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材料阅读之表格型材料
- 格式:docx
- 大小:88.43 KB
- 文档页数:3
2020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怎样有效阅读材料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是三类,文字类、表格类、图形类,这三种材料需要大家把握其各自特点,并在阅读的时候有重点的勾画有效信息。
1.文字类文字类材料在公务员考试中肯定会涉及到,而这种材料是大家觉得最难的一类,下面就让我们认真的来剖析一下这种材料的特点。
①结构上,文字类材料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常见的结构是总分结构和并列结构。
②句式上,文字类材料句式一般都是固定的,常见的句式是给出统计指标的量、增长量、增长率等。
基于文字材料以上的特点,我们阅读的时候只要把握下面关键点,就能做好文字类材料。
①时间,把握材料给出的时间,而时间一般是在文字材料的段首。
段首给出的时间一般就是整篇材料统计数据的时间。
②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一般就是在每一句话的句首。
我们需要根据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统计指标结合材料找到相应的数据,进行列式和计算。
那么我们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把统计指标勾画出来之后,待会儿找的时候就能够很快的找到相应的数据。
2.表格类表格类材料是大家比较喜欢看到的,其统计指标和数据相对来说比较清晰,更容易查找,但是这类材料在命题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易错点,所以大家在做题之前依然是先要阅读材料,避免在做题的时候陷入命题人的陷阱。
那么阅读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表格的标题,标题中有表格数据的时间、内容。
②横标目、纵标目,主要是统计指标,大家在阅读统计指标的时候需要注意有无合计量、累计量,以及其中的包含关系。
③表中的数据,数据的单位,数据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相对量有的时候是不能代替绝对量的大小,只给出相对量是不能计算绝对量的值的。
3.图形类图形类材料的特点就是比较直观,常见的图形有条形图、折线图、饼形图。
条形图和折线图是在直角坐标系下完成的,反应的统计指标是增加还是减少一目了然。
饼形图反应的是整体中各个部分的占比情况。
那么我们在阅读图形类材料时需要阅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图形的标题,标题中的时间和内容都是需要认真阅读的。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揭去面纱,彻底认清它一、知己知彼,多角度认知资料分析。
1.考察形式:基本上以统计资料+问题+选项的形式来呈现,需要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这三部分的阅读、分析;2.材料:主要包括文字、表格、图形这三类,基本均出自政府相关统计文件中,而近几年的考察更是以多种不同材料类型的组合交叉居多;3.问题:资料分析问题的考察形式主要以求值类为主,比较、计数类为辅,简单些的只需要简单查找即可。
近几年的考察中也持续出现组合类的复杂题干,例如确定前提型问题、多公式结合问题;4.选项:选项之间差距的分析和我们相对应求值或比较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5.考点:近几年联考资料分析的考察,仍然主要以增长、比重、平均量这三大概念为主要考点,年均增长、隔年增长也时有出现,另外在陕西省考的考察中还曾出现过贡献率、拉动增长等简单知识点;6.解题方法:一方面是计算方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和错位加减法的应用比较广泛,运算拆分也很好用,但是仍然需要学会根据选项数据差距来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
另一方面是比较方法,需要我们熟练掌握观察比较法和同位比较法,大多数比较类题目需要我们先观察排除掉部分选项,然后通过同位比较法来最终确定答案。
通过了解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基本能够对资料分析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但是想要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解题能力,还需要深入刻苦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练习。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资料分析的复习备考中最长见的问题就是耗时太长,四篇材料可能需要近40分钟,导致得分效率偏低,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在多个方面加以改善才能解决。
1.读不懂:不论材料还是题干,常常遇到找不到相关统计指标、时间、数据的窘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还要通过平时的练习多注意熟悉材料的行文表达,积累总结题干的常见问法;2.列不出:遇到复杂题干,虽然能找到相关统计指标以及数据,但是却难以顺利列出计算式,或是列式过于复杂。
表格型材料阅读技巧-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资料分析一般考四道大题,共20个小题,占总题量的15%左右。
从分值上说,一般资料分析是1题1分(没有统一标准的说法,这种说法最为普遍),占满分的20%。
可以说是整个行测中单题分值最高的题型之一。
