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地区2017年历史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0
绥化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示意图说明()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B.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C.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D.化石是复原北京人特征的重要证据2.下面可以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依据的遗址是A.石家河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红山遗址3.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得益于A.考古资料的发掘B.古本文献的考订C.神话传说采用D.口述史料引入4.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这段铭文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A.商汤灭夏B.西周灭亡C.阪泉之战D.牧野之战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候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反映了当时A.文化繁荣B.经济发展C.诸侯争霸D.政局稳定7.《资治通鉴》开篇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的三家为诸侯,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瓜分晋国的三家是()A.楚、燕、齐 B.秦、楚、齐 C.赵、魏、秦 D.韩、赵、魏8.复旦大学校训出自中国某部典籍中的名句:“博闻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部典籍是()A.《韩非子》 B.《论语》C.《道德经》 D.《墨子》9.比较图中历史人物的服饰,可以说明的现象是A.秦皇汉武引领时尚服饰潮流B.秦皇汉武风流倜傥才貌双全C.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度 D.从秦至汉人口数量不断增长10.下列有关项羽的历史故事中,最具“正能量”、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是()A.鸿门宴B.破釜沉舟C.霸王别姬D.四面楚歌11.著名学者金克木在《风流汉两年》中写道:“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加上了软件。
2018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一、选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你的选项所对应的大写字母涂黑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原始人类是()B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一文字是()A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3.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C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是()CA.孔子 B.屈原 C.司马迁 D.祖冲之5.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 A.市舶司 B.宣政院 C.台湾府 D.广州十三行6.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B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7.明朝前期,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B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8.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C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B A.南昌 D.会宁 B.井冈山 C.吴起镇10.抗日战争时期,由彭德怀指挥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1.创作《黄河大合唱》的人民音乐家是()CA.徐悲鸿 B.聂耳 C.冼星海 D.鲁迅12.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D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3.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的共识是()DA.解放台湾 B.坚持一国两制 C.调整“三不”政策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4.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A.汉谟拉比法典 B.《圣经》 C.《天方夜谭》 D.《金刚经》15.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DA.亚历山大 B.斯巴达克 C.凯撒 D.屋大维16.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的宗教是()C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17.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DA.来克星顿枪声 B.大陆会议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萨拉托加战役18.政治方面,“废落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绥化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去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参观该馆组织的“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他们能看到的是()A.人面鱼纹彩陶盆B.干栏式房屋 C.打制石器D.骨耜2.下图是根据我国发掘的一-处黄河流域原始聚落遗址,复原的古人类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具有防寒祛湿、冬暖夏凉的特点。
这种房屋中曾经居住的是我国古代的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国庆期间,小明同学一家去浙江绍兴会稽山旅游,游览了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其中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王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歌颂的是A.炎黄大战板泉B.黄帝发明历法C.神农尝百草 D.大禹治水4.“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平王东迁C.夏朝建立D.盘庚迁殷5.下图中文物的出土A.表明青铜器的数量众多B.说明周王室的地位下降C.体现了诸侯间的激烈争斗D.展示了青铜器的高超工艺6.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微,诸侯间战争不断,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导致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A.各国改革社会剧变B.受法家思想的影响C.为了中国实现统一D.铁器与牛耕的推广7.“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诗句赞美的水利工程历经二千多年,至今还在守护和灌溉着成都平原,它是A.黄帝陵B.都江堰C.灵渠D.长城8.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A.孟子B.老子C.墨子D.韩非9.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A.统一文字B.开凿灵渠C.修筑长城D.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反秦的农民起义,起义的地点是A.陈B.大泽乡C.巨鹿D.荥阳11.校本课程《影视中的历史》播放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视频剪辑,引发七年级学生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
