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案例--环球港高级办公楼建设项目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23
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案例今天咱来唠唠上海中心大厦这个超级重大的工程项目管理的事儿。
一、项目背景。
上海,那可是国际化大都市,就像一个超级舞台,总是想要些超级耀眼的建筑来撑场面。
于是,上海中心大厦这个宏伟的计划就诞生了。
它可不是盖个小楼那么简单,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楼。
这就好比是要在舞台中央竖起一个超级巨大、超级酷炫的标志。
二、项目团队组建。
要干这么大的事儿,那得找一群厉害的家伙。
就像组建一个超级英雄团队一样。
首先得有个超有经验的项目经理,这人得像个老船长,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里掌舵。
然后是各种专业的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就像大厦的骨骼医生,得保证这大楼的骨架够结实,能经得住风吹雨打,还得抵抗地震这个大恶魔。
建筑设计师呢,那就是大厦的造型师,要把大厦设计得既美观又实用,就像给超级英雄设计一套既帅气又不妨碍战斗的战衣。
还有施工团队,这些人都是一线的战士,得有过硬的技术和超强的执行力。
三、项目规划阶段。
这就好比是在打仗之前的战略部署。
首先得确定大厦的高度、功能、造型这些大方向。
高度定那么高,那得考虑怎么把建筑材料运上去啊,总不能让工人扛着钢筋水泥一层一层爬楼梯吧?于是就规划了超级先进的塔吊系统和高速电梯系统。
功能方面,要集办公、酒店、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那就得合理规划每一层的布局,就像规划一个超级复杂的大迷宫,每个区域都有它的用途。
造型上,设计成螺旋式的外观,这不仅是为了好看,还能减少风的阻力,就像给大厦穿上了一件抗风的风衣。
四、项目执行阶段。
1. 地基工程。
这可是大厦的根基,就像大树的根一样重要。
在上海这种软土地质的地方盖高楼,就像在豆腐上插筷子,难度可不小。
工程团队采用了超深的桩基础,把一根根长长的桩子像钉子一样钉进地下几十米深,确保大厦稳稳地扎根在土地里。
这过程中,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蚂蚁在地下辛勤地劳作,各种大型钻孔设备嗡嗡作响,日夜不停。
2. 主体结构施工。
随着大厦一层一层往上盖,挑战也越来越多。
工程项目创新管理经典案例今天咱就来唠唠上海中心大厦这个超酷的工程项目,那里面的创新管理简直绝了。
一、项目背景。
上海中心大厦可是要成为上海的新地标啊,目标超级高大上。
这么个超高建筑,在建造的时候面临的挑战那是一箩筐。
比如说,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陆家嘴,施工场地狭小得可怜;超高层的建筑结构复杂得像迷宫,风荷载、抗震要求都是顶级难度;还有啊,这么个大工程,要协调的部门和人员多得像蚂蚁搬家一样。
二、创新管理举措。
1. 数字化设计与模拟建造。
项目团队可聪明了,一开始就搞了个数字化的设计。
他们利用超级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就像给大厦在电脑里先建了个一模一样的数字替身。
这个替身可厉害了,通过模拟建造,施工团队能提前看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比如说,哪里的结构安装会有冲突,哪些管道在布置的时候会打架。
这就好比你在下棋之前,已经知道对手的好几步棋了,那还不把问题提前解决得妥妥当当的。
在风工程模拟方面也是一绝。
上海中心大厦这么高,风一吹那可不是小事。
他们通过计算机模拟风对大厦的影响,精确到每一层楼的晃动幅度。
这样设计师就能根据模拟结果调整大厦的外形和结构,让大厦在风中也能稳稳当当的,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屹立不倒。
2. 垂直运输的创新。
这么高的楼,材料和人员的运输是个大难题。
传统的电梯可搞不定。
于是,项目团队发明了一种超级厉害的垂直运输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一个高效的物流网络,它能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需求,合理安排运输任务。
比如说,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优先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在安装钢结构的时候,又能快速把那些又大又重的钢构件运到指定楼层。
而且这个运输系统还特别智能,能够自动避开高峰时段,提高运输效率,就像个聪明的调度员一样。
3. 绿色施工管理。
在环保方面,上海中心大厦也是个模范生。
项目团队采用了一系列绿色施工的创新方法。
在建筑的外立面安装了一种特殊的幕墙系统,这个幕墙不仅能够起到美观的装饰作用,还能收集雨水呢。
大楼项目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本次大楼项目是一项跨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到建筑、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多个方面,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0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3年,项目工期紧张,要求任务分工合理、组织协调有序、实施过程把控到位。
因此,本文旨在提出一份符合项目实际的完整项目管理方案,确保该项目能够按计划有序完成。
二、项目管理组织架构1.项目管理团队本项目的项目管理团队将由以下人员组成:•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决策;•副项目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处理相关事务,担任项目经理代理;•部门负责人:分别负责建筑、电力、通讯、给排水等部门的项目管理;•项目成员:按照职能划分,分别负责项目中具体工作的实施。
2.工作流程为确保项目管理团队有效地管理项目,工作流程应当遵循以下流程:•提出项目构想;•筛选项目提案;•成立项目团队;•制定项目计划;•执行项目计划;•监控项目进度;•解决项目风险;•完成项目验收;•项目收尾。
三、项目计划制定在项目管理团队构建完毕后,应当立即开始制定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的制定应当涵盖项目各个方面的细节信息,特别是时间表、人员安排、预算等信息。
1. 时间表本项目的时间表应当包括以下信息:项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里程碑、关键节点和任务分解图。
