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的制备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480.66 KB
- 文档页数:8
工业硅生产与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取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工业硅的生产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冶金法来制取太阳能级多晶硅。
这两个主题在能源和材料科学领域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两个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领域。
一、工业硅的生产工业硅,也被称为金属硅,是一种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非铁合金。
它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硅石熔炼:硅石,一种含硅量高达99%的矿石,是工业硅生产的主要原料。
在熔炼过程中,硅石与碳质还原剂混合并加热至高温,生成的碳化硅在炉内进行反应,产生工业硅和一氧化碳。
粗硅提纯:产生的工业硅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如铁、铝、钙等。
通过与氯化物反应生成挥发性氯化物,再经过蒸馏和冷凝,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杂质,得到纯度较高的粗硅。
精炼:最后一步是精炼过程,通过在真空中蒸馏粗硅,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杂质,得到高纯度的工业硅。
二、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取冶金法是一种制取太阳能级多晶硅的重要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分离方法,将工业硅中的杂质有效地去除,同时保留其良好的半导体特性。
以下是其主要步骤:定向凝固:首先将工业硅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缓慢冷却至凝固点,并控制凝固方向,以形成多晶硅锭。
杂质分离:通过特殊的热处理过程,使杂质与多晶硅分离,并聚集在锭的表面,形成一层杂质层。
晶粒定向生长:在特定的热处理条件下,多晶硅锭内部的晶粒会按照一定的方向生长,形成多晶硅锭的大晶粒结构。
切割和研磨:将多晶硅锭切割成小块,并进行研磨处理,以得到表面平整、晶粒分布均匀的太阳能级多晶硅。
质量检测:最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结论:工业硅的生产和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是能源和材料科学的重要领域。
通过了解这两个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关键材料的制取过程和背后的科学原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着这些技术在未来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分析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多晶硅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其具有高效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长期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太阳能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和性能分析。
一、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1. 多晶硅的晶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需要使用多晶硅材料。
多晶硅材料是由多个单晶硅颗粒组成的,具有高晶界密度和低晶界带来的高电导率等性质。
因此,制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第一步是将硅原料进行晶化,得到多晶硅材料。
多晶硅的晶化方法主要有四种:氧化法、分解法、毒素氯化氢等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气-液界面沉积法。
其中,氧化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粉末状的硅原料加入制备装置,加热至其中心温度高于硅的熔点,保持一定时间使其成为液态,然后冷却,使其再次成为固态,形成多晶硅材料。
2. 多晶硅的切片制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需要将多晶硅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
多晶硅的切片方法主要有两种:线锯法和磨料法。
线锯法是先将多晶硅材料用钢丝锯切割成薄片,再用化学溶液进行酸蚀去边。
磨料法则是在多晶硅材料上撒上磨料,通过磨削将其切割成薄片。
3. 多晶硅薄片的清洗多晶硅薄片在切片过程中会留下微小的缺陷和杂质,这些对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会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多晶硅薄片进行清洗。
多晶硅薄片的清洗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法和物理法。
化学法是将多晶硅薄片浸泡在各种酸或碱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清除杂质和缺陷。
物理法是利用喷雾和超声波等物理手段清洗多晶硅薄片。
4. 制备太阳能电池将清洗后的多晶硅薄片进行切割,形成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芯片。
将芯片进行表面处理,覆盖p型和n型材料,并在表面涂覆透明导电膜。
制备好后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即可使用。
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分析1. 光电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性能指标,也是判断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
光电转换效率越高,代表着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越高。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加工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其中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转化率和制造成本低廉而在太阳能电池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本篇文章将探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加工过程。