二○一七年大庆市结业测试模拟大考卷(三)思想品德㊁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20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思想品德卷和历史卷两部分㊂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㊁准考证号填写到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㊂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㊂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㊂4.考试时间150分钟㊂思想品德卷本卷共26小题,1~23为选择题,24~26为非选择题,总分100分㊂得 分评卷人一㊁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㊂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填写在括号内)1.王光同学功课平时一直很好,临近期末考试,他有些焦虑情绪,担心考试达不到父母给定的前三名的目标㊂经过心理咨询,他选择了写博客向朋友倾诉来缓解自己的忧虑和担心㊂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注意转移法B .合理发泄法C .理智控制法 D.心理换位法2.墨子说: 志不强者智不达㊂”梁启超说: 有毅力者成,反者败㊂”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志薄弱的人同样能成就事业B .人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思想C .意志坚强是成才㊁成人的关键 D.做不感兴趣的事可以磨炼意志3.越王勾践时刻不忘在吴国受辱的情景㊂为此,他躺的是乱柴草,屋里挂的是苦胆,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糙的饭食,平日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最终灭吴㊂可见,要磨砺人的意志就要( )A.制订明确的计划B .学会宽容C .吃粗茶淡饭穿粗布衣服 D.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4.某窃贼在行窃后逃窜时被周围的居民围住,愤怒的居民将窃贼打得遍体鳞伤,警察闻讯及时赶来,将窃贼带走㊂对这一案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窃贼的行为是违法行为②窃贼违法,挨打活该③我国法律鼓励公民进行正当防卫④居民同窃贼做斗争应依法而行5.网络空间的拓展带来 网络谣言” 网络暴力”的蔓延㊂作为网络时代的中学生,要正确利用网络就必须做到( )①坚持执法必严,严惩网络暴力②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守法用法③坚持以德治国,提高道德素质④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6.有人说: 沟通是一座桥,渡你蹚过溪水;沟通是一溪水,帮你浇熄怒火㊂”这表明沟通可以( ) A.避免分歧,消除差异B.加深理解,化解矛盾C.宽容自己,苛求他人D.彼此信任,事事忍让7.在较懒惰的沙丁鱼中放入几条生性活泼的鲇鱼,可以避免沙丁鱼窒息死亡㊂这是由于好动的鲇鱼在沙丁鱼中乱窜,给沙丁鱼带来一种危机感,促使它们奋力游动㊂这便是有名的 鲇鱼效应”㊂这启示我们( ) A.在竞争中相互尊重,和谐共处B.竞争可以激发活力,增强前进的动力C.发展离不开合作,只要合作就能成功D.合作可以相互促进,增强团结8.小红曾经因为一件事而误解了同桌小芳,小芳为此而耿耿于怀,终于有一天,在一次考试中,小红忘记带直尺想借小芳的用一下,小芳就是不借㊂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同桌小芳( ) A.是一个非常坚持原则的人B.是一个懂得维护自己面子的人C.是一个缺乏宽容气度的人D.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9.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㊂”这说明了要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在于( ) A.心动不如行动B.乐于助人,相互支持C.竞争不忘合作D.将心比心,推己及人10.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㊂”这句话强调( )A.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B.诚信是企业资本㊁财富㊁竞争力C.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D.诚信是良好的政府形象1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㊂‘细则“施行后,一位在餐馆里吸烟的人说: 我在这里消费,抽烟难道不是我的权利吗?”劝阻这位吸烟者的理由有(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③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于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㊂自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将非法获得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行为纳入处罚范围㊂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法律保障公民人格尊严权B.法律禁止公民出售信息获得收入C.保护公民隐私权受到进一步重视D.限制信息技术发展有助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3.张某花了280元在某皮革专卖店购买一双打折的名牌皮鞋,可刚穿三天就脱了胶㊂张某要求店家退款,该专卖店以打折商品为由拒绝退款㊂专卖店侵犯了张某的( )A.自主选择权B.依法求偿权C.安全权D.知情权14.一滴水珠总想跃出大海,到外面去看看整个世界㊂同伴和鱼儿劝阻它,它都不听,一天,当海上起风时,它猛地跃出了海洋㊂可它一探头,就瞬间消失了,这则寓言说明( ) A.个人离不开集体B.集体需要成员团结合作C.集体离不开个人D.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目标15.在浙江省丽水市有一支特殊的团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走进敬老院㊁乡镇,为人们免费提供家电维修㊁测血压㊁法律服务等爱心活动㊂他们的行为( )①是履行自己工作职责的表现②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③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④是关爱社会㊁服务社会的表现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16.‘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㊂”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②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公民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③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教育成就未来④接受教育,就能获得良好的就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②③④17.在中国传统的待客文化中,酒席丰盛,最好是剩下满桌子饭菜,才能代表主人的诚意㊂这种吃饭方式成为不少中国人讲排场㊁体现热情的表达方式㊂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这种待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继承B.我国传统的待客文化有很多弊端,我们应该抛弃这种待客文化C.继承这种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必然要求D.要剔除这种待客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使之与现代文明相协调18.右侧漫画‘如此 亡羊补牢”“的做法( )A.有利于公民监督权的行使B.拒绝采访会减少事故的发生C.是对公民生命健康的漠视D.侵犯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19.诗句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蕴含的道理是( )A.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B.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C.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D.理想能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20.右侧漫画反映了这位中学生( )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②缺乏自理㊁自立的能力,依赖思想很严重③对长辈不尊重,缺乏孝道④不能勇敢地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1.下列事件中能体现科技推动大庆发展的是( )①李四光创造性应用 陆相生油论”找到了第一口井②二次采油注水技术创造7年稳产5000万吨世界奇迹③ 三次采油技术”使油田获得了超过1亿吨的新增产量④铁人精神鼓舞广大油田职工拼搏奋进,推动油田生产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1961年春,1205钻井队把一口井打斜了,井斜会影响油井的寿命㊂钻井指挥部决定填井㊂4月19日,会战指挥部召开了全战区群众大会㊂会上,钻井指挥部的党委书记李云和指挥李敬自觉上台接受批评,王进喜和总工程师王炳成也主动上台检讨㊂上述材料说明了大庆人具有( )①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②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③ 三老四严”的自律意识④坚如磐石的质量意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3.1956年,王进喜当上了1205钻井队的队长,当时这是一个后进队㊂王进喜在一次动员会上说: 不怨天,不怨地,只怪自己不争气!”有人说: 315井是块硬骨头,不好啃啊!”王进喜接道: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碰到困难就躺下!”