关键的一点还在于这部分试题属于大众得分项,假如你这部分达不到平均成果以上,那么就很难使得行测成果高于对手了。
但资料分析做题简单,耗时多,想要拿到高分并不简单!下面我网校老师就来给大家共享资料分析四大题型中的“表格资料”的一些阅读技巧,其余题型后续会间续更新哦。
表格资料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我们很简单有一个直观大体的初步印象。
同文字资料相比,表格资料的数据更加直观;同图形资料相比,表格资料承载了更多的信息量。
阅读时,不但要看清横向和纵向的统计指标,而且要理解这些统计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不要一看到“其中”就认为是包含关系,关系的确定要靠数据来说话。
需要留意表格数据的完整性,一些考题,表格的数据不完整,有的属于的确没有数据,而有的是可以推导出来的,属于隐性数据。
这要区分对待,不能见到表格中的空白或者横线就认为是此处没有数据。
提示:表格资料中查找数据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信息量大,会导致计算量也比较大。
表格资料的难点在于数据之间的关系和一些小的细节(单位、时间、统计指标等)。
许多表格资料题目不能得分,是由于没有理清表格中数据间的关系或者马虎大意。
【经典真题】2022年全国及部分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GDP相关关系2022年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最大的是()A.上海 B.江苏 C.浙江 D.福建【解析】圈画出题干中的。
2020年国考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图表材料快速阅读2020年国考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图表材料快速阅读资料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再利用分析得到的信息答题。
国考中资料分析有一类材料出现频率很高,就是图表材料。
图表材料一般有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表格,从图表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家必须具备。
图表材料不同于文字材料,文字材料往往容易理解但耗费时间较长,而图表材料在考试中更容易看错,对传达信息的理解错误。
今天华图教育集团阿信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做资料分析题时快速阅读图表材料的方法,帮同学们又快又准审题。
阅读图表一定要认真看表头,这样才能知道这个图表的主体是什么,防止出现找数据时主体错误,驴唇不对马嘴。
阅读图表也要注意观察图例,图例是集中于图表底部的,对图表中各种符号所代表内容的说明,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图表。
曾有真题图表材料把环比增长率图例设置成小三角,把同比增长率图例设置成小正方形,若不仔细观察,很容易相互弄反。
阅读图表还要看清坐标轴上的单位,防止出现数据数量级上的错误,比如柱状图上显示的是10,但纵坐标轴上单位是万吨,那实际数据就不是十吨而是十万吨。
我们来用一个2019年国考真题图表材料练习:观察图表,第一步我们先观察表头,圈画出主体,容易发现图表1表头2017年3月~2018年2月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及同比增速,圈出主体数量,观察表2表头圈出主体金额。
第二步再观察图例,本题中小黑点都是同比增速,图1长方体柱为数量,图2长方体柱为金额。
第三步观察单位,圈出数量单位为万吨,圈出金额单位为亿美元。
至此我们快速得到了基本信息,再观察题目定位图表答题。
比如第二小题问2017年下半年,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低于上月水平的月份有几个? 只提到了数量,所以我们直接观察图1,提到同比增速,所以只用观察图1中小黑点连成的折线图即可。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之资料分析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之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一般是先给出一段资料,资料可能是文字资料,也可能是图形或数据表格资料。
针对该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每个问题有4个备选答案,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才能从这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资料后面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依据资料的内容而设计的。
试题的难度一般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是容易题,这种题只要通过观察就可以在资料中直接找到答案,比如判断最大的、最小的或找出资料中的某一具体数值。
第二级是中等难度的题,这类题往往是要经过一定的运算或对资料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级是较难的题,这类题往往是给出一组判断,要求应试者判断这组判断中的正误。
这样的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要对资料进行较复杂的分析与综合,甚至要用到资料上没有直接给出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因而这一类试题相对来说较难些。
地方公务员行测冲刺全技巧之资料分析1地方公务员行测冲刺全技巧之资料分析1一、资料分析复习小点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
