息系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没有健全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和预警机制。
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于网络安全的投入不足,导致网络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高校信息网络安全所使用的安全工具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高校虽然配置了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工具,但由于配置不当或者更新不及时,导致这些安全工具的防护能力大打折扣,无法有效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当前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相对较为脆弱,存在多方面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高校应该加强对师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灌输正确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师生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提高防范网络攻击的能力。
浅析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状况及对策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不断普及,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已经成为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
然而,高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却时有发生,损失惨重。
为了保障高校信息网络安全,本文将从高校网络安全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高校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对策。
一、高校网络安全现状1. 教育行业遭受黑客攻击教育行业在过去几年中,接连遭受了多次黑客攻击,其中包括中国高校和企事业单位。
据统计,2016年中国高校的黑客攻击事件发生率为34.76%,发生次数前三的高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
2. 网络攻击手段多样高校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攻击手段多样,攻击目标广泛。
例如,黑客攻击、木马病毒、漏洞利用、社会工程学攻击等,攻击目标包括高校网站、信息系统、校园网、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实验室等。
3. 安全意识普及程度不高高校学生和教师在信息安全意识方面普及程度不高,对网络安全的风险缺乏了解。
同时,学生和教师习惯于使用便捷的信息化工具,往往忽视安全问题,这也为黑客攻击提供了便利。
1. 安全设施不完备高校信息网络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导致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往往缺乏完善的网络安全设备和人员,难以有效地应对各种网络攻击手段。
2. 网络安全管理不规范高校网络安全管理不规范也是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规范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此外,在信息安全意识方面,高校学生和教师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3. 外部攻击威胁增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黑客技术手段也不断发展,外部攻击威胁日益增加。
黑客对高校的攻击行为一般包括窃取信息、破坏系统、勒索索贿等,暴露了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的不足之处。
高校应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包括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监控管理平台、数据加密和备份系统等。
同时,为了确保网络安全设施的有效性,高校还应采用适当的升级和维护方式。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个人隐私泄露
由于目前大部分网站的注册、购物等功能需要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很多人会不自觉
地泄露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2. 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方式层出不穷,如邮件诈骗、假冒网站诈骗、欺诈电话等,不少群众都因不
慎上当受骗,造成了财产和信用双重损失。
3. 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攻击
网络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和破坏力,一旦感染,会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后果。
4. 网络不良信息泛滥
包括色情、暴力、虚假广告、抄袭侵权等内容,在网络上轻易地传播,给人们的生活
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对策
1. 完善法律法规
对于网络犯罪行为,政府应对其进行法律惩戒,并在这方面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同时,对于个人隐私泄露等行为也要有明确的法规和惩罚力度。
2. 提高安全意识
政府、网络运营商和各大互联网公司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养成保护个人信息的好习惯。
3.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
政府、企业、社会组
织等应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4. 加强技术保障
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增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能力。
对于网络攻击、病毒和木马等恶意软件,要及时利用最新技术进行拦截和防范。
总之,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问题,解决它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
大投入,共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网络攻击、隐私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
如何有效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保障网络用户的利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网络攻击频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手段也日益多样化和智能化。
黑客利用各种漏洞和技术手段,进行网络攻击,给网民和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 隐私泄露严重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现实生活中,隐私泄露问题依然严重。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手段,窃取个人隐私信息,给受害人带来严重的伤害。
3. 网络诈骗现象屡禁不止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针对不同人群的诈骗方式,给用户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稳定和可信赖性。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障网络安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1.加大网络安全投入政府应该加大网络安全的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提高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网络安全监管的力度,加强网络安全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为网络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3.推动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包括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护网络安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能力,使黑客难以攻破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4. 提高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能力尤其是广大网民和企业,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安全自我保护能力。
合理设置密码,勿随便泄露个人信息,对可疑链接保持警惕,不轻信网络陌生人,是提高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