他的这些话语体现了( )①直面挫折的乐观态度②自立自强的主人翁态度③放眼世界的创优意识④坚如磐石的质量意识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得 分评卷人二㊁非选择题(共3道题,共31分)24.穿名牌㊁配手机㊁拼装备 调查显示,目前不少中学生消费时以同学作参照,追求文具㊁衣服㊁鞋子㊁自行车的高档化和名牌化㊂对此,老师㊁家长们纷纷表示担忧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图中男女同学的观点㊂(10分)25.小张刚考进大学的时候,与别的同学一样,处于新奇和兴奋中㊂上大学的愿望已经实现,下一步的目标还未确定,在轻松中度过两年后,小张决定考研究生㊂不少同学当面嘲笑他: 就你那资质,还想考研究生?”小张回敬道: 我一定考上,让你们重新认识我㊂”自此以后,每天傍晚,小张都背着书包上晚自习;周末,别人忙着跳舞㊁结伴外出游玩,他坚持准时走进教室㊂两年后,小张如愿以偿,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㊂那些自认为与他水平差不多甚至比他还优秀的同学,都很羡慕他㊂小张的经历带给你哪些启示?(11分)26.材料一:汉字约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产生,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自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沿用至今的文字㊂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㊂汉字的每一次演变过程,都是在对前一种文字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过程㊂例如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 蚕头燕尾”,创立了楷书㊂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后,钱玄同㊁赵元任等人认为把汉字变成拼音文字可以提高识字速度,有利于普及科技文化知识㊂汉字拼音化的改革主张得到了包括鲁迅㊁郭沫若㊁胡愈之等人的赞同和支持㊂实践证明这一主张根本行不通㊂材料三: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认读十分困难㊂为解决这一难题,自古至今,许多中外学者做出了不懈努力㊂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新中国第一部法定的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诞生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㊂(10分)。
初三年级历史期末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分×30=60分)1. 你若想在寒假参加“神秘金字塔之旅十日游”,需要准备的工作是A. 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风土人情B. 了解尼罗河流域的天气预报C. 了解黄河流域的古代政治制度D. 了解印度河流域的人文地理2.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来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查士丁尼法典》D. 《1787年宪法》3. 《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 古巴比伦 B. 古代埃及C. 古代印度D. 古代中国4.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最有可能见到的是( )A. 伯里克利与将军们探讨军事问题B. 刹帝利与首陀罗因通婚受惩罚C. 孝德天皇与大臣讨论改革问题D 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大权5. 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这一教义属于( )A. 基督教B. 佛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6.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 小国寡民B. 民主国家C. 文明程度高D. 血缘氏族7. 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 元老院B. 公民大会C. 四百人议事会D. 陪审法庭8. 罗马建筑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①凯旋门②万神庙③狮身人面像④帕特农神庙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②④.9. 小军和小勇准备编辑主题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历史手抄报,他俩可以在下列哪一文献中查找素材A. 《天方夜谭》B. 《荷马史诗》C. 《十二铜表法》D. 《汉谟拉比法典》10. 希腊神话中的神,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
这说明希腊神话的特点是A. 神高高在上,脱离世人B. “神人同形同性”C. 人高于神D. 源于古希腊文学11. 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其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的土地称()A. 自留地B. 共用地C. 自营地D. 份地12.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A. 大学的兴起B. 城市的兴起C. 基督教的兴起D. 古希腊、罗马经典的传播13. 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
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历史使人智慧,历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知识的殿堂,去感受历史的魅力吧!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核分人得分一、慧眼识真(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他创立的学派是()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2.许多成语典故都于历史事件。
成语“徙木立信”、“作法自毙”于()A.禅让制 B.分封制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D.汉朝4.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
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是()A.班超出使西域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行D.佛教东来5.右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
图中①处是()A.魏国 B.蜀国C.吴国 D.晋国6.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时,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
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A.印刷术 B.火药C.造纸术 D.指南针7.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波斯湾和红海沿岸8.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章宗祥曹汝霖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教师填写)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9.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其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10.下列军事行动由彭德怀亲自指挥的是()①百团大战②孟良崮战役③抗美援朝④挺进大别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1.如果请你写一篇关于重庆谈判的小论文,你应该查找的相关历史资料是()A.《共同纲领》 B.《二十一条》 C.《双十协定》 D.《论联合政府》12.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2016年绥化地区政治历史结业题1、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单选题] *A.教育(正确答案)B.管理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2、19. 为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主要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单选题] *A、(1)(2)B、(1)(2)(3)C、(1)(2)(3)(4)(正确答案)D、(2)(3)3、18. 下列哪种制度不属于政治体制的范畴()。
* [单选题] *A、领导制度B、政党制度C、财税制度(正确答案)D、选举制度4、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说明()。
[单选题] *A.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答案)B.必须把握矛盾的次要方面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的D.必须把握主要矛盾5、下列哪种说法不属于因果关系()。