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
我们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只要抓住和理解一些关键词后很多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掌握一些关键词语,下面我向大家列出一些平时出现的、不好理解的、容易出错的关键词。
1.增幅与同比增幅增幅: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在当前的资料分析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增长;同比增副: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往往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想比较,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同比增长。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读懂资料分析的“资料”在行测资料分析部分多为15-20题的形式,在题量和难度上对于考生的心里都占有很大的份量。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这其中告知给各位考生其资料形式和考察内容。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资料分析的考察在于分析理解材料及数据。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读材料,资料分析中材料给出形式为文字,图表或混合形式。
一般考试中做不到会完全读完材料,快速了解材料进行解题应该掌握好以下几个步骤:1、略读。
初看资料要快速浏览掌握文段基本情况,时间,分段,图表等。
大概30秒左右时间便可完成。
2、看问题,圈关键词。
问题中的关键词具体为时间、代表词,名词等。
时间上例如材料时间为2018年,题目出现2017年可联想近期,出现2018年基本该题会考察变化或两数之比,出现若保持2017年增长情况该题应该为预计未来数据情况基本为求现期相应公式。
代表词为“比”“占”“每”三大代表类词汇,“比”一般代表有比较即存在变化,“占”代表着比重,“每”代表着平均,可直接根据文字对应公式。
名词多为确认段落服务,直接查找对应段落数据,快速定位。
3、联想公式,观察选项。
以上为通用方法,对于不同的类型的材料在略读上有一定的区别:1、文字型材料一般材料多为总分形式:材料为一大段材料,一般第一个句号前为总句,后续会由“其中”及分号连接;材料为多段材料,多第一段为总段,后续段落会按不同分类要求分段阐述。
文字描述形式比较固定基本由现期+增长+其他的顺序。
2、图表型材料图表类的特点在与比较直观,数据清晰是大家比较细化看到的。
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确认标题,标题中有对应数据的时间及内容,表格给出多个且十分相近时会考察到一个表为统计指标对应数据,另外一个表为增长量表格,这也就出现了一定的易错点;确认横纵标目及单位,图形类还应注意图例。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得分的模块。
资料分析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信息,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这些数据并准确解题,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谈谈数据处理的技巧。
一、快速阅读材料在拿到资料分析的题目时,不要急于去计算数据,而是先快速浏览材料。
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和数据类型。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抓住关键语句和数据的所属关系;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标题、横纵坐标、单位等关键要素。
例如,看到一个关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文字材料,我们要迅速找到涉及的地区、经济指标以及相关数据的表述方式。
二、准确标记关键数据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对于关键的数据和信息要用笔进行标记。
这样在后续解题时能够快速定位所需数据,节省时间。
标记时要简洁明了,避免标记过多导致混乱。
比如,在一个关于人口数据的图表中,我们可以标记出与题目相关的年份、年龄段以及对应的人口数量。
三、掌握数据的简化与估算在处理数据时,不必追求精确计算,而是要学会简化和估算。
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字,可以根据选项的差距和精度要求进行适当的取舍。
例如,计算“12345÷125”,我们可以将 125 近似看作 120,12345 近似看作 12000,这样计算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接下来,我们说说快速解题的技巧。
一、明确题目要求在解题之前,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所问的是什么,是求增长率、比重还是平均数等。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时间、单位等限制条件。
比如,题目问“2019 年 A 地区的 GDP 比 2018 年增长了百分之多少”,我们就要明确是求增长率,并且时间是 2018 年到 2019 年。
二、运用公式和方法资料分析中有很多常用的公式和方法,比如增长率的计算公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比重的计算公式“部分量÷整体量×100%”等。