5. 国际合作推进网络安全推动国际合作,包括经验交流、技术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推进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打击跨国网络犯罪,加强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保护国际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水平滞后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水平相对滞后,虽然国内的网络安全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特别是在网络攻防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和监控方面,我国还需要加大投入并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手段。
二、信息泄漏严重我国的网络信息泄漏问题比较严重,很多企业和机构都曾出现重要信息泄漏的情况,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一些企业的客户信息、财务信息等被非法获取,造成了客户信任度下降和管理意识淡化。
三、网络攻击频发我国的网络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网络攻击频发。
黑客攻击、勒索病毒、网络钓鱼等各种网络攻击手段层出不穷,给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管理缺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层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监管不力和管理缺位是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各级政府部门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上力度不够,导致了很多网络安全漏洞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该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提高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加强对网络信息系统的日常运维和安全维护,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信息安全。
三、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络安全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人才水平。
引入国外网络安全专家,推动国内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和技术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监管和执法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网络犯罪活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秩序。
对于网络信息泄漏事件加强追责,对于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形成威慑和警示效果。
浅析信息安全现状及有效防范策略
作者:朱凌廷陈莉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5年第02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司局域网信息安全现状的分析,及对其技术的介绍,列举了信息安全防范策略的。
当前,随着信息智能化建设快速发展,对信息技术从业人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安全已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的重要支撑,各专业领域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网络故障形成业务中断和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及后果日益严重、影响深远。
【关键字】信息安全违规外联病毒木马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网络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大到企业发展,小到日常办公,都离不开信息网络的有力支持。
近年来,公司信息网络规模和容量不断增加,网络设备更加复杂,管理更加困难,信息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
如何提升信息安全稳定运行管控能力,加强网络运行薄弱环节管控,降低信息安全事故风险,?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面对信息网络的安全,要善做“胆小鬼”。
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网络管理设备、网络管理员和所有用户协同作战。
要进一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努力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大讨论活动、安全主题学习、应急演练和技术技能培训等活动。
从“保人身安全”、“保信息安全”、“保设备安全”三大面为抓手,提升全员信息安全及保密意识,保障信息网络运行可靠率和信息安全的万无一失。
一、小小U盘存在安全隐患
一个小小的U盘,何怕之有?相信很多人对文件夹病毒记忆犹新。
当我们打开U盘盘符时,病毒开始运行并快速感染电脑,隐藏真正的文件夹并用其所生成的exe文件夹代替。
若被感染的电脑接入健康的移动磁盘后,病毒会遍历移动磁盘根目录下衍生,以达到病毒随移动磁盘传播的目的。
有一种“摆渡”木马,才是名副其实的“信息大盗”。
移动存储介质在内外网中交叉使用,就可能会造成内网中涉密文档通过移动存储介质和互联网,被窃密者远程下载。
小小的U盘就能让病毒木马有机可乘,可见信息安全不能留任何死角。
专杀工具可以解决文件夹病毒,而我们的加密U盘解决了“摆渡”木马的威胁,加密U盘无自动播放文件,让木马失去了宿主。
但防止“摆渡”攻击的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加强对存储介质的分类管理。
只有这些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从根源上保证信息安全。
二、杜绝违规外联现象
双网隔离可以从物理上断开内外网的联系,病毒木马尚可用U盘来威胁信息安全,相比之下,违规外联给它们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对于违规外联,桌面管理系统能有效阻止信息
的泄露和破坏。
通过对桌面管理系统的策略设置,当监测到违规外联时间发生时,立即发出警告提示并断开网络连接,从技术上保障了信息的安全。
对于违规外联过的计算机,需经过处理后才能重新接入内网。
针对第二种违规外联情况,需要用户主动遵守相关制度,禁止用涉密的便携式计算机在内外网上交叉使用,从物理上断开内外网的联系。
三、错综复杂的互联网
我们的互联网环境并没有看到的这么安全。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网站涌现互联网,其安全防护措施良莠不齐,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本次黑客入侵事件,再次敲响信息安全的警钟。
我们应及时修改社会网站、公司外网邮箱、对外网站等系统登录口令,重要系统如邮件、门户等账号必须单独设置口令,并避免与社会网站(如各类论坛社交网站、即时通信软件、网银等)使用相同口令,防范一个网站或系统口令失窃,相同口令的其他系统信息连带被泄露的风险。
同时,应禁止公司员工使用社会邮箱发送接收和公司业务内容相关的邮件。
最重要的,还是要继续增强员工个人信息及企业信息保护意识。
四、有待完善的机房环境
某公司大楼外部供电全部中断,造成位于大楼内的省公司信息机房供电中断。
为避免温度过高导致信息系统非正常停机进而造成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公司采取主动停机措施,多个信息系统服务全部或部分中断,根据设备使用说明,设备所处环境温度在18℃为最佳,若温度太高,将直接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硬件烧损。
设备软件故障尚可修复,硬件故障将直接导致信息的不可用。
上述两起事件告诉我们机房环境的重要作用。
中心进一步加强了机房巡视工作。
巡视内容进一步细化,记录准确到位并完善了信息机房应急预案。
在机房监控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规章制度和细心尽责的工作保障机房环境安全。
信息安全所涉及的范围远不止这些,在这里只是罗列一些经常开展的防护工作和措施。
信息安全需要所有员工的共同维护,再好的网络安全设备也不能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只有全体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配合开展防护工作,提升安全意识,才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根本。
违章、麻痹和不负责是信息安全的三大元凶,我们身边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较少,容易使人产生麻痹心理,这才是最不安全的情况。
安全形势越好,越是要引起重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安全永恒的主题。
面对信息安全,我们应该善于做“胆小鬼”,发扬“胆小鬼”精神,“小心翼翼”地做好信息安全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孟全.涉密网物理隔离后的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
[2]张国庆,郑贵省,于波 .局域网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