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1 物质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20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化学考试的重点之一、下面是关于物质的分类的知识点总结:1.物质的分类原则:(1)按物质的纯净程度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2)按物质的组成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3)按物质的状态分类:固体、液体和气体。
(4)按物质的性质分类: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2.纯物质和混合物:(1)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按一定比例物理上混合而成的,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3.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是由原子组成,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不能被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组成比例通过化学反应联结而成的物质。
4.固体、液体和气体:(1)固体的分子间距离小,分子之间有规则排列,密度大,体积固定,不易被压缩。
(2)液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可以流动,密度较小,体积不固定,不易被压缩。
(3)气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自由运动,无固定体积和形状,可被压缩。
5.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大多数具有金属光泽,常为固态。
(2)非金属通常为气体、液体或固体,导电性、导热性较差,通常无金属光泽。
(3)半金属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一些性质,导电、导热性较差,弹性和脆性。
以上就是关于物质的分类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中考化学复习时,可以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来加深对物质分类的理解,并结合实例进行巩固。
同时,还应重点掌握物质分类的应用,如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分离纯化方法等。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重点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
九年级重点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
这篇九年级重点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是查字典化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 和。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1500字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组成方式,可以将物质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化学中,通常根据其组成方式和化学性质分类物质。
以下是关于物质分类的一些知识点。
1. 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确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金属银、纯净水等都是纯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其成分可以是不固定的。
例如,空气、淡盐水都是混合物。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其他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共有118种,如氧气、铜、银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其组成元素。
例如,水(H2O)、盐(NaCl)等都是化合物。
3. 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金属是一类常见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
例如,铁、铜、铝等都是金属。
非金属是指性质与金属相反的物质,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例如,碳、硫、氧等都是非金属。
半金属具有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例如,硅、锑等都是半金属。
4. 酸、碱和盐:酸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酸通常具有酸味、能够腐蚀物质和导电性等特点。
例如,硫酸(H2SO4)、盐酸(HCl)等都是酸。
碱是指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产生盐和水的物质,通常具有苦味和腻感。
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都是碱。
盐是一类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通常是酸和碱反应后的产物。
例如,氯化钠(NaCl)、硫酸钠(Na2SO4)等都是盐。
5. 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
例如,葡萄糖、甲烷等都是有机物。
无机物是除了有机物以外的所有物质,包括无机酸、无机盐、无机气体等。
例如,氯气、氧气、盐酸等都是无机物。
总结起来,物质的分类有纯物质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酸、碱和盐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洁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洁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洁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洁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物质是什么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
例如空气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钢铁和铜、铝,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纤维、塑料等等,都是物质。
世界上所有的存在都是物质。
人体本身也是物质。
除实物之外,光、电磁场等也是物质,它们是以场的形式出现的物质。
物质的种类形态万千,物质的性质多种多样。
气体状态的物质,液体状态的物质或固体状态的物质;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与合金;无机物和有机物;天然存在的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物质;无生命的物质与生命物质以及实体物质和场物质等等。
物质的种类虽多,但它们有其特性,那就是可以被观测或被理论预言,以及都具有质量和能量。
拥有不同化学式是不同的物质,拥有同一种化学式而构造不同也是不同的物质。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时知道分类的多样性。
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并制作分类图。
知道四大反应的特征并进行区分和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从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活动探究式教学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重点: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建立分类思想,体会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体会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熟悉四大基本反应并能相应的进行判断。
体会不同反应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思考与交流我们学过哪些分类概念呢?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等分类概念的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如:H2、CO2、KMnO4)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物质混合而成,彼此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如:空气、碘酒)区别宏观:含物质的种类微观:含分子的种类(分子构成的物质)联系几种纯净物可以组成混合物,混合物可以分离成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如:O2、Cu、He)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KMnO4)相同点均为纯净物区别宏观:含元素的种类微观:含原子的种类联系单质可以化合为化合物,化合物可以分解成单质,通过化学反应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aO, CuO, H2O, CO2)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为金属氧化物(CaO,CuO);另一种若为非金属,则为非金属氧化物(H2O,CO2)。