2020国考行测知识:两步走快速读懂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行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近几年国考、省考题量基本维持在20道题,题目难度不大,短时间内容易提高。
但经常有考生抱怨资料分析材料太多,题干太长,有时候根本读不懂。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分两步给各位考生详细讲解如何快读懂资料分析。
第一步、30秒通读材料资料分析常见材料分为文字、表格、图表和综合类。
1、文字型洋洋洒洒几百字,读材料时没有必要精读只需要把握时间和关键词,便于各位考生定位信息。
2、表格、图表类直观清晰方便查找,但不可忽略单位、统计指标、时间这些细节。
第二步、三看读懂题干例:2018年我国房地产的平均价格同比增长百分之几?各位考生初识这个问题会有些纠结,考的是不是增长率?其实这道题考察平均量的增长率。
所以,对于复杂的题干需要抽丝剥茧,通过三看来分析。
一看头,确定所问时间是现期还是基期;二看尾,确定所问是增长量、率、倍数、比重、平均数等;三看中间,确定所问的关键词是什么,结合第一步定位材料中的信息。
例: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工业六个重点发展行业中,精品钢材制造业完成投资24.99亿元,增长1.4倍;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63.55亿元,增长13.7%。
问题: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工业六个重点发展行业中精品钢材制造业完成投资总额同比增量约是汽车制造业的多少倍?中公解析:看头,所求为2018年上半年和材料时间一致,排除考察基期值的可能;看尾,所求为是几倍;看中间,是精品钢材和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量。
所以,先写出倍数的公式,在结合题目确定分子、分母位置上分别为精品钢材制造业完成投资总额同比增量,代入计算即可。
综上,行测资料分析难度并不大,需要各位考生耐下心来,一步一步分析。
熟悉材料,掌握题型,方能拨开迷雾,抓住本质。
最后,读懂材料和题干后,各位考生结合中公教育总结的计算方法,勤加练习终能一举成功。
以下是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之十字交叉巧法提到十字交叉,我们会自然想到这不是数量关系中的解题方法吗?那对于解决数量问题的方法又如何能运用到资料分析题目当中呢?那可能是大家对于十字交叉法的本质还不够熟悉,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学习在资料分析中如何运用十字交叉法巧解难题。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通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技巧,很容易在这部分花费过多的时间,从而影响整个考试的进度和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的一些实用技巧。
一、快速阅读材料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多样,包括文字型、图表型、表格型等。
在阅读材料时,要有重点、有方法,不能逐字逐句地读。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先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了解段落主旨,圈画出关键的时间、指标、名词等。
同时,要特别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总分、并列、因果等,这有助于我们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图表型材料,要先看清标题、坐标轴、单位、图例等,了解图表所展示的主要内容。
对于表格型材料,重点关注表头,明确各项数据的含义。
二、准确识别题型资料分析的题型主要有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准确识别题型是选择正确解题方法的前提。
计算类题目,通常会直接要求计算某个具体的数值,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等。
比较类题目则是要求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大小比较。
综合分析类题目往往是判断多个表述的正误。
三、掌握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由于数据较大,进行精确计算往往费时费力,因此掌握一些速算技巧非常重要。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选项的差距,对式子进行大致的估算。
比如,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选项差距较大,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近似取整进行计算。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得到商的首位或首两位来确定答案。
当选项的首位或前两位数字不同时,使用直除法能够快速得出答案。
(三)化同法化同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的数,然后比较大小。
(四)差分法当两个分数比较大小,且分子分母的差值相差不大时,可以使用差分法。
用大分数的分子分母减去小分数的分子分母得到差分数,然后比较差分数和小分数的大小。