时间表应当详细说明每个阶段的计划和执行任务,以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实施。
2. 人员安排项目计划中的人员安排应当涵盖项目管理团队、任务执行人员和监督人员等人员的安排信息。
人员安排应当遵循任务合理分配的原则,合理分配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并确保每位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清晰明确。
3. 预算项目计划中的预算应当涵盖项目总预算、阶段预算和具体项目成本等信息。
预算制定时应当做到合理分配,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项目整体成本最小化。
四、项目实施1.任务分解和分工在项目实施之前,项目管理团队应当先进行任务分解和分工。
任务分解是将项目工作分解为一个个可管理的独立子项目的过程,分工是将每个子项目分配给相应的团队成员的过程。
某大楼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案例本案例以某大楼施工项目为例,依据国际现代化项目管理理论,结合项目实际,说明按照施工项目管理规划模式进行管理的一般过程。
1. 项目概况某大楼占地面积3888 m2,建筑面积31286 m2,总投资1.9亿元,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共2.5年。
经招标,施工任务由省建一公司承担。
2 项目范围确定(1)项目目标与项目描述,见表10-5 。
(2)项目重大里程碑,见表10-5 。
表10-5项目描述(3)项目工作分解。
本项目涉及范围较广,工程量大,工作内容多,为了准确地明确项目的工作范围,项目部按照工作分解结构的原理对项目进行了分解,如图10-1所示。
图10-1 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示意图(4)项目的工作描述。
在工作结构分解基础上,对各项目进行工作描述。
以基础施工为例,其工作描述见表10-6。
表10-6 基础施工的工作描述3 .项目管理组织形式(1)项目组织结构形式:以施工项目经理部为例,其组织结构形式如图10-2所示。
图10-2项目部组织结构示意图(2)项目责任分配矩阵:以基础工程施工为例,对参与项目各方的责任进行表述,如表10-7所示。
表10-7 项目责任分配矩阵4. 项目进度计划为了编制项目进度计划,需要确定各项工作的先后关系,同时估计各项工作的工作量和延续时间。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项目部依据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和各种限制约束条件等,编制的网络图进度计划如图10-3所示。
图10-3项目网络计划示意5.项目资源计划项目资源计划是决定项目工作所需要的资源类型(人力、设备、材料)及其数量的规划过程,它是费用估计的基础。
按照项目工作进度计划,结合历史信息,项目部对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所得的项目单元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计划,同时作出了项目的人力资源负荷图和累积图,如图10-4和10-5所示。
其他资源计划略。
图10-4 人力资源计划图10-5 人力资源累积图6.项目费用计划根据本项目的费用目标,结合进度、质量和当地环境等多种因素,运用估算方法,然后根据费用条目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器使用费及管理费等,经过反复研究和详细测算确定项目的预算费用,如表10-8所示。
某综合服务大楼建设项目管理案例某政府机关要建设一栋高4层、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安装必要的水、电、气及通信设备,工程总经费6800万元。
工程计划开始日期为2015年1月1日,工程计划完工日期为2016年12月30日,全部工期为两年。
一、项目描述(一)项目简介1、项目目标项目建设工期为两年,总投资为6800万元,2015年1月1日开工,2016年12月31日交付建设完工、配备水电气及通讯设备的综合服务大楼。
2、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经过招投标,本项目四川华西集团子公司-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承建。
公司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和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通过了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该公司先后获得“全国首批52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质量稳定合格企业”、“全国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四川省国有建筑企业综合实力10强”、“四川省建筑业先进企业”、“四川省重点建设先进单位”、“质量效益型企业”等多项荣誉。
具备承建该项目的能力与资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项目建设解决现有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现有大楼建于1999年,面积仅1400平方米,办公区域人员拥挤,且规划设计不合理。
2.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硬件水平原办公大楼消防设施滞后,水、电线路老化严重,难以改造,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新增职能部门如五保老人活动室、文化功能室等缺乏必要的服务场所与设施拟新修大楼会安装必要的水、电、气及通信设备,功能健全、设备配套,结构布局合理以及功能设置齐全。
3.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未规划停车场地不便民众,毗邻市场、商场,环境嘈杂、拥挤,办公空间狭窄影响职能发挥。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周围环境条件综合服务场所位于XX地块,地势平坦,经测验,地基承载力强,适宜建造楼房;该地块北邻316国道,东邻正在建设的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西南邻厦门对口援建的灾后集中重建点,方圆10公里内,人员分布密集,便捷的交通与高人流量使得该综合服务楼辐射范围广大。