九年级化学复习基础知识大全,共分九个模块,帮你回顾复习!20.写出化学式或名称:氧化亚铁FeO碳酸钠Na2CO3硫酸钾K2SO4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钠NaOH硝酸银AgNO3 硝酸铝Al(NO3)3 硝酸铜Cu(NO3)2硝酸铵NH4NO3碳酸铵(NH4)2CO3第二部分:物质的变化1.①电灯发光②煤干馏③石油分馏④风力发电⑤投药消毒属于物理变化①③④,化学变化②⑤。
2.铁生锈、食物腐烂、动植物呼吸属于缓慢氧化。
铁生锈过程有没有热量放出?有3.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改变对吗?不对,是化学性质不改变!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叫催化剂,其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不能写催化剂作用!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改变。
在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是: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总质量;肯定会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分子的个数。
5.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指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不一定请举例CO+CuO Cu+CO26.在反应C+2CuO2Cu+CO2↑,还原剂是C,它体现出还原性,本身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是CuO,它体现出氧化性,本身发生还原反应。
常见的三大还原剂是C,CO,H2。
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一)空气,水,氢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空气成份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是氮气N2,约占78% %;其次是氧气O2,约占21 %。
氧气质量分数约占空气的21%,对吗?不对!是体积分数!,氧气有可燃性,对吗?错!2.稀有气体包括氦He、氖Ne、氩Ar、氪、氙、氡。
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反应对吗?不对。
3.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氮气N2,用作食品保护气:N2 空气的污染物包括CO2吗?不包括身边的化学(二)金属和金属材料1.产量最高,使用最广的金属是Fe,产量第二的是Al,抗腐蚀性好的原因是形成致密保护膜Al2O32.合金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混合吗?可以,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比纯金属更好,熔点比纯金属低。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物质的分类(全国通用)知识点一、纯净物和混合物1.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氧气(O2)、水(H2O)等。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如空气、海水、合金等。
知识点二、单质和化合物1.按组成元素的种数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铜(Cu)、银(Ag)、氮气(N2)等。
3.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KClO3等。
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CH4)、乙醇(C2H5OH)、蛋白质等。
(2)无机化合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有些含碳化合物也属于无机物,包括CO、CO2、H2CO3、Na2CO3(碳酸盐)和NaHCO3(碳酸氢盐)等。
【易错辨析】(1)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时不看元素种类,看物质种类。
相同的元素可组成不同的物质,如H2O 和H2O2等。
(2)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
知识点三、氧化物、酸、碱、盐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H2O等。
2.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如HCl、H2SO4等。
3.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2、NH3·H2O等。
4.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HCO3、K2MnO4等。
【易错辨析】(1)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H2SO4是酸而不是氧化物。
(2)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碱性物质不一定是碱。
考点一.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1.(2023•永州)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3B.KMnO4C.CaO D.H2SO4【解答】解:A.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KMnO4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H2SO4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
九年级化学分类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了解物质的分类是基础中的基础。
本文将按照化学分类的常见方式,对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化学分类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按照物质的状态分类1. 固体: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
例如砂糖、铁等。
2. 液体:具有固定体积但无固定形状的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例如水、酒精等。
3. 气体: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固定体积的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
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二、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1.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例如纯铜、纯碳等。
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3.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组成可以随意改变。
例如空气、溶液等。
三、按照物质的成分分类1. 有机物:主要由碳元素构成的物质。
例如葡萄糖、脂肪等。
2. 无机物:除了有机物之外的所有物质。
例如水、盐等。
3. 生物大分子:生物体内存在的特殊的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
四、按照物质的反应性分类1. 金属:常具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例如铁、铜等。
2. 非金属:大多无金属光泽,不良导电和导热,容易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或共享电子。
例如氧气、碳等。
3. 半金属:具有一定的金属和非金属性质,既能导电又能导热,且化学性质变化较为复杂。
例如硅、锗等。
五、按照物质的酸碱性分类1. 酸性物质: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常常具有酸味和腐蚀性。
例如稀硫酸、稀盐酸等。
2. 碱性物质: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具有苦味和腐蚀性。
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3. 中性物质:不具备酸性或碱性特征的物质,pH值为7。
例如水、盐等。
综上所述,九年级化学的分类知识点包括物质的状态、组成、成分、反应性以及酸碱性等。
了解这些分类知识将有助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