四、巧用排除法在一些选择题中,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可以使用排除法快速缩小范围甚至直接得出答案。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资料分析答案解析(地市级)111.【答案】B【题型】增长率相关【考点】平均数的增长率【难度系数】中等【作者】张毅【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播种面积减少2.9%,总产量减产2.2%,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根据公式可得≈0.7%,提升了0.7%。
所以,本题选B。
112.【答案】D【题型】比重相关知识【考点】比重计算【难度系数】简单【作者】【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20年棉花总产量的省是新疆,棉花播种面积1953.3千公顷,全国总计播种面积4219.1千公顷,新疆占全国的比重=46%。
所以,本题选D。
113.【答案】C【题型】比较相关【考点】简单比较【难度系数】简单【作者】【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1460.3公斤/公顷,其80%为1168.24公斤/公顷,不低于(高于)全国的省份分别为:新疆、江苏、江西、甘肃,共四个。
所以,本题选C。
114.【答案】C【题型】计算相关【考点】简单计算【难度系数】简单【作者】【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1460.3公斤/公顷,安徽播种面积265.2公顷,其棉花总产量将达到1460.3×265.2=387271.56公斤≈39万吨。
所以,本题选C。
115.【答案】D【题型】综合分析【考点】比重计算【难度系数】简单【作者】【解析】A选项,山东总产量为全国第二,单位面积产量全国第五,A选项错误。
B选项,河南单位面积产量低于湖南,B选项错误。
C选项,全国播种面积比2020年减少2.9%,不是增加,C选项错误。
D选项,新疆总产量367.7万吨,全国总计616.1,新疆占全国的一半以上,D选项准确。
所以,本题选D。
116.【答案】A【题型】平均相关【考点】平均数计算【难度系数】简单【作者】【解析】2020年总流通5.30亿人次,共有3117个图书馆,共12个月,全国平均每个公共图书馆月均流通人次约为=1.42万。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材料阅读之表格
型材料
【导语】
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下为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技巧:材料阅读之表格型材料。
打算报考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关注贵州中公教育官方公众号(gzoffcn),资料!
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很多考生非常重视的一种题型,因为资料分析往往单题分值高,题目相对于其它题型较为简单。
但是很多考生在复习资料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公式的记忆以及对计算方法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材料阅读和题干阅读的训练。
这会导致在时间紧张,思维紧绷的考试模式下,阅读效率的下降,甚至看错信息,找错数据。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资料分析的表格型材料应该怎样阅读,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下提取信息并解答出来。
一、表格型材料特性及阅读要点
1. 表格材料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能较为容易的分析清楚材料内容,同文字材料相比,表格材料的数据更加直观;同图形资料相比,表格材料信息量明显更大;
2. 阅读统计表名称,统计表名称会透露核心统计指标以及统计时间等关键信息;
3. 阅读行标题、列标题,能了解统计指标的分布情况,方便之后定位查找数据;
4. 确认具体统计指标和时间以及统计量的单位;
5. 注意表格数据的完整性,有些统计表是给出了某个领域的部分数据,而有些统计表可以通过已有数据推出隐藏数据;
6. 材料中存在多个统计表时,分别按照上述要点进行阅读,然后思考不同统计表之间的关联性,可能是统计指标之间有关联,也可能是统计时间之间有关联,为后续做题做好准备;
表格型材料阅读时间大致花30秒至1分钟,完成上述阅读过程即可开始阅读题干。
二、表格型材料阅读示例
2015年全国及部分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GDP相关关系
阅读要点概括:
1. 表格名称告诉我们统计时间是2015年,统计的围绕的内容是全国及部分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GDP相关关系;
2. 阅读行标题,分别是全国以及上海、江苏等7个省(市),故构成一个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后续做题可以通过行标题定位城市;
3. 阅读列标题,分两大部分,分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及GDP,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还单独列出税收收入及其增长率,从列标题中要明确税收收入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一个部分;
4. 所有统计指标都给出了对应的现期值和增长率,要形成数据敏感为后续题目做准备;
5. 阅读题干后需要查找数据时,通过行标题定位城市,总标题定位具体统计指标,交叉的位置就是需要查找的数据;
以上这篇表格型材料阅读就是需要把握的重点,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各位考生可以以此为例,勤加练习,掌握好了材料阅读方式,先阅读材料,再审题,顺利解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