项目管理案例:某综合服务大楼建设项目管理案例项目背景某综合服务大楼建设项目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地块开发、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等多个工作阶段的综合型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服务大楼,提供商务办公、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便利。
该项目的规模庞大,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项目的整体目标是按时、按质量、按预算完成建设任务,并满足甲方对综合服务大楼的功能和质量要求。
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必须进行合理的项目管理和协调各方资源。
项目管理过程1. 项目计划阶段项目计划阶段是项目管理的关键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与团队成员一起制定项目的范围、目标、工作分解结构(WBS)以及资源分配计划。
同时,项目经理还要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和风险管理计划。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经理必须与甲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甲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纳入项目计划中。
2. 项目执行阶段项目执行阶段是项目管理的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要负责对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并与团队成员进行协调与沟通。
在某综合服务大楼建设项目中,项目经理在项目执行阶段要确保各个施工单位按照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项目经理还需要与甲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处理变更。
3.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收尾阶段是项目管理的结束阶段。
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要确保项目的交付和验收,并进行项目总结与复盘。
在某综合服务大楼建设项目中,项目经理要与甲方一起进行项目的验收。
通过验收,项目经理可以确认项目的目标是否达到,并进行最后的总结与复盘,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经验教训。
项目管理工具与技术1. 甘特图甘特图是一种项目计划表,可以显示项目工作项的时间表和进度。
在某综合服务大楼建设项目中,项目经理可以使用甘特图来安排各个工作项的时间和优先级,以便更好地进行项目的跟踪和掌控。
2. WBS(工作分解结构)WBS用于将项目的工作任务分解为可管理和控制的工作包。
某大楼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案例一、项目背景地区的领导决定在市中心建设一栋大楼,用于办公、商业和住宅等多种用途,并最终形成一个现代化综合建筑群。
该项目的总投资为10亿元,占地面积为1万平方米。
为了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完成,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管理规划。
二、项目目标1.完成一栋高品质、功能齐全、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大楼;2.投资控制在10亿元以内,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3.保证项目施工期间的安全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项目管理团队为了确保项目管理的高效性和专业性,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
团队由以下人员组成: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整体规划和协调工作,拥有多年的施工项目管理经验;2.工程师团队:负责项目设计、施工图纸的编制以及对施工过程的监督;3.资金专员:负责项目的资金安排和成本控制;4.安全专员:负责项目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5.质量专员:负责项目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建立了以下项目组织结构:1.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团队的核心,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决策;2.工程师团队负责项目的具体设计和施工工作,根据项目经理的指导进行;3.资金专员负责项目的资金安排和成本控制,同时与工程师团队合作,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4.安全专员负责项目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5.质量专员负责项目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确保项目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五、项目计划1.编制项目总时间计划表,包括项目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关键节点的时间安排;2.制定项目资源计划,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机械设备的调配和使用计划;3.制定项目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验收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4.制定项目安全管理计划,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和安全巡查等措施;5.制定项目沟通计划,明确项目内外部各方的沟通方式和频率,并确定责任人。
1.针对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编制风险清单,并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2.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预防风险、降低风险和应急处理等措施;3.负责人定期组织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