[单选题] *A.先有鸡,还是先有蛋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良性循环,恶性循环D.白昼和黑夜前后相继(正确答案)6、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单选题]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正确答案)D.南昌起义7、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这表明()[单选题]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正确答案)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8、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其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 ?)[单选题] *A.从2020年-2035年(正确答案)B.从现在到2020年C.从2035年-2050年D.从2020年-2050年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单选题]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正确答案)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0、奴隶社会出现了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以下对阶级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在生产过程中承担不同工作的人群B.在生产过程中处于竞争地位的人群C.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正确答案)D.在生产关系中彼此合作的集团11、5. 小王每月工资6000元,他每个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是()。
2021年绥化市政治历史结业考试题1、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单选题] *A.1949年B.1952年C.1953年(正确答案)D.1956年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
[单选题] *A.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问题B.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答案)D.创造美好生活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单选题] *A.真理具有客观性(正确答案)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4、1. 中国的国名全称是()。
* [单选题] *A、中国B、中华共和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正确答案)D、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5、第三课? 1单选题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的是(? ?)[单选题] *A.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B.中国共产党八大会议召开C.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实现重工业的迅速发展6、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这一思想()①是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成败④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单选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正确答案)7、64. 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通过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来的。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地主剥削农民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单选题] *A.高利贷B.徭役C.缴税D.收租(正确答案)9、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单选题] *A.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国家富强、人民幸福C.民族独立、人民幸福D.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确答案)10、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单选题] *A.科学发展观(正确答案)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加强生态文明建设11、82.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贵州省2017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47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考生条码区”。
3.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1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该观点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王权与神权结合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君权受制于族权D.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答案】B【解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家天下”观念长期存在。
2. 下图漫画中,宰相说:“你的权势不如我。
”内阁首辅回答道:“可是你已经被逐出政治舞台了。
”“宰相被逐出政治舞台”可能发生在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D【解析】宰相是中央一级行政长官,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宰相制于明太祖时被废除;明成组设立内阁,内阁大臣只是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没有实权,D正确。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宰相被逐出政治舞台”,联系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的知识分析。
3.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主要是因为A. 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B.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 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据题干“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前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故A项错误;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君主专制尚未受到严重冲击,故C项错误。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1. 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
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A. 中国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埃及【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ABC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D。
2. 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A. 《汉谟拉比法典》B. 《民法典》C. 《刑法典》D. 《商法典》【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刻在黑色玄武岩上的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由材料“古巴比伦王”“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可知横线处当填《汉谟拉比法典》,A项正确;《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都与古巴比伦王不符,排除BCD项。
故选A项。
3.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A. 种姓制度B. 《汉谟拉比法典》C. 阿拉伯数字D. 佛教【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第二子目《汉谟拉比法典》中的内容:“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摩利人占据了巴比伦城,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故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选项都是古代印度文明。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史实的识记。