1、硅片制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硅片。
硅片制备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单晶硅材料的生长和硅锭的制备。
单晶硅材料的生长常用的方法有:气相淀积法和液相区熔法。
硅锭的制备需要使用到单晶硅材料,一般使用Czochralski法或者费萨罗法进行制备。
2、硅片切割硅片切割是硅片制备的后续步骤,也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加工的重要一步。
硅片切割常用的方法有:线锯切割法和研磨切割法。
线锯切割法适用于制备较厚的硅片,而研磨切割法适用于制备较薄的硅片。
3、表面处理硅片表面的处理对于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硅片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硅可以提高电池的转化率。
硅片表面涂覆的氧化硅可以通过湿法沉积或者干法沉积两种方式进行。
4、扩散/渗透扩散和渗透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这一步骤中,将掺杂剂(如硼、磷等)引入硅片中。
扩散和渗透的目的是形成PN结,PN结是太阳能电池中的核心结构,起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
5、制备背面电极成功形成PN结后需要制备背面电极和正面电极。
通常背面电极使用的材料是铝;正面电极使用的材料是银/铝。
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而言,背面电极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池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
6、烧结烧结是制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最后一步。
在烧结过程中,将电极烧结到硅片上,从而形成完整的太阳能电池。
烧结温度和时间对最终电池的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加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每一步骤都对电池的最终性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太阳能电池市场的持续扩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电池将成为主流的清洁能源之一。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性能优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太阳能电池类型。
该电池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领域。
然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性能优化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
本文将对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性能优化进行探讨。
一、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包括硅材料准备、硅片切割、清洗、扩散、金属化等多个步骤。
以下是具体制备过程的描述。
首先,需要选择高质量的硅材料。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硅材料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
多晶硅是一种价格相对较为合适的硅材料,常被用来制备太阳能电池。
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将原材料进行熔炼、焙烧等多个步骤,以获得高纯度的硅材料。
接下来,需要进行硅片的切割。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硅材料切割成较为薄的硅片,通常厚度在200-300um之间。
在切割过程中,需要保证硅片表面光滑,无明显划痕和破损。
然后,进行清洗和扩散处理。
在清洗阶段,需要将硅片进行去污、清洗等处理,以保证硅片表面洁净。
接着进行扩散处理,即在硅片表面上涂覆P型或N型硅材料,并在加热过程中使扩散剂与硅材料反应,形成P-N结,以提高硅片的导电性。
最后,进行金属化处理。
在该步骤中,需要将金属电极沉积在硅片上,以形成正负极。
常用的金属有铝、银、铜等。
金属化处理需要精确的工艺控制,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优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硅片质量、扩散剂配比、金属电极厚度等。
以下是针对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性能优化措施。
1. 优化硅片的质量。
选用高纯度、低氧化物含量的硅材料制备硅片可以有效提高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2. 优化扩散剂的配比。
采用合适的扩散剂配比,可以提高硅片表面的掺杂浓度,并增加P-N结的面积和深度,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
3. 优化金属电极厚度。
在金属化处理过程中,适当增加负极厚度,可以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和光电流,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太阳能级多晶硅能耗高、污染重,让多晶硅生产企业深受诟病。
在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潮流的时候,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面临更大压力。
近年来,针对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质量要求发展起来一种新工艺——冶金法。
冶金法制备多晶硅以廉价的工业硅为原料,采用冶金技术提纯而成,工艺路线短,能耗仅为改良西门子法的20%左右,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生产价格低廉的制造太阳能级多晶硅新技术。
为推广和不断完善冶金法生产多晶硅工艺,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09年9月底在宁夏银川成立。
新规定催生新技术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抑制包括多晶硅在内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精神,国家发改委针对国内普遍采用的改良西门子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明确了技术门槛: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多晶硅,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引导、支持多晶硅企业以多种方式实现多晶硅—电厂—化工厂联营,支持节能环保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降低生产成本。
到2011年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
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义春介绍,当前,我国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采用的是西门子法。
虽然国外的改良西门子法已经发展成熟,但一直为几家大公司所垄断,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
我国一些小企业采用拼凑的设备和技术生产,能耗和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均不具备优势。
赛迪公司顾问开发区咨询中心咨询师江华明确表示,我们应集中科技资源,共同研发制定中国多晶硅产业的总体布局、技术路线、工艺方法、环保和综合利用方案等,除获得成熟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的工艺外,加大力度对流化床法、冶金法等多晶硅生产工艺进行开发研究,并针对不同市场,形成多种工艺技术既相互竞争又各自针对合适目标协调发展的技术格局。
李义春介绍,国内外现有的多晶硅厂绝大部分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
多晶硅的原理和应用1. 多晶硅的概述多晶硅(Polycrystalline Silicon)是一种具有多个晶体结构的硅材料,通常由多个小晶体组成。
它在半导体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
2. 多晶硅的制备方法多晶硅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气相法:通过将高纯度硅源气体在高温下进行热解,生成多晶硅。
- 溶液法:将硅源与溶剂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控制温度和浓度,形成多晶硅。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在合适的反应器中,通过气相反应在基片上沉积多晶硅。
- 转盘工艺:将硅源液滴滴在旋转的基片上,形成多晶硅的薄膜。
3. 多晶硅的特性多晶硅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晶体结构不规则:由于多晶硅由多个小晶体组成,其晶体结构不规则,导致一些物理性质的差异。
- 导电性能良好:多晶硅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是半导体材料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 光吸收性能强:多晶硅对光的吸收率较高,使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 热导性能较好:多晶硅具有较好的热导性能,可用于制造散热器件等。
4. 多晶硅的应用领域多晶硅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太阳能电池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由于其光吸收性能强,可以将光转化为电能。
在太阳能电池中,多晶硅通常被用作基础材料,通过光的照射,产生光生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4.2 半导体行业多晶硅在半导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制造晶体管、光电器件、传感器等器件的基础材料。
多晶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热导性能,可以有效地传导电流和热量。
4.3 光学材料多晶硅在光学材料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由于其对光的吸收性能强,在一些光学器件中可以作为光吸收层使用。
此外,多晶硅还可以通过控制晶体结构来调节其光学性能,满足不同光学应用的需求。
4.4 散热器件由于多晶硅具有良好的热导性能,可以有效地传导热量,因此在散热器件中有着一定的应用。
浅谈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的制备方法作者:余建张红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20期【摘要】高纯多晶硅是制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同时也是制备单晶硅的前道材料,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及集成电路行业,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高纯多晶硅的制备技术,并探讨新型的制备技术。
【关键词】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高纯1.引言当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太阳能电池,尤其是多晶硅电池,对高纯多晶硅的产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多晶硅产能、产量不断扩大,2010年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已高达21GW。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从2005年开始,我国多晶硅产量、产能出现爆发式增长,2008年的产量已接近4500吨,产能超过一万吨;2010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达到4.5万吨,投产企业多达28家。
在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中,重心已由单晶向多晶方向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可供太阳能电池使用的单晶头尾料越来越少。
2)利用浇铸法和直熔法制备的高纯多晶硅,为方形形状,省去了圆形单晶硅片的划片工艺,节省了原材料。
3)近年来,多晶硅工艺不断进步,全自动浇铸炉没次可生产200kg以上多晶硅锭,晶粒尺寸更大,达到厘米级。
多晶硅制备,综合了多项相对复杂的高技术,涉及化工、电子、电气、机械和环保等多个学科。
当前,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备,主要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式。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方法是“改良西门子工艺”,此工艺占据了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的85%以上。
但是,“改良西门子工艺”对原材料、技术的要求很高。
国内从8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此工艺,虽然经过了近30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但整体的制备工艺、关键核心设备仍依赖引进。
2.高纯石英砂制备石英砂(SiO2 99.9%)是制备多晶硅的基本原材料,主要用作半导体工业、光伏工业的原材料。
石英砂的纯度和杂质元素含量直接决定了所制备产品的好坏。
传统石英砂的制备工艺为:粗选→破碎→焙烧→水碎→粉碎→除铁→酸浸泡→浮选→去离子水冲洗→干燥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